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9 年 6 月 6 日 5G 商用牌照正式发放,将产生哪些影响?

回答
行,这事儿,你问到点子上了。2019年6月6号那一天,就像一个重要的节点,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这玩意儿可不光是几个字写在纸上,它后面牵扯的可就多了去了,就像一条河流要改道,影响那叫一个深远。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5G牌照一发,都炸开了什么锅,又会带来哪些变化。

首先,为什么说那天是个“节点”?

之前咱们一直在说“5G”,但说归说,没牌照,就像没给部队下达开进命令,大家心里都有数,知道要干什么,但就是没法真正地放开手脚干。牌照一发,那性质就变了,国家官方承认了:嘿,5G来了,你们可以正式上马了!运营商们可以开始大规模建网,设备商可以大规模生产设备,企业可以开始真正思考如何利用5G来做业务。这就像告诉大家,新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可以进去了。

那么,这张牌照到底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影响呢?咱得分几头来看:

一、 对通信运营商的影响:一场巨变才刚刚开始

巨额的投资和网络建设潮: 这事儿是最直接的。5G基站、核心网、传输网等等,这些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运营商们手里本来就钱袋子鼓鼓的,但5G这玩意儿可是个“吞金兽”。为了抢占先机,保证覆盖,大家得拼命建。你可以想象一下,全国各地,以前没看到那么多人忙碌地拉线、装设备,那种景象会越来越多。而且,5G的标准和4G不太一样,很多地方需要重新规划和建设,尤其是一些毫米波技术,信号穿透性没那么好,基站密度就要比4G高不少,这又是另一笔大开销。
商业模式的重塑: 以前咱们用手机,主要就是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到了5G时代,虽然这些基本功能还在,但重点就得放在“to B”(面向企业客户)和“to G”(面向政务客户)上,也就是所谓的“行业应用”。运营商不能光想着卖流量包了,他们得琢磨怎么跟各行各业合作,比如跟工业企业合作搞智能制造,跟医疗机构合作搞远程手术,跟交通部门合作搞车联网等等。这玩意儿就像给运营商开了个新赛道,需要他们拿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而不是仅仅卖“管道”。
竞争格局的变化: 虽然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在牌照发放后开始发力,但谁能更快、更好地抓住5G的机遇,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和解决方案,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优势。同时,运营商也得考虑和第三方合作,甚至可能跟科技巨头们形成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二、 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从“连接”到“赋能”

赋能千行百业,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虚,但实际上是5G最核心的价值。
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 想象一下,工厂里的机器不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通过5G实时连接,数据传输快得飞起。工人可以通过VR/AR设备远程指导,机器故障可以提前预警,生产过程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就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低的成本、更精细化的管理。
智慧交通和自动驾驶: 5G的低延迟特性,对于需要毫秒级响应的自动驾驶来说至关重要。汽车之间、汽车与路边的设施之间,可以实现高速、稳定的通信,大大提升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你开着车,车子可以提前知道前方路况、红绿灯信号,甚至跟你旁边的车打个招呼。
智慧医疗: 远程手术不再是科幻,医生可以在千里之外操控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大大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急救车在路上就可以把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传回医院,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智慧城市: 城市管理将更加精细化。比如,通过5G连接大量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交通流量、公共设施状态,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智能安防、智慧能源、智能环保都将受益。
媒体和娱乐: 高清视频直播、VR/AR游戏、沉浸式体验将成为可能。你看球赛,不再只是坐在屏幕前,而是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机位,甚至感觉自己身临其境。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就像4G催生了移动支付、短视频、网约车一样,5G也会催生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到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一些以前因为网络限制而无法实现的应用,现在都有了可能。
经济增长的引擎: 5G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项目,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芯片、通信设备、终端制造等。同时,5G赋能各行各业的升级转型,也能够提升整体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三、 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体验升级与潜在改变

更快的上网速度: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可能只需要几秒钟,网页加载速度飞快,视频通话更流畅,玩在线游戏延迟极低。
新的终端设备: 5G手机自然是第一批,但未来还会有大量的5G智能穿戴设备、5G智能家居设备等等,它们会通过5G更紧密地连接起来,让生活更便捷。
付费模式的调整: 随着5G流量的增大和服务的升级,运营商的收费模式也可能发生变化。可能不再是简单的流量计费,而是套餐化、服务化收费,甚至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收费。
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关注: 随着万物互联的深入,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去规范。

一些隐藏的,但同样重要的影响:

