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火”从科学上讲是什么?

回答
咱们中国人常说的“上火”,在科学上可不是一个简单能概括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身体内部“失衡”的信号,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直接对应的生理学名词,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

首先,你得明白,身体内部其实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就好比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化学反应、生理功能都得按部就班地进行。当这个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出现各种不适,而“上火”就是这种不适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中医的角度看,“上火”主要与“火热”邪气有关。 这股“火”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火焰,而是一种内在的、异常的亢奋状态。具体来说,可能表现为:

内生火热: 身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比如肝火旺盛、胃火过盛、心火过旺等等。
外感火热: 可能是因为外界环境太热,或者吃了太多容易生热的食物,导致身体无法及时“散热”,积累了“热”的能量。

而从西医的生理学角度来解读,这些“上火”的表现,往往和身体的炎症反应、免疫系统活跃、体温调节异常、内分泌失调,甚至是一些代谢产物的堆积有关。

我们来拆解一下常见的“上火”症状,看看它们背后可能的科学解释:

口干舌燥、咽喉疼痛: 这可能与唾液分泌减少有关。当身体处于某种应激状态,或者水分摄入不足时,唾液的分泌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咽喉的炎症,比如咽炎,本身就是一种局部组织的发炎反应,会引起疼痛和不适。
口腔溃疡: 这个就更直接了。口腔黏膜的破损,常常与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维生素缺乏(特别是B族维生素)、或者对某些食物的不耐受有关。有时候,压力过大会导致免疫系统紊乱,也容易出现溃疡。
鼻腔干燥、流鼻血: 鼻腔黏膜比较脆弱,当空气干燥或者鼻腔黏膜受到刺激时,血管容易扩张充血,甚至破裂出血。这可能与体温调节有关,身体想通过增加蒸发来散热,导致黏膜干燥。
眼睛干涩、发红: 这可能是眼部疲劳、用眼过度,或者泪液分泌不足的表现。眼部本身就有很多毛细血管,当受到刺激或炎症时,容易充血发红。
便秘: 便秘很多时候是因为肠道蠕动减慢,或者粪便水分不足。这可能与饮食中纤维素摄入不足、饮水不足,甚至是一些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当身体“上火”时,可能会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或者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过度,导致粪便干硬。
长痘痘: 皮肤问题的根源通常比较复杂,但“上火”时长痘,可能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堵塞以及局部炎症反应有关。有些人可能在压力大、睡眠不足时,体内雄激素水平会有变化,也会刺激皮脂腺分泌。
烦躁易怒、失眠多梦: 这就触及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了。当我们感到压力大、焦虑时,身体会释放压力激素,比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影响我们的情绪、睡眠和心率,让人感觉“躁”。长期情绪不稳,也会影响身体的整体代谢和平衡。

那么,为什么我们容易在吃了某些食物后感觉“上火”呢?

辛辣、油炸食物: 这些食物本身就含有刺激性成分,容易引起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并且会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
高糖食物: 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影响身体的血糖水平,并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而且,糖分在体内代谢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物。
燥性食物: 比如一些坚果、羊肉、狗肉等,从中医角度看是燥热的,容易消耗身体的水分。
某些水果: 比如荔枝、龙眼等,糖分含量高,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也被认为容易“上火”。

总的来说,“上火”与其说是一个单一的病症,不如说是一个身体对各种内外因素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应激反应的集合。 它可能是免疫系统在“战斗”的信号,可能是体温调节在“努力工作”的体现,也可能是身体在告诉你,你该调整一下饮食、作息和情绪了。

所以,下次你觉得“上火”了,不妨多喝点水,吃点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方法,其实都是在帮助身体恢复它的内在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大基因在2010年首发于NATURE的高被引论文(至今已经被全世界引用了超过8000次)的这篇论文

其实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当时的结论是人体肠道菌群的种类在1000-1150种之间,绝大部分属于中性菌。好的益生菌和坏的有害菌从种类上讲都不超过5%。但不同情况下,可能导致有害菌成为优势菌群,从而导致炎症反应。肠道粘膜为代表的内粘膜聚集了人类大部分免疫细胞。当有害菌成为优势菌群后,与免疫细胞之间的战斗会尤为激烈,这个情况下的炎症反应可以理解为上火。

所以,上火与这两种因素都有关:1、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过度繁殖;2、人的免疫力下降,抵御不了有害菌的攻击。

