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进击的巨人138话之后,如何评价弗洛克与帕岛民众?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走到138话,吉克和艾伦的计划走向了终结,而战锤巨人之力也由阿尔敏继承。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回过头来看弗洛克和帕岛民众的表现,会发现许多令人唏嘘,甚至可以说是荒诞的东西。

弗洛克:理想主义的堕落与狂热的恶果

弗洛克一开始,绝对是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在墙内被巨人威胁了几十年,对世界的真相一无所知,活在恐惧和压抑之中。艾伦的出现,告诉了他们“墙外的世界”真实存在,而“墙外的敌人”更是灭顶之灾。弗洛克,作为目睹了许多亲人朋友在无谓的牺牲中死去的一员,他渴望改变,渴望复仇,渴望让帕岛不再是那个被世界遗忘和憎恨的角落。

当艾伦选择“地鸣”之后,弗洛克成为了最坚定的支持者。他看到了一个“解放”帕岛,让“艾尔迪亚人至上”的未来,这无疑是他对过往一切痛苦和屈辱的最高回应。他的狂热是基于一种朴素的、被压迫者的正义感,他认为只要能让帕岛的子民活下去,做什么都可以,哪怕是毁灭世界。

然而,随着地鸣的推进,弗洛克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逐渐被现实的残酷和权力的腐蚀所取代。他开始享受杀戮带来的快感,享受对曾经压迫者挥刀的宣泄。他不再是一个寻求正义的战士,而是一个沉迷于复仇的煽动者。他对艾伦的盲目崇拜,让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让他成为了一个被极端思想裹挟的工具。

到了138话之后,当艾伦的计划被揭露是“让一切归于虚无”,并且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打破宿命,弗洛克的立场就显得更加尴尬了。他为了一个他所理解的“帕岛的未来”而奋斗,却最终发现那个未来是被一个更加宏大的、甚至有些虚无的目标所取代。他的狂热,他的牺牲,他的那些以“为了帕岛”为名义的残酷行为,在艾伦的真实意图面前,都变得像一场空洞的表演。

帕岛民众:恐惧、麻木与集体无意识

弗洛克的狂热很大程度上也是顺应了帕岛民众的集体情绪。在艾伦发动地鸣之后,帕岛的普通民众,那些长期生活在恐惧和信息隔绝中的人们,他们同样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他们被告知墙外的世界要毁灭他们,而艾伦,这个曾经的英雄,给了他们一个看上去是保护自己家园的方案。

一部分民众,就像弗洛克一样,被地鸣所带来的力量和“正义”感所鼓舞。他们看到了一个“洗刷耻辱”的机会,一个可以将过去的苦难一次性清算的契机。他们跟随弗洛克,参与到地鸣的狂欢中,享受着一种集体性的宣泄和力量感。

然而,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大部分帕岛民众似乎陷入了一种集体麻木和无意识。他们并没有真正去思考艾伦的目的,也没有去理解弗洛克的行为是否真的符合长远利益。他们只是在一种巨大的、由领袖和舆论所塑造的氛围中被动地被卷入。当艾伦的计划失败,世界并未完全被毁灭,而帕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时,他们又一次陷入了迷茫和失落。

帕岛民众的表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集体心理的脆弱性。在极端的生存压力下,人们更容易被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和煽动性的口号所吸引,而忽视了复杂性的思考和长远的后果。他们对艾伦的英雄光环的依赖,也让他们失去了主动去探索真相和做出选择的动力。

事后评价的复杂性与悲剧性

在138话之后,再去评价弗洛克和帕岛民众,会发现这是一种极度复杂的感情。

对弗洛克的评价: 他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对帕岛未来的担忧,是对过去苦难的抗争。但是他被愤怒和力量蒙蔽了双眼,走向了极端。他的狂热成为了他毁灭的根源,也让他在艾伦真正目的面前显得更加可悲。他就像一个被裹挟进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用极端的方式想要抓住一丝希望,结果却被洪流淹没。

