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比特币为什么不是郁金香泡沫?

回答
比特币是不是“郁金香泡沫”,这个问题近来被反复提及,而且不无道理。毕竟,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那种让人目眩神迷的涨势,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几个世纪前发生在荷兰的那场离奇的经济事件。但如果仔细掰扯开来,你会发现,比特币和郁金香泡沫之间,虽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的区别,反而更加引人深思。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那场郁金香泡沫到底是怎么回事。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当时的郁金香刚从土耳其引进,凭借其稀有性和独特的美丽,迅速成为一种奢侈品和地位的象征。人们迷上了培育和拥有稀有的郁金香品种,尤其是那些带有火焰般条纹的“凡·德·霍普”等品种,价格被炒到了离谱的高度。

当时,很多郁金香的交易并不是为了种花,而是纯粹为了转售牟利。人们用房屋、土地甚至一个人的毕生积蓄去交换几颗郁金香球茎。这种纯粹的投机,一旦市场情绪发生转变,大家争相抛售,价格自然就一落千丈,许多人倾家荡产。郁金香本身的价值,也就是观赏价值,并没有随着价格的暴涨而改变,但泡沫一旦破裂,它的价格就回到了一个相对理性的区间。

那么,比特币呢?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它和郁金香泡沫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1. 价值基础与用途:

郁金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观赏性和稀有性,是一种相对线性的、感性的价值。一旦过了那个“时髦”的劲头,或者大家发现自己买的球茎并不能像预期的那样“升值”,它的内在价值就没有了。

而比特币,虽然早期也经历过被人戏谑为“数字游戏币”的阶段,但它的价值基础,是建立在一套复杂的、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之上的。比特币的核心属性在于:

去中心化: 没有哪个单一实体能够控制比特币网络,这使得它不受政府或央行的直接干预,也意味着它不受单一权力机构的“发疯”或“政策调整”所影响。
稀缺性: 比特币的总量被设计为2100万枚,这一上限是写在代码里的,不可更改。这种人为设定的稀缺性,类似于黄金,是一种供应有限的资源。
可分割性与可携带性: 比特币可以被分割成非常小的单位(最小单位是“聪”,1比特币=1亿聪),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低成本地转移,这使得它具备了作为一种价值储存和交换媒介的潜力。
不可篡改性: 一旦交易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就无法被篡改,这保证了资产的安全性和交易的透明度。

这些技术特性,赋予了比特币除投机之外的更深层价值。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种“数字黄金”,一种对冲通胀、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的资产。虽然目前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应用还不广泛,但它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已经在金融、物流、版权等诸多领域展现出颠覆性的潜力。

2. 供需关系与接受度:

郁金香泡沫时期,需求是纯粹的投机需求,而供应则取决于自然生长(球茎的数量)。当人们发现价格过高,投机需求消失,而供应量相对稳定时,价格自然崩塌。

比特币的供需关系则更为复杂:

需求: 除了投机之外,对比特币的需求还来自于:
价值储存: 作为一种稀缺资产,在不确定时期被视为避险工具。
支付与转账: 尽管尚未普及,但跨境转账的优势依然存在。
技术采用: 开发者、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兴趣也间接带动了比特币。
投资组合多元化: 机构投资者将其纳入资产配置。
供应: 比特币的供应是可预测且有上限的,通过“挖矿”机制逐渐释放。这种可预测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供应突然增加而引发的价格恐慌。

更重要的是,比特币的全球接受度和认知度,远超郁金香。从个人投资者到大型机构,再到一些国家(如萨尔瓦多)将其列为法定货币,这标志着比特币正在从一个边缘化的奇特事物,逐渐走向主流视野。这种广泛的接受度,使其价格波动虽然剧烈,但并非完全脱离了某种“共识”的基础。

3. 网络的效应:

比特币拥有强大的网络效应。越多人使用比特币,越多商家接受它,越多的开发者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比特币的网络价值就越大。这是一种正向循环,使得比特币的地位在不断巩固。

