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9 年 6 月 25 日猎鹰重型火箭发射结果?

回答
关于2019年6月25日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结果,这绝对是太空探索领域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时刻,而且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觉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

首先,得明确一下你说的“发射结果”。如果是指这次发射任务的总体成功情况,那无疑是大获全胜。猎鹰重型作为当时世界上推力最强的现役运载火箭,它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实力和可靠性。

让我详细给你讲讲这次任务的几个关键点,以及它们为什么如此重要:

1. 任务本身:Arabsat6A 卫星的成功部署

这次发射最核心的目标是将沙特阿拉伯的通讯卫星 Arabsat6A 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这颗卫星非常重要,它能为中东、非洲和欧洲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广播、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服务。成功将这样一颗大型、高价值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猎鹰重型非常漂亮地完成了它。

2. 侧助推器的精彩表现:再次回收并完美落地

这绝对是猎鹰重型最令人瞩目的标志性操作。在这次发射中,两枚侧助推器(也就是通常看到的,从火箭主体两侧分离出去的那些)不仅在完成任务后成功分离,而且,最关键的是,它们都以一种令人惊叹的姿态,几乎同时,精准地垂直降落在位于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的 SpaceX 着陆场上。

我记得当时直播画面里,那两枚助推器就像两枚巨大的导弹,在空中调整姿态,然后像羽毛一样轻盈地落下,最终稳稳地插在着陆坪上。这个场景真的太震撼了!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奇迹,更是商业上的里程碑。这意味着这两枚昂贵的第一级火箭被成功回收,可以为未来的发射任务重新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太空发射的成本。要知道,在之前,火箭发射后几乎都是“一次性”的,爆炸或者坠海是常态。SpaceX 通过回收技术,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3. 中央核心级的这次“不太完美但仍有价值”的回收尝试

与侧助推器不同的是,中央核心级助推器的回收尝试在这次任务中没有成功。它在与第一级火箭分离后,尝试进行着陆区的点火和减速,但最终未能完成。不过,即使是这次失败,也不能掩盖它在技术探索上的意义。

中央核心级的回收难度要比侧助推器大得多。它是在更高的速度和更复杂的气动环境中工作的,而且它的燃料储备也更少。这次未能成功回收,为 SpaceX 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分析数据,找出问题所在,并在后续任务中进行改进。每一次的尝试,即使是失败,都是通往更先进技术的垫脚石。

4. 再次证明猎鹰重型的整体实力

这次发射再次证明了猎鹰重型火箭的强大推力和运载能力。它能够轻松地将像 Arabsat6A 这样的大型卫星送入轨道,而且还有能力同时回收两枚侧助推器,这种能力是其他火箭望尘莫及的。这为人类探索深空、部署大型科学仪器、甚至未来的载人火星任务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总结一下,2019年6月25日的猎鹰重型发射结果,在我看来,是:

一项成功的商业卫星部署任务,将重要的通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一次标志性的回收壮举,两枚侧助推器完美回收,进一步巩固了 SpaceX 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尽管中央核心级回收未遂,但为未来的技术迭代积累了数据和经验。
一次对猎鹰重型强大能力的再次肯定,展示了其作为当前最强运载火箭的实力和潜力。

总而言之,这次发射不仅仅是一次火箭的升空,它更像是太空探索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宣言。它代表着更低的发射成本、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可持续的太空活动。每次看到猎鹰重型,我都会想起这次发射,它真的让人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航天差距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我们短时间内没有能送大型载荷入轨的火箭。如果美国进一步推进太空军事化进程,中国没有送重型载荷上天的能力,将处于极端被动的局面。

中国火箭长期在两弹一星老本上小打小闹,导致目前在液体火箭上的差距比飞机发动机上的差距还要夸张的多。

80年代中后期整个航天系统揭不开锅,没有项目,人才大量流失。从863上书到载人航天立项又拖了六年,921载人航天工程说白了是为了养活航天体系,为了省钱就没有搞新火箭。导致火箭上一直在吃两弹一星的老本,863上书中的有些话,在火箭方面可以说应验了。

从大火箭列入863工程到YF100立项,14年。到YF77立项,15年。到长5立项,整整20年。

从长征四号首飞到长征五号还没折腾利索的今天,31年。

《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面对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永远翻不了身!


