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山东女生近万元大学学费被骗走,伤心过度突然晕厥离世一事?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心痛不已,听到这样的消息,感觉像是被重重地打了一下,特别是在本应充满希望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悲剧发生,真的太残忍了。

首先,这绝对是一起非常恶劣的诈骗案件。一个年轻的女孩,满怀憧憬地准备去开启人生新篇章,把辛苦攒下的学费交出去,却遭遇了这样的欺骗。近万元的学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能意味着父母多年的辛勤付出,甚至是东拼西凑来的血汗钱。这笔钱不仅仅是数字,更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女孩的未来。被骗走后,那种绝望和无助感可想而知。

其次,这个女孩的离世,让事件的性质更加沉重。听到她因为伤心过度,精神打击太大而晕厥离世,真的让人难以置信,也无法接受。一个如此年轻的生命,还没来得及去感受大学的美好,还没来得及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这样凋零了。这其中的痛苦和绝望,我们很难完全体会,但可以想象,她当时的心情一定是在一种极度的恐慌、无助和悲伤中,那种压力是足以压垮一个年轻人的。这不仅仅是学费的损失,更是对她整个未来的摧毁。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件事情暴露了几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

1. 电信网络诈骗的猖獗与防范的不足: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屡禁不止,而且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针对性。特别是针对学生群体,利用他们信息不对称、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进行诈骗,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次事件无疑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说明现有的防范措施和宣传教育还远远不够,还没有真正触达到每一个潜在的受害者。

2. 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如何获取到这些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这背后可能涉及信息泄露、倒卖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些信息,诈骗分子很难如此精准地锁定目标。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打击非法买卖公民信息的行为,刻不容缓。

3. 对受害者心理的疏导和支持:在发生类似事件后,受害者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如何给予及时的、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引导?尤其是在这种直接导致死亡的极端情况下,如何进行心理干预和帮助,也需要引起重视。她的遭遇说明,简单的劝慰可能远远不够,需要专业的心理援助。

4. 法律的震慑力和追责力度:对于这种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诈骗行为,法律的制裁是否足够严厉?是否能够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是否能够让那些犯罪分子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追责不力,可能会让更多的犯罪分子心存侥幸,继续作恶。

作为一个旁观者,听到这样的消息,内心是无比沉痛和愤怒的。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同情”的层面,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加强学生反诈骗教育:学校应该将反诈骗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形式多样、内容实用,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诈骗的危害性,学会辨别各种诈骗手段,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
家长也要提高警惕:很多家长对这些网络诈骗的手段并不了解,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认知,平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转账。
监管部门和电信运营商的责任:电信运营商需要加强对骚扰电话和诈骗短信的拦截和屏蔽,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大对诈骗源头的打击力度,从根源上遏制犯罪。
网络平台和银行的配合:一旦发现异常转账或疑似诈骗行为,银行和支付平台也应有更快速、更有效的响应机制,与警方联动,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

这件事情真的太让人心碎了,一个本应充满阳光的生命就这样被黑暗吞噬。希望相关的部门能够彻查此事,严惩凶手,为逝去的生命讨回公道,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真正重视起来,共同努力,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我们不能再让它仅仅成为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而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警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个学期,我的学费(4600+)连同生活费被诈骗短信(号码为95533)骗走了5500。去报案前我就明白,追回的可能性不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派出所工作人员在我说明被骗过程时对我大肆嘲笑。派出所民警,那我们这些受害者当笑话看,无法想像在不出“大事”的情况下他们会去认真追回