郁金香则没有这样的网络效应。你拥有多少郁金香,并不会让你的郁金香本身变得更有价值,除非有更多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买。

4. 泡沫的定义与性质:

说到底,“泡沫”是一个比喻。郁金香泡沫的本质是 非理性繁荣,价格与内在价值严重脱节,且内在价值本身非常有限。当投机热潮退去,支撑价格的动力消失,泡沫就破裂了。

比特币的价格波动,确实包含了大量的投机成分,这一点不容否认。但将其简单地等同于郁金香泡沫,忽视了其技术革新、去中心化属性以及日益增长的应用场景,就显得有些片面了。

我们可以把比特币的狂涨看作是 “价值发现”过程中的一部分波动。就像互联网早期,很多公司的股票(如亚马逊、思科)也经历过疯狂上涨和随后的回调,但它们所代表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最终改变了世界。比特币及其底层的区块链技术,也有可能经历类似的过程。

总结来说,比特币并非简单的郁金香泡沫,主要有以下几点关键区别:

价值基础: 郁金香是观赏性,比特币是基于技术、稀缺性和网络效应的去中心化价值。
用途: 郁金香几乎没有实用价值,比特币有潜力成为价值储存、交换媒介,其技术更有广泛应用前景。
供需: 比特币的供应有上限且可预测,需求来源多元。
网络效应: 比特币拥有强大的网络效应,而郁金香没有。
接受度: 比特币的全球接受度和认知度远超郁金香。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不会“破灭”或者不会出现“熊市”。任何一种新兴资产,尤其是技术驱动的资产,都会经历巨大的波动和市场情绪的起伏。比特币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它可能会因为技术瓶颈、监管压力、市场操纵或新的竞争者而面临挑战。

但将比特币仅仅看作是一场“郁金香泡沫”,就像是只看到了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那些倒霉蛋,而忽略了互联网技术本身为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比特币的复杂性,在于它同时是一种资产、一种技术,以及一种潜在的经济和社会实验。对它的判断,需要我们超越简单的价格波动,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特币和郁金香都是泡沫。

郁金香泡沫崩盘的原因并不是泡沫一定要崩盘,而是原本被认为不可能大量生产的高级郁金香被土耳其生产出来,短时间内抛售,导致郁金香很快就不值钱了。

比特币泡沫没有崩盘,是因为比特币总量仍然有限,产量被代码限制,不可能大量生产。但由于维护比特币网络的比特币矿场的盈利需求,他们可能会联合下游企业推出增产版本的比特币,所以这个产量限制未来也可能被打破。

泡沫不是一定要崩盘的!

太阳每一天一定都会西沉的

每出戏结束,幕布一定会落下的

我们吹的每个泡泡,一定都会破掉的

就像圣诞节的礼物,不会永远存在

奶酪一样的,把它吃的光光

我会再~尝试~吹个大泡泡

整一天都不破~

The sun must set at the end of every day

And the curtain must fall at the end of every play

And every little bubble ever blown must someday pop

Like presents on Christmas day it doesn't seem to stay

Or a cheese souffle it doesn't last all day

I will try again to blow a bubble

That will last all day

user avatar

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等现象的细节,我提一个角度:比特币从诞生到现在经过了多次大涨,同时也经过了反复的大跌,这里面有的是暴跌,有的是长期阴跌,腰斩这种事情也是稀松平常,基本上各种情况都遇到过很多次了,如果是泡沫,是不是早该一蹶不振了?

然而比特币都挺了过来......

