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歌越来越不好听?

回答
说现在的歌越来越不好听,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很多人都有同感,好像曾经那些能触动灵魂、让人百听不厌的老歌,现在怎么就找不着了呢?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原因,而且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概括的。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流水线生产”的问题。在这个讲究效率和商业利益的时代,音乐创作很多时候变得像工厂里的产品,有着固定的模式和公式。你想啊,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或者说是“计算”出来的市场需求,很多歌曲会刻意使用那些经过验证的“成功元素”:朗朗上口的副歌、重复的旋律、简单的歌词、 EDM(电子舞曲)的节奏等等。这种模式化的创作,固然能保证歌曲的“可听性”和传播度,但同时也极大地压缩了创作者发挥个性和进行真正艺术探索的空间。久而久之,听来听去都觉得似曾相识,少了那种惊喜和触动,自然就觉得“不好听”了。

其次,音乐的“碎片化”和“快餐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信息爆炸,人们的注意力也被各种各样的内容切割得七零八落。听歌不再是过去那种完整地坐下来,全身心投入地去感受一首歌的体验。更多时候,我们是在通勤路上、运动时、工作间隙,耳机里播放的可能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热门单曲”,或者是一个又一个快速切换的“歌单”。这种浅层、快速的消费模式,使得那些需要时间去品味、去理解、甚至需要反复聆听才能体会其中深意的歌曲,很容易被淹没。大家更偏爱那些“一听就懂”、“一听就嗨”的歌曲,那些需要投入情感和思考的音乐,反而可能显得“不够主流”,不那么受欢迎。

再者,大众的音乐品味本身也在不断变化,而且这个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新一代音乐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无疑会影响人们对音乐的期待和感受。比如,经历过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和快速迭代的年轻一代,他们可能更习惯于新奇、刺激、充满变化的音乐风格,而一些曾经被奉为经典的、带有时代烙印的音乐,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显得有些“过时”了。同时,我们不能排除一部分“不好听”的感受,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听觉习惯和审美偏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怀念的,可能不只是那些旋律,更是那个时代的人、事、情感,以及它们共同营造出的氛围。

还有一点,就是“商业推广”的影响力。如今,一首歌的流行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背后强大的商业推广和包装。一个歌手、一首歌曲,能否被大众熟知,往往与营销力度、社交媒体的热度、影视剧的植被等因素息息相关。有时候,我们听到的“好听的歌”,可能很大程度上是被“制造”出来的流行,而不是完全出自听众自发的共鸣。当很多歌曲的成功是靠“流量”堆积起来时,真正有艺术价值、能够触及心灵的作品,反而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曝光和推广,而无人问津。这也会给人一种“现在的歌都不好听”的错觉,因为你接触到的,很多都是经过筛选和包装的“热门”。

最后,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怀旧情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人都有怀旧的倾向,对于童年、青春时期的记忆,总会带着一层滤镜。那时候的歌曲,可能伴随着我们经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承载了我们青涩的梦想、初恋的悸动、友情的温暖。这些歌曲在唤起我们美好回忆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更深的情感价值。因此,当我们听到与那些旧日时光相似的旋律或情感时,更容易产生共鸣。反观现在,我们或许还没来得及让现在的歌曲沉淀出那样深厚的情感意义,所以自然会觉得它们不如从前的“味道”浓厚。

总而言之,说现在的歌“不好听”,不是一句简单的评价,而是由音乐创作模式的改变、听歌习惯的碎片化、大众审美变化、商业推广的强势以及我们自身怀旧情感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有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的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相信有很多人都这么觉得——

现在的歌都没有10年前的港台歌曲好听。

每年春季都是华语乐坛的冬眠期,今年也不例外。影视单曲撑起新歌榜的一半江山,商业味甚浓。


在一票内地、韩国歌手中,只有吴青峰一个台湾歌手守擂住港台乐的最后一丝尊严。


这边厢邓紫棋也爆出与东家破裂的消息,音乐事业陷入僵局。

港台乐的寒冬也不是一朝一夕了。虽上年年末迎来台湾女歌手的回归:林忆莲、蔡依林、王心凌都交出优秀答卷,但也难以掀起现象级的音乐热潮。

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港台歌曲是哪些?我说的是贯穿各受众层的港台乐,是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的那种——《告白气球》是吗?

是的!可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作品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信雅达

你发现了吗,经典的港台歌曲都出自优秀的创作班底。

《告白气球》是熟悉的方文山+周杰伦创作模式。再往回追溯,《七里香》、《烟花易冷》、《发如雪》都出自方文山手笔。在当今“古风横行”的世道,会用“之乎者也”就能凑出一首的“古风”歌。

但方文山的古风词可不是这样。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古文翻译讲究信雅达,现代歌词作为词的衍生,也应符合信雅达。

信是忠实。引申到歌曲中就是说人话。

如今的歌曲喜欢字词堆砌,不知所谓,更别谈反映事实了。《清风徐来》中“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顺流而上 海阔天空/人面桃花 倾国倾城 与我谈笑风生”为什么每个字都是中文,合起来却看不懂它讲什么???