============================

更新

============================

有位同学告诉我不要将这段经历写出来以免令人对警察有不好的印象。其实派出所的民警们也并非觉得被骗就该被嘲笑,相信他们接触第一例短信诈骗案时肯定也会被骗子的手段震惊——冒充银行客服号,冒充银行网页。但是当他们见的多了(的确见多了,我一说收到诈骗短信他们就把整个诈骗过程顺了出来),自然而然就会想,你们被骗了这么多次了怎么还会被骗(他们还告诉我,被骗的多为我校同学,剩下的基本都是邻校同学),于是就忍不住了。但他们忽略了个问题——没有人被骗了之后会全校嚷嚷着让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有人这么做,就会被全校师生当做傻子肆意欺凌)。对于民警来说“你这都是你们学校第X百/千个被骗的了,怎么还不长记性”,你们,们加重点号。而对于受骗者来说,“这是我第一次受骗啊,我怎么知道……”。在民警看来,骗子是一伙,受骗者是另一伙。但实际上,骗子是一伙,受骗者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当民警暗示你和其他受骗者应当在同一条战线但你看不到你这条战线上其他人而只能看到对面骗子战线上那分工明确,组织良好的队伍是,难免产生我为鱼肉的无助感。







骗子将钱骗到手后,会立即在几十上百个账户里转移,若不立专案很难侦破。那么当频繁发生这样的诈骗案后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最易受骗的人群中广泛宣传这种作案手段。在我的钱被骗一学期后,我去报案的派出所,银行和学校开始联合对我校同学进行宣传。根据最近的新闻,江苏高校也在大力对学生宣传这些骗局。对于我和我校已经受骗的同学来讲,骗款已无法追回,对于徐玉玉而言已无法复生。但对于那些即将踏入我们学校以及江苏各高校的同学而言,他们银行卡里的存款是要安全一些了。

user avatar

我现在正在银行做电信诈骗项目,具体场景就是公安收到举报,对涉案账户先做冻结,再查询,情况属实的话应该可以找回,上个月上线了部分功能,以后遇到这种事可以先到派出所报案。看到这个案子我又回去认认真真的捋了一遍代码……


可能整个项目并没有完全上线,所以人行公安没有大力宣传,但据我所知大部分银行包括5大行,查询冻结这两大功能都已经实现了,如果这个女孩知道这个消息,而罪犯还没有立马把钱转走,女孩去公安报案百分百可以追回的,即使把钱转走通过查询账户信息,交易明细,甚至图像调阅都能找到罪犯的。


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发生这样的事先报案,让骗子不在逍遥法外。
高票一味的抱怨并不能做什么,国家正在完善这些,像我一样的底层小码农也在兢兢业业的做着这些事。

查询冻结的条件是卡号或者证件号码。一般骗子给的都是卡号,如果被骗请一定保留好汇款卡号。
既然大家有看我就多说点,银行冻结是需要法律文书的,假设接待你的警察很负责,法律文书出的速度也有限,但尽快报案是没错的。有人评论钱转出了怎么办?没错,但根据账号是可以查询到本人证件信息的,而且现在银行办卡是会有信息采集的,掌握的东西越多,能找到的几率就越大,银行虽然办事效率很低,但只要对方是公安、法院、人行、银监会等等他们还是不敢懈怠的。所以如果发生意外首先一定报警没错的。评论有说公安不接手怎么办。这个。。。天下乌鸦并非一般黑,我还是相信有负责的警察的。对了,报案除了直接去派出所也可以从柜面发起的,而且柜面发起的举报是会上报人行核实的,人行再往下发处理,银行是不敢不作为的。


电信诈骗系统上线后不一定能百分百杜绝骗子行骗,但绝对是有效果的,而且这个项目一定会慢慢完善的,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警惕骗子。

user avatar

作者:詹于

链接:

电信诈骗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 规则人定 - 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电信诈骗的话题非常火爆,一方面是台湾籍诈骗犯的吸引眼球,另外一方面是不断有受害者因此失去了生命。笔者认为电信诈骗本身只是诈骗的一种,相对来说并非不得了的事情,但整治难的问题却不容小视,其中反映了我国存在的巨大问题。

电信诈骗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电信,二是银行。


首先分析电信环节。诈骗份子利用电信漏洞与受害人联系进行诈骗。从技术上看是借道犯罪,借了电信的道。要在这个环节解决问题,需要在道上设置关卡,阻碍犯罪,甚至让罪犯留下信息以便锁定罪犯。我们知道电信是设置了很多关卡的,否则如何计费?但是这些关卡却无法识别诈骗份子。