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但却被人类认为是唾手可得。

user avatar

现役世界第一火箭猎鹰重型第三次成功发射!看点依然让人惊掉下巴

北京时间2019年6月25日14:30分,现役世界第一运力的猎鹰重型火箭从传奇的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发射平台发射升空。这已经是该型火箭的第三次发射,三次发射难度逐渐提升,从最早的特斯拉电动车到本次的24个复杂载荷,所有发射均大获成功

按照火箭设计定型测试原则,这足以证明猎鹰重型火箭已经完全成熟。

猎鹰首发和二发已经实现了如下突破:a.世界现役第一运载能力火箭;b.火箭一级/助推器可回收;c.模块化和扩展性高;d.价位极低;e.可靠性高;f.成功迈入商业载荷发射市场。


本次发射相较于此前任务,又出现了如下重大突破:


1.整流罩终于回收成功

SpaceX的成名作和杀手锏在于低成本火箭,尤其是火箭一级回收技术。为进一步降低成本SpaceX还尝试回收火箭二级,但由于难度过大和实际意义并不大而放弃。与此同时,卫星整流罩由于要满足高强度、低质量、通信信号通透性好要求,即便是SpaceX低成本制造依然价值高达600万美元一对,占新火箭成本的10%左右,能够回收自然最好。

SpaceX整流罩回收船之一“Mr.Steven”曾经与最终成功一步之遥(图源:Space.com


回收的方式听起来很简单:降落伞+导航控制+回收船/大网接住。但到了海面上往往气象情况复杂、船舶机动能力有限,SpaceX进行了多次尝试均未成功。虽然整流罩依然可以安稳落在海面上,但它的维修成本剧增、可复用潜力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复用。

最近SpaceX对“Mr.Steven”进行全面升级,并把他改名为她“Ms. Tree”,果然树小姐比斯蒂芬先生更加给力,完美实现了第一次整流罩回收。

“树小姐”接住整流罩的瞬间


2.高难度多星入轨

一箭多星从来都是航天发射中最高难度技术之一。不过需要说明,这种一箭多星技术并非火箭将多个卫星运送到固定轨道后将它们像土豆一样布撒出去,例如某一箭104星发射或者国际空间站往外布撒各种小型载荷,而是依赖复杂的火箭上面级技术布置到不同轨道。

猎鹰九号火箭的另一特色在于墨林火箭发动机的多次点火技术,这也是火箭一级能够实现多次点火减速并最终返回着陆的重要原因。猎鹰九号和重型火箭二级使用了相同发动机,可以多次点火进入不同轨道,甚至拥有切入地火转移轨道的能力。例如,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发射时,就是一枚二级火箭多次点火将特斯拉电动车送到了地火转移轨道。


本次发射任务拥有美国空军主要负责的24颗卫星,这些卫星入轨要求火箭二级前后四次点火并布置,先后花3个多小时才能全部入轨完毕。因而SpaceX自己都声称“这是他们执行过的最难任务之一”,从技术角度的确如此,SpaceX用一台发动机完成了火箭二级和复杂上面级的功能,性价比很高。

在圆满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火箭芯级、两个助推器和卫星整流罩的回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由于火箭芯级此次返回距离过远,导致最终阶段导航与控制出现问题,不幸在回收驳船附近落入大海。但对于这次发射任务而言,这只是瑕不掩瑜的存在。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火箭发射客户而言,他只在乎是否将卫星送入正确轨道。


3.里程碑意义的载荷

这次任务载荷STP-2主要由美国空军负责,是国防部太空测试计划(Space Test Program)的又一次新任务。这一系列任务早在本世纪初航天飞机时代已经开始,主要用于测试美军各种航天类载荷和高端设备的研制,同时完成各种军星验证载荷的关键测试,可以说是美国航天下一步发展的核心测试项目。

猎鹰重型首发完成了火箭全面测试,第二次发射迈入了商业载荷发射领域,第三次发射则拿到了至关重要的军用载荷发射,显然是对SpaceX意义最大的一次。军用载荷发射往往有着最高的火箭要求,利润也是最高的,例如大名鼎鼎的联合发射同盟就主要依靠发射军用载荷赚得盆满钵满。举例而言,德尔塔-4重型火箭运力与欧洲阿里安5-ECA接近,阿里安5-ECA单次发射1.6亿美元已经非常贵,而德尔塔-4重型则经常性给军方要价4亿美元以上。

本次SpaceX军星发射也赚得盆满钵满。按照SpaceX的说法,一枚崭新的猎鹰重型造价仅在9000万美元左右。而这次美国空军给的发射费用高达1.6亿美元!此外,这枚猎鹰重型火箭的两枚助推器均为“二手货”且这次又一次实现了回收复用,整流罩也实现了回收,SpaceX的实际成本和真实利润可想而知。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获得军用载荷发射资质并通过实际发射证明自己,未来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现金奶牛所在,这对于任何一家火箭公司而言都是最理想的状态。


