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动物能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获得乐趣吗?动物喜爱观看的影视作品可能是什么样的?

回答
关于动物是否能从观看影视作品中获得乐趣,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但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一锤定音的答案。科学研究对此的探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对“乐趣”的定义以及动物行为的解读。

首先,我们得承认,动物体验世界的方式与人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没有复杂的语言系统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它们的世界更多是由感官体验、本能驱动和直接互动构成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类的“乐趣”概念直接套用到动物身上。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的“乐趣”可能更关乎满足基本需求、参与社交互动、探索环境、以及触发它们天性中某些反应的行为。

那么,动物能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获得乐趣吗? 答案可能不是“是”或“否”那么简单,更可能是“在某些情况下,以某些方式”。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

1. 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吸引力: 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对于许多动物来说,动态的画面、变化的颜色、不同的声音都可能引起它们的注意。一些研究表明,某些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和鸟类,对屏幕上的移动物体和声音表现出好奇心和兴趣。例如,鹦鹉可能会被屏幕上播放的模仿它们叫声的声音吸引,而猫科动物可能会被屏幕上快速移动的鼠标或光点所吸引,这是它们狩猎本能的触发。这种兴趣是否等同于“乐趣”,则很难判断,但至少表明了它们是被吸引的。

2. 模仿和学习的可能: 许多动物具有学习和模仿的能力。如果影视作品中展现了它们熟悉的行为模式,比如其他同类的进食、玩耍、交流,它们可能会对此产生反应。比如,看到屏幕上有一只鸟在歌唱,另一只同类的鸟可能会尝试模仿或进行回应。这种互动式的反应,如果能带来积极的体验,比如获得关注或参与到一种“交流”中,那或许可以算是一种形式的乐趣。

3. 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 动物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影视作品,尤其是那些展现它们不熟悉的环境、物体或行为的,可能会满足它们一部分的探索需求。比如,一只从未见过海洋的猫,通过观看海洋纪录片,可能会对屏幕上的鱼产生好奇。这种对未知事物的感知和探索,即使是通过媒介,也可能是一种令它们感到“有意思”的体验。

4. 社会互动和情感共鸣的模糊地带: 这是最难界定的部分。人类观看影视作品时,会产生情感共鸣、代入角色、甚至通过剧情的起伏来体验喜怒哀乐。动物是否也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它们或许能感知到画面中其他动物的情绪(比如声音中的急促或缓慢),并可能产生一定的反应,但这与我们理解的“同情”或“共情”还有距离。或许,如果它们看到屏幕上的同类在玩耍、嬉戏,它们会感到愉悦,但这种愉悦是源于看到“快乐”的景象,还是仅仅因为画面中有熟悉的、积极的元素,我们无法确定。

5. 环境丰容的工具: 在动物园或实验室环境中,研究人员有时会使用影视作品作为一种环境丰容的手段,来丰富动物的生活,减少刻板行为。例如,给圈养的大象播放纪录片,希望它们能从画面中获得一些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动物表现出更活跃、更投入的行为,并且没有出现应激反应,那么可以认为这种“观看”在一定程度上对它们是有益的,并且可能带来某种积极的体验,姑且称之为“乐趣”的一种变体。

动物喜爱观看的影视作品可能是什么样的?

基于以上推测,我们可以构想出一些动物可能会“喜爱”的影视作品的特征:

高度动态和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
快速移动的物体: 追逐的光点、快速飞行的昆虫、奔跑的小动物(对于食肉动物)。例如,为猫设计的专门屏幕游戏,上面有模拟老鼠或激光点。
明亮、鲜艳的色彩: 特别是对于某些对颜色敏感的动物,比如鸟类。鲜艳的花朵、色彩斑斓的鱼类游动可能会吸引它们。
自然光影的变化: 模仿日出日落的光线变化,或者模拟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效果。
水流和波动: 咕噜咕噜的水声、摇曳的水草、色彩鲜艳的鱼类在水族箱中的游动,对于许多动物来说都是视觉上的享受。