解决办法有二:一是限设备制。严格要求每一个联入电信通道的设备必须要有电信部门颁发的准入证,其实这个办法早就有使用,大家的手机上不都是有一个入网证吗?但是这个证现在只能防君子无法防小人。因为要做到严格控制入网设备,必然会要求每一台入网设备在生产时就严格备案,这需要大量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结果就是大家买手机就不像现在这么简单了。这样做会电信行业的所有企业造成非常大的打击。

二是限人制。设备不限号,但是每个使用者都严格等级身份信息。这样做会为消费者带来不便。其实近几年实行的手机实名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不过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严格实名。


因此,要在电信环节解决问题,需要付出电信行业成本上涨,更新速度大幅下降,入网手续变得繁琐等代价。


再分析银行环节。诈骗份子通常会利用银行漏洞,使用假身份办理银行卡,骗款到账后立即进行转账。

要在这个环节解决问题也有两个办法,一是严格办卡程序,杜绝假账户。这应该是目前最可靠的办法,因为银行涉及金钱,相关法律是最完善的,各项制度本身就是非常严格的,各种手续也是最齐全的,虚假账户本身就违法。但是由于银行与客户利益与权责不一致,导致各种后门一直存在,办卡审核也流于形式。


二是严格转账程序,拖延转账时机,同时简化冻结手续,提高公安机关权限。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所有的转账不能即时到账了,你自己的正常银行卡也可能被别人恶意冻结了,公安机关中也可能会出现某些害群之马借助高权限进行经济犯罪(或者阻碍经济发展)了。


既然有办法解决,为什么不见行动呢?原因就是解决问题需要代价。不错,任何社会问题都可以看作是零和问题,要干掉诈骗犯,需要付出代价。前面我简单叙述了代价,但是这并不完全。

“没有人愿意付出代价,如果一定要付出代价,最好是别人付出而不是自己”,这种心态在我国尤为明显。具体到电信诈骗这个问题上,大家心里想的就是,应该是电信公司、银行或者公安去付出代价,而不是普通人。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更深入一点,他们付出代价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付出了?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电信行业和银行在社会改革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就拿银行来说吧,十多年前,所有人都还在对信息化持怀疑态度时,银行就开始了存储业务的信息化,无论是ATM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还是各种支付,都是依托于银行的信息化的。他们每前进一步都是要自担风险的,都是要面对很多质疑的。不可否认的是银行有很多霸王条款、责权不对等等情况,这些对储户不利,但也不能忽视他们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创新,是有成本的。他们制定那些霸王条款,他们多享受权力少承担责任,其实是这些年来典型行业和金融行业高速发展成本的一种体现。

因此,让电信和银行付出代价,并不等于我们普通人不用付出代价,因为这样做的结果,要么就是它们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将这代价转嫁给消费者,要么就是对这两个行业进行打压,可能会造成整个行业的下滑。而由于这两个行业的龙头特征,这可能会打击他创新的积极性,让他们变得保守,可能会造成更加深远的影响。

当然,我只是挑严重的说,事实上电信诈骗是颗毒瘤,而滋生它们的土壤无论有任何借口,都是错误的,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应该解决这颗毒瘤,只有解决了毒瘤,社会才可以更加健康的发展,否则即使发展了,也会越来越畸形。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事情,切实的解决问题,从上面的分析看来,从银行规范储户办卡程序环节着手是最可靠的办法。我之所以多说这么多废话,是为了告诉大家,干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大家不要总想着这代价应该别人付出而不是自己,有些责任是逃不掉的,越逃损失越大。当然了,因为要付出代价,有时候也要考虑付出的代价是否过高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认为代价是别人的,不管高不高都不会影响到自己。

