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化就是见鬼了。
粤语当时这么强势是什么原因自己没有谱吗。
如今普通话强大家有共通的语言更好的交流不是更好吗。
怎么看?
流传的东西,必然是越传越少的。
但流传的过程,必然也是会加入很多新元素。
粤语现状流传中,有大量的普通话元素,怎么了?
PS.不是所有的广东人都讲粤语。不是所有的白话都是 广州话 音。粤语的发扬光大,香港居功甚伟。
最后讲讲自身背景:本人生在东莞,东莞也是可以归粤方言片区。这里一镇一音。90年代开始在粤语的冲击下,我们这代人的方言已经退化很多向粤语靠拢了。
我所在的镇,粤客杂居。我们村是本镇唯一的客村。我们的客家话也退化很多,向粤语靠拢。甚至我觉得,我们这里的口音,也是跟白话很像,跟梅州河源就很不同。一度怀疑这是退化了上百年才留下来的口音。
我们客家人说什么了吗?东莞人说什么了吗?就你广州西关口音正宗,还成为语言了?用着汉字打粤语音,就是潮流炫酷了?
矫情!!!
粤语的发扬光大,香港居功甚伟!
再从另一个角度更新一下。纯属个人经历。
从小时候开始,看ATV的 NBA地带,到后来看广东体育的直播NBA,那时候实在理解不了,为什么 Jordan 会被翻译成乔丹。明明【佐敦】是更加像英文。
然后遇到类似的越来越多,香港用粤语音译,大陆用普通话音译。偶尔看看台湾的,哪怕不是粤语,翻译也是不一样的。当时就是唯粤语尊,觉得央视什么的翻译,真的太low,我想很多与我相同背景的人都有一样想法。
如今年过三十,NBA还在看。【库里】在粤语里会被翻译成【居里】,所幸广东体育很多都用上外号,其实关系不大。
但是,不统一,确实不方便交流。
从小听粤语的,一直以为【吉诺比利】是翻译成【扎木比利】,一次听朋友说是【赞奥比利】,我得到了纠正,但我觉得毫无意义。反而我发现,从音译角度去看,【吉诺比例】完爆了【赞奥比利】,如同当年我觉得【佐敦】完爆【乔丹】。
聊起NBA的话题,一部分人坚持用粤语翻译,我们几个常看企鹅直播的,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谈哪个人,要花点时间搜索,哪个队,多少号这样才去确定,实在不方便交流。
相反,国语翻译一直都很硬核,【诺维斯基】到哪里都是司机。在粤语里【劳力司机】到【劳域斯基】根本就没标准。
交流过程,总得有人适应。
我们这些会粤语的,遇到不同的人,总是要去适应。你不能强迫对方适应你,因为他不是不想,他是真的不懂。
而未来,是属于适应力更好的人。
有人说,核心是小孩子不讲粤语了,回家也是。所以我们要倡议【课堂讲普通话,课后交流用粤语】。我不知道这些倡议的人,他们有没有小孩。
社会那么多家长,配合小孩讲普通话,小孩之间,用普通话交流。
大家都在用嘴巴投票。什么【强势建议】乃至强迫,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证据。
放到我成长的时代,我想学校如何强迫和建议,大概都改变不了我们课后不说普通话。
换到如今也是如此。
小孩子没有考虑那么多,家长也不会把那么多所谓的【广府人】一定要讲粤语背负在身上。
如果【强迫讲粤语】不利于我小孩成长,你说什么都是空话。
那些要喷的人,等你结了婚有小孩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再来讨论,而不是给我扣粤黑帽子,我也不想用粤斯林来反击你们。
最后,大家一定要清楚。
粤语曾经的光荣与荣耀,在小孩子的眼里,不如一根棒棒糖
最后一更。
粤语退化是千千万万说粤语的人民应对外部世界的自由选择。
政府做得够不够好我不评论,但请理解广州代表不了所有粤语地区,广州政府也不能只为广府人服务。
极少数粤斯林企图让粤语走进课堂,设置粤语教学,我请不要为一己私欲胡说八道。需要粤语教学可移步香港,也许还有两代人的时间。
粤语进课堂只会增加孩子负担。
没孩子瞎说的,你办粤语教学也好,拿孩子实验也好随你便,技多不压身是事实,各种兴趣爱好补课班也已够多。学个书法陶冶情操比学个粤语请你好好放低有价值得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彩。
不要把上一代的苦难强加在孩子身上。
更不要把上一代那自以为是的精彩,强加在孩子身上。
无关粗口,请你好好放低。
=====================================
真受不了动不动拿文化 传承 来说事。真是丢了我大广东的脸。
