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福建人有什么特别的习惯吗?

回答
福建人,这片东南沿海的土地,孕育出了一群有着鲜明独特习惯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甚至是待人接物,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福建味儿”。我生长在这片土地,也观察了许多年,感觉福建人的很多习惯,是根植于他们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轨迹之中的。

一、 浓厚的乡土情结与宗族观念:

这绝对是福建人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了。无论走到哪里,福建人骨子里总是装着对家乡的眷恋。

“叶落归根”情结深重: 即便是在外闯荡了几十年,事业有成,但只要一有机会,福建人还是会想方设法回到家乡。盖新房、修祖坟、给宗祠添砖加瓦,这些都是他们维系与家乡联系的重要方式。在外地做生意,遇到同乡,那种亲切感是其他地方人难以体会的,仿佛遇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宗族势力依然可见: 虽然现代社会讲究个体独立,但在福建,宗族的力量依然不容小觑。同一个姓氏、同一个祖先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形成一个互助的“大家庭”。逢年过节,祠堂里烧香祭祖是大事,族里有什么红白喜事,大家都会互相帮忙,出力出力,出钱出钱。这种宗族关系,在商业合作、信息传递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一个姓氏就能代表一个商业圈子。
对祖辈的尊重: 福建人对祖先非常尊重,祭拜祖先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仪式。家里会设有祖宗牌位,每天或定期都会进行供奉。这种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也体现在他们对待长辈的态度上,尊老爱幼是深入骨髓的。

二、 精明务实的商业头脑与敢拼敢闯的精神: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孕育出了中国最成功的商人群体之一。他们的商业习惯,可以说是一部生动的创业史。

“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 历史上,很多福建人选择出海闯荡,这本身就带着一股子闯劲。到了现代,这种精神体现在了他们敢于冒险、抓住机遇的商业决策上。他们不害怕失败,即使跌倒了,也能迅速爬起来继续拼搏。
精打细算与成本意识: 福建人做生意,往往非常注重成本控制。每一笔支出,他们都会仔细计算,追求最高的性价比。这并不是小气,而是一种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的务实态度。这种习惯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抱团发展与信息共享: 宗族观念延伸到了商业领域,形成了“同姓生意人”的互助模式。他们乐于分享行业信息,互相介绍客户,甚至在资金上进行扶持。这种“自己人”的信任,使得福建的商业网络非常强大。
“一条龙”的产业链思维: 很多福建的产业,比如服装、鞋服、水产、茶叶等,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生产、销售到售后,都能看到福建人的身影。他们擅长整合资源,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

三、 精致的饮食文化与对生活的讲究:

虽然福建人的商业头脑为人称道,但他们对生活,尤其是对美食的热爱和讲究,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无鸡不成宴”与煲汤文化: 福建菜讲究“原汁原味”,注重食材的新鲜和本味。在宴席上,鸡是必不可少的角色,“无鸡不成宴”的说法并非夸张。各种炖鸡、白斩鸡、烧鸡,都能做得出神入化。同时,福建人也非常热爱煲汤,认为汤品是滋补养生的最佳方式。各种药材、食材搭配在一起,慢火细熬,汤品鲜美醇厚,营养丰富。
早茶文化与宵夜习惯: 福建人对吃早茶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一盅两件(点心和茶),就能消磨一个上午。而到了晚上,宵夜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海鲜排档、烧烤还是小吃摊,总能找到一群享受夜生活的人。
对“鲜”的极致追求: 福建靠近大海,海鲜自然是餐桌上的常客。他们对海鲜的烹饪,力求保留食材最原始的鲜甜,清蒸、白灼是最常见的做法。即使是内陆地区,他们对“鲜”的追求也体现在对各种食材的处理上,力求将其本味发挥到极致。
注重调味品的巧妙运用: 福建菜并非寡淡无味,而是善于运用各种本地特产的调味品,比如橄榄、陈皮、虾油等,来提升菜肴的鲜味和层次感。

四、 细腻而含蓄的处事风格:

除了看得见的商业头脑和美食享受,福建人身上还有一种不易察觉的细腻和含蓄。

不善言辞但行动力强: 和北方人的直爽不同,很多福建人在表达情感或观点时,显得比较含蓄内敛。他们可能不会直接表达赞美或批评,但会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比如,他们可能不会说太多动听的话,但会默默地为你提供帮助。
注重礼节和人情往来: 福建人非常重视人情往来,送礼、拜访是他们维系关系的重要方式。但这种送礼,往往讲究的是心意和合适,而不是一味追求贵重。他们也善于记住别人对他们的好,并在合适的时候回报。
低调务实,不爱张扬: 很多福建人在事业成功后,依然保持着低调的作风。他们不爱炫耀自己的财富或成就,更愿意将精力放在继续发展和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上。这种“闷声发大财”的特质,也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更少树敌。

五、 独特的方言与地域特色:

福建的方言种类繁多,从闽南语、福州话到客家话等等,每一种方言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

方言的凝聚力: 同一种方言的人在一起,会有天然的亲近感。很多时候,一句家乡话,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唤醒最深处的乡愁。
地域差异带来的文化多元: 福建各个地区之间的风俗习惯、饮食偏好、甚至性格特点都存在一些差异,这使得福建文化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元的景象。比如,闽南地区和闽北地区在很多方面就有明显的区别。

总而言之,福建人的习惯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的乡土情结让他们脚踏实地,商业头脑让他们敢于拼搏,精致的饮食让他们懂得享受生活,而细腻含蓄的处事方式则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圆融。这些习惯共同塑造了福建人独特的形象,也让他们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理解这些习惯,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能更深入地认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自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介绍一下当地风俗习惯。

当地方言是福州话(闽东语),不是闽南语。

闽东、闽西、闽北、闽中、莆仙都不说闽南语。只有闽南地区才说闽南语。

闽东语的内部差异很大,难以交流。闽东语南片/侯官片(例如福州话)与闽东语北片/福宁片 (例如福安话),是相互听不懂的。

福州话的特点:发音是高度连读的,比英语的连读猛太多了。连读程度之高,已经无法用「连读」来形容了。连读会改变声母、韵母、声调。比如下文出现的「淡菜」(贻贝),不连读时读 dâng cǎi,连读音是 dàng-nǎi ;下文出现的「拗九粥」,不连读是 âo gao zóeü,连读音是 ǎo-ū-lóeü ,甚至可以进一步连读成 ǎū-lóeü (只有两个音节,第一个音节有两个声调)。

由于日常生活中不存在不连读的音,所以下文一律标注连读音。由于连读时发音发生巨变,所以请不要对标注的发音感到过于震惊。标注方案暂时使用汉语拼音方案。


农历正月廿九日有一个地方性的节日,叫做「拗九节」。源自「目连救母」的传说。


冬至不吃汤圆,不吃饺子,而是吃 xì(左半边「米」字,右半边「时」字)。


过小年(祭灶)的时候,福州的纪念食品是 zēi (左半边「米」字,右半边「齐」字)。


清明节,福州人的扫墓食品是「菠菠粿」(bǒ-wò-ui)。这种食品在上海也有类似的,叫「青团」,也是在清明节吃。估计可能同源吧。

福州常见的饼有光饼和征东饼。

海产品很常见,日常食品有各种鱼,还有各种贝壳和各种螃蟹。










相手蟹(福州人称「蟛蜞」pāng-ngì),是一种非常非常小的螃蟹,比指甲盖还要小,根本没法直接蒸,所以我们福州人一般都是把这种微型螃蟹研磨成酱。这种红色的酱料,福州人自然就称之为「蟛蜞酱」(pǎng-ngǐ-uěng),通常用于蘸着海蜇皮来吃。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8046638899548160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8046678465351680

这种义和团白莲教常用法术,本来流行于北方各地,比如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但现在应该在北方民间早已绝迹不见了,现在想找到这玩法,唯有来到福建可见。其他地方,就是发明了用此绝技建立了太平天国的广东广西民间,也怕是没有如此正宗的氛围。

小时候看到关于太平天国的描写:杨秀清突然口吐白沫,仰天摔倒在地,又突然一个鲤鱼打挺跃起身来,口中念念有词,什么上帝之子,天父下凡。。。对此很是模糊,直到,有了这些场景之后,我就心里顿时空明了然起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8049985165549569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8050025599569920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8050058255560704