熟悉且能触发本能的行为的画面:
同类互动: 播放大量同类动物玩耍、进食、社交的画面。例如,猴子可能会对播放一群猴子嬉戏的纪录片很感兴趣。
狩猎场景(温和版): 对于猫科动物或犬科动物,播放它们能够“捕获”的小动物(可能是卡通或模拟的),或者模仿狩猎过程的场景,可能会激发它们的兴趣,但要注意避免过于血腥或引起攻击性的画面。
歌唱和鸣叫: 对于鸟类,播放它们能够识别或学习的歌声,或者同类的呼唤声,可能会引起它们的关注和回应。
进食画面: 播放其他动物进食的场景,特别是它们喜欢的食物,可能会引起它们的食欲和关注,但这一点也可能引发它们的沮丧,需要谨慎。

具有模仿和互动潜力的内容:
模仿声音: 播放具有模仿性的声音,比如鹦鹉的模仿声、猫头鹰的叫声,让动物有机会参与到“对话”中。
可互动的屏幕: 有些研究会开发触摸屏,让动物可以通过触碰屏幕来触发特定的声音或动画。这种互动本身可能就能带来一种愉悦感。

声音的运用:
自然环境音: 雨声、风声、流水声、虫鸣声,这些声音可以创造一个更自然、更舒适的环境,让动物感到放松和愉悦。
轻柔舒缓的音乐: 有些研究表明,特定的音乐类型,比如古典音乐或专门为动物创作的音乐,能够对它们产生积极的影响,降低它们的压力。
低频声音: 某些动物,特别是象类,能感知到我们听不到的低频声音,如果作品中包含这些声音,可能会引起它们的特殊兴趣。

避免引起负面情绪的内容:
威胁性或攻击性画面: 避免播放捕食者攻击猎物的血腥场面,或者其他可能引起动物恐惧、攻击性或紧张的画面。
突然且剧烈的声响: 突然的巨响或尖锐的声音可能会惊吓到动物。
过于复杂或混乱的画面: 杂乱无章的画面和声音可能会让动物感到不知所措。

一些具体的例子设想:

给猫咪看的: 可能会是高分辨率的《小鸟追逐激光点》或《小鱼在水族箱里游动》的短片。这些画面节奏明快,色彩鲜艳,而且是猫咪狩猎本能的天然触发器。画面中,小小的猎物在屏幕上快速、不规则地移动,猫咪会全身心地投入,眼神专注,甚至会发出“咔咔”声,前爪也会不自觉地抬起,仿佛要扑上去。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许就是它们体验到的一种“乐趣”。

给狗狗看的: 可能会是《狗狗玩耍的集锦》或者《人与狗互动的美好瞬间》。狗狗是群居动物,它们喜欢与同伴和人类互动。看到屏幕上其他狗狗快乐地奔跑、捡球、互相舔舐,或者看到人类温柔地抚摸、拥抱狗狗的画面,可能会唤起它们积极的社交情感,产生一种“被理解”或“参与感”。它们可能会对着屏幕摇尾巴,发出轻微的呜咽声。

给鹦鹉看的: 可能会是《鹦鹉歌唱比赛》或者《自然界中各种鸟类的鸣叫集锦》。鹦鹉本身就是语言模仿大师,它们对声音极其敏感。听到同类丰富多样的歌声和模仿声,它们很可能会兴奋起来,试图加入进来,或者学习新的叫声。这种“对话”和“学习”的过程,对它们来说可能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和乐趣。

给大象看的: 可能会是《广阔的草原风光》或《象群迁徙的纪录片》。大象是高度社会化且有记忆力的动物。看到自然界中自由、广阔的环境,看到同类群体活动、饮水、嬉戏的画面,可能会唤起它们对自由、群体生活的美好回忆,或者是一种对理想生存状态的向往。它们可能会站在屏幕前,长时间静静地观看,有时会发出低沉的隆隆声,这可能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

