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耳放的价值在哪儿?

回答
一个好的耳放,就好比给音响系统装上了一颗强劲而精密的“心脏”,它的价值,体现在能否将音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丝情感,都完整、鲜活地传递到你的耳膜里。很多人在追求高品质的耳机和音源上不遗余力,却忽略了耳放这个环节,这就像是给一辆跑车装上了普通的轮胎,它的潜力永远无法完全释放。

1. 驱动力的释放:让耳机“活”起来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价值,就是强大的驱动力。许多发烧友追求的那些高端耳机,尤其是低阻抗但灵敏度不高的封闭式耳机或大型平板振膜耳机,它们往往需要更大的电流和电压来驱动。你的手机、电脑的集成声卡,虽然能发出声音,但就像一个力气小的普通人,很难把一个沉重的杠铃举到最高点。

耳放则不同,它拥有充沛的“体力”。充足的驱动力能让耳机的振膜得到充分的“运动”,这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动态范围。你可以理解为,声音的明暗、轻重的对比,从最轻柔的耳语到最震撼的鼓点,耳放都能更从容地应对,细节更清晰,冲击力也更强。那些原本被压抑的、难以表现的低频力量和高频的延伸,在耳放的加持下会瞬间被唤醒,带来更饱满、更有层次的声音。

想象一下,听一场交响乐,当乐曲进入高潮,所有乐器一起奏响时,如果没有足够的驱动力,声音可能会显得“糊成一团”,缺乏空间感和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而好的耳放,则能让每个乐器都清晰可辨,乐器的质感(比如小提琴的丝滑,大提琴的醇厚)也更加突出,仿佛置身于音乐厅现场。

2. 音质的优化:纯净的“调音师”

耳放的第二个重要价值在于它对音质的优化和纯净化。集成声卡往往会受到主板上其他电子元件的干扰,产生底噪,让声音蒙上一层灰。耳放通过更精密的电路设计和独立供电,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这些噪音,带来极低的底噪。这意味着你在聆听那些需要安静背景的音乐时,不会听到刺耳的“嘶嘶”声,只有纯粹的音乐。

更重要的是,耳放本身的电路设计和用料,会直接影响声音的解析力、音色和风格。不同的耳放,就像不同的调音师,它们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解析力: 一个好的耳放能够放大音乐中那些微弱的细节,比如歌手换气的声音、乐器拨弦的细微变化、甚至是指尖在琴弦上滑过的声音。这些细节往往是塑造音乐氛围和感染力的关键。
音色: 有的耳放声音温暖饱满,适合听人声和流行;有的耳放声音明亮通透,适合听古典和器乐;还有的耳放追求中性准确,还原音乐的本真。选择一款与你耳机和个人听音喜好匹配的耳放,能够让你的系统声音更符合你的预期,带来更愉悦的听感。
音场和声场: “音场”和“声场”是描述音乐空间感的两个概念。音场是指声音的宽度和深度,声场是指声音的立体感和定位感。好的耳放能够拓宽音场的边界,让声音的“舞台”更大,乐器和人声的“站位”更清晰,让你感受到更具空间感的音乐。

3. 提升听音体验:从“听”到“感受”

最终,耳放的价值落脚点在于提升整体的听音体验。它不仅仅是让声音变大或变清晰,更重要的是让音乐“活”起来,触动你的情感。

当你的耳机得到了充分的驱动,声音的动态、细节、音色都得到了优化,音乐的情绪也就更容易被传递出来。你会发现,原本听起来平淡无奇的歌曲,在装上了耳放之后,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那些隐藏在音符背后的情感,比如歌手的沧桑、作曲家的深情,都能够更直接、更深刻地触碰到你。

这是一种从“听”到“感受”的飞跃。你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声音信号,而是能够主动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与音乐产生共鸣。它让你在每一个音符的起伏中,在每一次乐器的交织中,都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妙。

