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进击的巨人》的弗洛克?

回答
弗洛克·弗里兹,这个名字在《进击的巨人》的粉丝群体中,绝对是一个能够激起复杂情感的存在。他不像艾伦那样背负着沉重的宿命,也不像三笠那样拥有近乎完美的战斗天赋,更不像阿尔敏那样以智慧为基石。弗洛克更像是无数普通人中的一个,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被仇恨与绝望扭曲,最终走向极端道路的缩影。

初识弗洛克,是在他还是那个稚嫩、有些多愁善感的少年兵时期。他渴望证明自己,渴望为死去的同伴复仇,渴望改变被巨人奴役的命运。在一次次残酷的战场上,他亲眼目睹了战友的死亡,感受到了无力与恐惧。这份经历,无疑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当他从玛利亚之墙夺还战中幸存下来,成为少数几个见证了艾伦力量的人时,他心中的那份希望,似乎看到了具象化的可能。

然而,正是这份希望,在随后的绝望中,如同一团火苗,被无情的风雨浇灭,最终化为燎原的烈火,但也燃尽了理智。当他发现世界并没有因为艾伦的觉醒而迎来和平,当他看到艾伦的真实意图——那份被他视为“唯一救赎”的“灭世”计划时,弗洛克内心仅存的良善与犹豫,彻底被“保护帕拉迪岛”的信念所取代。他成为了艾伦最忠实的信徒,一个狂热的“艾尔迪亚至上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个被“献祭”逻辑所吞噬的牺牲者。

评价弗洛克,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所做的,从他个人的立场和价值观来看,或许有着某种“合理性”。他坚信艾伦的道路是拯救艾尔迪亚人的唯一途径,为了这个信念,他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一切,甚至包括他曾经珍视的战友,以及他人的生命。他的“忠诚”是如此纯粹,但也因此显得如此危险和盲目。

在故事的后期,弗洛克成为了“自由之翼”残余势力的核心,一个带有强烈煽动性和激进色彩的领导者。他能够巧妙地利用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敌人”的仇恨,将他们凝聚在自己的身边,形成一股强大的破坏力。他的言辞犀利,逻辑清晰(至少在他自己看来),并且毫不避讳地宣扬暴力和极端手段。看着他一步步走向偏执,看着他从一个渴望改变世界的少年,变成了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清洗”的执行者,着实令人唏嘘。

我们不能忽视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的激进行为,直接导致了许多无辜者的死亡,也让艾伦的计划变得更加血腥和残酷。他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被极端思想所裹挟时,所能爆发出的破坏力有多么惊人。他像一面扭曲的镜子,折射出人性中那些黑暗的、易碎的部分。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他身上曾经闪烁过的光芒。他的勇敢,他的坚持,他的对同伴的“保护欲”(虽然这份保护欲最终变得畸形),这些都曾经是他身上耀眼的一部分。只是,在那个绝望的时代,在巨大的压力和扭曲的价值观下,这些特质最终被导向了错误的方向。

弗洛克,他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反派。他是一个复杂而引人深思的角色。他让我们看到了,即使是怀揣着“正义”的信念,如果失去了理智和人性,也可能成为破坏者。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在绝望中诞生的激进分子,他的故事,是《进击的巨人》中,关于人性、信念与疯狂之间界限模糊的一个深刻的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一个通过结局获得巨大升华的角色,甚至于我觉得是巨人在124话之后,唯一一个获得“好结局”的人。

前中期的弗洛克,无疑是令人讨厌的。他前期胆小怕事,临阵痛哭,中期又破坏团结,常常与主角团唱反调。

就前中期这个角色的表现来看,我觉得这就是个妥妥的工具人定位,充其量是个有个性的工具人。谏山创是个思路很开阔的人,当他认为有必要表达和剧情主流走向不同的思想时,就让弗洛克背黑锅,借弗洛克之口将它说出来。

比如在女王授勋时,本来通过授勋给表现优秀的士兵,悼念阵亡士兵营造出团结、积极的氛围,但弗洛克这个不合时宜的家伙站出来指责兵长艾伦等人是为了私情才选择了爱尔敏,站在道德的高地对幸存者们轮番批评;比如在马莱篇宣战公告的章节,让认为要将平民的损害降到最低,弗洛克炸了住宅还表示仅仅如此远不足以平息帕岛人被活生生吃下的仇恨;比如进攻马莱阶段性胜利后,让在为死去的同伴和世界的未来担忧,弗洛克却为这一次战争的胜利振臂高呼。