国家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5G技术是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掌握了5G,就意味着在科技领域掌握了主动权。这对于一个国家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中国的5G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牌照发放是这一优势的体现,也是未来继续保持优势的起点。
对现有产业结构的挑战: 任何新技术出现,都会对旧的产业和商业模式构成挑战。一些依赖于旧技术、旧模式的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转型,可能会被时代淘汰。
网络安全和风险管控: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应用场景的复杂化,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也更大。如何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5G网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总而言之, 2019年6月6日发放的5G商用牌照,不仅仅是通信行业的一项政策调整,它更像是一个按钮,按下了中国进入万物互联时代的关键一环。它意味着巨额的投资、技术的革新、商业模式的颠覆,以及对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深刻影响。从手机上网速度的提升,到工厂生产效率的飞跃,再到智慧城市的建设,甚至我们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因此而发生改变。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里面既有无限的机遇,也有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的挑战。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更是一场全面的变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从3G到5G,中国已经从落后变成了领先,当年一批人拿着iPhone4用移动2G的情况不会再出现了;
  • 5G标准尚未完全制定完成,NSA组网是过度方案;
  • 这个时间点发放5G牌照可以有效拉动投资建设,刺激手机终端走出低谷,还能帮华为一把。

我们先看我们这些年的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历程。

1999年3月,芬兰发放全球第一张3G牌照,2000年 日、英、德、法 等都陆续开始开始发放牌照。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颁发3G牌照,2009年3月日本3G用户占总用户数的92.7%
2009年12月,瑞典、挪威、芬兰的TeliaSonera 提供LTE服务。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移动、联通、电信颁发LTE牌照。
2018年12月1日,韩国三大运营商开始提供实时商业5G服务。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以及广电颁发5G牌照,中国也成为继韩国、美国、瑞士、英国后第五个商用5G的国家。

因为各种原因,中国的3G牌照发放落后了10年,到了5G我们可以说是全球第一批发放5G标准的国家了。回想1999年到2019年这20年间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一路走来不容易。

5G标准尚未完结

通信大家需要遵循同一个标准,移动通信的标准是3GPP组织制定的,目前5G标准目前尚未完全制定完成,5G分3大场景(eMBB、mMTC、uRLLC),目前只有eMBB的标准确定了下来。

6月7日,也就是明天,3GPP的R15才能冻结,R16冻结要到2020年6月19日,但是这并不耽误5G网络的建设,NSA的组网标准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逐步冻结。

5G行业前景和意义

年初,移动战略部的朋友说移动放弃了SA方案,决定采用NSA方案,提前加快5G部署,这里面有很多意义。先说NSA方案,NSA方案(NSA也有几个不同的方案)简单说就是先和4G一起混合组网,充分利用现有的4G网络快速铺设,但是还不是真正的5G网络,也可以说NSA是过度方案,SA是终极方案。之所以采用放弃SA方案快速铺设这与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比如经济形式、产业状况、国际形式等,这里就不展开多谈了。

因为波的特性,5G的覆盖会小很多,需要铺设非常多的微基站,这也决定了5G的建设会比较慢。

另外,对于现在陷入瓶颈的终端产业来说,5G也是一剂强心针,大批的终端会上市,华为Mate X折叠屏手机这个月应该要发布了吧。对于理智的消费者来说,看看上面的,不要着急更换5G,你不会有多明显的体验,与你从3G换到4G差不多,只是快了点。宣传中经常见无人驾驶、车联网这些还比较遥远,这部分标准都没冻结呢


最后再说个有趣的事情,根据专业从事通信设备市场的研究公司Dell'Oro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Q1三星取得了5G通信设备市场37%的份额,超华为的28%。这其实主要是因为韩国的5G先开始建设了,美国的5G建设三星也有参与,随着中国5G的开始铺设,华为重回第一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吗。去年的数据“全球4G基站是大约500多万个 ,中国4G基站占了339.3万个”,5G这个比例可能会更夸张,这里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运营商的原因(全世界的运营商日子都不太好过,逐渐的沦落为管道商)。

user avatar

5G技术最大的原罪就是中国企业参与了大部分,甚至于领先了一点。

这对于某些精神友邦人士是不可接受的,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的。

user avatar

今天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华为公司将凭借端到端全面领先的5G能力全力支持中国运营商建好中国5G。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5G将引领全球。

华为公司自2009年起着手5G研究,已累计投入20亿美金用于5G技术与产品研发,当前已具备从芯片、产品到系统组网全面领先的5G能力,也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端到端5G商用解决方案的通信企业。