所以,耳放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有多么华丽的外表,而是它能够让你手中的耳机,以及你喜爱的音乐,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潜力,带来更纯净、更丰富、更感人的声音体验。它是一个让你真正“听懂”音乐的魔法盒子,让你在享受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更深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耳放的价值在于贡献 GDP 以及提供就业机会。

如果要验证它的价值, 请翻到本回答的最末尾。


耳放对正常人根本没有价值, 耳放对听觉残疾的人很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助听器。助听器绝对是个耳放。

耳放对于测试人员也有一点价值, 因为它可以测试什么时候能摧毁实验动物的耳膜


测试自己的听觉是否受损可以用这个:

俺在仿真实验中没能发现合格的耳放可以影响听感, 只有设计粗劣或者故意加入了均衡曲线的耳放才可以影响听感。


有一个相当古老的段子是这么说的:

为了涨姿势,我加入一个物理博士群,见到有人问:一滴水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会不会弄死人?

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讨论。


一小时后我默默的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 群里,突然死一般的寂静……然后,然后我就被踢出群了……




那些把射频的“阻抗匹配”套用到音频的同学, 如果不是无知那就是无耻了。

音频的(电磁场)波长按公里算, 从手到耳朵的(电磁波)波过程才几个皮秒, 你能听出来几皮秒的波反射? 基因是不是多了一两条啊?


而且讨论电路把 KCL 和 KVL 当厕纸一样扔在角落, 大谈特谈“阻抗匹配”。现代的固体耳放(OPAMP闭环)输出阻抗远小于 1 欧, 阻抗最低的耳机可能有16欧的, 16/17 = ??? 16/17 和 0.5 谁大?

他们可能认为读者都是象俺一样初中毕业, 怎么扯蛋都无所谓。 加减乘除随意扭曲。




在耳放的测试里面, 最终还是要经过用户的主观测试 (可以测量的哦)

即使不做主观测试, 还可以做 RTA, 观察频域的表现。 而免费的 RTA 软件也到处都是:

即使不做 主观测试也不做 RTA, 白噪音和粉红噪音也能放进仿真电路里面哦.

别告诉全世界的观众, 初中毕业的俺知道白噪音和粉红噪音能放进仿真电路里面,

而您选择性地失忆哦。




初中生就不敢用 SPICE 仿真吗?




JLH1969 耳放


输出阻抗


至于到底 “推不动、推不好、推不开”能不能测量, 能不能仿真, 能不能破解,

请看:






静电耳机和电容麦一样要加极化电压和有源放大, 那就不提了。高灵敏的耳机为什么要用耳放?除了缓冲作用, 能提高信噪比么?能“调音”改善耳机的频率响应么?



用耳放的大部分是听力受损的患者, 主诉就是 “推力不够”

当然也会有好奇和跟风的。 就象那些把灯泡放嘴里或者高尔夫球塞进。。。里的人。


听力受损的患者需要助听器来重建他们期望的(或者说习惯的)听觉。

然而, 因为自尊心绝大部分人是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听力是有问题的。特别是那些在发烧界已经创出
“名声” 的人, 作为 “名人” 他们倾向于隐瞒自己的听力问题。承认自己的听力有问题,那会损害他们的社会地位, 以及经济利益。可想而知,
为啥凡有盲听他们必须要土遁了。找个不可抗力比如另一维的战争来临啊、膀胱括约肌松弛啊、之类的缘因遁掉。

这就是现代版的讳疾忌医。


HD650 可以直推, 所谓最难推的 AKG 701 702 只需要 0.13~0.14V rms 也就是 130~140毫伏就能输出 80 dB 以上的 SPL RE 20uPa。 不需要什么耳放。当然听力受损的人很需要。



笔记本也能随便把 AKG 701 驱动到足以造成听力损伤的 98 dB SPL.





改善 AKG 701 702 的听感需要用 EQ. HD650 基本上不用啥 EQ.