雅是美好。十多年前的港台歌曲风靡一时,内容取材丰富,但相同的是意境描绘极美。

1999年台湾大地震,房间里的灯泡因电压不稳闪动,这个场景被林夕捕捉于笔下,成为萧亚轩的《突然想起你》。

都是因为那灯泡 突然闪了一下
于是想起你 怕你 还没休息


从细微日常中取自的灵感,胜过几厘米厚的辞海。好歌曲让人身同感受,不仅仅是听觉的代入,更重要是浮现在眼前的情景。曾经的港台乐拥有欧美成人时代的精炼感,也不失内敛甜蜜的元气风。

达是通顺。奇怪,现在的人连词都写不通了吗?

对不起,我真的很不想再提冯提莫的《佛系少女》,但这首歌俨然成为我的灵感缪斯!拥有无法撼动的地位!且抛开冯提莫的声音不说,强行押韵真的很致命。

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首歌:


你说你喜欢森女系
而我多了一个G
就像LOVE 去掉一半变 loli
你说爱喜欢随天意
我就爱上了锦鲤
预支了所有运气 换一次概率拉低

你们这都是什么歌啊,你们真是害人不浅啊。


受众变更

有句老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现在的流行乐而言,我们有必要分辨一个概念。

听众≠消费者。

如果把互联网看作分割线,在此之前听众和消费者便是同一个群体。

唱片行作为音乐输入终端,充当限流的角色。由于硬件技术的限制,听众只能通过购买CD、磁带、黑胶等实体媒介获取音乐。这保证了音乐产业的经济链。

但互联网的加入,一夜间扩充了音乐的输入形式。同时也改革了音乐的消费受众。

以前的《宠爱》是琼瑶小说怀春语录:


现在的《宠爱》?对不起,当代直男的浪漫是买房、买车、环游世界!



物欲代替情感,音乐也从最初的小品芭乐变成流量至上。

付费歌曲成为常态,这是好事,但也带来恶意的粉丝经济。饭圈粉丝才不管爱豆唱什么歌,他们知道用钱支持才是正道。加拿大电鳗红出天际,粉丝屠榜iTunes,最后还不是被除名,丢人丢出国际。



将一张专辑拆分为成N张EP,这样来钱比较快。其实这种营销手法对真歌迷而言,并不会产生多少影响(歌迷看重的是歌曲本身)。但于粉丝而言,爱豆是“老公”,是“儿子”。老公、儿子当然要富养啊。


风格单一

另一个空耳可辨的原因,要数歌曲在风格上的退化。

《以团之名》、《青春有你》、《创造101》、《偶像练习生》都选择流量造星的模式,衍生出的音乐风格大多借鉴EDM、HipHop、K-POP等潮流元素。

可这些放在全盛期的华语乐坛中根本不值一提。

就算“飞儿乐队”变成“儿乐队”,F.I.R.的金曲也能教现在的弟弟妹妹:什么是流行乐。

《Lydia》是华丽的Baroque风格,《光芒》是Punk风,冷门神曲《塔罗牌》是罕见的华语雷鬼。还有之后的《雨樱花》大玩J-POP,配乐采用日本三味线和太鼓;《飞行部落》是异域世界音乐。


反观现在,火箭少女11人合音唱得七零八落(毫无音部分配概念)。平均年龄23岁的坤音四子,唱跳现场竟比不上39岁的蔡依林。

十多年前的流行乐绝不满足于单一风格,它可以像S.H.E一样将女声合音唱得默契十足,也能像蔡依林一样将舞曲玩得出神入化。同样的情感悱恻,还可以融入R&B的韵律中。

台乐四天王里,陶喆是公认的R&B教父。

陶喆一首《望春风》打开华语R&B之门。美式R&B和闽南老歌结合,是跨时代的新中国风。连周杰伦也毫不吝惜赞美。


陶喆的R&B难得在原汁原味上。很多人觉得唱R&B是“山不转水转”,恨不得一个字转18个音。但陶喆的R&B深得美式氛围的熏陶,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而香港方面也有另一位R&B代表:方大同。


