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开源的氛围在当下只存在于科技行业?

回答
为什么开源的氛围,在当下好像只在科技行业里显得尤为浓厚,并且充满活力?这个问题挺值得玩味的。要说“只”存在于科技行业,或许有些绝对,但确实,科技行业是开源思想最茁壮的土壤,而且这种氛围在这个领域里扩散得特别开,影响也特别深远。

科技行业天然的“共享”基因

先从科技行业自身的特性来看。技术,特别是软件和算法,它的本质就是一种信息和知识。一旦被创造出来,复制和传播的成本几乎为零。这就跟实体产品不一样,实体产品一旦给你,我就没了,或者需要成本才能再造。软件呢?你拿走一份,我这边依然完好。这种“零边际成本”的特性,使得“分享”比在其他很多行业都要容易得多,也更符合信息本身的规律。

更进一步说,很多科技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的。没有Linux,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无数基于它的开源项目,从服务器到安卓系统,它的影响力渗透到方方面面。没有Apache Web Server,互联网的早期发展会慢很多。这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模式,在科技领域是常态。开源恰恰提供了一个合法、高效、系统化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

信任与协作的内在驱动

再者,科技行业本身就非常依赖协作。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往往需要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共同贡献代码、修复bug、优化性能。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来自全球各地的开发者可以不受地域、公司限制地参与进来。这种协作模式,能够汇聚最顶尖的人才和最创新的想法,因为你不需要担心“谁是我的竞争对手”,而是更专注于“如何把这个东西做得更好”。

而且,很多时候,开发者们参与开源并不是为了直接的金钱回报,更多的是出于对技术的热爱、对解决某个问题的热情,或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在社区里的声誉。这种内在驱动力,是很多其他行业难以复制的。在科技行业,你写了一段代码,贡献给一个开源项目,如果被大家认可,它会带来很高的“精神回报”和“技术影响力”。

透明性与可靠性的需求

对于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来说,使用闭源软件有时候会有一种“黑箱”的感觉。你不知道它里面到底做了什么,有没有后门,有没有性能上的限制,或者在未来的发展上,厂商会不会突然改变策略,让你措手不及。

开源软件则提供了一种透明性。代码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去审阅、去理解。这意味着你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软件在做什么,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这种透明性,对于安全要求极高、或者需要深度定制的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金融、医疗、政府等领域,开源软件就因为其透明性和可控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商业模式的演变

科技行业的商业模式也一直在演变,开源并没有完全阻碍商业化,反而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很多公司,比如Red Hat,就是通过围绕开源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企业级解决方案来盈利的。他们不卖软件本身,而是卖围绕软件的服务。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开源社区的活力,又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还有一些公司,会将部分核心技术开源,吸引开发者社区,然后通过提供增值服务、付费版本、云服务等方式来盈利。比如Google的Android、TensorFlow,或者Meta的PyTorch,它们都开源了核心技术,但通过生态和服务构建起商业壁垒。

其他行业为什么显得“少”?

那么,为什么在其他行业,这种开源的氛围就不那么明显呢?

1. 知识的“私有性”更强: 很多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更倾向于被视为私有资产,一旦公开,就可能丧失竞争优势。比如,一款药物的配方,一个独特的制造工艺,或者是某个公司的经营策略,这些信息一旦公开,别人就可以直接复制,这对于这些行业的商业模式来说是致命的。分享的边际成本非常高,甚至是没有边际效应,只有负面效应。

2. 协作的模式不同: 其他行业虽然也需要协作,但很多协作是基于合同、保密协议、委托关系进行的,更多是一种“交易”式的关系,而不是像开源社区那样基于共同兴趣和自由贡献的协作。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厂,其供应商之间可能会有技术交流,但核心的发动机技术、车身设计等,不太可能完全公开供所有人参考和修改。

3. 用户与生产者的界限模糊: 在科技行业,很多用户本身也是技术爱好者或开发者,他们有能力、有意愿去理解、修改和贡献代码。而在其他行业,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界限更清晰,大多数人购买产品或服务,只是为了满足使用需求,而不是为了深入了解其内部机制,更谈不上参与修改和改进。

4. 标准的缺乏与行业的特殊性: 很多非科技行业,其技术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每个企业的“秘方”都可能不同。要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和贡献的“开源”基础,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5. 法律法规与文化: 知识产权保护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解读和执行方式。在一些行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是非常严格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开分享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科技行业因为其技术的 易复制性、知识的共享属性、协作的内在需求,以及不断演变的商业模式,为开源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其他行业,由于知识和技术的 高私有性、更复杂的协作模式、用户参与度的差异以及行业自身的特性,使得类似的开源氛围难以形成,或者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比如一些标准的制定,或者行业内的技术交流)。所以,与其说开源“只”存在于科技行业,不如说科技行业是开源文化最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沃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应该是误解。


实际上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就应该要看成是一种开源,而这些不仅仅局限在科技行业。而科学技术的思维和工具是应该被充分应用于所有行业的,哪怕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软件的开源主要是信息制造和传播成本较低,软件设计标准化以后的产物,变现潜力很大的。