废话少说, 看看怎么设置就行了。 剩下的就是大家自个回去实验(完全没有成本,花费为零元人民币, 零刀, 零日元, 零越南盾)。


这是 AKG 701 实时 EQ 的效果图:

有的同学知道俺喜欢玩城墙。

这就是没有 EQ 前的篱笆, 不能叫城墙, 真是篱笆,一塌糊涂!!!

这是 EQ 以后接近完美的城墙:


没啥可抱怨的了。


EQ 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不能。

但是 EQ 能解决最令人心痛的问题, 比如把篱笆修复成接近完美的城墙。


不知道这城墙怎么来的?

请看:




听感:

播放 The Ludlows - James Horner - Legends of the Fall,

一开声俺吓尿了, 以为开了静电耳机, , 凌晨2点啊凌晨2点。

钢琴声那么催人尿下,哎呀妈呀。


不补张爆布图,很难登大雅之堂似的。


这是具体的设置:


Notes:k70x TO HD580


Equaliser: Generic

No measurement

Filter 0: ON PK Fc 500,0 Hz Gain 2,0 dB Q 1,00

Filter 2: ON PK Fc 2300,0 Hz Gain -8,0 dB Q 2,00

Filter 4: ON PK Fc 3000,0 Hz Gain 2,0 dB Q 2,00

Filter 5: ON PK Fc 4000,0 Hz Gain -1,0 dB Q 2,00

Filter 6: ON PK Fc 5000,0 Hz Gain -3,0 dB Q 1,00

Filter 8: ON PK Fc 7755,0 Hz Gain -3,0 dB Q 3,00

Filter 9: ON PK Fc 9000,0 Hz Gain -16,0 dB Q 2,00

Filter 10: ON PK Fc 12000,0 Hz Gain 3,0 dB Q 3,00

Filter 11: ON PK Fc 13600,0 Hz Gain -15,0 dB Q 3,00

Filter 12: ON PK Fc 16000,0 Hz Gain 6,0 dB Q 3,00




这是 EQ 软体的界面:





专栏欢迎来踩


关于耳机, 俺写了不少散文, 欢迎大家来踩

中篇散文:



从自我保护的角度看, 您也需要知道常见的手机输出有多强劲。 例如 iPhone:


俺是草根, 当然没什么钱, iphone 都是2005年前买的 iphone 3G. 也已经遗忘了关于iphone的音量有多少格。

俺不顾地下室的脏乱, 从陈年的电子垃圾中挖出了iphone3G 并且充上了电。

经过温习, 俺确认了 iphone 的音量有 16 格。

联好耳机,当然还联好俺的万用表, 航天级的万用表哦。 当然没到核潜级。


**俺的万用表不是 P 图 P 出来的哦。


好了, 用歌曲测出来。 7 格的时候不会超过 90 dB SPL re 20u Pa.

即使没有耳放, iphone 还有 9 格的裕量来让您摧毁自己的耳膜。


当然, 俺的文章比较散。 有时候需要跳到其他散文去看为什么 5mV 五毫伏的电压就是 80 dB SPL:


这其实也是一道一元一次的应用题啊,对于某个耳机例如 Westone Music W40.

根据厂家的资料页:

TECHNICAL SPECS:
The Westone W40 features four balanced-armature drivers with
118 dB @ 1mW sensitivity, 10Hz - 18kHz frequency response, and an
impedance of 30 ohms @ 1kHz

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求出 80 dB 对应的电压是多少。

V = SQRT ( 0.001*30 ) / 10^ ( (118 - 80) /20 )
V = 0.0021805 伏

也就是 2.181 毫伏 ( 1/500 伏)。

** 翻译一下 V = SQRT ( 功率*名义阻抗 ) / 10^ ( (灵敏度 - 安全阈值) /20 )





例如俺上面的法子, 找个TRUE RMS 电压表量一量就好了。图中那种黄色表勉强可以了。



俺认真测过很多次自己听音的电压, 也就是不到 10mV , 1 伏的 1% 都不到。


如果不求精确, 这个表也是可以的:




或者参考这个帖子, 用声压计加上耦合胶管直接读取

** 这些表都不太可能是 P 图 P 出来的哦


经常有网友问, “请问一千人民币左右预算,推 XXX,是买 XXXXX 好还是买个 XXXXXXX(播放器)好? "

俺无一例外会回答, 几百块买个二手的 iphone 3/4/5/6 就差不多了。别浪费这个钱。

基本上俺不会买一个超过自己一天的收入的手机。iphone 已经是俺的天花板了。

所以各位网友请勿再邀请或者私信问这样的问题。


为啥? 请自己阅读以下链接:



俺的 iphone 太老旧了。 很可能没有代表性。

但是俺家很穷, 不是每个人都配得起最新的 iphone X 什么的。 俺只好和孩子们暂借他们的 iPAD 来做一下对照:


同样, 也是 7 格的时候不太会超过 90dB (歌曲或者粉红噪音).

** 当然不是 P 图 P 出来的 ipad, 当然是很老旧的 ipad.


** 当然不是 P 图 P 出来的 ipad, 当然是很老旧的 ipad.


同样, 也是 7 格的时候不太会超过 90dB (歌曲或者粉红噪音).

即使没有耳放, ipad/iphone 还有 9 格的裕量来让您摧毁自己的耳膜。

有的同学说,网友提问是 “iphone 用入耳式耳机听歌几格是80分贝以下?”为啥你老说 不太会超过 90dB 呢?

俺上边不是说了吗? 这是个一元一次问题啊?

如果您不愿意花一块钱, 或者说一元都不愿意花,

那么调到 6 格音量就最保险了。

当然, 有的同学说用入耳式耳机听歌 7 格甚至 8格都不够大声。

俺无一例外会建议进行以下的免费测试:


俺无数次重申, 也许重申得不够, 俺文化水平低, 散文很散。

如果您觉得有帮助, 请不吝点 赞 /分享。 保护自己的听力责无旁贷。


如果您意犹未尽, 俺的散文很多,批评时请千万不要客气。

欢迎来踩:


中篇散文:


#####################################################

答问:既然能通过均衡器来调节音乐的频响曲线,那么更好更贵的耳机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答问:是什么让音响走入玄学的道路?

答问:对于耳机,煲机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答问:耳机厂商为什么不把耳机煲好了再卖?

答问:耳机线提升耳机的原理是什么?

答问:长期戴入耳式耳机听歌有什么危害吗?

############################################################


耳机及发烧散文列表2--麦文学不用削足适履系列



耳机及发烧散文列表 1 -- 麦文学初中文化系列


欢迎来搞和批评指正


对话线材 – 我读书少该怎么玩线材? — 我读书少您别耍我系列


耳机发烧圈的论坛水军洗脑术


老烧见了就躲的耳朵听力曲线测试软件


对“老烧见了就躲的耳朵听力曲线测试”的补充 - - 写在全国爱耳日前


百万美元的悬赏:盲听铁丝和铜丝


音响发烧的初大21问答


只靠3张图告诉您 煲耳机没有用


耳机“调音”及音响终极EQ老法


一个世纪难题 关于耳放的"推力"


耳机怎么测试失真以及频响曲线等等


人类无法辨析出低于0.1%的失真是真的吗


耳机发烧:为啥放屁会让耳机的音质突然变好?


