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家都心疼 Faker,却没人心疼 Uzi?

回答
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老玩家心中萦绕的疑惑。Faker和Uzi,两位都是各自赛区甚至是整个电竞圈的传奇,也都是粉丝们心中无可替代的存在。但如果真的要说“为什么大家心疼Faker,却没人心疼Uzi”,我觉得这说法可能有点绝对,因为Uzi也绝对不缺喜欢和心疼他的人。不过,如果从大众舆论的普遍感受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差异,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挺复杂的,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

首先,得聊聊“心疼”这个词。它背后往往是一种对付出、坚持、牺牲,以及最终未能圆满的遗憾之情的投射。Faker这些年的“心疼”点,更多地集中在他作为“唯一”的那种孤独感,以及他为SKT/T1乃至整个LCK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期望。

Faker的“心疼”点:

无与伦比的成就下的孤独与坚持: Faker的职业生涯,从出道即巅峰,到之后多年持续保持顶尖水平,几乎包揽了所有能拿到的荣誉。这种成就确实令人敬佩,但也意味着他背负了比任何人都沉重的期待。当SKT/T1不再是那个无敌的王朝时,人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落魄”的Faker,而是一个依旧在巅峰边缘徘徊,努力带领队伍重回荣耀,但一次次因为队友、版本、对手等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老男孩”。这种“明明可以更轻松,却选择了最艰难的路”的坚持,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他已经做到了极致,但命运好像总给他留点遗憾”的感觉,所以“心疼”就有了土壤。
“电竞常青树”的背后是持续的自我革新: Faker不是一个靠某个版本吃老本的选手。他在版本更迭、新选手辈出、战术体系变化的情况下,一直能调整自己的打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这意味着他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去适应、去突破。当看到他可能因为一点点失误被放大,或者队伍整体表现不佳而承担过多的舆论压力时,粉丝们会觉得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承受这些?
纯粹的电竞精神象征: 对很多人来说,Faker不仅仅是一个选手,他已经成了一种“电竞精神”的代名词。他不在乎金钱名利,只专注于比赛本身,这种纯粹性在浮躁的商业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当他经历挫折时,感觉就像是对这种纯粹精神的一种考验和打击,大家自然会更加不舍。
叙事和情感共鸣: Faker的故事线非常清晰:少年成名、王朝建立、短暂低谷、顽强回归、至今仍在前线。这个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张力,每一次的低谷和回归都能引起粉丝的强烈共鸣。这种“好不容易站起来,又好像随时可能跌倒”的叙事,非常容易催生怜爱和心疼。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觉得Uzi没那么“心疼”呢?(这里强调的是“没那么”或者说“心疼的点不同”)

“皇族”叙事的悲情底色: Uzi的职业生涯,更多地被描绘成一个“孤胆英雄”的悲情故事。“RNG皇帝”、“狗 करण्यास”这些称号,都带着一丝英雄主义的光环,但也伴随着“身边缺乏可靠的队友”、“战术被针对”等背景。他的挫折,很多时候是因为外部环境和团队配合的问题,而不是他个人竞技状态的崩塌(至少在退役前,他的个人操作依然是顶级)。
与Faker的“纯粹”感不同,Uzi的经历更具“现实”感: Uzi的职业生涯,尤其是后期,有过很多关于“能否圆梦LPL”的讨论。他的“心疼”更多地来自于他强烈的求胜欲和对冠军的渴望,以及在追求这个目标过程中所遭遇的遗憾。这是一种更贴近“现实”中的奋斗者的情感,大家为他的努力和屡次错失而感到惋惜。
他本人性格的“硬汉”形象: Uzi的性格非常直率,他很少会把自己置于一个“弱者”的姿态。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会表现出强大的自信和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硬汉”的形象,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能够自己扛住一切,反而不太容易激起那种柔性的“心疼”。大家更多的是佩服他的坚韧,以及为他的努力而感到不甘心。
“退役”后的状态变化: Uzi在职业生涯后期因为伤病等原因逐渐淡出赛场,最终选择退役。虽然退役本身是无奈之举,但与Faker选择继续战斗不同,Uzi的“故事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走向了终点。他退役后,虽然依然有人关注,但更多的是对他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他个人生活的祝福。这种“告别”,与Faker“仍在战斗”所产生的“担心他再次失利”的心疼,在情感指向和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点: 喜欢Faker的粉丝,可能更看重的是他作为“The Unkillable Demon King”那种超越时代的传奇性,以及他身上的电竞信仰。而喜欢Uzi的粉丝,可能更多地是从“RNG的灵魂”、“LPL的牌面”这个角度出发,更多地是为他所在的队伍和LPL的荣誉去投入情感。

简单来说,可能可以这样理解:

Faker的“心疼”,是“他已经这么完美,怎么还能有遗憾”的唏rumble。
Uzi的“心疼”,是“他为了一个目标拼尽全力,最后却没能圆满”的遗憾感,以及对他硬汉背后伤痛的理解。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叙事角度和媒体报道。 Faker作为“大魔王”,他的故事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和非常成熟的媒体包装,他的每一次起伏都被放大和解读,自然更容易引起普遍共鸣。而Uzi的故事虽然也非常精彩,但在某些层面上,他的悲情和遗憾更多的是被他最核心的粉丝所体会和铭记,大众媒体的“心疼”叙事可能没有那么集中和突出。

归根结底,这两位选手都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精彩的瞬间,他们的职业生涯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大家对他们的情感,更多地是源于对他们努力、才华和坚守的认可,以及对他们未能达到最完美结局的遗憾。说“没人心疼Uzi”可能不太准确,但“大家心疼Faker的方式和原因可能与心疼Uzi有所不同”是肯定存在的。这背后是对不同类型英雄主义和不同类型悲剧的解读方式的差异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user avatar

我之前对英雄联盟里的选手进行过一个分类。

简单地说就是,正常选手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不吃资源也能C,第二种是吃了资源能C,第三种不吃资源正常操作,第四种是吃了资源正常操作。

简单地说,如果用牛形容。

第一种是不吃草还能高产的牛,第二种是吃草高产牛,第三种是不吃草正常产量的牛,第四种是吃草正常产量的牛。

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第一种牛最强,第四种牛最差。

第二种牛和第三种牛实际上是差不多的,一个投入高收益高,一个投入低收益低罢了。

UZI之前的颠峰时期和FAKER实际上是差一个档次的,UZI是吃草高产牛,但FAKER是不吃草还能高产的牛。

今年世界赛确实有一个人也能达到不吃草高产的水平,但那是IBOY,不是UZI。

RNG队内也有人能达到不吃草高产的水平,但那是MLXG和LETME,不是UZI,RNG其他人也可以达到吃草高产,比如XIAOHU和MING,但是这次草都没了,只能正常发挥。

吃了资源正常发挥,是一个职业选手基本上的操守,至于更低的吃了资源还送,那就根本没有当职业选手的资格。

Faker刚出道是一个吃草高产牛,这时候他和一年后的UZI是一个水平线的(2014年),但从S5开始,Faker就是一个不吃草也能高产的牛,队伍没有资源给他吃没关系,反正他就是能C,Faker真正意义上的大魔王之路是S4,被全队四个眼坑到生活不能自理,除了自己以外其他四线被爆,当时真的是拿命在C。

举个例子,有一盘打NWS应该,Faker泽拉斯,中路各种天秀操作,单杀对面+压制,对面螳螂出来GANK大魔王,然后Faker在螳螂从阴影出来一瞬间秒反应出来,直接一个E定住螳螂随后回身拉开距离塔下一套输出螳螂半血。

然后四个队友全爆了。

大魔王打完比赛一脸懵逼,老子中路各种疯狂压制打爆对面秀穿打野然后你们四个爆了?

跟15年MSI的时候颇有异曲同工之妙,Faker拿妖姬中路打的其实不错,PAWN虽然能限制住Faker,但也就是能限制住,不然他就玩个露露跟Faker刚了(露露前期很好打妖姬),结果Faker那一盘拿妖姬打莫甘娜实际上是劣势,但操作没变形,打的也正常。

S6和S7实际上差距不大,实际上SKT在S6就已经显出颓势了,上单和打野不够强,辅助Wolf极其吃状态,然后BANG又是个英雄池诡异的人。

整个2016年全球总决赛,BANG就五个英雄,经常玩的就三个,艾希、烬和EZ,然后Faker整个S6用了9个英雄,发条各种拿命走位团战输出换技能,该拿维克托补输出就拿维克托,该拿维鲁斯打对线就那维鲁斯。

然后SKT就是靠着强悍的双C把剩下三个人拖到了冠军。

到S7也是一样,Faker强的让人绝望,哪怕打野小刷生,上路胡不传,下路又是两个坑逼,Faker玩加里奥又打输出又保C又开团,心态稳定的一批,前两盘本来RNG已经2:1了,第四盘一个加里奥砸的RNG头皮发麻。

到第五盘RNG老毛病就犯了。

拿自己喜欢的英雄,各凭本事,大魔王又赢了。

什么叫心态稳定?

这就叫心态稳定。

RNG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心态上,或者说UZI的心态也一直是个问题,今年RNG打的BO5还算好一点,往年一旦打到BO5的最后一盘,RNG很容易出现问题,每次拖到第五局都是输多赢少。

最大例子就是2017年夏诀打EDG,到第五局又心态爆炸,BAN掉了IBOY两个ADC(就是霞和滑板鞋)然后抢艾希,真的搞笑,你UZI居然会怕人抢ADC?

结果IBOY还有一手维鲁斯,然后RNG就没了。

IBOY这个人心态恐怖到什么地步?