user avatar

很高兴没有答案指责小姑娘"读书读傻了",更没人像以往那样,借机发散到"僵化的体制,落后的思维,永远也培养不出具有防骗意识的合格公民"。

这说明经过女权主义者的不懈努力,让大家意识到了"责备受害者"是于事无补的。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都有可能成为犯罪的受害者,或者说处于一种权益可能被侵害的"量子态"。等我们的权益真的被侵害了,就会坍缩为一种"稳定态"。指责一个"稳定态"的受害者,马后炮的拿着放大镜去看她有什么疏忽,并且以此与受害者划清界限,证明自己永远不可能上当、永远也不打盹、永远也不会疏忽。这对于缓解个人心理压力有帮助,但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即使是真的能够提高"量子态"的防骗意识,也只是对个人有用,对于整体来说,只是缩小了骗子的目标圈。更何况这还不是缩小骗子目标圈最有效率的方式。"被骗的都是好骗的"是一句无用的废话,"自然选择"已经发生在了行骗的过程中,骗子总能找到"好骗的人"。社会日新月异,总有人出生,总有人老去,总有人刚刚步入社会,而骗局也总在更新。骗子总是能够找到自己的骗局压过人们防骗意识的那个点。与其要求每个人都随手关门,不如发明一个自动关的门。想要更有效率的解决诈骗问题,我们还是要仰赖科技进步和制度完善。

另外再说一些题外话,"责备受害者"的思维倾向和"逆向民族主义"是脱不了干系的。因为曾经的中国人,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少不了受歧视,特别是在国外。受了歧视以后,就会出现认知失调,为了缓解这种认知失调,就要责备自己(受害者)。进而就形成了一种针对对本种族的、内化的种族主义,或者说逆向民族主义,以及遇事责备受害者的思维倾向。其实这种遇到歧视"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的习惯,也反应了试图通过个人努力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倾向。

除此之外,"逆向民族主义"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认为中国和外(mei)国不一样的地方,那一定是中国错了;只要做到和外(mei)国一样,问题就解决了。果不其然,这个问题下面就出现了用幻想中的灯塔国来"勉励"中国促进信息安全的答案。同样果不其然,被了解国外信息安全问题的答主打脸了。我并不认为中外都存在信息安全问题,那就说明中外都没错。恰恰相反,这说明中外都有错。但当那个答主讲重点关注在中国和外国的区别,而不是错误本身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别人去比烂。到头来大家只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中外到底是否一样的无谓争论上,反而忽略了真正的问题。

所以我并不主张用民族主义对抗逆向民族主义,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跳出这种思维框架,摆脱西方给我们带来的心理阴影,真正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将我们的不满宣泄到正确的地方,宣泄到推动中国进步上,而不是推动混乱上,不然又要有人为了停止混乱来耗费精力,到头来一切归零,什么也没解决;到头来,我们只能在"中国受害者错了"和"中国错了"两者之间二选一,反正中必输。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魏则西事件",那件事曾经让我看到了曙光,因为我们终于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批判我国的问题了。问题的讨论并没有纠结于百度做不做恶、谷歌做不做恶,而是深入到了广告法的适用、医疗私有化等实质领域。那简直就是知乎的巅峰,也可惜就是知乎的巅峰。巅峰之后,就是滑落,人们的注意力再一次被外国吸引了过去,又开始玩起了民族主义对逆向民族主义的游戏。

其实魏则西事件之所以引起轰动,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它发生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发生在一名知乎用户身上,这让知乎的主流群体意识到,自己也有可能成为诈骗犯罪的受害者。

大家终于开始关注历史进程。而在此之前,则更加强调个人奋斗——如果身边有一面危墙,那就远离它;如果全中国都是危墙,那就移民到外国。移民成为了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办法。温和一点的人,只是劝别人不要立于危墙之下;极端的,移民以后就开始推墙,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当年的选择如何的明智。

而我想说的是,请停止诸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呓语,想办法修修这堵墙吧。

跑题完毕。

user avatar

【信息倒卖是个古老行当,然而以往骗子拿到的往往是匿名或者不完整的清单,客观上为普通人提供了一层保护性的信息迷雾。近几年不一样了,ZF在网络电信各等 领域强推实名制,又没有能力和意愿对个人信息进行有效保护,等于帮骗子把整个线索链条的最关键一环给补齐了。这几年诈骗产业变成蓝海不是没有原因的】