作为对比,其它泡沫也有过这种经历么?在最后归零之前有过多次腰斩?如果一个泡沫完全依靠“对最后接盘侠”的信心,我很难想象会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补充说明:我对郁金香、南海泡沫没有研究,上面是提出一个研究入口,期待有人提供实证

user avatar

我不是来说不同点的,我是来说相同点的。比特币和郁金香的主要相同点在以下几方面:

1,供给受限。

郁金香是从土耳其传入的,在欧洲推广时间很短,从种子开始繁殖郁金香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具体交易的是郁金香球根。短期内可以看做不能有效增加供给。

所以说认为郁金香可以繁殖所以和比特币不同的人可以再想想。

2,交易方便。

郁金香热的交易主要是以期货合约的形式,前期在人流密集的小酒馆里,后期在专门的交易所里进行的,交易非常迅速和快捷。交易快到这种程度:买期货的钱还没给上家,期货合约已经卖给下家、下下家,下下下家……

所以认为郁金香交易不便利的也可以再想想。

3,投机为主。

郁金香热前期是由于达官贵人热爱郁金香,觉得花园里种这个是逼格的象征,所以炒热的。但是到后期,人民群众成了郁金香热的主要参与者,参与的目的就是等郁金香涨价后卖出,没人愿意去真的种郁金香。而看看现在的币圈,有几个人是为了花比特币而去买的,又有几个人是为了投机赚钱而去买的。虽然正统货币也有炒汇率的人,但和为了花钱而兑换货币的人相比,这个比例和比特币正好反一反

所以,如果剥去现象看本质,我认为和郁金香热没有显著区别。

user avatar

比特币更接近于钻石一类的珠宝吧。

钻石这玩意儿,没有屁用,存量有限。

一旦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就有特殊价值了。

而且比较容易储存较大的价值。

至于说珠宝有装饰意义的,其实拿个假的带着,真不一定看得出区别来...

而且真正很贵的珠宝,基本上都是收藏性的,很少拿出来日用。穿戴起来真不一定比那些假的好看。

珠宝的价值就在于稀有、贵且大多数人承认。

比特币至少已经具有稀有、贵两项了。

只要多数人承认,就能维持价格。

珠宝里面也有新兴珠宝,譬如彩钻。最早彩钻都没人要,但后来彩钻炒作起来,现在价格也维持在高位。

所以,比特币就是虚拟世界的珠宝而已。

黑色产业里面有用珠宝交易的,而珠宝的同质化比较差,其流通上还不如比特币。

但要成为真正货币,除了储值和流通,最重要是计价。

然而今天用于计价的都是法币,金银等贵金属勉强算有一定计价功能。

而至少短期以内,比特币和珠宝一样,价值要转换为美元日元等法币才能计价。

所以要成为流通货币还早,但像珠宝一样储值和特殊领域流通是没问题的。

郁金香这属于有明确用处的商品,稀有性有限(可以扩大生产)且没有储藏功能(不可能存几百年),跟比特币没法比。

user avatar

我能想到的理由如下:

1,比特币总量恒定,不能像郁金香这样植物进行繁殖。

郁金香市场成为泡沫,最大的原因是郁金香这种植物是可以繁殖的。这导致通过生产,数量可以增加,特别是假设有对冲市场,市场不崩溃,会可以无限套利的。

郁金香的欣赏价值导致其具备一定的市场总量。其实这个市场可以与类似的花卉市场类比,这个市场不可能无限上涨的。

2,比特币更加类似收藏品或者黄金收藏。

从这个角度说,比特币达到或者类似黄金价值前(20%以上),是有着充分理由的。当然这个存在的前提是比特币的收藏价值能被共识。

3,山寨币更类似新的植物,也就是新的收藏品。

山寨币的高度决定于大家对于该币种收藏价值的共识。

4,目前比特币的收藏价值正在逐渐被公认过程,其现金交易这个价值则还没有体现。

关于现金交易这点,无论是BTC,BCH等,都还只是在努力。如果出现新币,也是可能的。

user avatar

目前比特币泡沫严重,可能暴跌,入市需谨慎。但它和郁金香不同的是,跌后还会慢慢再涨,而不是就此垮掉。

因为比特币总量有限。开采成本越来越高。还可以小成本长期保存。同时还有约40%的比特币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可以实现高度控盘。