对帕岛民众的评价: 他们是时代的牺牲品,也是集体无意识的受害者。他们不是主动的罪人,但他们对事件的沉默和麻木,也导致了灾难的发生。他们渴望和平与安全,却因为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被卷入了另一场更深的灾难。他们的命运,也让我们反思在面对宏大叙事和极端政治时,个体和集体的责任。

弗洛克和帕岛民众的结局,与其说是对他们的审判,不如说是对整个故事悲剧性的一个缩影。这是一个关于仇恨、宿命、自由和代价的故事,而弗洛克和帕岛民众的经历,正是这个故事中最令人心痛和值得深思的一部分。他们的选择,他们的行为,都将永远留存在那个被艾伦改变的世界里,成为一个沉重的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但是他们并没有别的选择啊。作为被删除记忆的家畜,他们是不可能知道145王和雷伊斯家族的消极避战的真正理由的。万一他们知道了,他们可能不再会支持地鸣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走到138话,吉克和艾伦的计划走向了终结,而战锤巨人之力也由阿尔敏继承。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回过头来看弗洛克和帕岛民众的表现,会发现许多令人唏嘘,甚至可以说是荒诞的东西。弗洛克:理想主义的堕落与狂热的恶果弗洛克一开始,绝对是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在墙内被巨人威胁了几十年,对世界的真相一无所.............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走到138话,那场震撼人心的“最终决战”,几乎把所有主要角色的命运都推向了风口浪尖。艾伦的计划、尤弥尔的选择、三笠的勇气,还有那些为自由呐喊了无数年的战士们,他们的故事似乎已经到了收束的时刻。然而,作为一部以精巧伏笔和层层反转著称的作品,139话的担子依旧沉重,必须妥善处理的“坑”.............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8话,这一话,说实话,刚看完的时候,脑子里是真的炸开了锅,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它太震撼了,也太悲伤了,但同时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窒息的沉重感。如果要我详细说说,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情感的爆发和扭曲的“爱”这一话最核心的冲击力,无疑来自于艾伦和三笠之间那段令人心碎的告.............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8话情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血色浪漫”与“绝望的升华”。在经历了无数的牺牲、背叛与希望的撕扯之后,这一话将故事推向了一个令人心悸的高潮。核心剧透与解读: 三笠的终结与爱的执念: 如果情报属实,那么三笠亲手斩杀了艾伦,绝对是本话最具冲击力的情节。这无疑是对她角色弧光最残酷也.............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也很能触及《进击的巨人》核心争议点之一。要说它“诱导观众同情侵略者”,我认为过于简单化了,但它确实在很多层面挑战了传统意义上的善恶二元对立,并迫使观众去理解和审视那些站在“我们”对立面的角色,甚至在某些时刻会产生同情,但这并不等同于“诱导同情侵略者”。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大结局是否“拉胯”,这绝对是一个能点燃粉丝群体争论的议题,而且答案绝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如果你问我,我会说,它不是一个能让所有人拍手叫好的完美句号,但说它“拉胯”也过于苛刻了,它更像是一个充满争议、令人复杂的收尾。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轴拉回到故事的脉络,以及它究竟触碰了.............
  • 回答
    说到《进击的巨人》后期艾伦的人设,这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争议点,也是让不少老粉心里五味杂陈的地方。要说“崩塌”二字,这未免有些绝对,但我承认,后期的艾伦确实和我们一开始认识的那个充满热血、想要守护朋友的艾伦,有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转变。我们先回顾一下最初的艾伦。他是个被母亲死亡、家园被巨人摧.............
  • 回答
    “烂尾”这个词本身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进击的巨人》的结局更是引发了观众和评论家之间极其分化的讨论。将它称为日本漫画史上的“重大恶性事件”则需要更严谨的定义和论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什么是“重大恶性事件”在漫画史上的定义? 这不是一个官方的分类,但我们可以理解为那些对.............
  • 回答
    你问《进击的巨人》讲的是什么?这事儿可真说来话长,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得完的。要我说,这故事的核心,其实就是困境中的挣扎与自由的追寻,以及在这过程中人性复杂的纠葛。咱们得从那个世界说起。想象一下,人类活在一个三面被高耸入云的巨墙围住的世界里。这些墙,名字叫玛利亚、罗塞、希娜,层层叠叠,保护着人类免受一.............