信息倒卖是个古老行当,然而以往骗子拿到的... 来自姚广孝_wayne
user avatar

导致这个悲剧的重点,不是在于女孩天真无邪,上当受骗。而是女孩的个人信息泄露,骗子在得知女孩实际情况下设置的一个精心骗局。

那种重点来了,是谁泄露了女孩的隐私?这个如果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没有什么个人隐私一说,早上你刚在工商局注册了公司,下午你就会接到几十个推销电话。所有需要你提交资料的机构,像银行、工商局、行政局等等一边说着完全保密你的隐私,一边转手就把你的所有信息都卖了。中国在个人信息和隐私这块没有相关的健全法律和监督机构。

如果国家社会这块没做出改善的话,我相信类似徐玉玉的悲剧还会不断发生。

user avatar

为啥是报警回来路上死的?

可能回家时比去报警时更绝望吧。

一个自己家的故事。

前阵子我妈收到一条诈骗短信。

老同学发的,说同学会相册,链接点击进入。

进去以后发现是假的。

接着她同学通知所有人,她中木马,被盗刷了银行卡。

我妈一下很紧张。

因为她光大银行的卡绑定了手机。

于是就去挂失了银行卡。

但银行熟人说,十天没动静就没事了。

于是她又恢复使用了,卡号密码都没变。

后来有一天。

她要汇款。

想把中国银行的退休工资转到光大银行。

第一是潜意识还是对误点链接紧张,

加上脑梗以后记性也不好。

她在中国银行拿出光大银行的卡,将钱取空。

再跑去光大银行存钱。

结果发现光大的卡空了。

瞬间蒙了。

虽然是个乌龙。

但那时还不知情的她赶紧跑去报警。

警察答复。

一万八数额太小,基本要不回来

只能是以后破获团伙顺便牵出来。


我觉得,这个姑娘得到的答复基本一致吧。

9000多对她很多,但从破案成本来说,还不至于组织警力去破获追回。

当最后一条门路被封死,她才真的感觉到绝望。

我身边亲人朋友有被复制手机通讯录群发木马信息的

有收到各种短信的,包括我自己。

防不胜防,总有误点可能。

犯罪成本极低,收益极大。

追回可能极低,损失极大(对个人而言)。

个人信息被卖,极不安全。

做骗子安木马,又极安全(很难落网)。

这就是令人心塞的事实。

可怜的姑娘,死得好委屈,愿安息。

-------------评论区也有实例------------

首先我没有在黑任何人。说的只是很实在的话。

破获团伙顺便找回也是一个标准答案了。

还有原来我在北京的时候手机丢了,

因为是五手诺基亚,所以我也没报案。

但是过了半年西城区警方通知我去领手机。

因为破获了一个团伙,

而我那五手诺基亚没卖出去还在他们手里。

所以找出来我的信息把手机还给我了。

但是当你知道只能破获团伙顺便给你,而破获的几率和时间都不好说。绝望仍然是绝望。

user avatar

谢邀。

其实蹭着热点跟骂两句,得个千赞很容易。

但我要做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知道这个回答一定会被骂,考虑再三还是想写。因为被骂成本很小;万一能对寥寥几人有帮助,收益会无限大。多讽刺,简直就是骗子的心理。

(我下面要说的话,很容易被误解和断章取义。就算您反对,也希望您可以先读完,感谢。)

---------

我在ipad上翻了快要上百个回答,99%的答主都是在谴责:骂骗子、骂体制和政府、骂电信和银行、骂为了蝇头小利而泄露别人隐私的人、骂贫富差距和贫穷。这些回答,我都赞同并且理解,但帮助不大。(注1)

骗子不会因为众人的愤怒而金盆洗手,国家没法一蹴而就的把骗子全部清除或解决贫困问题,泄露隐私之人也不会因为良心发现而痛改前非。有些答主谴责国家,说起来,国外的骗子产业虽然没有国内这么猖獗,但多年来也一直都有。

这说明什么?说明不管发生多少次悲剧,不管每次事后我们怎样愤怒,不管在哪种体制下,骗子总会存在。就算骗子有天消失殆尽,也会有其他的坏人存在:杀人犯、强奸犯、小偷和强盗......