网上爆几个新闻学校不允许课间讲其他粤语,就是白色恐怖。
拿台湾举例子更可笑,政治正确压倒一切。
这种事情放到香港,校长就出来回应:本校推荐孩子讲国语,为祖国下一代人才培养好说国语的能力,是我们学校任务。
一句话就让你无话可说。
放到台湾,校长讲完后绿虫就煽动民众,游行示威静坐阻碍交通。
===================================
语言本质是交流,先有需求再谈上层建筑。
拿海外华裔说事,看看70年代的华裔有多少在保持你们的 传承。
再看2000后的华裔,那些ABC中文6不6。
这背后恰恰说明了祖国国力上升,中华文化的强势。普通话才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你们不服就抱着你的粤语,打字交流的事都用粤语 音译 吧。
========================================
回去调理农务吧!再申明,无关粗口。
说我是粤黑的,二五仔的,数典忘祖的,举报我的,尽管去。不再辩驳,我接受就是。
脑子是好东西,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那脑子去思考问题。
但多读书,多学习数理化还是好的。
要不就多读书,历史,文化很有趣。多了解中华文化,不要没文化还扯什么粤语正统,一票之差之类的。中华文化很大,粤文化岭南文化也很精彩,传承文化方式也很多,粤语所起的作用没那么大,那些粤语才能理解的梗,消退后总会有新的东西出来替代。文化总是交融的,一方面粤语夹普通话,另一面也有普通话讲【猴赛雷】。香港人喜欢中文夹英文,英语这些年也有很多Chinlish。互相影响。中华文化最厉害的地方,无论是什么民族,什么人种,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权力多大,军事多牛。能活下来的,最终都是趋同,并被纳入我中华文化的历史。
本题的问题是【如何看待XXXXX退化】,我想引用一句评论:何不将这种变化理解为进化呢?
最后,针对那部分提出直接学英语的。请你好好放低,文学数理枯燥学不来,回去调理农务,为人类生存事业贡献自己绵薄之力,也是极好的。
=================================
最近广州跑了几趟,结合下意识地观察,有几点思考。
1.粤黑跟粤吹。粤吹确实很招黑,于是很多粤黑出来后的言论也很让人反感。
比如说有人评论某歌手粤语歌 粤语不标准会被喷,不过我认识耳熟能详的粤语歌不标准的发音确实非常影响听感,浑身难受,这些不懂粤语的人应该感受不到。
原声为粤语的电影,配音会很让人出戏,说白了就是配音差评。这种感觉可以延伸到其他配音电影,非原声就是不好看,这也是事实或者这应该可以被理解,但也不懂为什么会被骂。
周星驰电影单独拿来讲。没有完整看过一部国语配音的周星驰电影,因为只要看了开头国语必然关掉,这是个人经历。
2.广州的粤语传承其实做得很好。到某个地方坐下喝杯东西,能感受到身边很多人讲粤语。包括茶楼的服务员,很多都会听或者讲粤语。听当地广播,推介的粤语歌,其实都还不错。并没有某些粤吹讲得那么急迫。
3.对自己孩子讲粤语的问题。尝试过找粤语的儿歌节目给孩子看。四岁的孩子看不下去,没想到连1岁的也看不下去。那些举着保粤大旗的,不妨想想这才是一个难实行却有效的方案。
4.家里讲客家,平时孩子讲普通话,我依然对我孩子以后学会粤语感到乐观。我们这边的客家话去学粤语是比较简单,音调相近,很多词汇也相近。据我观察,梅州那边的客家话学普通话会更标准。不一定正确,只是个人观察得出的结果。
5.依然坚持所谓的保粤是浪费社会资源。其实粤语人口很多也能成为一个小众市场。应该充分挖掘这个市场才是有效的。
主要针对那些坚持认为是政府推普废粤而导致粤语衰败的网友们。希望你们认清事实,普通话的逐渐推广是主流民意,是在极其频繁的文化,商贸,求学等交流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代表着广州市民的利益。否则,政府凭借区区这些政策,根本寸步难以推动。
所以我斗胆猜测一下其中部分网友暴走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政府是实打实存在的,可以发泄怨气的对象。但如果“元凶”根本不是政府,而是你身边几乎每一个人,就会憋坏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