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国立女性为国王是哪些原因促成的结果?

回答
英国立女性为国王,或者更准确地说,英国在历史上出现过女王,而非国王,这背后是权力传承规则与历史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深入剖析。

一、继承权规则的演变:从“父权至上”到“男女平等”的漫长道路

英国王位继承,其核心是确保王室血脉的延续和国家的稳定。最初,继承规则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和固定。早期欧洲的继承权存在着一些弹性,例如根据亲缘远近、个人能力甚至武力征服来决定。然而,随着封建制度的巩固,血统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早期习惯法与封建惯例: 在中世纪早期,继承更多地遵循一种相对灵活的习惯法和封建惯例。虽然男性血亲通常享有优先权,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直系男性后裔断绝,女性后裔也可能获得继承权。不过,这种可能性是有限的,且往往受到男性亲属的挑战。

萨利克法的影响(间接): 尽管英国王室继承法并非直接照搬欧洲大陆的“萨利克法”(Salic Law,禁止女性继承王位或封地),但萨利克法的存在以及其在欧洲大陆广泛的应用,无疑塑造了当时人们对于女性继承权的普遍认知。这种“男性优先”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都铎王朝的转折:亨利八世与继承法 真正对英国女性继承权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他为了得到男性继承人以巩固其王朝,颁布了一系列继承法案。其中,《1543年王位继承法》赋予了他的子女(包括玛丽、伊丽莎白和爱德华)继承权,并且明确规定了女性可以继承王位。这标志着英国王位继承规则从一种模糊的男性优先,转向了更为清晰的、允许女性继承的制度。尽管亨利八世的首要目的是男性继承人,但他的行为无意中为后来的女王铺平了道路。

《1701年嗣位法》:进一步规范 《1701年嗣位法》(Act of Settlement 1701)进一步巩固了王位继承的规则,确立了“父系优先”的继承原则,即男性后裔优先于女性后裔。然而,这并不排除女性继承权,只是在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女性的继承顺位靠后。直到2011年,这个规定才被《继承权改革法案》修改,实行“长子长女优先”的原则,无论性别。

二、历史上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女性登上王位的具体情境

虽然继承法允许女性继承,但真正登上王位的女性,往往是特定历史时期“男性直系后裔断绝”的必然结果,也夹杂着历史的偶然性。

安妮女王(Queen Anne): 安妮女王是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的兄长威廉三世去世时没有留下子嗣,而她的侄女(未来乔治一世的母亲)因为信仰天主教而被《1701年嗣位法》排除在继承权之外。安妮作为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虽然是女性,但由于其信仰新教,成为了最接近的合法继承人。因此,她的即位是基于当时的法律和政治考量,填补了王位的空缺。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 维多利亚女王是汉诺威王朝的继承人。她的伯父,国王威廉四世去世时没有合法的子嗣。根据《1701年嗣位法》,威廉四世的合法继承人是他的侄女,也就是维多利亚。她的即位同样是继承法下男性血脉断绝后,女性顺位继承的结果。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Queen Elizabeth II):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即位,则是《1701年嗣位法》下“父系优先”原则的体现。她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去世时,她作为长女,按照当时的继承规则,成为了顺位第一的继承人。

三、社会观念的变迁与女性角色的拓展

随着历史的推进,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女性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也日益受到重视。这虽然不是直接促成历史上的女王出现的原因,但它为女性作为国家元首这一角色的接受度打下了基础。如果说过去女性统治者需要面对更多的性别歧视和质疑,那么在现代社会,这种阻力相对减弱。

总而言之,英国出现女性女王,是英国王位继承规则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允许女性继承,并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男性直系继承人断绝的“窗口期”,由女性顺位继承人填补王位空缺所共同促成的结果。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法律制度的演变,也有历史事件的偶然与必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女王居多”这个观点,恐怕并不那么容易成立。

做一个简单的统计:

(半个是指一度拥有王位,但未算入王朝君主总数,或王位有争议。)

诺曼王朝四位国王:女性算半个,即亨利一世之母玛蒂尔达;

金雀花王朝八位国王:无女性君主;

兰开斯特王朝三位国王:无女性君主;

约克王朝三位国王:无女性君主;

都铎王朝五位君主:女性算两个半,即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半个指简·格蕾;

斯图亚特王朝六位(组)君主:女性算两位,即玛丽二世(夫妇)、安妮女王;

汉诺威王朝六位君主:女性算一位,即维多利亚女王;

温莎王朝至今五位国王(与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一起计算):女性算一位,即伊丽莎白二世(当前的英国君主)。


如果从在位时间看的话:

玛丽一世(1553-1558)

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

玛丽二世(1689-1694,其夫在位至1702)

安妮女王(1702-1714)

维多利亚女王(1830-1901)

伊丽莎白二世(1952至今)