user avatar

从科学上讲,“上火”属于一种因民俗宗教导致的精神疾病。

“上火”的人,虽然根本不懂医学,却依然能把一系列毫无干系的症状,错误归因为“上火”。

并且,不容许他人反驳。

如果有人指出“上火”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上火“的人就会指责其为忘祖忘宗,背叛民族,背叛祖国之类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中国人常说的“上火”,在科学上可不是一个简单能概括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身体内部“失衡”的信号,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直接对应的生理学名词,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首先,你得明白,身体内部其实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就好比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化学反应、生理功能都得按部就班地进行。当这个.............
  • 回答
    科学上解释《Ghost Lab》或《Ghost Asylum》这类电视节目,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入手:心理学、物理学以及节目制作本身。这些节目往往吸引观众的是那种神秘、未知和潜在的超自然体验,但从科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更符合现实的解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鬼魂”本身目前在科学上并未被证实.............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生理学和体温调节的方方面面。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极端情况下的死亡方式,哪个更“舒服”一些,其实是件很复杂的事,因为“舒服”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且身体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经历的生理变化是剧烈且痛苦的。不过,我们可以从身体的反应和感受来尝试解读。咱们先聊聊“热死”,也就是高温.............
  • 回答
    动物是否有情感?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生命力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生命、意识乃至自身本质的理解。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不断深入探索的领域。随着神经科学、行为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我们正一步步揭开动物情感世界的神秘面纱。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情感”。通常.............
  • 回答
    要让“机甲”这一概念在科学上站得住脚,并克服现有技术瓶颈,需要深入剖析其核心挑战,并提出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这并非易事,因为它触及了材料科学、能源、控制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尖端领域,更需要突破性的创新。首先,让我们定义一下我们所说的“机甲”。在这里,我们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由人类驾驶,具备高度机动性、.............
  • 回答
    从新闻的镜头转向代码的宇宙:一次意外的旅程与重塑作为一个曾经沉醉于文字世界、热衷于挖掘故事真相的理科生,我不得不承认,在大一上学期末,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新闻学转入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一系列的观察、反思与探索后,一次对自我认知与未来道路的修正。回想当初选择新闻学,更多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的世界地位,回答起来既需要严谨的数据支撑,也需要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要判断哪门学科“最落后”,并非简单的排名,而是要看我们在全球基础研究的贡献、人才培养、原创性突破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同时,将学科简单划分为“梯队”也是一种简化,因为每个学科内部的研究方向和.............
  • 回答
    要说在当今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下,能否从地球上“完全抹除”一个岛屿,这确实是个颇具挑战性的设想,而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更像是“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上困难重重且后果无法承受”。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完全抹除”的定义。如果指的是让这个岛屿在地图上消失,不留下任何痕迹,并且不产生任何难以接受的副.............
  • 回答
    希腊的光复之梦:一个跨越百年的追寻提及希腊,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古老的雅典卫城、哲学家们的智慧以及璀璨的古典文明。然而,在近现代的历史长河中,希腊人民心中同样燃烧着另一团炽热的火焰——光复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这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延续千年的辉煌国度。从希腊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1830年)到第.............
  • 回答
    .......
  • 回答
    古代人上学,从懵懂孩童的开蒙启蒙,到最终金榜题名的科举之路,这中间的学习轨迹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这套体系就像一座精心搭建的塔,每一层都承载着前一层积累的知识,为下一层的突破打下基础。一、 起蒙:字句的敲门砖——私塾与蒙学古代学童的上学之路,最早往往是从家里的私塾开始,或者是附.............
  • 回答
    九月开学,意味着从现在到那一天之间,有一段宝贵的“空白期”。这可不是让你躺平的日子,而是给你一个绝佳的机会,去充实自己、探索兴趣、为未来打基础。与其让这段时间悄无声息地溜走,不如好好规划,让它成为你人生中一段闪闪发光的回忆。第一步:审视内心,明确目标(知己知彼)别急着往填鸭式的学习里钻,先问问自己:.............
  • 回答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长河中,关于生命从何而来,又如何一步步走向多样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常说“万物起源于细胞”,而追溯到最古老的细胞形态,故事的起点是原核细胞。想象一下,在地球的早期,生命刚刚萌芽,那时的环境与现在大相径庭。没有复杂的海洋,没有高耸的山脉,只有一片混沌。在这样的条件下,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轻的东西往上飘,重的东西往下沉。从分子或原子层面来解释,其实就是跟“万有引力”和“浮力”这两个基本物理概念打交道。我们先从最根本的说起:万有引力。地球上有质量的物体都会相互吸引,这就是万有引力。地球这么大,它对我们身上每一个原子、每一个分.............
  • 回答
    关于《海贼王》漫画作者尾田荣一郎,他有多大程度上从一开始就构思好了整个故事的走向,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海米们津津乐道、也是充满讨论的一个话题。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大部分关键框架已定,但细节和发展路线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充实和调整”的模式,而不是完全从头到尾精确到每一个章节的“全盘托出”。想象一下,就.............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了信仰与科学最核心的对话。许多信徒,包括我自己,都曾有过同样的困惑:如果相信上帝创造了一切,那创造者本身又是从何而来?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极其复杂,并且横跨哲学、神学和科学边界的终极追问。从信仰的角度来说,许多宗教传统都指向一个核心概念:上帝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 .............
  • 回答
    欧洲的贵族爵位继承,确实有一套相当复杂且严谨的命名和记录体系,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考量。简单来说,之所以要在爵位继承世系名中标注来源、祖先姓名以及代数,核心是为了清晰地界定所有权、维护家族的延续性,并彰显家族的悠久历史和合法性。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层历史的表象,看看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是困扰了很多人很久的了。在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体系里,关于上帝(或者说最高存在、神灵)的能力和地狱的性质,都有各自的说法。所以,能不能从地狱里捞人上天堂,这事儿得从几个角度来看,才能说得更透彻。首先,我们得明白,在很多宗教的观念里,地狱可不是个简单的“旅游景点”,它往往象征着罪恶、.............
  • 回答
    您好!从上海移步北京,这可不是简单的地理位移,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生活节奏、文化氛围和城市脉络的碰撞。为了让您在北京的生活有个好的开端,我给您细细道来一些需要您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和具体准备的事情。一、 出行与安顿:从便捷的地铁到复杂的路网 公共交通的“大”与“广”: 上海的地铁系统以其精密度和覆盖面闻.............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我特别能理解你。毕竟,咱们当哥哥姐姐的,总想着给家人,特别是弟弟和妈妈,多一点关爱,让家里更和和美美、快快乐乐的。尤其是刚上大学那会儿,自己刚有了点经济来源,看到弟妹和妈妈需要啥,心里就想着能给他们买,让他们高兴,感觉特满足。你提到,从上大学起,你就一直给弟弟和妈妈买手机、买衣服,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