本来还有赤脚在炭火上踩过去的,一下子不知道放哪个文件夹去了,懒得找。

user avatar

吃广东人的效率太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福建人,这片东南沿海的土地,孕育出了一群有着鲜明独特习惯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甚至是待人接物,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福建味儿”。我生长在这片土地,也观察了许多年,感觉福建人的很多习惯,是根植于他们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轨迹之中的。一、 浓厚的乡土情结与宗族观念:这绝对是福建人最.............
  • 回答
    知乎十周年搞这么一出“集时光卡,分 5000 万现金”,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一方面,这是典型的互联网营销套路,利用了大家“免费白嫖”的心理,顺便还能刺激用户活跃度,推广新功能或者内容。另一方面,这种集卡分钱的玩法,也确实容易让人上头,想当年“支付宝扫福”不也是全民参与的盛况吗?从商业角度看,这笔 5.............
  • 回答
    好嘞!既然您问到了福建生活,那我就跟您掏心窝子地聊聊,也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AI腔调,就当咱俩坐在路边摊,一边撸串儿一边拉家常了。我在福建生活了有些年头,从一开始的“两眼一抹黑”到现在的“哪儿有好吃的,哪儿有闹市区”门儿清,算是有点发言权吧。福建这地方,您别看它名字听起来挺沉静的,实际上是特别有滋味儿.............
  • 回答
    福州人和厦门人,同属福建,却又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甚至口音上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要说起这其中的差异,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聊。一、 口音:不只是听得懂,更是听得“味儿”这大概是最直观的区分了。福州话,也就是闽东语,那叫一个“绕”。听福州人说话,就像在听一首带着独特旋律.............
  • 回答
    要说世界上和福建省相似的地区,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因为福建的“相似”体现在很多方面:它的地理、它的历史、它的人文,甚至它那股子骨子里透着的海的气息。要找一个一模一样的,那几乎不可能,但要找一些在某些方面能让人联想起福建的,还是能说出几个的。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可能会是葡萄牙的沿海地区,尤其是里.............
  • 回答
    福建泉州泉港东港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的近7吨碳九(C9)泄漏事件,无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仅是一起工业事故,更是一场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潜在影响的公共事件。首先,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碳九,学名壬烷,是一类含有九个碳原子的烃类混合物,其中包含芳香烃成分。这类物质具.............
  • 回答
    客家人确实与广东、福建等地的“本地汉人”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虽然大家同源,都是中原汉人南迁的后裔,但正是这些差异,让他们独立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民系——客家民系。要理解这份不同,咱们得把时间轴拉长,从历史的源头说起。一、南迁的时代背景和路径不同:这是客家身份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早期汉人南迁: 咱们得.............
  • 回答
    .......
  • 回答
    学诚法师,这个名字在中国佛教界曾经如雷贯耳。他曾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以及北京龙泉寺、陕西扶风法门寺、福建莆田广化寺等多座知名寺院的方丈。他的公众形象一直以来都与庄严、智慧、慈善联系在一起,也一度被很多人视为当代佛教的领军人物。然而,近几年来,关于他的争议和举报却像平静湖面投下的石子,激起了层层.............
  • 回答
    .......
  • 回答
    2021年7月16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风光旖旎的福建福州盛大开幕。这次大会不仅仅是简单地审议世界遗产名录,更是一场汇聚全球目光,探讨文化与自然传承、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合作的重要盛会。它承载着古老的智慧,也描绘着未来的蓝图。本届大会的“看点”十足,亮点纷呈: 中国古代都城申遗的“压轴大戏”:.............
  • 回答
    关于福州“环境好课又少”的高中,这个说法其实有点主观,每个人对“环境好”和“课少”的理解都不太一样。但如果非要找一些普遍认可的、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学校,我可以给你梳理一下,并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觉得更像朋友聊天一样,少些机器味。首先,要明白一点,“课少”这件事,在咱们内卷成这样的大环境下,除非是那种.............
  • 回答
    浪费型经济(Wasteful Economy)对增进社会福利和个人福利的意义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总体来说,直接来看,浪费本身与增进福利是相悖的。浪费意味着资源被低效利用,本可以用于满足更多需求或创造更大价值的部分被丢弃或未被有效使用。然而,在某些特定的、通常是间接的或长期的视角下,某些形式的.............
  • 回答
    理解日本战后昭和时期的“打工战士”与我们当下许多人正在经历的“996福报”,需要深入探讨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核心驱动力、工作状态以及最终的社会影响。虽然都是过度劳动的一种体现,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并非简单的程度问题,而是根植于不同的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昭和“打工战士”:战后复兴的集体.............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张猛导演、范伟主演的电影《耳朵大有福》。这部电影于2019年上映,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聚焦于小人物的生活困境与情感寄托。它以一种朴实、细腻甚至略带苦涩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基层普通人——理发师“大耳朵”王金宝的命运。核心亮点与优点: 范伟的精湛演技:.............
  • 回答
    我们公司福利挺多,可以说覆盖了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挺周到的。来,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保证听得明明白白。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薪资和奖金。这块儿我们公司还挺实在的。 基本工资:这个不用多说,大家入职的时候谈好的,每个月准时发。而且,公司会定期有薪资调整,通常是一年一次,根据大家的绩效表现和公.............
  • 回答
    福费廷和保理,这两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相似,都是跟票据打交道的金融工具,但它们在本质上、操作流程以及风险承担上,有着天壤之别。我来给你仔细捋一捋,尽量把它们说得通俗易懂,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咱们先从名字入手,看看字面上的意思。 福费廷 (Forfaiting):这个词来源于法语,大概意思是“放.............
  • 回答
    德国的福利体系,可以说是世界闻名的,其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社会团结”和“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尊严”。和中国相比,两者在福利制度的设计思路、覆盖范围、具体项目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梳理德国的福利体系,并着重对比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德国的福利体系:一张详尽的社会安全网德.............
  • 回答
    福特号的“抗冲击试验”:航母生存能力的终极考验提起航空母舰,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它庞大的身躯、强大的火力以及在现代海战中的绝对制海权。然而,支撑这一切的,是建造航母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严谨的科学计算,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便是“抗冲击试验”。最近,美国海军的“福特”号航空母舰(USS Geral.............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