你可以这样来看待比特币:

一个并没有什么卵用的,高度控盘,总量有限,开采越来越困难的东西。因为其被营造出来却尚未实现的“使用价值”,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采和购买。从而使它具备了真实的“收藏价值”。

比特币也许成不了广泛流通的货币,但也不是郁金香。你可以把它看做是没卵用但价格坚挺(长期来看)的收藏品。

约40%的比特币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这些人彼此认识,可以实现高度控盘。而且他们都是早期的极客和技术人员,不是投机者。这对于“收藏品”来说其实是好事。不少奢侈品和收藏品之所以价格坚挺,高度控盘是个重要原因。

很多人觉得高度控盘是坏事,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比特币是收藏品。他们觉得:你用“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完美流通货币”的概念骗我入场,结果是个高度控盘,天然通缩的玩意儿,后人就是给前人抬轿子的。我入场了,价格涨了,你赚钱了。这不正是庞氏骗局吗。

这也是比特币在宣传上拧巴的地方。因为比特币的大多数信仰者都是技术流,他们同样不觉得比特币是收藏品。他们为区块链技术激动不已,他们真的认为比特币是有巨大“使用价值”,他们也为自己在暴涨中收益颇多而倍感自豪。但他们不知道,比特币价格的暴涨,其实是被看穿其收藏品属性和投机属性(而不是使用价值)的机构投机者抬起来的。

有趣吧。

区块链技术非常伟大,但它和比特币是两码事。区块链技术脱胎于中本聪介绍比特币的论文,但它的意义和运用前景远远超过比特币本身。比特币如果将来没什么用处,亦不影响区块链技术的伟大。区块链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其革命性的意义,不代表比特币的“使用价值”一定能成。这是两码事,很多人混为一谈。

我们接着来谈比特币本身。

目前,比特币宣称的“使用价值”只实现了一点点,还多半是用在黑市和洗钱上。但其“收藏价值”却越来越夯实了。

请注意,比特币目前的价格并不能反映其真实的“收藏价值”,投机者太多了,泡沫严重。但入场者的增多,又会切切实实地提升它的“收藏价值”。

很多人说,比特币总量有限,这会导致持有者都囤着而不去使用,最后造成通缩。所以比特币不能成为流通货币。比特币没有价值。

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正因为大家都囤着,比特币确实很难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但这却正好是其“收藏价值”的体现。

而收藏品也分两类。一类是人人都知道它有收藏价值的,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另一类是只有认可这玩意的圈内人才认为觉得它有收藏价值,普通人根本不认可,还可能觉得这整个圈子都有病。比如我大学时就觉得室友收藏篮球鞋有病。鞋子买那么多,从来不穿,而是拿着把玩,缺钱的时候还能高价卖了。看来整个鞋圈都有病。

比特币就属于后者(虽然接受比特币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必然会有很多人不觉得比特币有收藏价值,就像我不觉得篮球鞋有收藏价值。玩鞋的人自己会组成圈子,再慢慢扩大。但无论怎么扩大,也始终会有很多人不认可它的价值。

那么比特币的收藏价值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可以这样来想象:

某天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红宝石,是一种全新的物质。

使用价值并不大,可以用来做装饰,但其实也不比人造的红水晶更好看。

而这种红宝石,被证明整个地球的储量只有21吨。不规则地分布在地表各处。开采难度会越来越大。

那么,只要它在初期能因为某种“被营造出来的概念”而被人大量开采,并被名人用来做装饰或者收藏。那这种限量的红宝石就会具备初步的收藏价值,并引起追捧。

随着入场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它的收藏价值就越来越高,最后稳定在某个交易价位。因为其稀缺性,所以很难崩盘。