对比之下,弗洛克会让人觉得不顾大局、目光短浅,尤其是在一件事情上,我对这个角色的反感度升到顶点。

有人说弗洛克是普通人该有的样子,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马尔洛的心境才是最接近普通人的。他有理想,希望改变不合理的社会,但没能量,位卑人轻,无法真正地行动起来反抗不合理的社会,最后虽然可以说是为理想而死去,但他个人的牺牲起到的价值相当有限。我觉得如果我到了巨人的世界里,大概率会像马尔洛那样随着兵团一起冲锋,随着热血一起死去,成为为人类而牺牲但几乎无人记得的普通一员。

面对这样的普通人,弗洛克又发挥了反派工具人的作用,对普通人进行了侮辱。弗洛克说“在绝望的氛围下,他一直在鼓励着同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本来说到这里就可以了,但是弗洛克贱贱地补了一句:“但是最后,他应该后悔去了那里吧”。

对马尔洛而言,他的死本身意义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吸引猿猴注意力的无数尸体之一罢了;因此,马尔洛的死更多的是精神意义,一个长久以来都只有想法,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最后为自己的理想崇高的牺牲了,这是大多数普通人在残酷战场的归宿,这是普通人理想价值的体现。但是,如果他的牺牲最后被定性为后悔,情况就完全转变了,他的死就成了因自己考虑不周做出的错误选择而非为人类复兴心甘情愿地崇高牺牲,在价值层面完全逆转。

因此,我非常讨厌弗洛克,他根本没有理解马尔洛的心态。马尔洛在死前是肯定有遗憾的,所以他想到了希琪,但是有遗憾不代表会后悔,为了保护墙内的住民,为了让希琪能够安稳地睡觉,我相信如果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马尔洛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但是,我对弗洛克所有的厌恶,最后都因弗洛克独特的死亡方式画上了句点。

在巨人这部严肃的作品中,死亡并不是一件轻描淡写的事。死生亦大矣,生存是巨人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事,不同于少年漫画将名誉、价值观甚至一场足球比赛的胜利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巨人深刻地揭示了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光鲜亮丽的外在之物不值一提。因此巨人中人物的死亡,往往都是悲惨的、不光荣的,至少也是留有遗憾的。

比如艾伦的母亲,牺牲自己让孩子活下去的伟大母亲,却也在临死前忍不住捂住嘴巴小声地对艾伦说“别走”;前一秒还在帅气地展示立体机动的兵团前辈,后一秒一边“不要,不要”,一边叫着“爸爸”;复读心灵鸡汤“人类放弃战斗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败北“的米克,说完就哭求巨人不要吃掉他。

这些角色在作品中的地位或许不够核心,但埃尔文史密斯团长总是最核心的角色之一了,团长在死前虽然没有漏出丑态,但无疑也是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因为他死在了距离自己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他自己的梦想和岛上人们的未来并不一致,因此不得不放弃梦想死在路上。

回顾巨人中角色的死亡,我们会看到角色在死前往往都展现出了强烈的生存的渴望,对人世尚存迷恋和遗憾,甚至因此漏出丑态,卑微地低头乞求生命的延续,以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弗洛克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弗洛克是极少的为了他守护的人们主动出击,以相对甘愿的心态迎接死亡到来的角色。

在彼时,弗洛克已经成为了耶格尔派的领袖,按照当时的形势来看,如果进击的巨人成功踏平世界,弗洛克会顺理成章地踏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上的位置。如果故事的最后,弗洛克还有求生的渴望,他断然不会在受伤的情况下硬是拽着救世小队的船在海上漂流,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他信仰的事业。其他角色都为了自己的私欲,或狭隘的理想而被迫死去,唯独弗洛克一人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主动牺牲自己迎来死亡。其他角色死前想到的是父亲,是恋人,是自己的理想,唯独弗洛克想到的是岛上同胞的生命。

