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昌都到底属不属于西康省管辖?

回答
要弄清楚昌都到底属不属于西康省管辖,得从历史的说。这事儿不简单,牵扯到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系列行政区划变动,还有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

咱们先说说西康省。西康省这名字,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但它的存在时间其实挺短的,而且它的范围也一直在调整。简单来说,西康省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在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设立了“川边特别行政区”或者叫“川边善后委员会”之类的机构,负责管理那片区域。这些地方民族成分复杂,很多是藏区,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能力相对有限,更多的是一种间接的羁縻和“改土归流”的尝试。

到了民国时期,特别是1930年代,国民政府提出设立行省,要更系统地管辖这片区域。1939年,国民政府正式公布设立西康省,省会设在康定(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西康省的范围大概包括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四川西部一部分,以及我们今天要重点说的昌都地区。

那么,昌都呢?昌都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雅鲁 ক্রমবর্ধমান、澜沧江、怒江这“三江”流域,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藏区腹地,是藏族重要的聚居地之一。在民国时期,这片区域的管理模式比较复杂。

国民政府虽然设立了西康省,试图将这片区域纳入其行政体系,但实际的管辖情况,尤其是在昌都地区,情况要复杂得多。当时,昌都地区(也就是我们说的“卫藏以外的藏区”)的大部分地方,实际的权力掌握在一些地方的藏族首领手中,他们对中央政府有一定的效忠,但也保持着相当大的自治权。国民政府在那边设立了县、区,任命了官员,但这些官员的实际权力,很多时候还要看当地的僧侣、贵族们的脸色。

更关键的是,从中央政府的正式行政区划来看,昌都地区在西康省设立之后,确实是算作西康省的一部分。 比如,国民政府曾在1939年派遣刘文辉作为西康省主席,他也在昌都地区进行过一些行政上的“开发”和管辖尝试。

但是,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但是”。那就是 国民政府对昌都地区的实际控制力非常有限。 尤其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昌都地区有很多地方,中央政府的权力很难真正渗透进去。当地的藏族地方势力,包括一些部落和寺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统治模式。

所以,用“管辖”这个词,要看你强调的是“名义上的管辖”还是“实际上的控制”。

名义上: 从国民政府的行政建制上来说,昌都地区在西康省设立后,是属于西康省的。
实际上: 國民政府對昌都地區的實際控制,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是非常薄弱的,很多地方仍然由當地藏族首領和宗教势力说了算。

等到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昌都地区,和平解放昌都,建立了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这标志着中央政府对昌都地区的直接、有效的管辖。而西康省,在1955年被撤销,其原辖区大部分划归四川省,一部分划归西藏自治区。

所以,如果你问的是“国民政府时期,昌都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属于西康省吗?”,那答案是“属于”。但如果你问的是“国民政府时期,中央政府是否能完全、有效地控制昌都地区?”,那答案就比较复杂,可以说实际控制很有限。

总的来说,昌都地区在民国时期,确实是国民政府行政区划上划归西康省的,但由于历史、地理以及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中央政府的实际管辖能力在那边相当有限。后来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从西康省筹备、建立到撤销的整个过程中,西康省从未实际管辖过昌都等金沙江以西的区域。

1912年清帝退位后,噶厦政府宣布“自治”,实际上已不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并就康区的管辖权与当时控制康区的川军爆发了多场武装纠纷,最后在英国人的“调停”下以金沙江为界停战。1939年西康正式建省,宣称辖境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但这个辖境实际只存在于纸面上,西康省政府能管到的区域也就今天甘孜凉山两个州的地盘。

