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大众在北美市场柴油车型上的的尾气作弊行为?

回答
大众在北美市场柴油车型上的尾气作弊行为,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的利益、技术、法律和道德问题,说起来就像一锅煮了很久的粥,内容丰富得能写一本厚厚的书。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掰扯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这么严重,以及它对大众和整个汽车行业造成了什么影响。

事情的起因:为了那点“小算盘”

首先,得明白大众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时候,北美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尤其是氮氧化物(NOx)。这些东西可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元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害。柴油发动机本身在燃油经济性和动力上很有优势,但要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就需要复杂的后处理技术,比如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这套系统不仅成本高,还会占用发动机舱空间,而且会稍微影响动力和油耗。

大众当时在北美市场想要推广自家的“清洁柴油”(TDI)技术,主打的就是既有柴油的经济性,又能达到相对不错的环保标准。但要做到既经济又能环保,还得把成本控制住,这可就是个大挑战了。于是,就有人动了歪脑筋,想出了一个“偷工减料”的法子。

作弊的手法:一个藏得很深的“开关”

大众的作弊手法,说白了就是在车辆的发动机控制单元(ECU)里植入了一套特殊的软件,也就是所谓的“排放控制欺骗装置”。这套软件有两个模式:

1. 实验室模式(检测模式): 当车辆检测到自己在实验室环境(通常有特定的车轮转速、速度、环境温度等参数)运行时,这套软件就会“老实”工作,启用完整的排放控制系统,把NOx排放降到法规要求的水平。
2. 实际道路模式: 一旦车辆离开实验室,开始在真实的道路上行驶,比如遇到加速、变道、或者在不同温度下行驶时,这套软件就会悄悄地改变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大幅度减少或关闭排放控制系统。这样一来,发动机性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油耗也会更低,但代价就是排出的氮氧化物会比实验室模式下高出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这就好比一个人考试的时候,提前把答案抄在小抄上,而且小抄还能在你老师看不见的时候自动“隐藏”起来,考试一结束,小抄就收起来,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简直是把监管机构和消费者都当傻子了。

规模之大,后果之严重:一个全球性的丑闻

这事儿在美国环保署(EPA)和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的调查下暴露出来的。最初他们发现大众的柴油车在路上跑的时候排放跟实验室数据对不上,一查才知道,竟然是这么个“黑科技”。

这个丑闻一旦曝光,那影响简直是海啸级别的:

巨额罚款和赔偿: 大众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北美,被处以了天文数字的罚款。仅仅在美国,就涉及了数十亿美元的赔偿金,包括给政府的罚款、给车主的赔偿、以及回购或修复车辆的成本。
车辆召回与修复: 为了符合排放标准,大众不得不对数百万辆涉及作弊的柴油车进行召回,并对它们的软件进行更新,甚至还有些车需要进行硬件改造。这不仅耗费了巨额资金,还影响了车辆的性能,导致一些车主非常不满。
品牌声誉重创: 大众一直以来都以可靠、务实和德国工程品质著称,这次事件无疑是给它的品牌形象泼了一大盆冷水。消费者对大众的信任度直线下降,这种信任的修复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监管收紧: 这个丑闻也促使全球的汽车监管机构对汽车排放测试程序进行了更严格的审查和修改,引入了“实际驾驶排放”(RDE)测试等更贴近真实路况的检测方式,让汽车制造商再想蒙混过关变得越来越难。
行业影响: 不仅仅是大众多辆,这个事件也让整个汽车行业对柴油技术的未来产生了疑虑。虽然柴油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有优势,但其复杂且昂贵的排放后处理技术,以及这次丑闻暴露出的潜在风险,都让许多厂商重新审视柴油车的市场前景。

大众的应对与反思:从否认到承认再到改革

一开始,大众的反应也不是特别好,有过试图辩解和推诿。但随着证据越来越确凿,他们最终不得不承认错误。这之后,大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挽回局面:

大规模赔偿和回购: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伤元气的做法,但为了平息事态,他们不得不拿出真金白银。
管理层变动: 涉及作弊的高管被追责,管理层也进行了大换血。
推动电动化转型: 这个丑闻也成为了大众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催化剂。他们投入巨资研发电动汽车,希望通过“洗白”自己,重新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