这或许是谏山创对工具人角色的无情,但换个角度也是对他最大的慈悲。为民族大义而死,让整个角色的塑造为之升华。前期所有看似偏执的、狭隘的表现因为无悔的牺牲被串联到一起,获得了立体感。一个个原本有些孤立的和主角团唱反调的举动,现在看来都是为了一致的目的:艾尔迪亚民族的未来。

《进击的巨人》前中期用人在绝境时对生命的渴望表达了谏山创强烈的存在主义,重视人的存在,人本身的价值,人自由的意志,在收尾处却因为过于重视部分人的存在,抹平战争的正义性,消解人生的意义,滑落到虚无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弗洛克是少数看重意义超过生命的角色,为了多数人的未来放弃对自己生命怜惜的角色。所以我觉得弗洛克反而是进击的巨人中少有的获得良好结局的角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弗洛克·弗里兹,这个名字在《进击的巨人》的粉丝群体中,绝对是一个能够激起复杂情感的存在。他不像艾伦那样背负着沉重的宿命,也不像三笠那样拥有近乎完美的战斗天赋,更不像阿尔敏那样以智慧为基石。弗洛克更像是无数普通人中的一个,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被仇恨与绝望扭曲,最终走向极端道路的缩影。初识弗洛克,是在他.............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走到138话,吉克和艾伦的计划走向了终结,而战锤巨人之力也由阿尔敏继承。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回过头来看弗洛克和帕岛民众的表现,会发现许多令人唏嘘,甚至可以说是荒诞的东西。弗洛克:理想主义的堕落与狂热的恶果弗洛克一开始,绝对是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在墙内被巨人威胁了几十年,对世界的真相一无所.............
  • 回答
    谈到艾伦·耶格尔,这可不是一个能三言两语轻易概括的角色,尤其是在《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里,他简直就是一股拧巴到极致的风暴。要评价他,咱们得从他最初那个热血过头、只想把所有巨人杀光的少年说起,一路看着他被现实一次次碾压、扭曲,最终走向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局。刚开始的艾伦,简直就是个教科书式的“英雄”模.............
  • 回答
    艾尔文·史密斯,这个名字在《进击的巨人》的战场上,如同黑夜中的灯塔,亦或是风暴前的宁静,始终牵引着所有人的目光。他不是那个拥有超凡力量的巨人杀手,也不是那个总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的勇者,但他却是所有勇士内心深处最坚实的依靠,是驱散迷雾、点燃希望的关键。初遇艾尔文,他给人的印象是沉静、老练,眼神中透露着.............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二季的第七集,也就是整部动画的第31集,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第二季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高潮。如果让我来评价这一集,我会说它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叙事和情感爆发,将前期埋下的伏笔一次性引爆,同时又为后续剧情留下了更巨大的悬念。首先,从剧情发展的角度来看,第七集.............
  • 回答
    莎夏·布劳斯,这个名字在《进击的巨人》粉丝心中激起的是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她不是那个站在风口浪尖、运筹帷幄的领袖,也不是那个拥有惊世骇俗力量的战神。她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来自森林深处的普通女孩,却用她最本真的方式,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初见莎夏,你可能会被她那股子“吃货”属性逗乐。.............
  • 回答
    提起《进击的巨人》里的吉克·耶格尔,我脑子里首先浮现的是他那张带着一丝玩世不恭,又深藏着洞悉一切的冷峻面容,以及他那仿佛看透了所有生命痛苦的眼神。这个男人,注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反派,他是个集智慧、悲悯、绝望和某种扭曲的爱于一身的复杂体。要评价他,得从多个角度细细剖析。天生的“王族血统”与沉重的宿命:吉.............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8话,这一话,说实话,刚看完的时候,脑子里是真的炸开了锅,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它太震撼了,也太悲伤了,但同时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窒息的沉重感。如果要我详细说说,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情感的爆发和扭曲的“爱”这一话最核心的冲击力,无疑来自于艾伦和三笠之间那段令人心碎的告.............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2话,名为“那一天”(或译为“在那一天”),可以说是整部作品中承上启下,极为关键的一话。它不只是揭示了尤弥尔·弗里茨的过去,更像是一把钥匙,解锁了巨人之力诞生的根源,以及艾伦·耶格尔的行动动机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这一话的冲击力,足以让读者重新审视之前的一切铺垫。开篇的震撼:尤弥尔.............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情报中,三笠疑似和让结婚的消息一出,立即在粉丝群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这绝对是一个能够引发无数讨论和争议的点,毕竟三笠这个角色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粉丝的情感和期待,而她最终的归宿,尤其是与谁共度余生,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关于“三笠和让结婚”的消息,目前更多是基于漫画.............