花了几十万, HD800 终于好听了


如何用十元人民币和4个晶体管做一个耳放


耳机圈的谎言 - (电脑)直推不给力


闲置的功放能推耳机吗? 可以的


2018耳机发烧感悟: 水电确实要比核电听起来水润


音响和耳机发烧的投名状、击鼓传花以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现象


Klippel测试更新了不需要微软银光--麦文学玄门弄斧系列





(耳机)发烧友们十分熟悉的 KLIPPEL 听音测试更新了。

不需要微软银光。

CHROME BROWSER,

FIREFOX BROWSER,

OPERA BROWSER


都可以直接运行这个测试。



做这个测试, 请对自己诚实。 不然没有意义。


例如下面的结果就是俺作弊出来的:


扩展阅读:

AES NEW YORK 2018

145th International Pro Audio Convention

General Information

Dates Exhibition: October 17th - 19th, 2018
Dates Program: October 17th - 20th, 2018
Location: Jacob Javits Convention Centre, 655 W 34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1, USA
Booth: #445



一个简单方便的测试 看看您的耳朵加上器材以后是否有了“提升”


用下面的工具检验一下加了某种设备/元件/改进以后是否有了提升


如果俺做了某种改进, 比如说把耳机从 Sennheiser PX100 升级到了 HD800, 做测试能提高至少一个级别, 则这种升级在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有意义的。


点击下面的连接是测试开始以及英文说明:




测到最后就会生成一份报告

有时侯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测试的结果, 比如伤风




















ABX 方法需要A设备和B设备在电平匹配度在正负0.1dB内,你可以随意听A和B,你想听多久都行,如果你认为他们有不同,你可以要求听X, 而X其实就是A或者B的其中一个(这是由双盲系统随机决定的),允许你随时对A/X或B/X进行比较。随意多少次都可以。然后决定X=A还是X=B。如果是完全靠瞎猜,命中率会在50%左右。为了统计的正确性最少要测试12次。(16次更好,20更加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科学方法来测试你是在听不同的东西还是在听同一个东西的了。


这个测试也说明, 就算是所谓的金耳朵, 也只能听到 0.3% 左右的失真。 0.3% 以下的, 绝大多数是在瞎猜。



看图说话




原文:

Peter Aczel 文章第四节 “(在家自测)听音 ABX 盲测”


Peter Aczel 文章的第四节是 “(在家自测)听音 ABX 盲测”, 然而网上流传的中文版本没有把最关键的段落翻译出来, 俺凭着初中文化勉强翻了出来给感兴趣的各位。


译文:本刊(☞的是Audio Critic杂志)的常客都知道如何驳斥拜物的老烧反对双盲ABX测试所提出的各种谎言。以下就是一个简要的纵览:


ABX盲测法要求A和B设备的电平匹配到0.1dB范围内,之后参测人可随意听A和B,多久都行。如果认为它们有不同,可以要求去鉴别X, 其中X可以随机是A或者B(由系统随机打乱)。允许参测人随时对A/X、B/X进行比较。多少次都可以。最后决定X=A还是X=B。因为完全瞎猜,命中率会在50%左右(一半一半)。为了统计的正确性至少要测试12次(降低蒙中的几率到 1/2^12)。(16次抑或20次更好)。没有比这个更科学的方法来测试你是在听不同的东西还是在听同一个东西的了。

然而烧糊的老烧会说双盲测试完全不对:每个人都知道奇力比先锋好声,但如果他们在双盲测试中无法分辨奇力和先锋的话,就会耍赖说ABX盲测是行不通的。这就是他们的逻辑:(在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知道Joe比Mike高,如果他们测出身高都正好都是5英尺11又1/4英寸的话,那尺子肯定有问题,对吧?