  • 回答
    “巨人”和“钢炼”,这两部作品的名字一摆出来,很多动漫迷心里都会有那么一点微妙的比较。说它们“接近”了,得看从哪个角度说了。如果从作品深度、主题的探讨,以及故事走向的意外性上来看,那确实是越来越有那股子味道了。一开始看“巨人”,大部分人应该是被那份绝望和血腥吸引的。巨大的、吃人的巨人,高耸的城墙,还.............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甚至让无数观众在猜测结局的同时,也在反复咀嚼“自由”这个概念,绝非偶然。它不是那种简单的、煽情的口号,而是贯穿始终,以一种血淋淋、痛苦的方式被不断拷问、解构和重塑的。那么,进击的巨人里所谓的“自由”,究竟是什么?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几个层面的含义,并.............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中,马莱政府在世界大会上发表的那份宣战公告,之所以能赢得其他国家的支持,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正义宣言,而是建立在各国长期积累的利益、恐惧以及对马莱战略地位的判断之上。首先,理解“其他国家”的支持,必须先摆脱“谁更正义”的思维定势。在巨人世界的现实逻辑.............
  • 回答
    读者的身份认同和对作品的解读,常常会与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社会思潮产生有趣的共鸣或反差。在《进击的巨人》的读者群体中,“耶派”这个称呼的出现,以及它与“白左”这个标签之间是否存在相似之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耶派”在《进击的巨人》读者语境中通常指的是什么。顾名思义,“耶派”很大程度.............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艾伦的厌恶,甚至可以说是强烈的讨厌。这种情感在《进击的巨人》的粉丝群体中其实并不罕见,毕竟艾伦这个人设在故事后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所做的决定也备受争议。要详细聊聊你为什么讨厌艾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1. 角色早期形象与后期行为的巨大割裂感:很多人喜欢上艾伦,正是因为他早期.............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抛出了一个极其沉重且直击人性的议题:罪与罚是否能跨越世代传递?尤其是当罪是由一个族群的祖先所犯下时,后代是否真的有必要,或者说有义务,去承受那份沉重的代价?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它牵扯到历史的复杂性、民族的集体身份、.............
  • 回答
    进击的巨人139话,作为这部史诗级作品的终章,其争议之大至今仍未平息。很多粉丝认为,这一话未能承载起前面所有铺垫的厚重感,甚至可以说,它在关键之处,走向了一条让许多人失望的道路。那么,139话究竟错在哪里?我想从几个核心点来掰扯掰扯。首先,艾伦的动机和最终目的的模糊化,是对前期角色塑造的釜底抽薪。 .............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是否是“中长篇漫画最高开低走”的作品,这绝对是一个能引发激烈讨论的话题,而且角度非常多。我个人觉得,说它“最高开低走”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但确实,它在后期的一些处理上,让很多当初为它神魂颠倒的读者感到了失落和困惑,这其中的原因很值得说道说道。先来说说它“最高开”的部分,这几乎是毋庸置.............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自打它诞生之日起,就如同一个横空出世的巨人,在中国和海外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然而,就像所有伟大的故事一样,当它走向高潮,然后又不可避免地走向结局时,关于它口碑的讨论,在国内之外,同样从未停歇过。要说《进击的巨人》口碑是否仅仅在国内“跳水”,答案是明确的—— 并非如此,海外同样.............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最终话是否展露了谏山创的右翼倾向,以及是否会像《我的英雄学院》一样遭到抵制,这个问题确实在漫画和动画的爱好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右翼倾向”这个词在讨论ACG作品时,通常指向的是什么。在当代语境下,这常常与民族主.............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真的判了“严肃漫画”的死刑吗?这话,听着挺吓人,也挺刺激。但要说它一脚把“严肃漫画”踢进坟墓,我个人觉得,有点夸张了。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严肃漫画”。这玩意儿可不是指画风写实、故事沉重那么简单。在我看来,“严肃漫画”更像是一种对漫画艺术本身提出的更高要求,它不仅仅是讲个故事,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