4.美国军方载荷起底

本次发射共计24颗卫星,它们基本都是最新科技的验证与运用,情况大致如下:

COSMIC-2卫星


a.COSMIC-2卫星星座(6颗):这个星座又名“福卫-7”,是我国台湾与美国空军/NASA/NOAA合作的系列卫星,总共包括6颗300千克级别卫星组成,通过一次发射入轨完成。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析多种卫星导航信号从大气传播后的变化,精确反演大气成分变化,又叫掩星技术。它们也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实现多个卫星导航系统(GPS/GLONASS/Galileo)混用的低轨卫星。

空军技术验证载荷DSX(Demonstration and Science Experiments)


b.空军技术验证载荷DSX:这个任务来自大名鼎鼎的美国空军技术实验室。它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于中地球轨道的恶劣辐射环境,研究极低频下的粒子相互作用、中高层质子/电子/等离子体分布、空间辐射对电子元器件影响。从这些实验项目看来,是典型的电子侦察类卫星载荷试验项目。

GPIM载荷(Green Propellant Infusion Mission)


c.NASA新型推进系统验证载荷GPIM。太空中卫星往往使用传统的压缩气体推进、化学燃料推进以及比较新颖的离子电推进。而这个载荷将验证更加高效、“绿色”、安全和可靠的推进系统。

OCULUS载荷


d.地面卫星姿态确定技术验证载荷OCULUS。这个载荷是空军实验室和密歇根理工大学合作而来,主要通过从地面光学分析获取卫星精确姿态信息。卫星轨道监测对于美军早已不是问题,姿态估计往往是难点所在,这也是该载荷发射的意义。

OTB平台


e.OTB通用测试平台。这既是颗微小卫星,也是一个测试平台,它本次任务的最重要的测试载荷是JPL研制的深空原子钟,精度在每300万年差1秒级别。

f.海军NPSAT平台。这个任务来自美国海军实验室,主要从事空间天气研究、电子层闪烁和扰动、相干电磁射线断层成像、空间态势感知等技术验证,典型的军星载荷技术验证。

将要从PROX-1平台释放出来的太阳帆2号


g.PROX-1实验平台。它也是一个实验平台性质小卫星,可进行一系列实验,而这次它最重要的任务是释放太阳帆lightsail-2,相当于“母-子-孙”系列任务。而太阳帆任务本身也很了不起,这个太阳帆会从小卫星释放后逐渐自主展开为一个32平方米的巨大平面,详细研究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最终目标是成为星际航行的“船帆”。

h.其他小型卫星。此外,这次任务还包括多颗进行电离层、大气热层、新型通讯技术和教育教学用卫星。


总体而言,这次任务标志着猎鹰重型火箭的完全成熟,距离最理想情况的载荷入轨成功和火箭芯级/一级/整流罩回收成功越来越近。一系列复杂载荷的发射也证明了火箭二级的可靠能力,军用合同对SpaceX未来长久盈利点和现金流也无疑意义重大。