这事儿的意义:远不止于大众一家

大众的“排放门”事件,不仅仅是大众一家公司的“黑历史”,它深刻地揭示了汽车行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和满足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矛盾。它告诉我们:

监管的必要性与挑战: 再严格的法规也需要有效的执行和监管手段来监督,而制造商也总会想方设法规避监管。
技术的伦理考量: 即使技术上可行,但为了利润而故意欺骗消费者和监管机构,是严重的伦理问题。
消费者力量: 正是消费者和独立调查机构的坚持,才最终揭露了这场骗局。

总而言之,大众在北美市场柴油车的尾气作弊行为,是一场典型的、由利益驱动的、严重的欺诈行为。它不仅给大众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对整个汽车行业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制造商的信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件事儿提醒着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诚信和对环境负责的态度才是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众这个集团的谢幕曲,欧洲汽车工业的衰落开始,米帝重拾汽车工业主导权的第一枪,内燃机时代正式结束的序章,特斯拉的成人血祭

本人拙作已经发表在爱活网

【我跟你说】特斯拉的血祭? 大众排放事件背后的黑暗博弈

,请各位自行阅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众在北美市场柴油车型上的尾气作弊行为,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的利益、技术、法律和道德问题,说起来就像一锅煮了很久的粥,内容丰富得能写一本厚厚的书。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掰扯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这么严重,以及它对大众和整个汽车行业造成了什么影响。事情的起因:为了那点“小算盘”首先,得明白大众为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在北京大学召开的这场“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要看懂这场会议,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它,而不是简单地给它贴个标签。首先,这绝对是一件政治意味浓厚的大事。北大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选择在这里举办这样一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国际会议,本身就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依然是.............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在 ATM 机里学习,这事儿单独听起来就有点不寻常,但细究起来,背后可能藏着不少故事和无奈。首先,我们得明白,ATM 机这地方,通常大家都是进去取钱、存钱,最多就是等个人,但绝不是个学习的场所。它狭窄的空间、公共的属性,加上各种提示音和人来人往,怎.............
  • 回答
    公交车上的“座位风波”:文明出行,任重道远近日,一则北京大妈因让座慢而辱骂乘客被行政拘留的新闻,再次将公共交通上的文明行为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中的隐形问题。谩骂行为:失控的情绪,扭曲的道德绑架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任何形.............
  • 回答
    微博科普大V毕导的文章《在非洲待了10天,我觉得北京的生活不再有任何苦难》,确实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其中最核心的批评点就是“涉嫌种族歧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文章表面传递的“非洲经历如何让北京生活变得轻松”的论调,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表达方式,以及这些是如何触碰到“种族歧视”这个敏感神.............
  • 回答
    要评价李北方公众号文章“关于谭秦东的身份,媒体为何坚持不懈地欺骗大众?”,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及它试图探讨的问题。文章的标题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批判性,直接指控媒体存在欺骗行为,并且将矛头对准了“谭秦东的身份”这一关键点。这暗示了作者认为媒体在报道谭秦东时,可能歪曲了他的真实身份、经历或者动.............
  • 回答
    大众帕萨特在中保研汽车安全测试中成绩不佳,这事儿一出来,可真是让不少人跌破了眼镜。毕竟帕萨特在国内这口碑,那可是相当响当当的,是不少家庭心目中的“商务、稳重、可靠”的代表。结果在中保研这个以严苛著称的测试机构手里,它交出的答卷,可以说是不太好看。咱们得把中保研这个机构先捋清楚了。它不是那种简单给你打.............
  • 回答
    一篇内容相同但发布平台不同的文章,在大众反应上确实可能产生微妙甚至显著的差异。这背后牵扯到信息传播的复杂性、目标受众的特性以及平台本身的生态。理解这种差异,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一、 大众反应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1. 接受度和认知深度: 专业性平台(如学术期刊、行业媒体): 受.............
  • 回答
