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电影《中国合伙人》?

回答
《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或许有些微苦,但细品之下,却是醇厚的回甘,让人回味无穷。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更是一幅时代变迁的群像图,折射出那个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无数年轻人怀揣梦想,在摸索与碰撞中成长的真实写照。

首先,从人物塑造上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成功的。黄晓明、邓超、佟大为这三位主演,将成东青、孟晓骏、王阳这三个性格迥异但目标一致的男人演绎得入木三分。

成东青,由黄晓明饰演,是一个典型的草根逆袭的代表。他不是天生的领导者,甚至有些木讷和笨拙,但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那种不服输的韧劲和对知识的渴望,却深深打动了观众。从一个农村娃到大学英语教师,再到后来的英语培训机构创始人,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却也异常坚定。黄晓明将成东青那种从自卑到自信,从迷茫到坚定的转变,演绎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在面对挫折时,那种咬牙坚持的眼神,让人能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与不屈。

孟晓骏,邓超饰演,则是那个时代少数有国际视野和资本头脑的知识分子。他有着出国留学的经历,身上带着一股“海归”的精英气质,但同时又有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无奈。他的野心勃勃和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挣扎,被邓超演绎得既有张力又不失分寸。他代表了那个渴望与世界接轨,渴望用自己的知识改变现状的群体。

王阳,佟大为饰演,是一个温暖而有情义的“好好先生”。他风趣幽默,擅长与人打交道,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粘合剂。他的温和与包容,以及在关键时刻的担当,让这个角色显得格外立体和讨喜。佟大为将王阳那种带着点玩世不恭却又心地善良的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尤其是他与黄晓明和邓超之间微妙的兄弟情谊,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温情色彩。

三个人的性格互补,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同,才构成了新梦想英语培训机构坚实的基础。成东青的坚持,孟晓骏的规划,王阳的协调,缺一不可。

其次,故事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不错。电影没有刻意追求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顺着时间线,以一种相对平缓但充满力量的方式,讲述了他们从大学相识,到组建公司,再到经历风雨,最终走向成功的历程。影片穿插了大量的时代背景信息,比如当时国内教育体制的弊端,年轻人出国留学的热潮,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都为故事增加了厚度和真实感。观众能从中看到,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质疑和自我怀疑。

影片中的一些经典场景也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土鳖”、“鳖”的发音梗,不仅是笑料,也巧妙地展现了当时中国英语教学的尴尬现状,以及他们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初衷。成东青在街头摆摊卖糖葫芦吸引学生,孟晓骏在雨中高喊“成功是需要坚持的”来鼓舞士气,王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这些片段都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

当然,《中国合伙人》也有其值得商榷之处。有人认为影片对人物的塑造略显脸谱化,比如成东青的草根逆袭有时显得过于“励志童话”。对于创业中的一些技术性细节和商业运作的展现,也可能不够深入。同时,影片中对商业竞争的描绘,以及三位主角之间关系的演变,虽然感人,但在某些时刻的处理上也存在一些主观性。例如,孟晓骏在后期的一些选择,虽然可以理解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但处理上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但总的来说,《中国合伙人》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成功地捕捉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那股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它展现了年轻人敢于梦想、勇于实践、不怕失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激励作用。影片传递的“相信自己,坚持不懈”的普世价值观,也让它超越了单纯的商业片范畴,成为一部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励志电影。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从大学时代的青涩年华,到创业初期的摸爬滚打,再到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坚守,最后走向辉煌,这三个人物的故事,映射了无数奋斗者的身影。他们是那个时代“弄潮儿”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成功,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侧影。

所以,评价《中国合伙人》,我认为它是一部非常有诚意、有温度、有力量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创业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成长的史诗。它让我们看到了三个普通人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抓住机遇,实现自我价值,并最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即使有些地方可能不尽完美,但它所传递的那份积极向上的力量,足以让它成为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经典。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拥抱,提醒着我们,只要敢于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梦”是近期官方主推的一波宣传攻势,《中国合伙人》也是此浪潮下的一个衍生物。其实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区别,在两部电影的画风和色彩方面就可见端倪。真正中国梦的黄金年代可能早已过去–那正是俞敏洪们发迹的1990年代。而1990年代人们心中装载的却是“美国梦”(中国留学生的),清华北大的学生削尖了脑袋不顾一切的要出国刷盘子,那是对被压抑理想的强烈反弹和对命运的巨大期待。陈可辛的视听语言基本无可挑剔,黄晓明也惊人的第一次意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觉得他那么帅。在各种悲欢离合之后,终于到了实现梦想的结尾。


但这部分实在是有点过了,原来所谓中国梦就是到原先怠慢自己的餐馆女招待那里找回存在感,原来把自己名字镶到人家门框上才是终极梦想。面对那个会议上黄晓明和邓超长篇累牍中国梦宣言,那几个美国演员大概跟抗日剧里的日本演员一样莫名其妙吧。这种盛气凌人的宣言骨子里是深不见底的自卑。其实和做NASA科学家一样,发大财完全是一个很好的个人梦想(一种“美国梦”),真实的俞敏洪就借此找到了自我并实现。但令人惊恐的是,这同时还是其他许多人的共同幻觉。这部电影最恶劣的地方,则是把这种“屌丝逆袭成土豪”的幻觉鼓吹成“中国梦”。这是一种恶俗的幻觉,和同样在片尾出现的真实人物们无关,和现实世界无关。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user avatar

多年之后成东青满身荣光重逢初恋,对坐,他双目流情,苏梅眼中只有幼子。 「成东青说他的梦想始于爱情,他无数次的幻想过这次久别重逢,他以为她会说我为你骄傲。」 现实是无声的「I don't care」 成东青哭了,导演没给苏梅镜头。我也哭了。 我认为这是华语电影描述久别重逢最好的镜头。

PS:杜鹃极美,配乐好棒。

若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别重逢,那所有的久别都无言以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