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老师,定位很尴尬。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代码的写法。
今年教的c++课程,跟去年教的一样。连续教了10年了。
后来我的if else 就这么打了
就这样10年过去了。我已经尝试了各种可能。可问题在于,学生们一年比一年强。学习c++的时间有可能提前到了初中。有的甚至拿到了竞赛奖牌。
有时候看到底下坐的有可能是编程大佬,段位可能比我还高。毕竟,如果是 吴恩达,轮子哥,曾博,陈立杰,楼天成他们的迷弟们,一个个初中就开始编程了。等到大学的时候,已经是项目带头人了。。
那可如何是好啊?于是索性,就不敲代码了,用我多年研发的行为树版代码生成器,按协议把条件和实例输入进去,然后点生成。有时候可能速度太快,学生们没看清楚,以为我没敲。。
所以说,错怪我的,请把赞给补上。
比如看,现场手写稿是这样的,直接给学生看,我觉得有点过不去。
经过处理后,配图,润色之后,就好很多了,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
所以吧。有些学生看不起我。觉得我就会照本宣科。不断重复一个内容10年。c++98 到c++ 11确实有10多年不更新了。
可我也没闲着啊,我时间都用在了,如何更浅显易懂的教学上面了。比如当年,我用游戏自动寻路,叫学生数据结构和算法,
是不是看起来,就容易接受一些了呢
图形学版本的
然后呢,我也打算,让沉迷网游的学生,更容易接受c++,写了不少教案
为了让画面更动感,甚至加了点特技。
现在谁还在敲代码呢,基本上都是拖拽行为树节点。 把功能模块化,被行为树的action封装。
当然了,为了彻底让学生学会c和c++。我打算研究仙剑奇侠传1sdlapl源码。用c++17 重构一款出来。在娱乐中,教学,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是在qt里面,重置了局部内容
ps:
既然大家这么开心,我就把一些新尝试再展示点,为了给学生们演示某些数据结构和算法,还贴近现实,我特意这么多了。
通过颜色来区分,还有边缘化处理
为了精确控制到点,特意弄了台超大显示器,配大图
将图形分块控制
算法局部行走路径
动图版本,这里就涉及到了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
为了,那些苦于对算法和数据结构不太爱学的同学,我是真的不遗余力啊。
相比上面那些,我也为了帮助不喜欢英文编程的学生,帮他们想了一些出路。
等待区里面创建小格子。然后往替换区里拖拽,再往资源区里挂靠。开枝散叶。
两者联动,左图的方格,其实是右图拖拽过去的。根本就不用打字码
局部小图版本,为了让大家看到规模的庞大
项目的正常版本。14961 X 708这么大。点击放大都不行,下载下来用图片查看器才能够看到全貌。
然后呢,这样能干什么呢?这可不是一张张图片,而是可以运行的节点。可明可暗
可多可少,就看你的脑洞有多大了。
什么,脑洞不够?其实可以做游戏编辑器,比如
当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了
看到这里,你还问,我为什么不敲代码吗? 如果没有疑问了,请把赞补上吧。
手写了这么多代码太不容易了。
什么,还不满意,打个太极,总行了吧
什么,还不够,那搞个玄点的吧。“SFINAE 匹配失败并不是错误”这句话其实就是学习编程的核心。
经过几个月的深思熟虑之后觉得,之所以老师现在都不上课写代码,就是因为写代码是具体的战术思想,或者说叫做战术落地,这些事情的思考,一旦以可以运行的代码落地之后,就是完成了一套root到branch再到leaf的过程。而事实上,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分析到leaf就可以了,至于选择哪种leaf来战术落地,要由学生们去选择落地,root和branch都是战略。Leaf则是最终概念的落地哦。很多老师已经开始使用思维导图和卡片相结合,将复杂枯燥的书本内容,进行软件化交互:而切入的角度更多的是拆解思路,分解要求,这一点可以夜曲编程的实际案例教学相联系。拆解的思路,当然也就是分析需求。
图示1 卡片学习
通过概念卡片进行学习和记忆,再通过代码卡片进行概念的落地,,最后通过树形思维导图合二为一进而达到知行合一。
图示2 思维导图
其实现在只要通过关注「夜曲编程」,回复“免费教程”,来获取一份长达20天的试课,每天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体验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