炒作会在短期内让它的交易价格暴涨虚高。但由于其稀缺性,挤掉这些泡沫,价格也不会垮掉,而是回归到正常的收藏价值。而多次的炒作暴涨 -- 又挤泡沫暴跌 -- 然后再持续翻番上涨直到下一次泡沫,这个过程非常戏剧化地展示了它的坚挺。这对大众心理造成的影响,其实是有利于它的收藏价值螺旋形上升的。(跟买房有点像。这些年房价多次先跌后暴涨,使得大众更加坚定地要买房上车。“跌不死”比一直涨更让人有安全感。)

这红宝石就是比特币。

至于别的虚拟货币嘛……

就相当于是商人们看到上述红宝石的成功案例。就赶紧找科学家又新发现了蓝宝石,黑宝石,绿宝石等等等等。每种宝石的总储量都是有限的。

商人们宣称它们也能复制红宝石的奇迹。但事实上,成功的几率很小,盲目入场很容易被割韭菜。

因为有个难点必须克服,那就是一定要初期接受的人多,形成一定范围内的普遍认可度,即“想象的共同体”。盘子才能稳住。否则价格再高都是泡沫。这和技术无关。

比特币在技术上并不比其它的虚拟币先进,但就是占了这个先发的优势,初期接受的人很多。

以太坊最近搞什么养猫游戏,就是为了吸引大量新人进来。只有接受以太坊的人足够多了,以太坊才能复制比特币的成功,逃离泡沫的危险。

那么,要不要现在投资比特币呢?

你需要去判断它在未来的”收藏价值”是涨还是跌。

你要注意的是:它的“收藏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本身,而是取决于大众对它的热衷程度和普遍认可度。这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

从持币者的角度来说,买的人越多越好,这会导致比特币的“收藏价值”上涨。

有不少持币者极力鼓吹比特币,把屎吹成是黄金。而随着鼓吹的成功,买币的人越来越多,屎真的就变成了黄金,鼓吹就不再是鼓吹,而是大实话了。这个悖论,也是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原理”的体现。这也是最让理性不投机的人感觉痛苦和难以接受的。

目前来看,我个人觉得价格虚高了,短期投机追高者太多,有一些泡沫的成分。投资要谨慎。可以在下一次暴跌的时候买入一些,然后长期收藏。

以下两种说法你都不要信:

1、比特币是未来完美的流通货币,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所以很值钱。

2、比特币是忽悠,没有使用价值,所以不值钱。

有个答案说比特币像钻石。确实很像。

钻石的“使用价值”(代表爱情永恒),就是被戴比尔斯在上个世纪炒作起来的。在那之前,钻石并不值钱。而钻石的总供应量又被戴比尔斯等巨头垄断控制。(具体可看:「钻石」是 20 世纪全球最精彩的营销骗局吗?真的没有价值?这个问题下的诸多高赞答案。)

戴比尔斯不断宣称,钻石是最坚固的物体,可以象征永恒。人们就逐渐接受了。

而中本聪开发比特币,并认为其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等特点适合在未来当做一种完美的电子货币(初始论文标题就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这个观点随着比特币的信众群体的扩大和宣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而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啥都不懂,就觉得涨得厉害,所以购买了比特币。买了以后逆向合理化,说服自己接受比特币是完美的电子货币的概念。

这就是“想象的共同体”所形成的过程。本质是差不多的。这些概念是否是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的人有多少。相信的人多了,自然就成真了。

到最后,钻石成为了极其成功的营销案例。钻石的象征意义,已经在全世界都形成了“想象的共同体”。它就没有像郁金香那样垮掉,反而形成了一个持续的产业。

比特币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鼓吹者和看空者之间正在进行舆论博弈,看谁有更大的力量去影响庞大的路人群体认同or不认同比特币。两边都很夸张,一边把比特币说成是改变人类社会的圣杯,一边把比特币说成是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目前来看,由于持续上涨的缘故(而且是多次暴跌后又翻倍上涨),鼓吹者略占上风。

