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师给自己孩子补课算不算违规?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微妙的,但也绝对值得好好掰扯掰扯。简单来说,老师给自己孩子补课,严格来说,是违规的,而且还挺严重的。 但为啥很多人觉得不是事儿,或者有人敢这么做,背后又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咱们得一点一点捋。

首先,咱们得明确“违规”是啥意思。在教育这个行当里,“违规”通常指的是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甚至是法律法规。而关于老师给自家孩子补课,这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的规定和潜在问题:

1. 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的明文规定:

好多年前,教育部就出台了各种文件,严禁中小学教师在职期间从事有偿补课,尤其是禁止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的孩子或其他学生提供有偿辅导。这规定可以说非常明确。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呢?背后有很多考量:

公平竞争原则: 老师作为教育的管理者和资源掌握者,本身就掌握着最直接、最权威的教学信息。如果允许他们给自己孩子补课,并且收取费用,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自家孩子更容易拿到“内部资料”、“独家秘诀”,而其他孩子即使花钱也可能得不到同等质量的辅导,甚至得不到。
避免利益冲突: 老师的职责是教好所有学生,而不是只盯着自家孩子。如果自家孩子成绩好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他可能会不自觉地将更多精力、更优质的资源倾斜给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班级里其他有需要的学生。这显然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
防止“家长教师”的双重身份滥用: 老师本身就是家长,又在学校任教。如果允许给自己孩子补课,那么他在学校里给孩子布置作业、评价孩子表现的时候,就很容易掺杂个人情感和利益考量。比如,为了让自家孩子在学校表现好,老师可能会给自家孩子格外优待,或者给其他学生设置难题。这种双重身份的混合很容易滋生问题。
打击校外培训乱象: 当时,社会上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乱象诟病很多,包括乱收费、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过度竞争等等。教育部门出台规定,也是为了规范整个教育市场,让学生和家长在一个更健康、更公平的环境中学习。老师在职补课,某种程度上就是把校内的教育资源和优势转移到了一个私人的、有偿的模式上,这和治理校外培训的初衷是相悖的。

2. 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

除了国家层面的规定,很多学校也会有自己的内部管理规定,对教师的行为有更细致的要求。其中,关于禁止有偿补课,尤其是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补课的条款,通常是明确的。如果老师违反了,学校会进行相应的处理,轻则警告,重则影响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甚至更严重的处分。

3. 老师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抛开硬性的规定,从职业道德层面来看,老师给自己孩子补课也存在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即使不收钱,但如果这种“补课”占用了老师本该用于学校教学、科研或者与同事交流的时间,或者导致老师在校内对自家孩子有特别的“关照”,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更别提很多情况下,这种补课是“有偿”的,那就更是触碰了红线。

那为啥有人觉得不是事儿,或者有人敢这么做呢?

这背后还有几个值得分析的侧面:

“自家孩子不算外人”的心态: 有的老师可能觉得,“我教自己的孩子,怎么了?这叫为孩子负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这种朴素的家长本位意识,在很多人看来是能理解的。尤其是在教育内卷严重的当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脱颖而出,老师家长自然也不例外。
灰色地带和“变通”: 有些老师可能会钻空子,比如不直接收取费用,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变相补偿”;或者声称只是“辅导一下”,而不是“补课”。有时候,即使是学校或教育部门知道,也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或者“处理起来麻烦”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潜规则”和普遍现象: 在某些地区或某些学校,“老师给自家孩子补课”可能已经成了一种不太公开但大家心照不宣的现象。当一种行为成为普遍现象时,很多人的道德敏感度就会降低,觉得“大家都这么做,我这么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现有制度的无奈或不认同: 有些老师可能觉得,现有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让自家孩子在某些方面“吃亏”了,或者学校的教学质量本身就不够理想,所以他们才选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孩子“兜底”。这种心态也包含了一些对教育体制的无奈和反思。
“亲情牌”和“特殊关怀”: 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老师在辅导时,除了知识点,可能还会结合对孩子性格、学习习惯的了解,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助。这种“情感附加值”是其他任何课外辅导都难以比拟的。

总而言之,从规定和原则上讲,老师给自己孩子补课(特别是涉及有偿性质)是违规的。 这个规定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保障教师职业道德和避免利益冲突。虽然我们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也理解有些老师可能出于无奈,但规则就是规则。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最理想的当然是老师能够坚守职业底线,通过合规的途径为孩子提供帮助,比如在课外时间进行义务指导,或者选择其他不违规的方式来支持孩子学习。

这件事的复杂性就在于,它触及了职业道德、家长责任、教育公平以及现实操作等多个层面。理解规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条规定背后所要维护的核心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写个段子:《一切为了公平》

甲: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公平了。

乙:没错,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太大了。

甲:我们得想办法促进公平。

乙:我赞同!