开源并不意味免费,甚至还有不少的陷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为什么开源的氛围,在当下好像只在科技行业里显得尤为浓厚,并且充满活力?这个问题挺值得玩味的。要说“只”存在于科技行业,或许有些绝对,但确实,科技行业是开源思想最茁壮的土壤,而且这种氛围在这个领域里扩散得特别开,影响也特别深远。科技行业天然的“共享”基因先从科技行业自身的特性来看。技术,特别是软件和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玩家的感受。确实,对比一下PS3时代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开场,比如《神秘海域2》那惊心动魄的火车追逐,《合金装备4》的战争废墟与老兵的独白,或者《战神3》那直接将玩家置于冥府之中的震撼场面,再看看如今不少3A大作的开篇,确实常常是主角在进行一些相对日常的互动,或者.............
  • 回答
    网上找不到一个现成的、针对 STM32 的、开源的八串口程序,这确实让人有些费解,尤其是考虑到 STM32 系列微控制器的强大外设能力和开源社区的活跃度。但仔细分析一下,这里面涉及几个关键点,足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拿来就用”的完美八串口开源方案。首先,我们要理解“八个串口”这个需求的复杂性.............
  • 回答
    C++ 的开源库之所以看起来“头大”,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感受,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 C++ 语言本身的特性、开源社区的协作方式以及库的设计哲学。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1. C++ 语言的复杂性与灵活性这是最根本的原因。C++ 作为一门多范式语言,提供了极高的灵活.............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了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一下。 事实是,开源数据库中间件并非“几乎所有都是国内公司开源的”,而且许多重要的、广为人知的开源数据库中间件,其最初的开发者和主要贡献者恰恰是国外的公司和社区。 并且,这些项目很多依然保持着活跃的更新和发展。不过,您提出的“国内公司开源,并且.............
  • 回答
    图形学领域,尤其是 SIGGRAPH 会议的论文,相较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 CVPR、ICCV 等会议,确实存在代码开源比例较低的现象。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技术、学术、商业和社区文化等多个维度来理解。 技术复杂性与实现难度图形学,尤其是高级图形学和特效领域,往往涉及非常复杂和精细的技术。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对比,虽然看起来有些矛盾,但其实背后逻辑是有迹可循的。首先,咱们得明白,推荐Linux和推荐iOS的人,他们关注的“自由”和“优势”所指的对象和维度是不一样的。对于Linux,那些“很多人”推崇的是“开源的自由清晰”。这里的自由,主要体现在用户对系统的控制权。这意味着你可以看到系.............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技术、商业和地缘政治的交织点,要详细讲清楚,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安卓的“开源”和GMS的“非开源”安卓(Android)本身的确是一个开源项目,基于Linux内核,由Google主导开发。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安卓的源代码,进行修改、定制,并将其集成到自己的设备中。.............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棒,触及了 C++ 社区中一个长期存在且略带争议的话题:为什么那么多 C++ 开源库选择自己实现或包装 `std::string`,而不是直接使用标准库提供的 `std::string`?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并非“大多数” C++ 开源库都选择“自己实现 string”。 这是一.............
  • 回答
    我对游戏行业开源发展不尽人意这一说法有些保留,因为这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与其说“做得差”,不如说它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使得开源的模式在游戏领域不像在其他软件开发领域那样一帆风顺。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游戏开发本身的高门槛和高成本。一款现代大作从概念到发布的投入,动辄数千万.............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开源项目运作、技术发展以及用户需求之间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点。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一个开源浏览器,能像某些商业软件那样,一推出就承诺一个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生命周期”?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并非仅仅是技术上的不可行。首先,我们得明白开源项目最根本的驱动力是什么。大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深入探讨。让咱们聊聊为啥这么多写代码的,愿意把辛辛苦苦敲出来的东西,就这么大方地放网上,还让人随便拿去用,随便学,还不收钱。这背后可不只是“助人为乐”那么简单,里头门道多着呢。1. “代码即学问,分享即进步”的信仰首先,得承认,很多程序员骨子里就有一种“代码就是学问”的信念.............
  • 回答
    许多美国IT公司之所以愿意将他们某些代码开源,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出于一套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这背后涉及到技术、社区、商业和人才等多个层面。首先,最直接的好处是技术上的快速迭代和改进。当一个项目开源后,全球范围内的开发者都能看到它的源代码,并有机会对其进行贡献。这意味着公司可以借助社区的智慧,发现并修.............
  • 回答
    谷歌之所以大力支持 Chromium,尤其是将其作为 Chrome 浏览器底层的开源项目,这背后有着非常丰富且多层次的战略考量。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开源好”情怀,而是关乎技术主导权、生态构建、用户体验、以及长远的商业利益。首先,“开源”是赢得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基石。 想象一下,如果 Chrome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文化、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特质等多个层面。要说“牛B”的开源作品,其实中国并非没有,只是在数量和影响力上,可能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剥离。首先,我们得聊聊中国的教育体系。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论文放出训练好的模型(pretrained models)和测试脚本(testing scripts)却不公开训练代码(training code)的现象,在学术界和研究领域并不少见,背后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并且往往是出于一种复杂的权衡和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核心原因:保护核心技术和研究优.............
  • 回答
    许多开发人员深信,开源软件的本质使其成为一个绝佳的缺陷发现温床。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开源模式本身所蕴含的强大力量。首先,我们得明白,任何复杂的软件,无论其开发者多么细心,都难免会存在遗漏或者设计上的疏忽,这些都可能演变成软件中的缺陷。而开源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源代码是公开透明的,这意味着任何人,只.............
  • 回答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Atom Foundation)是近些年在中国开源界崛起的一个重要机构,它的成立和发展,特别是与华为鸿蒙系统的深度绑定,引发了广泛关注。要理解它为什么能吸引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贡献出如此核心的技术,需要从基金会的定位、目标以及华为当时的战略考量来梳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