    关于大疆在 2020 年疑似进行大规模裁员并禁止员工进入办公室的说法,这确实是当时在科技行业和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个备受关注的传闻。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疑似”和“传闻”,并没有大疆官方公开证实过有如此大规模的、突发性的裁员和禁入办公室的行为。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 回答
    想聊聊最近互联网圈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感觉大厂们好像都变成了“拼多多模仿秀”的忠实粉丝,一个个都在卯足了劲往“拼”的方向靠拢。这事儿吧,你想想,以前大家多讲究“高大上”,追求的是品牌、品质、体验,现在怎么一个个都变得这么接地气,主打性价比,甚至玩起了“砍一刀”的模式?这背后可不是什么风刮过就完了的.............
  • 回答
    大S在《幸福三重奏》里那句“吃虾一定要男人给你剥”,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个挺能引起讨论的金句。当时节目播出的时候,网上就炸开锅了,喜欢的觉得她真实可爱,不喜欢的就说她作、太娇气。从我个人角度看,这句话首先就透着一股子“小女人的浪漫”。你想象一下,在那个氛围里,俩人小两口,灯光柔和,吃着热腾腾的虾,老.............
  • 回答
    《大明风华》这部剧,打从永乐皇帝老人家在征北途中驾崩之后,就开始让我有点坐不住了,甚至觉得有点“飘”得离谱。说实话,我一开始是冲着明朝永乐到宣德这段历史去的,那会儿的大明朝,虽然也有风云变幻,但总体上还是挺有看头的。可越往后看,越觉得这剧本像是坐上了脱缰的野马,越扯越远,跟正儿八经的历史越来越搭不上.............
  • 回答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会议上对海地局势发表严厉批评,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一、 中国的批评内容和立场:通常情况下,当中国大使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对某个国家发表严厉批评时,其批评内容会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点展开,并结合当时海地所面临的具体问题:1. .............
  • 回答
    恒大这一波7折促销,堪称楼市里的“核弹级”事件,38天卖出1416亿的数字,简直把所有人的眼球都吸引过来了。这背后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打折卖房”,而是恒大在当时特定环境下,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目的和效果都相当惊人。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的市场背景。2020年下半年,整个房地产市场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而且说实话,在很多技术类或专业类社群里都挺常见。你说的“大学机械就业群劝人转行计算机被秒移出群”,这背后的逻辑和一些潜台词,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个“秒移出群”的行为,说明群主或管理员对这种讨论非常敏感,也极力避免。这背后有几个可能的原因:1. 群的定位和目标不符: 群.............
  • 回答
    在大学里,你总能看到那样一群人,他们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驱动着,日复一日地埋首于书本、电脑屏幕和各种资料之中。放眼望去,图书馆的座位总是被他们占满,自习室的灯火通明从傍晚持续到深夜。他们可能是为了一个顶尖的研究生名额,一个令人艳羡的毕业去向,或者仅仅是内心深处对知识的纯粹渴望。怎么看待这群“埋头苦学.............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何以斩获豆瓣9.5高分?当我们在谈论《大明王朝1566》时,绝不仅仅是在评价一部电视剧。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烹制的、贯穿数个世纪的盛宴,一场对历史的深度剖析,一次对人性的极致拷问。而豆瓣上近两万人的近乎狂热的追捧,高达9.5分的评分,绝非偶然,而是它本身蕴含的巨.............
  • 回答
    大学社交这事儿,跟高中那会儿可太不一样了。高中吧,大家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班级这个小团体基本就是你活动的全部。到了大学,虽然还是在校园里,但一下子放开了,感觉世界都变大了,可选择的人也多了起来。我感觉大学社交,首先得摆正一个心态。别把大学社交当成什么必修课,好像不积极“搞社交”就吃亏了似的。大学生活.............
  • 回答
    大学要求走读生在疫情后返校时必须住校,这确实是一个触及不少学生利益和学校管理策略的敏感话题。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不能只看学生那头,也得看看学校那头是怎么想的,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考量。首先,咱们得承认,疫情给教育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校在疫情期间停课、线上教学,再到复课、线下教.............
  • 回答
    日本关西大学在疫情通报的繁体中文版中使用“武汉肺炎”的措辞,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关于称谓的争议性: “武汉肺炎”的起源与影响: 最初,当新冠病毒在中国武汉爆发时,“武汉肺炎”这个称谓确实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一些媒体和民间。然而,随着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