如果谴责没有用,那什么有用呢?除了监管部门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我保护

而我要说的自我保护,有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防止坏人对我们进行伤害。这个包括防骗术、防身术、安全意识等等,各种渠道有大量资料,我不再赘述。

第二部分,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我们要最小化坏人对我们的伤害,要及时地停止坏人对我们的伤害。

若说有什么我一定要谴责国家的地方,那就是我国的教育致力于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好人”。这项教育一定是不成功的,因为坏人还是变成了坏人,而真正的好人,玉玉这样的好孩子、好学生,却失去了最小化伤害的能力。

从小到大,为了“中和”国家的“善良教育”,我爸爸一直教我一件事:“不管发生什么,一辈子都不自责、不自伤”。在我之前的一个答案里,比较模糊的写过这层意思,但没有说透彻。


“做人得带一点小混混的“浑不吝”,这样才不会怕跌倒;真的跌倒了也不会不敢爬起来”。

“浑不吝”....
大概有点是“不怕事儿”…
外加一点“车到山前必有路”…
外加一点“无论怎样都要过完一生”的意思吧。

小时候我觉得这是阿Q精神,后来真的跌倒过几次,才发觉这是至理名言。

你觉得最有江湖味道的一句话是什么? - 猫球的回答

这世界上总会有坏人。

而无论我们怎样防范,也总会有坏人能成功的对我们造成伤害。

在这时,要记住,“自责”就是自己在延续坏人的成果,对自己造成二次伤害。

而任何一种形式的“自伤”,包括但不限于“焦虑、着急和绝望”,都不会逆转已经发生的伤害,也不会加快解决问题的效率,只会帮助坏人对自己的家庭和自己所爱之人造成二次伤害,且后果要远比第一次更悲痛和惨烈。

不管我们做了多大的蠢事、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丢了的钱可以赚回来、办砸的事情可以峰回路转;对自己、对家人、以及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命储蓄着我们最大的价值。


最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明确的告诉每个人这件事,这个社会的巨大压力让人时常看不清这个事实,而我们对家人的责任和爱往往让我们忘了自己到底有多重要。


失去九千块,对玉玉的家庭来说,是丢掉半年的积蓄;

而失去一个成才又懂事的女儿,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今天早上和妈妈一起看了这个新闻,我俩都哭了。

我不是因为对骗子和泄露隐私之人的愤怒,也不是因为对国家和体制的怨恨,我是切肤的心疼,心疼这个小妹妹的亡故太过不值,心疼她的家人会因此感到的深入骨髓的心疼。

我妈妈更多是担忧。

我并不是"何不食肉糜"。

我很清楚的知道,我上面所言的这种不自责、不自伤的终止伤害,对玉玉来说很难做到

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家境和阅历,更多是因为她的责任感、爱和善良。

遇事先自责、自责后用自伤的方式来赎罪,这是中国的家庭、社会模式下所教育出来的"好人"的通病。

这么多年了,我深知这个道理,但我自己也做不到不自责、不自伤。

我把这个观点分享出来,只是希望正在阅读这篇答案的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

我只是希望,万一有天不幸发生,来自坏人的伤害已经造成,而不幸中的万幸是你可以做到“不自责,不自伤”。

早上看到这个新闻事件,我就一直很难过。我真的希望这样的事情再也不要发生了。

我也不知道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

我知道肯定有很多人不看完就骂我“受害者谴责”、“花样洗地”以及很多我不堪想象的东西。

我不介意很多人没看完就反对,我只希望这个回答对那些看完了的人有帮助。

如果有一两个人因为这个回答而收益,我就觉得很值得了。

文笔很粗糙,但这是我半年来在知乎写的最诚恳的一个回答。



(注1:经评论区指正,其他答主的谴责有可能会推进改革和促使国家加大监管力度,不可谓完全无用,是我偏颇了。感谢Sophia Lee。)

user avatar

看到一篇被推送来的1000多个赞的高票回答,大晚上的我真的彻底愤怒了。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何电信诈骗唯独在中国这么猖獗?论“单纯”“缺心眼”,老外比中国人更“好骗”。但为何别的国家就没有这种庞大的黑色产业链?