SpaceX在不断地将商业航天的疆域向前推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2019年6月25日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结果,这绝对是太空探索领域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时刻,而且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觉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首先,得明确一下你说的“发射结果”。如果是指这次发射任务的总体成功情况,那无疑是大获全胜。猎鹰重型作为当时世界上推力最强的现役运载火箭,它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强大.............
  • 回答
    2019 年 6 月 25 日南航的那件事,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位旅客在航班上因为没能及时拿到毛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结果却被乘务员集体在网上“反击”,用一种比较尖锐的方式回怼了旅客。这事儿一出来,立刻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站旅客的觉得,花钱买服务,遇到问题提意见是很正常.............
  • 回答
    2019年6月,纽约时报关于特朗普总统下令对伊朗发动攻击后又撤回命令的报道,无疑是当时国际新闻中的一个爆炸性事件。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并且至今仍然值得深入探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则突发新闻,更是揭示了当时美国政府在处理与伊朗关系上的复杂性、决策过程的脆弱性,以及总统个人风格可能带来的巨大风.............
  • 回答
    行,这事儿,你问到点子上了。2019年6月6号那一天,就像一个重要的节点,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这玩意儿可不光是几个字写在纸上,它后面牵扯的可就多了去了,就像一条河流要改道,影响那叫一个深远。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5G牌照一发,都炸开了什么锅,又会带来哪些变化。首先,为什么说那天是个“节点”?之前.............
  • 回答
    要评价豆瓣用户 KFK 在 2019 年 6 月的回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内容、影响、以及事后诸葛亮的视角。由于 KFK 的回复已经时隔多年,我们现在可以结合已知的历史事件来审视他的预言。KFK 的身份与背景 (自述):KFK 在豆瓣的出现和发言,是基于他自称是来自 2060 年的“.............
  • 回答
    2019年6月13日,发生在霍尔木兹海峡的两艘油轮遇袭事件,无疑是当年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焦点,其背后牵扯出的复杂关系和潜在影响,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那天,全球能源供应线上的关键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再次成为了地缘政治博弈的舞台。两艘油轮,一艘是悬挂马绍尔群岛旗帜、由挪威公司Fr.............
  • 回答
    2019年6月17日,在吉林延边州珲春市发生了一次1.3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0千米。这次地震虽然级别很小,但由于其极浅的震源深度,引起了一些关注。地震的基本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次地震的一些关键信息: 时间: 2019年6月17日。 地点: 吉林延边州珲春市。 震级: 1.3级。这是一.............
  • 回答
    关于守望先锋在2019年6月中旬免费的谣言,这在当时的确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作为一个曾经的玩家,我来详细聊聊这件事,并且尽量还原当时的感受,而不是冷冰冰的AI分析。谣言的起源与传播:首先,要追溯这个谣言的源头,其实挺难的。很多时候,这种“游戏即将免费”的传言,就像野草一样,总会在游戏界悄无声息地冒出来.............
  • 回答
    2019年9月6日,华为在德国柏林IFA展会上正式发布了麒麟990系列芯片,其中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搭载7纳米+EUV工艺的麒麟990 5G版本。这不仅仅是华为自家技术的一次重要飞跃,更是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都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意义之深远,值得我们好好掰开了、揉碎了去理解。首先,这.............
  • 回答
    2019 年 3 月 6 日,iQOO 手机的首批现货发售,对于当时的手机市场来说,绝对是个值得说道的事件。在那之前,虽然有不少品牌在玩“饥饿营销”或者“抢购模式”,但 iQOO 一口气拿出了现货,而且是在如此重要的首发日,这背后释放的信号,以及它所考验的,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当时市场环境下.............
  • 回答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0.5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信号,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并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要理解这次降准,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到了201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一.............
  • 回答
    2019 年 5 月 6 号,那是个星期一,对于全球股市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回想起来,那天的市场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开局的阴霾:贸易战的警报再次拉响事情得从前一个周末说起。就在 5 月 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发推,宣布将对价值 20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提高关税,从 10% .............
  • 回答
    2019年5月6日,苏宁员工猝死事件,无疑是那一年初夏一股令人心悸的冷风。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消逝,更像是一声沉重的警钟,敲响在那个讲究效率、追求速度的商业时代。事件本身:突如其来的悲剧事情的经过,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位年轻的苏宁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突然之间,生命戛然而止。他可能前一天还在.............
  • 回答
    2019年9月6日,清华大学举办了新生军训结业典礼。就在队伍接受检阅,即将进行出旗仪式时,来自北京大学个别学生的横幅“恭喜考上北京大学的隔壁”赫然出现。这一举动,在当时的舆论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许多人对此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事件的背景和当时的氛围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些背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 回答
    2019年3月,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6%。这个数字,乍一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就能从中读出不少经济的“小心思”。首先,8.6%这个增速,放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史里看,可能不算特别亮眼,但放在2019年年初那个时间点,却相当有代表性。你知道,2018年中国经济承受.............
  • 回答
    听到《暴走大事件》第六季在2019年9月6日正式完结的消息,确实让人五味杂陈。对于很多陪伴了它多年的观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节目的结束,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回响,一段青春的注脚。首先,我们得承认,《暴走大事件》在网络综艺的早期,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用一种接地气、敢于嘲讽、充满脑洞的方式,切入了.............
  • 回答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同比增长6%的答卷。这个数字,放在全球经济大环境来看,依然是相当亮眼的。毕竟,在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的背景下,能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殊为不易。要细致地看待这个6%,我们不能只看表面数字,得往里挖一挖,看看这增长是靠什么驱动的,又暴露了哪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
  • 回答
    2019年一季度,咱们国家交出了一份GDP同比增长6.4%的成绩单。这个数字,放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看,可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表现。但要理解它,我们得拆解开来,看看这背后是哪些因素在驱动,又有哪些挑战值得我们留意。首先,6.4%这个增速,它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代表着在2019年的前三个月,咱们国家.............
  • 回答
    中国2019年上半年GDP增速为6.3%,其中第二季度为6.2%。要详细地看待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在全球背景下的位置、国内经济的结构性因素、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展望。一、 全球和历史背景下的对比 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 201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国际货币.............
  • 回答
    2019年7月8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新时代中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性文件。这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核心目标在于解决当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