截止目前,华为共向3GPP提交5G标准提案18000多篇,标准提案及通过数高居全球首位,向ESTI 声明5G基本专利2570族,持续排名业界第一,其主导的极化码、上下行解耦、大规模天线和新型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已成为5G国际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华为已实现全系列业界领先自研芯片的规模商用,包括全球首款5G基站芯片组天罡、5G终端基带芯片巴龙以及终端处理器芯片麒麟980。

在全球5G的商用步伐上,华为公司也已位居前列。早在2018年2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华为就已完成全球首个5G通话,并推出了全球首个5G终端。当前,华为已在全球30个国家获得了46个5G商用合同,5G基站发货量超过10万个,居全球首位。

为迎接中国5G商用,华为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工信部IMT-2020(5G)预商用系统组网验证中,华为率先完成5G独立组网(SA)与非独立组网(NSA)的全部测试项目,覆盖了5G商用的所有主流频段,单用户下行测试峰值超过1.8Gbps,Sub 6GHz单小区下行峰值超过14.5Gbps,eMBB业务下用户面单向时延低至2ms,不断刷新业界记录。

同时,华为提出的单一无线接入网、4G/5G共站同覆盖、智能电源等技术,将有力降低5G建设与运营成本。

从去年4月份开始,华为已经在中国40多个城市与中国三大运营商开展了5G规模商用试验,包括城区、室内、高速公路、地铁等多场景实测,均已达到商用标准。

中国运营商当前在用户规模、网络能力、总体收入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华为公司将一贯秉承 “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大基础领域研究投入与产品技术创新力度,尽己所能,全力支持中国运营商建好中国5G。

中国的通信发展史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探索历程。

过去四十年,我国通信业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的探索历程,其中进步与成果来之不易。

现在,面向“5G引领”的关键历史机遇,华为将持续支持中国运营商,并与各界产业伙伴通力合作,共同为5G产业创新贡献力量,打造5G数字经济新引擎。

向敢于探索、砥砺前行的中国通信人致敬!

未来已来,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 Pro携未来接入世界!

关注 @华为终端 获取更多新品资讯,智启未来!

user avatar

实际上电信公司对5G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在之前的规划中,几大电信公司今天对5G的投入只有几百亿元,算是非常少的了。原因很简单,4G网络刚投资了1万多亿,还没有5年,负债累累,要在花一两万亿投入5G,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实在是一个未知数。