英国诸女王的统治虽然不能占人数多数,但是自从亨利八世休嫂子、建立英国国教、绞尽脑汁换老婆生孩子的产物爱德华六世去世之后(1553年至今),466年的时间里(其中还包括一段时间的共和国时期),女性君主在位的时间能有205年,虽然这些年份主要是由三位超长待机女王贡献的(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伊丽莎白二世)。如果要讨论英国的“女王传统”,只能从这个程度上讨论。


要考虑立女王的因素,首先要意识到,光荣革命前后玛丽二世和安妮女王的上台具有特殊性。

斯图亚特复辟时期的第二位国王詹姆斯二世奉行的亲法政策和天主教立场让与法国有巨大利益冲突且恐惧天主教迫害的英国议会非常不满(查理二世时期议会就积极地想换一个王位继承者,甚至表示宁肯接受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蒙茅斯公爵。)。之所以能够容忍他,还是寄希望于它像其兄一样,没有合法子嗣,那样王位就落到了其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夫妇手中,既不用担心天主教,也不用担心亲法。可是詹姆斯的天主教老婆奇迹般地怀孕了,1688年6月临盆——是个男孩。这样失去了继承权的玛丽和不希望斯图亚特家继续统治下去的英国议会联合起来,发动了光荣革命。

1694年,英国光荣革命推出的女王玛丽二世去世无嗣,由其夫、共治者威廉单独执政,一旦威廉死去,王位有按照传统重回斯图亚特本家的危机,而一个新的亲法派、天主教徒国王是不符合英国国家和议会的利益的;而选择外国国王,则还需担心外国君主利用英国加强本国势力,损害英国利益。

因此在1700-1701年,《王位继承法》在议会运作下出世。该法硬点了按照传统习惯继承顺位排位在后的安妮公主和索菲亚公主,及其不信仰天主教的子嗣,并要求所有国王都要担负起圣公会领袖的指责(改信圣公会)。这样就变相剥夺了王位顺位第一继承人、英格兰王位觊觎者詹姆斯三世的继承权。

安妮女王和汉诺威一系(索菲亚的后裔)本质上都是英国议会硬点的产物,实际上是恐惧法国、天主教等势力干涉英国内政,担心新王迫害圣公会教徒,并打破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国王和议会的平衡——这点倒是与光荣革命一脉相承。


除了安妮和玛丽之外,其他的王位继承都可以说是很正常了,那就是男嗣断绝,从上述统计上也可以看到,在世系上女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之所以给人以英国女王居多(女王在位时间符合这种描述)的感觉,除了三位女王的长年在位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可能发挥了很大作用:女性在位时期,是英国重要的转型时期。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击败西班牙开始海上霸权的争夺、国教会的加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强盛令人印象深刻,维也纳体系下的超然地位、工业革命的发动,英国可谓达到极盛;伊丽莎白二世时期,英国实现了真正的普选民主,在逐渐衰落中保持了一定体谅。