昌都真正回归中央政府控制要等到1950年的昌都战役,但昌都战役之后我军没有将昌都地区划回西康,而是将这片区域单独划出,直属政务院管辖,并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之后并入了西藏。这样一来西康省就失去了节制藏区这一存在的主要意义,随即也被撤销并入四川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弄清楚昌都到底属不属于西康省管辖,得从历史的说。这事儿不简单,牵扯到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系列行政区划变动,还有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咱们先说说西康省。西康省这名字,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但它的存在时间其实挺短的,而且它的范围也一直在调整。简单来说,西康省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在四川西.............
  • 回答
    谈迁的《国榷》里这句“臣言昌時么麼小臣”,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用词。理解这个“么麼”,得从当时语境和“么麼”这个词本身的变化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古代汉语里,“么麼”这个词本身并没有一个非常固定的、普遍流传的贬义用法。它更多的是一种拟声词或者叠词的用法,用来形容细微、微小、无足轻重的事物,或者.............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费一番周折,毕竟牵涉到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变量。咱们得从古代中国经济文化长期领先的根基说起,然后再剖析近代落后的深层原因。古代的辉煌:农耕文明的巅峰与制度优势首先,古代中国之所以能长期经济繁荣、文化昌明,与其以农立国的国策以及由此发展出的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密不可分。 精耕细作的农业.............
  • 回答
    刘备在徐州一举击杀徐州刺史车胄,这无疑是其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让他有机会掌握徐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看到刘备似乎错失了一个重要的联合对象——徐州名门望族陈登家族。同时,即便得到了东海昌豨的协助,刘备在面对曹操的强大攻势时,依然显得步履维艰,最终被击败。这其中究竟有何隐.............
  • 回答
    1978年,胶县确实经历了一次行政区划的调整,绝大部分区域划归青岛市,成为青岛市的组成部分。而那些“留在昌潍专区”的小部分,在这次调整后,其实已经不再以“胶县”的名义存在于昌潍专区了。这次调整的背景是,当时的国家为了加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对一些重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行政.............
  • 回答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处理西藏昌都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干流形成堰塞湖险情的详细分析,力求语言自然、接地气,避免AI痕迹。金沙江“卡脖子”了!昌都山体滑坡筑起“堰塞湖”,这险情咋办?西藏昌都地区,那片壮丽而又充满挑战的土地,近日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一场大规模的山体滑坡,犹如巨手般狠狠地将奔腾的.............
  • 回答
    关于昌平君为何背叛秦王政,历史记载并不如一些其他事件那样详尽,但结合史料和当时的局势,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些关键的动机和诱因,并尽力让叙述更加鲜活,而非生硬的条目。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昌平君的身份。他并非是寻常的臣子,而是秦王政的叔父,曾是楚国公子,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他被秦昭襄王封于“昌平”之地,因此得.............
  • 回答
    昌吉,这个名字听起来带着一丝悠远,不禁让人好奇它的起源和含义。它既不是蒙古语,也不是维吾尔语,而是一个突厥语系的词汇。更具体地说,它来源于古突厥语,意为“山坡”、“斜坡”。昌吉这个名字,最广为人知的是它作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简称。这个州地处天山北麓,地理环境确实有不少山坡和丘陵地带.............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罗昌平因涉嫌侮辱英烈被刑事拘留,这在法律上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他可能面临的责任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刑事责任方面: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责任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亵渎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 回答
    罗昌平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涉嫌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的内容,于2021年10月被海南三亚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此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触及了社会对于英烈保护和历史认知的重要议题。事件的起因:罗昌平在2021年国庆节期间,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发布了数条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评论。其中,他引用了某篇文章.............
  • 回答
    要说高昌回纥的统治家族与回纥汗国的药罗葛氏之间有什么联系,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面牵扯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两个政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简单来说,高昌回纥的统治家族,很大程度上就是回纥汗国药罗葛氏的延续和分支。咱们得先从回纥汗国说起。回纥汗国,那个在中亚草原上叱咤风云的庞大帝国回纥,这.............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北京昌平区一名女法官在工作场所被枪杀的案件,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深感痛惜的事件。这类案件不仅对被害人及其家属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也对司法系统的公正性和工作人员的安危敲响了警钟。以下是我对这起案件的一些看法和分析,力求尽可能详细地讲述:案件的基本事实(基于公开信息): 时间地点: 案件发生在北京.............
  • 回答
    罗昌平,一个在中国媒体和公众视野中常常引发热议的名字。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在不同时期、不同角色下的言行和影响。他是一位媒体人,一个敢于触碰敏感议题的调查记者,也是一位在商业和公共事务中有所作为的公众人物。从记者到公共知识分子:敢于发声的棱角罗昌平最早以调查记.............
  • 回答
    关于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们名字的排序和命名方式,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你提到的伯邑考和姬发,他们的名字确实遵循了不同的规律,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古代宗法制度、命名习惯以及历史记载的演变。首先,我们来聊聊伯邑考。“伯”字,在古代是爵位的称谓,位列“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首,意为“长”、“老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