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仁在第三次四平战役的表现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第一个非常,是因为第三次四平战役是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夏季攻势收尾阶段进行的一次战役。
当时的东北战场上,国共两军从1946年12月恢复大规模交战到1947年6月第三次四平战役开始已经苦战了半年,国军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失败到夏季攻势被民主联军追着打,实力和士气都已经衰弱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
参加第三次四平战役的陈明仁的第七十一军之中,代表着1946年第二次四平战役时期实力水平的部队只剩下八十七师的两个团,剩下的不是新兵就是保安团,可以被标记为残部。
所以第三次四平战役在双方的计划中都不是一个要塞攻坚战,而是一次大规模野战之后追亡逐北的扫荡战。
按照林彪的预计,陈明仁在东野连战连捷之下可以轻易摧破,而按照杜聿明的估计,陈明仁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第二个非常,是陈明仁有意识的成功组织了一场解放战争中国军唯一的一次要塞守备战。
在四平接近地、四平城墙、四平铁路西市区、四平铁路东市区的守备战斗中,陈明仁控制所部真正做到了目的明确、战术得法、败而不乱、逐次抵抗。
可以说是在一个远比斯大林格勒更为不利的情况下再现了斯大林格勒式守备战。
其表现是非常优异的。
第三个非常,是陈明仁在军部被粉碎后仍然成功地继续指挥军队进行抵抗,这是远远超过当时中国军队的一般水平的华丽表现。
第三次四平战役,共军的第一个没想到,是突破了城墙之后还需要进行惨烈巷战;第二个没想到,是陈明仁老窝都被抄了居然还没死透;然后才是第三个没想到,杜聿明受到了陈明仁的感召,居然还真的凑出了增援部队打出反击。
于是战役失败。
至于说长沙起义,拉胯的是程潜不是陈明仁,陈明仁只是程潜、白崇禧和蒋介石都认可的外聘总经理,第一兵团和陈明仁基本没什么关系,是程潜组建新湘军不力,被白崇禧掺了沙子,这批老头到底是过气了。
陈明仁在撑住了四平之后一手青天白日勋章一手撤职令,本身是国民党派系倾轧的结果,他应该被算作是国军靠边站将领集体反蒋的一个例子。
因为先前亲信的将领被共军消灭,才轮到这批靠边站的出来做官,于是这批满腹怨气的将领带上兵了以后纷纷爷去投八路,往死里恶心老蒋。
陈明仁是这类将领的代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