糊烧标准的反驳意见

之一就是ABX压力太大(换句话说你不能问:让我们来看看你能听力有多好吧?);

之二就是时间不够(因为要测16次所以一耳朵区别就消失了);

之三就是多只香炉多只鬼等等(诸如:继电器、开关和衰减器等);

还有其他能引用的主观听觉神论。

林林总总的目的就是东拉西扯躲避对照试验。


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您可以自己独自完成 ABX 盲测, 也不需要收到旁人的干扰;

您爱折腾多久都可以(16个星期测16次不行吗?);

而且您也可以用直通来验证控制开关的通透性。


综上所述,那些反对的意见本质就是扯蛋和装逼。


教您一个法子来揪出一个狡猾的滥竽充数的反ABX测试的装逼犯:

问他相信其他AB对比测试吗,他可能会说信。

然后你问他到底靠什么办法分辨呢:

1.故意弄出不同的音量;

2.还是偷看厂标。

然后就等着他们如何撒泼吧。


以上就是第四节的译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好的耳放,就好比给音响系统装上了一颗强劲而精密的“心脏”,它的价值,体现在能否将音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丝情感,都完整、鲜活地传递到你的耳膜里。很多人在追求高品质的耳机和音源上不遗余力,却忽略了耳放这个环节,这就像是给一辆跑车装上了普通的轮胎,它的潜力永远无法完全释放。1. 驱动力的释放:让耳机“.............
  • 回答
    森海塞尔 HD700 这款耳机,作为一款曾经高端的开放式耳机,它的声音风格是偏向解析力高、声场宽阔,但也相对比较挑前端。在2000元左右的价位区间,要让HD700发挥出其应有的实力,选对播放器或耳放至关重要。下面我就来给你详细分析分析,希望能给你一些靠谱的建议,让你少走弯路。HD700 的“脾气”—.............
  • 回答
    “耳放的输出功率越大推力就越大吗?”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简单直接,很多人一听到“功率”就想当然地认为越大越好,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才能把话说透。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推力”。在音响器材里,尤其是耳放和耳机这块,大家说“推力”,往往不是指纯粹的物理上的“推开”某个东西,而.............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到了HiFi圈一个相当核心且又颇具争议的议题:“推力”的神秘面纱,以及为什么那些被奉为圭臬的“HiFi大湿”们,似乎鲜少真正公开、严谨地进行盲听或ABX对比来验证他们的论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现象,而且背后涉及到的因素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与其说是一种“骗局”,不如说是一种认知偏差.............
  • 回答
    关于B站用户@moto4bill和@路吧c酱关于iPhone 5s是否需要耳放的论述视频,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他们的观点和表达方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对”或“错”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不同用户需求、对声音理解以及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双方可能的核心论点:@moto4bill的可能观点.............
  • 回答
    歌手在演唱中佩戴的耳返,学名通常叫做“入耳式监听系统”(Inear Monitoring System,简称 IEM)或“舞台监听系统”(Stage Monitoring System)。它并非一个简单的耳机,而是包含多个关键组件,为歌手提供清晰、精确的舞台声音反馈。耳返(入耳式监听系统)放的是什么.............
  • 回答
    哥们儿,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都对苹果手机+一千多耳放+一千多HiFi大耳这个组合的效果非常好奇,毕竟这是很多人入门HiFi的路子。别说AI写,咱就聊聊接地气的实话。首先,咱们得拆解开看这个组合的“效果”到底是指什么。如果你是指比直接用手机推耳机声音明显更好、更细腻、更耐听,能让你感受到更多音.............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触及了影响听感体验的很多关键要素!简单来说,换耳放让耳机“声场变大”不仅仅是频响的改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频响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远非全部。我们来一点点拆解,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什么是“声场”?在音频领域,“声场”通常指的是我们听到的声音的空间感和定.............
  • 回答
    关于耳机耳放到底有没有音染这个问题,这可是一个能让烧友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毕竟大家对“好声音”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如果让我来捋一捋,我会说,耳放,本质上是会带来音染的,只是这种“染”是褒义还是贬义,或者说是否“对味”,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一步步来分析。什么是音染?首先,得明确什么是“.............