甲:在教育方面,有些家长是高学历,有些家长是低学历,这就造成了不公平。

乙:这事儿是真的。

甲:我认为,国家应该在每个高学历家长家里派一个监察员监督,并规定他们每天只能与孩子说20句话。如果高学历家长破坏规定,就强行把他们的孩子带走。

乙:啥?!

甲: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样规定,不就避免了高学历家长的孩子拥有太多优势了吗?

乙:这是不人道的啊。

甲:那你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低学历家长的水平吗?不能吧!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让高学历家长无法教育孩子啊。这样不就公平了吗?

乙:这也太奇葩了!

甲:还有的家庭,家庭氛围比较和谐,也是对孩子有正面影响的,这是对家庭氛围差的孩子的不公。

乙:你不会要强制人家父母离婚吧?

甲:那倒不至于,我觉得这种家庭也该派监察员长驻,规定这种夫妻每天说话不得超过20句,关系不能太好。

乙:人家夫妻关系好,也碍你事儿啦?

甲:没有办法,一切为了公平嘛!否则,你能改变家庭氛围差的家庭吗?很难吧?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家庭氛围好的家庭!

乙:可人生下来就是不公平的啊,有的人出身好,有的人聪明,有的人长相好。

甲:我会规定,收入高的家长,不准生孩子!

乙:啊?

甲:一切为了公平嘛。

乙:可这些人要是想要孩子呢?

甲:那就领养。

乙:领养来的孩子,就享受不到养父母优越条件带来的好处了吗?

甲:想要领养的孩子的高收入家长,要规定他们不能只领养一两个孩子,必须领养30个孩子。

乙:那怎么能照顾过来?

甲:就是要让他们照顾不过来啊,这样不就促进了公平吗?

乙:30个孩子,从哪里来?

甲:很多高学历家长会忍不住对孩子说超过20句的话,他们会被剥夺抚养权啊。

乙:很多高收入的家长,也是高学历家长啊。

甲:高收入家长如果符合高学历特征,也要规定他们和领养来的孩子每天不能说超过20句话啊。

高收入的家长,不准生育孩子,如想要孩子,必须领养30个孩子;高学历的家长,每天不能和孩子说超过20句话;家庭和谐的家长,每天不能和配偶说超过20句话。

乙:所以,一个高收入、高学历、家庭和谐的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必须领养30个孩子,每天和每个孩子说的话不能超过20句,和配偶说话也不得超过20句?

甲:没错!多么美妙的主意啊!另外,对于聪明的孩子,我们得想办法干扰才行。

乙:啊?

甲:每个班级都要派监察员,凡是考试总分在前5名的孩子、单科成绩太过优秀的孩子、有高超智力表现的孩子,都要登记在册。

乙:你又在想什么坏点子?

甲:我要派干扰员,对这些聪明孩子进行干扰,多给他们制造一些问题。

乙:制造什么问题?

甲:我会派专业干扰员,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干扰他们。如想办法造成他们家庭破产、找坏孩子霸凌他们、偷走他们的学习资料、让老师嘲讽他们、让同学孤立他们等等。

乙:啊?

甲:如有必要,可以规定,考试成绩优异的孩子,每次获得优异成绩,必须缴纳一部分罚款,作为“公平税”。考得越好,需要缴纳的“公平税”越多。

乙:这不是打击聪明人的学习积极性吗?

甲: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啊!一切为了公平啊!

乙:那长相好的人,也需要被罚款喽?

甲:罚款倒不用。不过对于长相好的人,我们也要采取措施,促进社会公平。

乙:什么措施?

甲:首先,要看长相怎么好法,是百里挑一的长相好,是万里挑一的长相好,还是超越众生的长相好。

乙:如果是百里挑一的长相好呢?

甲:规定必须剃光头,这辈子必须穿国家规定的难看衣服。

乙:如果是万里挑一的长相好呢?

甲:规定必须剃光头,这辈子必须穿国家规定的难看衣服。而且脸上必须被划五道。

乙:如果是超越众生的长相好呢?

