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福建泉州市泉港区东港石油化工企业泄漏近 7 吨碳九(C9),对生态和居住可能有什么影响?

回答
福建泉州泉港东港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的近7吨碳九(C9)泄漏事件,无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仅是一起工业事故,更是一场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潜在影响的公共事件。

首先,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碳九,学名壬烷,是一类含有九个碳原子的烃类混合物,其中包含芳香烃成分。这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溶解性,一旦泄漏,会对土壤、水源以及大气造成污染。

土壤污染: 泄漏的碳九会渗入土壤,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它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和持水能力,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同时,碳九中的芳香烃成分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毒性,会抑制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活动,降低土壤的肥力。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清理,这些烃类物质会在土壤中长期残留,对周边植被造成持续性损害,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水体污染: 泉港区靠近海域,如果泄漏的碳九未能被有效拦截,极有可能流入河流或直接排入海洋。碳九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但会形成油膜漂浮在水面,阻碍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体交换,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其挥发性成分也会进入大气,但主要的威胁在于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以及对水体底部的沉积。碳九中的一些芳香烃成分,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BTEX)等,具有较高的毒性,会对鱼类、虾蟹等水生生物产生致死性或亚致死性影响,如胚胎发育异常、繁殖能力下降、肝脏损伤等。长期暴露于受污染的水环境中,会破坏整个水生生态链的平衡。
大气污染: 碳九的挥发性意味着一部分物质会蒸发到空气中。虽然大部分可能在空气中被稀释,但泄漏初期,高浓度的碳九蒸气会对人体呼吸道造成刺激,引起咳嗽、喉咙不适等症状。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可能加剧区域空气污染,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对居民生活的潜在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健康风险: 碳九中的某些组分,特别是芳香烃,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短时间高浓度暴露可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道刺激等症状。长期或反复接触,特别是如果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可能对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居民若吸入被污染的空气,或饮用、接触被污染的水源,都可能面临健康风险。对于家住附近的居民,尤其是一些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其健康状况更易受到影响。
环境异味与心理影响: 碳九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后会给周边区域带来明显的臭味。这种气味不仅会降低居民的生活舒适度,还会引发他们的担忧和焦虑。对潜在健康风险的担忧,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可能给居民带来长期的心理压力。
经济损失: 如果污染波及到渔业养殖、农作物种植或旅游业,可能会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受污染的水域可能无法进行捕捞或养殖,受污染的土壤可能不适合耕种,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计。

针对此次事件,如何理解其“详细”的影响?

泄漏量的累积效应: 7吨碳九,并非一个小数目。虽然它会随着时间、温度、风等因素扩散和挥发,但其初始浓度以及在特定区域(如下风向、低洼处)的累积效应,是评估影响的关键。例如,如果在居民区附近发生泄漏,即使总量不是巨大,但短时间内的局部高浓度也足以造成显著影响。
环境的敏感性: 泉港区靠近海岸,这意味着淡水和海水生态系统都可能受到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尤其脆弱,一旦被有机污染物破坏,恢复周期会非常漫长。同时,当地是否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湿地或珍稀物种,也会决定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
应急响应的有效性: 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应急部门的响应速度、清理工作的专业性以及是否采取了有效的围堵和净化措施,将直接决定污染的扩散范围和最终的生态损害。是否及时监测了空气、水质和土壤中的碳九含量,以及是否向公众发布了准确、及时的信息,都至关重要。
长期监测与修复: 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往往具有持久性。即使进行了初步清理,其残留物仍可能在环境中继续缓慢释放。因此,对受影响区域进行长期的环境监测,评估土壤和水体的修复情况,以及制定科学的生态修复计划,是应对此类事件不可或缺的环节。

总而言之,泉港区东港石油化工企业近7吨碳九泄漏事件,是一起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业污染事件。它不仅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的威胁,也给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这场事故的深远影响,将取决于后续的环境监测、应急处理、科学修复以及长期的环境管理措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微信朋友圈看见一篇智障推送,忍不住写了一段评论。


泄露程度如何?

七吨 C9 什么概念?想想你家厕所才多大,灌满 C9 就能有十几吨。某篇微信朋友圈推送的文章所说的墨西哥湾泄露六十万原油的影响,能和 7 吨纯净的芳烃一概而论吗?


C9 毒性高吗?为什么大量鱼类死亡?

由于芳环侧链的存在,这些纯净芳烃在人类体内是极易降解的,变成毒性很低的苯甲酸等物质(苯甲酸钠甚至可以做食品添加剂) 。那些鱼对 C9 的耐受力不如人,可能因此中毒而死(评论区给出了文献,我晚一些核实一下),但也可以是被覆盖在水体上的有机物导致的缺氧憋死的。但是这些物质残存在水生生物体内(鱼类更难代谢它们),加上它们在这次时间后吞食的各类水面上的漂浮垃圾(详见后文),都意味着水产品短期内不推荐食用

但 C9 不是剧毒品,你不会和鱼一样在那种水体里进食。

某篇回答截了个图,说「学术论文」里面写了这些东西毒性高?首先这不是学术论文,其次也没写毒性高。


要知道此类说明通常会把可能的所有危害全部列出来。看看下面这个东西:



很可怕吗?这就是酒精的危害说明而已。


垫片老化造成泄露是真的吗?

题主为什么哪一点都能瞎质疑?质疑污染物的种类和总质量就算了,垫片造成泄露也能质疑?垫片老化造成泄露不难理解吧,就像水龙头松了漏水一样,只不过化工厂的管道远远更大,漏的更多。

难不成政府故意倒了七吨 C9 害你?石油化工原料那么贵,你不要命人家还要钱呢。



水中有颜色的漂浮物是什么?

是人类扔的垃圾。C9 是很好的溶剂(在这次事件中甚至溶解了渔民的泡沫球),可以溶解很多有机物,而水面上的有机物基本就是各种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这里的部分塑料带着色素被溶解,然后 C9 溶剂慢慢挥发干净,剩下的就是重新析出这些垃圾塑料了。所以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摊手)。


为什么空气污染指数很低?

我看到一张天空弥漫着蓝色烟雾的图片,怀疑这是大量有机物挥发到空气中导致的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可以搜索一下光化学烟雾,不过这次事件中污染物远没有光化学烟雾那么多样,所以不会那么严重)的结果,而空气污染指数相关的 PM10、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是和这些关系不大的。这些物质应该归于 VOCs(挥发性有机物)。

AQ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现行),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项,每小时发布一次;而AP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作废),评价的污染物仅为SO2、NO2和PM10等三项,每天发布一次。因此,AQI采用的标准更严、污染物指标更多、发布频次更高,其评价结果也将更加接近公众的真实感受。

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应该是很低,这不能算官方数据造假,但是的确不负责任的答非所问。空气污染的确是一个短期内的大问题,而且只能等风吹走了。


答主在洗白化工厂吗?

请喷子点开评论区之前看好了,这个回答说的是这次泄露不严重,应急处理方法没问题,而不是这个化工厂没问题。那篇微信推送里的图片,那些垃圾和黑色的污染物有多少是原本就有的、有多少是这次泄露的?看完上面的这些你应该很清楚了吧。这个化工厂在提炼 C9 时肆意排放污染物,长期存在的污染已经十分严重了,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点小泄露相比于自然界自清洁的能力根本微不足道,有关注这个的时间不如关注一下化工厂的污染,泉州地区癌症患病率升高这可是真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