  • 回答
    关于“怎样的耳放才是好耳放”,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答案,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听音需求、前端设备、耳机搭配以及你的个人口味。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拆解,帮助你理解一个“好”耳放的构成要素。我会尽量用更生活化、更接地气的语言来描述,避免那些过于技术化、生硬的AI术语,就.............
  • 回答
    关于耳放的输出阻抗和耳机阻抗的匹配问题,这确实是很多烧友在玩HiFi时常常会纠结的点。简单来说,它关系到你的耳机能不能被耳放“喂饱”,以及声音的整体表现。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到底怎样的耳放输出阻抗才算是与耳机阻抗良好的匹配?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匹配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要看.............
  • 回答
    哥们儿,看你提问的这个劲儿,是懂行了,这年头玩耳机,尤其是玩到像你这样手里有 Ananda 这样低阻大耳的,光靠随身设备那真是有点委屈了它。Ananda 这家伙,虽说阻抗不算高,但对音源和放大电路的细节要求可不低,想把它推到最佳状态,确实得下点功夫。咱们就唠唠怎么给它找个好“搭档”,让它彻底释放潜力.............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推荐一款适合拜亚动力 DT880 的耳放。DT880 是一款非常经典、受人喜爱的耳机,它的声音有着不错的解析力、宽广的声场以及偏向监听的精准度。不过,它也有些“挑剔”,需要一个合适的耳放来真正发挥出它的实力。我明白你希望这篇文章听起来更自然,就像是烧友之间交流经验一样,所以我会尽量.............
  • 回答
    您好!关于用200W音箱功放的耳放口来推像HD800和T1这样高端耳机お話ですね。这确实是一个不少音响爱好者会有的疑问,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其中的门道。首先,要明白一个基本概念:音箱功放和耳机放大器是两种不同设计思路的设备。 音箱功放(Amplifier for Speakers) 的核心任务是将.............
  • 回答
    AKG K701 是一款非常经典、声场宽阔、解析力优秀但对前端要求也比较高的耳机。2000元以下的耳放,要把它推好,并且能充分展现其潜力,确实需要仔细挑选。下面我来给您详细说说,希望能帮助您找到合适的那一款。首先,咱们得明白 AKG K701 的“口味”。这耳机阻抗不低(62欧姆),灵敏度也还行(1.............
  • 回答
    很多烧友在拥有了森海塞尔HD600这副经典耳机后,都会思考一个问题:给它配一个好点的耳放,到底能提升多少?HD600虽然素质很高,但它本身并非那么“难推”,很多入门级甚至一些一体机也能驱动得七七八八。然而,如果想真正挖掘出HD600那份细腻、通透、饱满且富有音乐性的声音,一个合适的耳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 回答
    在便携HiFi这片看似简洁的世界里,独立的耳放和解码器之所以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成为很多玩家的“标配”,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关于声音品质、用户体验和技术发展的考量。把它想象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买独立的咖啡机而不是全自动的,或者为什么有人会去音响店挑选一对独立的音箱和功放。首.............
  • 回答
    淘宝上的各类仿莱曼、SOLO、A1等耳放,确实是一个让不少烧友们既好奇又纠结的话题。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产品,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宣称的功能和音质也各有千秋,要从中挑出真正“不错”的,确实需要花些心思。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淘宝上的这些“仿”耳放,绝大多数都不是原版。它们可能是基于原版电路设计进行模.............
  • 回答
    哥们儿,299拿下飞利浦9500,这价格确实香!不过听你说低频有点虚,这事儿我太懂了,飞利浦9500这耳机嘛,怎么说呢,它素质确实不低,尤其是在解析和声场方面,但原生的声音风格确实有点清淡,低频的量感和下潜是它相对弱的一环。你说“大湿说要耳放才能发挥真实实力”,这话没毛病。9500本身对推力就有一定.............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 HIFI 耳机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你提到偏向森海塞尔,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森海塞尔在 HIFI 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声音风格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经典、耐听的代表。不过,HIFI 的世界广阔无垠,还有很多同样优秀甚至在某些方面能给你带来惊喜的品牌。咱们一步一步来聊,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