很简单!别人国家的电信企业和银行真正对百姓负责。骗子电话打进来电信查得到准确来源、骗了钱银行拦得住出口!两边一堵,骗子自然就玩不下去了。

而中国,只要电信和银行这2个大漏洞不堵,任由骗术不断翻新升级,以后免不了你自己、家人、朋友上当!


作者:刘德注
链接:如何看待山东女生近万元大学学费被骗走,伤心过度突然晕厥离世一事? - 刘德注的回答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啥玩意儿????什么时候电话诈骗也成中国特色了????

说得好像美国欧洲日本从来没有电信诈骗,只有中国企业是全世界最黑心的????

仿佛欧美社会里这些漏洞都不存在,只有 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学校、企业、社保、腾讯、支付宝、淘宝 故意视而不见坑害老百姓????

以下故事全部发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College Station小镇,均为本人及朋友亲自经历的事情,真实度可以用人格来担保。

上周,我的Wells Fargo的debit card刚刚被盗刷600刀,因为里面还有1万多刀的现金,我第一时间联系到了Wells Fargo客服,但是银行表示追踪不到嫌疑人,报警的意义也不大,他们可能完全无法追查到骗子的去向,哪怕其中有300刀是从ATM机取走的,因此只能银行自己把600刀补偿给我,而就在此之前,骗子以匿名电话的形式试图以学校方面的口吻套取了PIN;

七夕前后,在某个小网站给女朋友买200刀的礼品,我的信用卡通过paypal又被网站刷了两单,总共400刀且没下单,但transactions在银行账单里都有显示,联系了Wells Fargo之后,他们只能把400刀现金返给我;

去年,学校部分信息泄露,大家的payroll关联的卡号和SSN全部被泄露,之后就有人的信用卡被远程盗刷,在一些网店买iPad,macbook之类的,庆幸我没中招;

两年前我第一次买车,一辆二手Dodge minivan,交易过程中除了在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Geico买了份保险之外,没有任何第三方商业机构知道我的交易行为。一个月之后,各种车辆骗保信息像雪片般一样塞进了我的邮箱,很明显,Geico卖了我的信息;

邻居师兄(中国人),收到了许多次声称是学校Internationa Student Service部门打来的电话,声称因为国际学生身份问题需要检查安全信用卡账户,师兄收到后立刻报警,但不知道还有多少国际学生中招过;

我每周还会接到一两个中奖电话,都是美国的号码打给我的,电话语音直接播给我问我银行账号的,邮箱里也有大量垃圾邮件,只要你在其中任何一个电话和邮箱链接里写了你的信息,你就会当天被盗刷走一大笔钱,毫无例外,和中国的各种诈骗如出一辙。美国的电信监管部门对此毫无办法。

而题目中的这种电信诈骗,是你自己把钱打过去的,不是你的银行卡被盗刷了,造成的损失银行也没有办法帮你追回。这个锅还让银行背,就有点太过分了。

“记者采访了王女士,王女士表示,案发当天,她就上了一会儿腾讯QQ,银行卡里的4万块钱就没了,王女士表示要向腾讯和宽带运营商要个说法”。


上面这种弱智般的骗局受害者采访,我们在各种媒体里已经见过多少次了?你知道王女士在多少个小网站注册时泄露过自己的隐私信息么?

在这个时代,你每注册一个小网站,在一个app上填写你的个人敏感信息,都有可能导致泄露。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要有这种防范意识,因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尚未解决的巨大难题。

信息时代,保护自己的隐私,对财产安全的自我警惕和防范,是最安全的保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