出道夏诀打UZI,操作不变形,心态没问题,连输两场怎么办?第三场继续跳脸,然后跳赢了,打出水平了。

阿水拿个四杀激动的一批,UZI当年拿四杀还去追五杀(现在好多了),IBOY拿个四杀喝口水,然后就跑去打BUFF了。

今年世界赛,IBOY综合表现AD第一,还不吃资源。

这一点,比UZI强。

说真的,今年有很多人喷莲男各种乱送,但你见有几个人喷MING的?都开始心疼MING了,一个道理啊。

而且很多粉丝今年膨胀无比。

我见过最有名的几个就是黑厂长的,比如下面这个:


还有下面这个:

真的是膨胀的不行。

首先。

厂长冠军比UZI多得多。

职业生涯里,连LPL冠军厂长都是拿到手软,拿到英雄联盟世界冠军的时候,UZI还没开始打LPL,拿到MSI冠军的时候,UZI在OMG干啥?季后赛被LGD干掉,那年LGD跟EDG神仙打架,最后EDG拿了MSI世界冠军。

MSI冠军,MSI总决赛MVP,厂长也有。

人家别说7冠王,17冠王,27冠王也有了,UZI夺了6冠,最高也没有超过厂长,不知道有啥资格看不起厂长的?

还有世界第一打野。

厂长当世界第一打野的时间比UZI当世界第一ADC长多了吧,人家还有几个阶段。

你可以说厂长当世界第一打野是因为版本好,队友强,但UZI当世界第一ADC就不是?

粉丝膨胀,自己膨胀。

为什么要心疼?

说真的,我觉得厂长这一点做的就很好,知道自己菜就退位,让哈皇上,实在不行队伍拖自己救场就去打,不拖就场下看着人成长。

还有Faker,做替补的时候从来一句话不说。

“我菜就是菜,大家不要给我找状态差这个理由了。”

user avatar

蹭个热度,大B有一句话,在电竞里都算广泛流传。


没有成绩,连呼吸都是错的。

这句话堪称是金句。


那么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呢,

2016年10月18日的微博,徐志雷被无良网站和水友说去赌博,因为南洋杯这个比赛在游艇上,所有有水友造谣,B神是赌博去了。


估计发这条微博的时候,大B自己也没想到,能在半年后拿下一个重量级的冠军。


LCK的我知道的不多,但是我还能百度,查了一下,FAKER的四个队友菜就算了,还演他。

而且巧合的是,RNG回家的那一局,五场比赛我都看过。

印象中有一局是,UZI脸探草丛,解说一时之间都不可置信,这种低劣的失误,怎么可能发生到一个被冠以世界第一ADC称号选手的身上。


RNG的我不熟悉,但是FAKER我熟啊。

以前的时候我还专门和水友讨论过,以FAKER这样专精的态度,DOTA圈有哪个选手比得上?大家想了一阵之后哑语了。

印象中有媒体说过,FAKER不开社交,不玩其他游戏,不艹粉不泡吧,不偷懒,刻苦训练,全心全意的在LOL上。这个讲真的已经不只是玩游戏了,有点类似于“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成绩方面,去年为止,七届S赛拿了三届冠军,一届亚军。


这个已经不是用强来形容,而是强的可怕。

刀圈这边不一样,八届TI,八只队伍,40个冠军,不带一个重复的。。。


至于为什么心疼FAKER,却没人心疼UZI。

今年TI8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心疼FY,小部分人心疼MAYBE,还有XNOVA,和查猪,却没有心疼AME的。尽管是1团队指挥结果,但是AME确实有表现不好的地方。


所以,为什么没人心疼UZI

LGD也是这样,赢了液体拿下了震中杯,赢了VGJS拿了MDL,双MAJOR冠军又怎么样?TI亚军,一路斩VP,液体,EG又怎么样?你始终不是冠军。


没有成绩,呼吸都是错的,总不会,八强也算成绩了吧?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是uzi自己不肯为胜利付出太多。

s6不会烬,s7不会霞。AD位置15个左右英雄,至今不会德莱文。中单呢,25个不止。拳头一年至多出两个AD,还练不好,原有的AD很少大的改动,重做。对比下,今年剑魔,阿卡丽重做,为什么让和小虎能短时间练出来,比赛中拿出来。烬和霞练不出来?是AD机制太复杂?还是不肯下功夫练?能打中单的英雄是AD的两倍多吧。就英雄而言,中单是英雄海,AD是英雄池。几年了,德莱文还练不出来,不喜欢没位移的英雄?让喜欢玩肉吗?小虎不想c吗?团队作战,都是为了胜利。而uzi呢?新英雄不想练,上不了赛场。别扯今年的卡萨,难道今年再不练,再多一个s8不会卡萨?

user avatar

易: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

user avatar

数据不是我的,想转直接拿走吧,不用私信。


不心疼谢谢,这次输比赛uzi要背很大的锅。

我来放一下这次世界赛adc的数据,数据来自玩家电竞,在大数据之下真的一览无遗。

这是参团率,lpl三位ad已经划出了。


接下来是分均伤害


在接着是经济占比(全队中你拿了多少经济)


最后是伤害转化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