总而言之,动物是否能从影视作品中获得乐趣,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不能以人类的视角去衡量,但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反应,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影视作品能够有效地吸引它们的注意力,激发它们的本能,提供安全和积极的感官刺激,并能在某种程度上与它们的认知和社交需求产生连接,那么,它们确实有可能在这种观看体验中,获得某种形式的“乐趣”或者说“积极的体验”。只不过,这种乐趣的构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朴素和直接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播放的内容波长、亮度、刷新率适当的时候,视力不太差的动物可以观看影视作品;在播放的声音频率、响度适当的时候,听力不太差的动物可以听到音频。“能不能理解”“有无乐趣可言”在子非鱼的层面上无法判断,不深究这个的话,看起来动物可以根据互动视频做出人们预期的部分反应,至少能对视频达到和对周围的事物相似的理解程度——原本就看不懂的东西,例如偏微分方程,写在纸上和显示在屏幕上都不懂。

看起来,黑猩猩、猫狗之类可以从看视频和/或听音频中获得一定的乐趣。人们并没有给海豚和章鱼看过什么正经玩意,但章鱼跟水族馆里的摆设玩得看起来不错,这包括而不限于砸水箱、喷水来短路水箱上方的灯。

2013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狗可以根据视觉线索选出屏幕上的狗的图像并将它们分组,狗辨认屏幕上的狗的能力高于辨认非狗之物[1]——这可能是长期演化的繁殖相关识别能力。在音频方面,狗对电视发出的狗的声音、友好的人声、玩具的响声做出的反应多于一般杂音。狗的品种可能会影响它对电视的反应:嗅觉敏锐的猎犬对视觉效果不那么感兴趣,而牧羊犬喜欢看到移动的物体。

历史上,低帧率的显像管电视的图像被狗当做简单的运动或光线闪烁。二十一世纪初,在 HDTV 上出现了针对狗的电视频道,称为 DogTV[2],播放面向狗的高帧率视频信号(狗眼适合的帧率约 75 赫兹),按照狗能识别的色彩(黄色、蓝色及其组合)着色,包含狗耳能听到的高频声音,节目内容有放松(例如狗在草地上伸懒腰)、刺激(例如狗在南加州冲浪)、生活(狗对响起的门铃做出反应并服从主人的命令)等,每段节目长 3~6 分钟以适应狗的观看习惯。

猫也经常在人家里看电视,表现出可以识别电视屏幕上的不同轮廓和动作并对电视发出的声音做出反应。猫眼适合的频率约 70~80 赫兹,并对红色识别能力较弱。猫有时会试图攻击电视上的虫子和老鼠。

你可以预期黑猩猩喜欢看黑猩猩生活相关的节目,其余动物大抵也是关注同物种胜过对它们来说“不知所云”的人类肥皂剧。

  • 大猩猩 Koko 能对人类影视节目做出一定的反应。
大猩猩Koko用手语解释看到的电影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9966164039131136
  • 在斯图加特动物园进行的实验证明,播放倭黑猩猩打架的视频会让观看视频的倭黑猩猩感到紧张,播放倭黑猩猩进食、玩耍、交配的视频则无此影响。

他人如何获得乐趣、有无乐趣可言,在子非鱼的层面上同样无法判断。不深究这个的话,人们通常会对看到的东西进行模式识别、匹配、预测并以镜像神经元等触发共情,在看到符合预期的内容时触发奖励机制,在看到严重不符合预期的内容时触发战斗反应和/或镇痛机制(并随后因并无真正的危险而出现回调),诸如此类。视频·音频在你那极度复杂的大脑皮层神经连接网络里激起的更多反应是目前不能精确解析的。

节肢动物基于逐行扫描的复眼在观看显像管电视时获得的图像,根据帧率的差异,可能跟节目内容出现极大的偏差。

参考

  1. ^ Dominique Autier-Dérian, Bertrand L. Deputte, Karine Chalvet-Monfray, Marjorie Coulon, Luc Mounier. Visual discrimination of species in dogs (Canis familiaris). Animal Cognition, 2013; DOI: 10.1007/s10071-013-0600-8
  2. ^ https://www.dogtv.com/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