甲:那么,剃光头、穿难看衣服对他们这群人效果不大。应该规定脸上必须被划五道,而且要被打断一条腿。

乙:你神经病啊!

甲:我现在有三步计划。第一步,全面控制地球,成为地球总统;第二步,开始我上述的“促进社会公平”计划。

乙:第三步呢?

甲:等这个公平计划在人类社会获得成功后,我还要把公平计划在动物界推广推广!君不见,现在长得好看的小狗,和长得不好看的小狗,互相之间也是不公平的!

乙:你怎么不规定人和狗之间也要公平呢?

甲:有道理!宇宙万物都应该是公平的,我的第四步计划,就是让狗、昆虫、白菜等等和人地位相同,这样一切都是公平的了。

乙:我可去你的吧!

user avatar

这以后立个规定!

老师不许辅导自己的孩子!

医生不许救治自己的孩子!

警察不许保护自己的孩子!

饭馆老板的孩子不许吃饭!

服装店老板的孩子不许穿衣服!

王思聪不许买房!

小糯米小海绵什么的不许演戏!

苍井空的孩子不许……

user avatar

有一年我们办公室有四名同事,可巧配偶也都是老师,8个人分别教小学数学,中学语文、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体育,和大学数学。于是大家相约,各自的孩子成长到各个阶段时,学习上有难题互相帮衬一下。

在这位举报的家长看来,我们这就是集体腐败,纪委可以将我们一锅端了啊……

user avatar

当前教育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给自己的孩子补课吗?

不是。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诡异的个案会成为网络热点呢?

因为教育行业在其他方面遇到了压力。

user avatar

看完这种问题,我不禁想起了我高中物理老师,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我记忆深刻的事情就是高一开学第一堂物理课,他花了四十多分钟时间给我们扯了一大堆貌似跟物理教学无关的内容,大致意思就是在说:

我们每个人活着,都要接受一些范围内的规则,你不要去问为什么规则是这样的,你只管去搞懂规则,知道在规则下如何play game就行了,我们物理学也一样,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范围,也有它的大前提,也就是默认就是对的东西,高中物理就更是如此,若想要自由地探讨问题,就必须先把你们以很不自由的方式圈定在一个范围内。因此,从现在开始,每当我说“A fact is a fact!”的时候,你们就应该条件反射地知道,你们越界了,要就此打住。

说完这段话,下课铃就响了,这老头子卷起课本,干脆利落地来了句下课,一溜烟儿就走了,留我们全班人在教室里面面相觑。

高中生涯里,后来经历了许多类似的问题的讨论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他这段话的意思了,因为许多事情都是有一个限定范围的,如果越界了,原来讨论的问题就不再有意义,甚至会像无底洞一样牵着你一直往下走,你们就会陷入一个没有终点的时间黑洞。

后来果然在数学课上遇到了好多次,争论到最后,一方坚持说,你又没有办法证明你说的绝对对,另一方马上就还击,你也没办法证明我说的绝对错呀!那场景就像是西游记里收沙僧那一集,孙悟空和沙悟净对着喊,你敢下来吗?你敢上来吗?一样。

最后我终于明白了高中物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一个好学校里,班上全都是各地选拔上来的尖子生,自然习惯性地喜欢追根究底,不会轻易承认自己错了,于是许多问题就陷进了时间黑洞,久而久之,就让一个老道的老师先在开学前与同学们约法三章,让同学们意识到,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边界。

后来毕业后,我又发现,社会上其实许多问题,之所以讨论不出来个所以然,就是因为每个人圈定的范围不同,站的立场也不同,那么争论的角度也不同,自然就不会问出一个所以然来。

下面这个经典的图就说明问题了,一件事情,到底应该公平优先还是平等优先?还是自由竞争?

思考久了你就会发现,许多社会问题,都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在复杂的环境下圈定一个漏洞百出的范围,制定一个不完美的规则。

然而就像高中物理课堂一样,总会有人越界对规则开始问一个为什么,然后带着许多人开始问一万个为什么,然后规则就不再是规则了。

user avatar

我是程序员,我教我孩子编程,只要面试招聘的时候我没参与,我教小孩编程管你什么事?

我是驾校教练,我教我孩子开车,只要我不放水给我孩子驾照,我教小孩开车管你什么事?

我是老师,我给我孩子补课,只要我考试时不做假,我教小孩学习管你什么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