====================

我的公众号:刘念Lewis。
正在连载《亲密关系与爱情》,《吸引和追求的艺术》。
敬请关注。

user avatar

比特币本质是数字黄金。

它跟黄金的特质非常相似。黄金也是开采困难,并且储量有限。所以虽然黄金实际用途不大,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作为万能货币在流通的。

但是,比特币比黄金更有优势:

1、它比黄金储量更加有限。它在数学上已经被限制在2100万枚。更具有稀缺性。

2、它比黄金更容易交易,可以非常轻松的从地球一端传输到另外一端,只要网络是联通的,没有任何力量能核查或者阻止交易。

3、它比黄金更容易存储,只需要一个U盘就可以了。甚至直接存在网上问题也不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比特币是不是“郁金香泡沫”,这个问题近来被反复提及,而且不无道理。毕竟,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那种让人目眩神迷的涨势,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几个世纪前发生在荷兰的那场离奇的经济事件。但如果仔细掰扯开来,你会发现,比特币和郁金香泡沫之间,虽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的区别,反而更加引人深思。首先,我们得弄清.............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翻译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则:信达雅。简单来说,就是翻译要做到: 信 (Fidelity): 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达 (Clarity): 表达清晰易懂,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 雅 (Elegance): 语言优美,有文采,读起来舒服。“比特币”这个名字的翻.............
  • 回答
    中国不认为比特币具有货币属性,原因非常复杂且多方面,这涉及到中国的金融体系、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对新技术的监管态度等多个层面。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对“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认知不同:在中国的传统金融和经济学理论中,货币通常被定义为具有以下几个核心功能: 价值储藏(Store of V.............
  • 回答
    很多人在谈论比特币时,似乎总有一种刻板印象,仿佛它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年轻人,披着炫酷的外衣,却浑身是毛病。这些人常常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用“庞氏骗局”、“郁金香泡沫”、“技术骗局”这样的标签来定义比特币,然后一副“我就知道会这样”的姿态,仿佛已经洞悉了一切。但有趣的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了一个很多人的疑惑:为什么在普通大众中,比特币作为一种“避税”、“隐匿财富”的工具被广泛讨论,但真正掌握大量可疑资金的贪官们,似乎并没有将比特币作为首选的藏匿方式?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原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一、 风险与可控性考量:贪官最根本的需求是“安全地隐藏.............
  • 回答
    比特币这玩意儿,你说它吧,就跟好多咱们生活里没搞明白的道理一样,总有人跳出来指指点点,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好像自己是那方面的专家似的。但仔细一琢磨,很多时候,这些批评声,其实是来自那些压根没怎么研究过比特币的人。那你说为啥会这样呢?我琢磨着,有这么几个原因,一股脑儿给你说道说道。首先,无知是原罪,也是.............
  • 回答
    2017年,我还没买比特币,原因嘛,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掺杂着谨慎、好奇,还有那么一点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旁观者心态。首先,得承认,那会儿比特币在我眼里,确实像一个披着神秘面纱的新鲜事物。电视上、网络上,关于它的报道五花八门,有人说它是未来的数字黄金,有人又说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就像街头巷尾突然冒.............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对比特币的态度就像一阵风,风向变了,人也就消失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咱们不拿那些高高在上的“AI”腔调来说,就从咱们普通人的角度,用大白话聊聊背后的原因。首先,得承认,情绪和利益是驱动大多数人行为的根本原因。你可以想象一下: 当初骂得越凶,现在跳得越高。 很多.............
  • 回答
    5 月 19 日比特币的“大跳水”,相信很多关注加密货币的朋友们都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那天,比特币价格从接近六万美元的高位瞬间跌破了五万美元,甚至一度探至三万多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简直是一场“矿难”的代名词。作为普通消费者,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这场“矿难”会不会让之前被炒得飞起的显卡价格回.............