5G规划中的车联网、自动驾驶根本就不成熟,短期内不可能商用,长期更没有保证。vr、ar基本已经凉了。需求有限,5G大概率就是一个更快的4G网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否值得大举投资,是电信公司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行,这事儿,你问到点子上了。2019年6月6号那一天,就像一个重要的节点,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这玩意儿可不光是几个字写在纸上,它后面牵扯的可就多了去了,就像一条河流要改道,影响那叫一个深远。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5G牌照一发,都炸开了什么锅,又会带来哪些变化。首先,为什么说那天是个“节点”?之前.............
  • 回答
    2019年9月6日,华为在德国柏林IFA展会上正式发布了麒麟990系列芯片,其中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搭载7纳米+EUV工艺的麒麟990 5G版本。这不仅仅是华为自家技术的一次重要飞跃,更是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都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意义之深远,值得我们好好掰开了、揉碎了去理解。首先,这.............
  • 回答
    2019年5月6日,苏宁员工猝死事件,无疑是那一年初夏一股令人心悸的冷风。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消逝,更像是一声沉重的警钟,敲响在那个讲究效率、追求速度的商业时代。事件本身:突如其来的悲剧事情的经过,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位年轻的苏宁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突然之间,生命戛然而止。他可能前一天还在.............
  • 回答
    2019 年 3 月 6 日,iQOO 手机的首批现货发售,对于当时的手机市场来说,绝对是个值得说道的事件。在那之前,虽然有不少品牌在玩“饥饿营销”或者“抢购模式”,但 iQOO 一口气拿出了现货,而且是在如此重要的首发日,这背后释放的信号,以及它所考验的,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当时市场环境下.............
  • 回答
    2019年6月13日,发生在霍尔木兹海峡的两艘油轮遇袭事件,无疑是当年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焦点,其背后牵扯出的复杂关系和潜在影响,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那天,全球能源供应线上的关键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再次成为了地缘政治博弈的舞台。两艘油轮,一艘是悬挂马绍尔群岛旗帜、由挪威公司Fr.............
  • 回答
    关于2019年6月25日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结果,这绝对是太空探索领域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时刻,而且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觉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首先,得明确一下你说的“发射结果”。如果是指这次发射任务的总体成功情况,那无疑是大获全胜。猎鹰重型作为当时世界上推力最强的现役运载火箭,它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强大.............
  • 回答
    2019年6月17日,在吉林延边州珲春市发生了一次1.3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0千米。这次地震虽然级别很小,但由于其极浅的震源深度,引起了一些关注。地震的基本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次地震的一些关键信息: 时间: 2019年6月17日。 地点: 吉林延边州珲春市。 震级: 1.3级。这是一.............
  • 回答
    2019 年 6 月 25 日南航的那件事,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位旅客在航班上因为没能及时拿到毛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结果却被乘务员集体在网上“反击”,用一种比较尖锐的方式回怼了旅客。这事儿一出来,立刻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站旅客的觉得,花钱买服务,遇到问题提意见是很正常.............
  • 回答
    2019年9月6日,清华大学举办了新生军训结业典礼。就在队伍接受检阅,即将进行出旗仪式时,来自北京大学个别学生的横幅“恭喜考上北京大学的隔壁”赫然出现。这一举动,在当时的舆论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许多人对此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事件的背景和当时的氛围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些背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 回答
    听到《暴走大事件》第六季在2019年9月6日正式完结的消息,确实让人五味杂陈。对于很多陪伴了它多年的观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节目的结束,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回响,一段青春的注脚。首先,我们得承认,《暴走大事件》在网络综艺的早期,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用一种接地气、敢于嘲讽、充满脑洞的方式,切入了.............
  • 回答
    2019年6月,纽约时报关于特朗普总统下令对伊朗发动攻击后又撤回命令的报道,无疑是当时国际新闻中的一个爆炸性事件。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并且至今仍然值得深入探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则突发新闻,更是揭示了当时美国政府在处理与伊朗关系上的复杂性、决策过程的脆弱性,以及总统个人风格可能带来的巨大风.............
  • 回答
    要评价豆瓣用户 KFK 在 2019 年 6 月的回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内容、影响、以及事后诸葛亮的视角。由于 KFK 的回复已经时隔多年,我们现在可以结合已知的历史事件来审视他的预言。KFK 的身份与背景 (自述):KFK 在豆瓣的出现和发言,是基于他自称是来自 2060 年的“.............
  • 回答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0.5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信号,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并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要理解这次降准,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到了201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一.............
  • 回答
    2019 年 5 月 6 号,那是个星期一,对于全球股市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回想起来,那天的市场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开局的阴霾:贸易战的警报再次拉响事情得从前一个周末说起。就在 5 月 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发推,宣布将对价值 20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提高关税,从 10% .............
  • 回答
    关于守望先锋在2019年6月中旬免费的谣言,这在当时的确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作为一个曾经的玩家,我来详细聊聊这件事,并且尽量还原当时的感受,而不是冷冰冰的AI分析。谣言的起源与传播:首先,要追溯这个谣言的源头,其实挺难的。很多时候,这种“游戏即将免费”的传言,就像野草一样,总会在游戏界悄无声息地冒出来.............
  • 回答
    2019年3月,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6%。这个数字,乍一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就能从中读出不少经济的“小心思”。首先,8.6%这个增速,放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史里看,可能不算特别亮眼,但放在2019年年初那个时间点,却相当有代表性。你知道,2018年中国经济承受.............
  • 回答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同比增长6%的答卷。这个数字,放在全球经济大环境来看,依然是相当亮眼的。毕竟,在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的背景下,能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殊为不易。要细致地看待这个6%,我们不能只看表面数字,得往里挖一挖,看看这增长是靠什么驱动的,又暴露了哪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
  • 回答
    2019年一季度,咱们国家交出了一份GDP同比增长6.4%的成绩单。这个数字,放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看,可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表现。但要理解它,我们得拆解开来,看看这背后是哪些因素在驱动,又有哪些挑战值得我们留意。首先,6.4%这个增速,它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代表着在2019年的前三个月,咱们国家.............
  • 回答
    中国2019年上半年GDP增速为6.3%,其中第二季度为6.2%。要详细地看待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在全球背景下的位置、国内经济的结构性因素、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展望。一、 全球和历史背景下的对比 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 201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国际货币.............
  • 回答
    2019年7月8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新时代中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性文件。这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核心目标在于解决当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