  • 回答
    啊,《进击的巨人》最终话,这事儿可真是让不少粉丝操碎了心,也引发了海量的讨论。说实话,就光看那传出来的零星情报,就够大家吵上半天了。首先,最最核心、也是引起最大争议的点,可能就是艾伦的结局处理。 之前大家脑补了太多,有说他成了大善人,有说他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结果情报一出来,发现他干了那么多事,最终目.............
  • 回答
    战栗与希望交织的告别:136话的沉重与升华《进击的巨人》漫画第136话,在我看来,是整个故事进程中一个极其关键且充满力量的节点。它不仅仅是剧情上的推进,更是情感上的深度挖掘和角色命运的最终定格。这一话,作者谏山创用他一贯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笔触,描绘了一场超乎想象的绝望,但也在这片混沌之中,播.............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135话,对于很多追随了多年的粉丝来说,无疑是又一次心绪的起伏,充满了惊喜、震撼,当然,也可能夹杂着一些未能如愿的失落。这一话,剧情走向可以说是白热化,之前铺垫了那么久的“最终决战”,终于将焦点真正地对准了“艾伦”这个核心人物,以及他那令人费解又极具冲击力的计划。首先,我们得说说这.............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127话,堪称是“巨人之战”白热化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后续的剧情走向埋下了更为深刻的伏笔。这一话的内容,可以说是在保持一贯的宏大叙事和紧张气氛的同时,也赋予了角色们更加复杂和挣扎的内心刻画,让读者在沉浸于震撼场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命运的沉重和人性的纠葛。首先,从剧情推进的角度.............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25话,标题是《最后的战线》,这一话在整个故事的进程中绝对是重量级的,它不仅是“战锤”行动的顶点,更是对之前铺垫的无数情感和矛盾进行了一次集中爆发。要评价这一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审视:1. 绝望与希望的交织,情感的顶点这一话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压抑到极致的绝望,但又在缝隙.............
  • 回答
    《进击的巨人》123话,这一话的标题是“岛屿的土地”,光看标题就透着一股肃杀和决绝。如果要评价这一话,我会说它是漫画进入“地鸣篇”以来,情绪最浓烈、基调最沉重的一话,同时也是对艾伦·耶格尔这个角色最深刻的剖析之一。地鸣的序幕,绝望的潮汐:首先,这一话最直观的震撼来自于地鸣的全面展开。那些潜伏在地底的.............
  • 回答
    进击的巨人117话,嗯,怎么说呢,这一话啊,真是一把双刃剑,看完了之后,让人心情是五味杂陈。它延续了之前几话那种紧张到让人喘不过气的氛围,但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让一些老粉可能觉得有点……怎么形容呢?不是那么“顺”。先说说好的部分,或者说,它依旧维持了“巨人”那股子劲儿。 绝望的蔓延和扭曲的真相.............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15话,作为“马莱篇”的收尾与“最终季”的过渡,可以说是一次爆炸性的信息量倾泻,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剧情铺垫了极为沉重的基调。这一话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在保持了巨人系列一贯的紧张感和残酷性的同时,也深入挖掘了角色内心的纠葛,特别是艾伦和莱纳这两个命运相似又截然不同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为整个故.............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12话,这一话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感——“那个夜晚”。如果要评价它,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压抑”,而且是那种无法喘息的压抑。这一话把所有人都逼到了一个绝境,无论是帕拉迪岛上的,还是马莱一方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剧情的推进速度简直是爆炸性。前一秒我们还在为玛利亚之墙.............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三季的ED,《晓の镇魂歌》(中文译名通常为“晓之镇魂歌”或“黎明之镇魂歌”),在我看来,是整部动画配乐中一个非常出彩且充满深意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首片尾曲,更是第三季剧情走向和人物情感的绝佳注脚,每一次听到,都能勾起我对那段波澜壮阔故事的回忆,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从音乐本身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