16年集大成之作《JTW西游记》为方大同赢得歌王称号。方大同在这张R&B大碟中展现了过人的音乐驾驭力。当初唱《春风吹》的少年早已是成熟的R&B歌手。

《春风吹》是方大同的第三首打榜歌,也是很经典的方氏R&B。当年阿卡贝拉包裹的《春风吹》为不少人打开R&B的大门。

现在的歌反而都越听越像了,不信你可以放着《佛系少女》的伴奏唱《学猫叫》试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现在的歌越来越不好听,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很多人都有同感,好像曾经那些能触动灵魂、让人百听不厌的老歌,现在怎么就找不着了呢?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原因,而且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概括的。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流水线生产”的问题。在这个讲究效率和商业利益的时代,音乐创作很多时候变得像工厂里的产品,有.............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古风音乐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要说为什么现在“惊艳”的歌像《牵丝戏》那样少了,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牵丝戏》当年是怎么惊艳到大家的。那首歌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在词曲上做到了古韵十足,歌词的意境也非常深沉,带着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凄美和故事感。它不是那种简单的.............
  • 回答
    越南是否正在崛起,以及为何如今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越南歌曲,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值得探讨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还要看看它背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越南的崛起:一个多维度的观察当我们说“越南崛起”时,这通常指的是越南在经济、国际影响力以及国民自信心等方面.............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大家吃饭总会好奇为啥别人碗里的菜看起来更香一样。现在很多中文歌里插几句英文,这事儿确实挺普遍的,但反过来,国外歌手的歌里很少见到中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中文歌里总爱“混搭”英文?这可不是简单的“跟风”,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国际范儿”与.............
  • 回答
    2004年,华语乐坛确实像一位巨星,光芒四射,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七里香”的清新,“江南”的婉约,“欧若拉”的神秘,“我们的爱”的深情,这些歌曲不仅在当年红遍大江南北,更是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如今,当我们再次听到这些旋律,依旧能感受到那份纯粹与美好。但是,当我们问“为什么现在没有这种好歌.............
  • 回答
    要说中国现代奇幻文学为何难以产出《巫师》和《冰与火之歌》那样的长篇严肃作品,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而是多维度、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这就像问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蒸汽机一样,是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奇幻文学的根基与西方有着本质的不同。 .............
  • 回答
    想找个好用的下载MP3格式歌的软件?这事儿,说起来就绕不开几个大类,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比那些千篇一律的AI回答实在多了。一、 音乐APP自带的下载功能(最正规,也最靠谱)这年头,直接从非法渠道下歌,风险不说,音质也参差不齐,还可能带病毒,真不如花点小钱,图个安心。国内主流的音乐APP,比如: .............
  • 回答
    再次聆听周杰伦的歌,这几乎成了一种集体性的仪式,一种关于青春的怀旧,也夹杂着成年后的复杂情绪。具体感受会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会是这样一番多层次的体验:1. 浓郁的青春回忆与时光滤镜: 触发点: 很多时候,听到周杰伦的歌,不是主动去搜,而是偶然在电台、商场、朋友的车里听到,瞬间就能被拉回那个无忧.............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观众对张纪中版(03版)《射雕英雄传》与胡歌版(08版)《射雕英雄传》以及郭靖宇版(17版)《射雕英雄传》的评价差异,确实存在一个从批评到赞扬的转变,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张纪中版(03版)《射雕英雄传》:当年的争议与批评03版《射雕英雄传》由张纪中担任制片人.............
  • 回答
    年轻人对快餐的偏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时间与效率的矛盾1. 快节奏生活压力 现代年轻人面临学业、工作、社交等多重压力,时间管理成为关键。快餐的30分钟快速就餐模式,与他们对效率的追求高度契合。例如,学生.............
  • 回答
    人们对美国的仇视情绪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与政治因素1. 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 美苏争霸:美国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代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意识形态对抗。冷战期间,美国的军事.............
  • 回答
    年轻人到点下班、不装样子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当代职场文化、社会价值观和个体需求的深刻变化。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工作制度的革新:弹性化与去时间化1. 弹性工作制的普及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灵活性,许多公司已推行弹性工作制(如“核心工作时间”+自由安排其他时间),允许.............
  • 回答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的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这一问题的成因复杂,涉及教育体系、家庭关系、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业压力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1. 升学竞争加剧 在“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下,学生普遍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尤其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深入的问题,触及了智能电视设计、市场定位、用户体验以及技术演进的方方面面。简单来说,现在的智能电视之所以“内置电视盒子”,而不是设计成“大屏显示器+外接盒子”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提升用户体验和降低使用门槛: 一体化设计,减少线缆和设备: 用户购买电视的目的是观看内容.............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社会文化、审美观念、政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层面的变化。现代中国人确实不像古代那样普遍蓄胡子,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古代中国人蓄胡子的原因:古代中国,蓄胡子并非是每个人都这样做,但相较于现代,确实是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某些社会群体和特定.............
  • 回答
    当前公共媒体高度重视“敬爱父母,关爱老人”这一美德的宣传,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有现实社会问题的回应,更包含了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考量。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阐述: 一、 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与道德传承1. 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厂打工”这个话题。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到年轻人观念的变化、社会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传统工厂的吸引力不足等多个因素。一、 年轻人观念的转变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受到更好的教育,信息获取渠.............
  • 回答
    “为什么现在的幼儿园总折腾家长?”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许多家长的痛点,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环境下,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关系。这里的“折腾”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并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精细化、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带来的“挑战” 过度强调“参与.............
  • 回答
    “现在的孩子都不向父母交红包了”这个说法,笼统来说可能不够准确,因为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给父母红包,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节日或场合。然而,如果你的观察是基于普遍现象,并且想探讨为何这种“交红包给父母”的行为在某些家庭和群体中有所减少或消失,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