而且,在我们这辈人出生之前,伊丽莎白二世就是女王了,现在她还是,总是会给人留下一些刻板印象的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国立女性为国王,或者更准确地说,英国在历史上出现过女王,而非国王,这背后是权力传承规则与历史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深入剖析。一、继承权规则的演变:从“父权至上”到“男女平等”的漫长道路英国王位继承,其核心是确保王室血脉的延续和国家的稳定。最初,继承规则并不像我.............
  • 回答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上海街道积极为其想办法一事,从多个角度来看,可以引发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法律法规以及人道主义和公共卫生等多个维度。背景梳理(根据公开信息和一般情况推测): 时间点: 此事发生在新冠疫情期间,尤其是疫情早期或中期,全球范围内对病毒的.............
  • 回答
    英国议员提议对男性进行宵禁以保护女性,这一提议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评价。要深入评价这一提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动机、可行性、潜在影响、以及是否符合公平和人权的原则。一、提议的背景与动机:首先,理解提议者提出这一建议的出发点至关重要。通常,这类建议的出.............
  • 回答
    这剧情,简直比肥皂剧还抓马!一个英国姑娘,准备披上婚纱,风风火火地奔向自己人生新篇章,结果在婚礼前夕,自家那位温文尔雅、笔耕不辍的作家未婚夫,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隐藏在民间的亿万富翁?我的天,这简直是现实版灰姑娘遇上了自带金山银山的王子,只不过这次,灰姑娘的身份好像也没那么灰头土脸,只是对未婚夫的家底“.............
  • 回答
    上海某社区允许英国女婿居家隔离一事,确实在当地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社区的回应是“未违规”,并表示会安抚居民情绪。那么,处理流程是否真的符合相关规定,并且其过程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和分析。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当时上海以及全国针对境外人员入境后的隔离政策是怎样的。通常.............
  • 回答
    针对一位嫁到印度的英国女子称“印度人没死只是睡在街上”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价。这个说法可能源于她的个人观察和经历,但将其普遍化、标签化,则可能存在着许多问题,并且容易引起误解和冒犯。一、 话语的可能意图和背景推测:首先,我们需要尝试理解这位英国女子为什么会这样说。这背后可能有几种可.............
  • 回答
    广西女子闯红灯自称“前世是英国女王”事件,确实是一个让人觉得既离奇又有些哭笑不得的社会新闻。这事儿一出来,网上那是炸开了锅,各种议论层出不穷。咱们先梳理一下事情的经过,根据报道,大概是这么个情况:在广西某地,一位女士在驾车时闯了红灯,被交警拦下。按理说,这事儿是个交通违法行为,需要接受处理。但这位女.............
  • 回答
    英国如果真的到了养不起女王级航母的地步,印度会买吗?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光看表面热闹。首先得明白,印度海军一直有个“航母梦”,而且这个梦相当执着。从印度洋上那艘维克兰特号开始,到后来从俄罗斯买的超日王,再到自家建造的维克兰特号(二代目),印度对航母的渴望是持续且增长的。他们认为,拥有.............
  • 回答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君主之一,她的统治时期(1837年至1901年)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见证了英国的巅峰崛起,也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格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她的历史地位和评价进行详细.............
  • 回答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Carrier Strike Group 21, CSG21)于2021年访问南海,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南海地区增添了新的动态。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英国的意图1. “全球英国”(Global Brita.............
  • 回答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HMS Queen Elizabeth),作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其动向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由于航母的部署和训练任务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保密性,我将尽力提供尽可能详尽且贴近实况的信息,同时避免生硬的AI痕迹,力求让信息自然流畅。首先,关于“她现在到哪里了?”这个问题,需要明确.............
  • 回答
    英国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近期高调亮相北约的“联合勇士”(Joint Warrior)演习,这无疑是一次颇具看点和战略意义的事件。要理解这次行动的内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本身就代表着英国海军力量的“王者归来”。作为英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母舰,.............
  • 回答
    2022年2月6日,英国迎来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70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女王在位期间见证并引领了国家经历的巨大变迁,留下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政绩。女王登基之初,英国正处于二战后的重建时期,国力相对衰弱,而她上任后,便以其沉稳的姿态,一步步巩固了王室的地位。在她的统治下,大.............
  • 回答
    “妙招”背后的无奈与智慧:上海某社区居委会书记的隔离博弈最近,上海某社区居委会书记在处理一起“棘手”的涉外隔离事件时,因为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而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位书记面对的是一位英国籍女婿,在上海防疫政策要求下,他必须接受集中隔离。然而,这位外国友人似乎对集中隔离心存疑虑,不愿意配合。居.............
  • 回答
    一战爆发时,欧洲许多国家的皇室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应该能阻止一场大规模的冲突。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为例,威廉二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他与英国王室的许多成员,包括他的表弟英王乔治五世,都有着非常亲近的血缘联系。然而,血缘亲情在国家利益和政治博.............
  • 回答
    英国官员之所以会说女王感染新冠是“学习与病毒共存的榜样”,并得出这样的结论,背后其实是多层面的考量和一种特定的叙事构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关键点:1. 王室作为国家象征的特殊地位:首先要明白,英国王室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象征意义的国家机构。女王作为国家元首,她.............
  • 回答
    在英国,殴打女王(或其他在位君主)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罪行,其后果可以用“灾难性”来形容,并且远远超出了我们日常理解的“打架斗殴”。这不仅仅是人身攻击,更是对国家象征、国家稳定以及整个宪法秩序的直接挑战。首先,我们要明白,英国的君主是国家的元首,是国家的统一象征,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神圣不可侵犯”.............
  • 回答
    在英国,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看法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当人们在网络这个自由度极高的平台上发声时。女王在位70年,横跨了巨大的时代变迁,人们对她的感受也因此复杂多样。网上充斥的“吐槽”,与其说是对女王个人品行的恶意攻击,不如说是对整个君主制、社会阶层、甚至是英国自身定位的一种反映和讨论。要理解这些.............
  • 回答
    英国特种兵身着女装潜入 IS 总部击毙其高官,这个情节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是大家津津乐道、甚至有些肾上腺素飙升的讨论话题。虽然目前并没有公开的、被证实为真实发生的、具有这样戏剧性细节的案例,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这样的设想会如此吸引人,以及它背后可能蕴含的战术考量和现实挑战。为什么这样的.............
  • 回答
    菲利普亲王为了迎娶伊丽莎白女王,毅然放弃希腊王室成员身份和希腊王位继承权,这背后究竟有多少是出于爱情,又有多少是现实的考量,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简单地说一句“全是爱”未免有些过于浪漫化,也忽略了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处境。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菲利普,一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