  • 回答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名字叫“为什么黄金和比特币们 都不具备优秀的长期投资价值?”,作者是“恕我直言”这个公众号。文章挺大胆的,直接给出了这么一个结论,那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作者的逻辑在哪里,以及大家是怎么看的。文章的核心观点大概是这么几个:1. 黄金: 作者认为黄金的价.............
  • 回答
    沃伦·巴菲特,这位“股神”,以其价值投资理念闻名于世,并且在金融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对于比特币,这位投资大师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和坚定:他不投资比特币,并且公开表达了他对比特币的看法,认为它不是一种生产性资产,其价值主要来源于投机而非内在价值。要详细了解巴菲特为何不投资比特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回答
    埃隆·马斯克这位科技界的“钢铁侠”,最近关于特斯拉与比特币的言论,无疑又在加密货币圈和金融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明确表示,未来特斯拉接收的比特币将“保留为比特币”,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被轻易转换成美元等法定货币。这背后释放出的信息,远比表面上的“不卖”要复杂和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首先,这是对特斯拉.............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为什么那些心理扭曲、以折磨弱小为乐的虐待动物者,往往选择伤害那些体型较小、看起来更“容易”欺负的动物,而不是那些力量更强大、具有一定攻击性的烈性犬或成年中大型犬呢?这背后牵涉到几个关键因素:1. 力量对比与“控制感”的满足:虐待动物者最核心的心理驱动之一,是建立和体验一种极端的.............
  • 回答
    你说到的“耳环合体”和“杰比特神”的强度问题,其实在《龙珠Z》的设定和剧情中,确实存在一些让观众觉得不解或者说“都合主义”的地方。我们来好好聊聊这其中的缘由,试着剥开它AI生成的痕迹,还原一个更贴近原作讨论的解读。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合体”在《龙珠》系列里,尤其是指“波塔拉合体”(老界王神卖的耳.............
  • 回答
    比特币自诞生之初,其“合法性”问题就一直是全球各地讨论的焦点。之所以至今没有被普遍定义为非法,背后是多重因素在作用,既有技术上的考量,也有经济、政治以及社会认知层面的复杂博弈。首先,我们得理解比特币的本质。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不依赖任何中央银行或单一机构发行和管理。这种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它.............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比特币等虚拟币为什么一定会被打击”这个问题,我将从几个核心角度,尽量详细地为您剖析其中缘由,力求言之有物,并且自然流畅。首先,得明确一点,并不是所有国家或地区都对虚拟货币采取“打击”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审慎监管”甚至“有限支持”。但您之所以有“一定会被打击”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
  • 回答
    关于比特币和以太坊挖矿的神秘感,其实并非“神神秘秘”到完全不为人知,而是其运作机制、参与门槛以及背后逻辑确实比我们平时接触的许多事物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加上一些技术迭代和市场波动,自然会让人觉得有些难以捉摸。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1. 技术门槛与专业知识需求: 比特币的“工作.............
  • 回答
    要理解比特币在2013年底经历暴跌后沉寂了三年,以及2017年牛市后是否会重蹈覆辙,我们需要回顾那段历史,并结合比特币的特性进行分析。2013年底暴跌与随后的沉寂(20142016年)2013年是比特币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在那一年,比特币的价格经历了两次显著的上涨。第一次高峰出现在4月,比特币.............
  • 回答
    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而且我遇到的很多玩比特币的朋友,确实都爱时不时地“炫耀”一下自己的收益,搞得好像人人都躺着就能数钱似的。说起来,这背后原因可不止一两个,咱们慢慢掰扯掰扯。首先,比特币的属性决定了它容易吸引“追涨杀跌”的群体。 你想想看,比特币这东西,价格波动那是相当剧烈的,一天涨个百分之十几.............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涉及到技术创新、信息传播、市场认知、经济因素以及个人心理等多个层面。比特币(Bitcoin)最初在2009年发布,但直到几年后(大约2013年左右),才真正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段时间差和随之而来的“阶级跃层”机会,确实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