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人为资本家说话,为什么人人都骂资本家,人人却都想当资本家?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心理的复杂交织,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为什么这么多人为资本家说话?

为资本家说话的人,可以分为几类,他们有各自的理由:

1. 利益相关者与受益者:

资本家本人及其家属、亲信: 这是最直接的群体。他们当然会为自己的利益辩护,强调资本家的贡献和合法性。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他们通常与资本家有共同的利益链条。企业的成功意味着他们的薪酬、奖金、职位晋升等,因此他们会倾向于维护企业和资本家的形象。
投资者(股东): 股票、基金等投资工具使得许多普通人也成为了资本的拥有者。这些投资者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够增值,因此他们会支持那些能够带来利润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家。
依靠资本家企业生存的从业者: 包括为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承包商等。他们的生计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所以也会间接或直接地为资本家说话。

2. 认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经济制度:

信奉自由市场和私有财产权的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最高效、最公平的经济制度,能够最大化社会财富。在他们看来,资本家是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和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会强调资本家的风险承担、管理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
相信“涓滴效应”的理论支持者: 这种理论认为,当财富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时,他们会将财富投资于生产,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终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虽然这一理论备受争议,但仍有一部分人相信其合理性。
追求效率和经济增长的优先者: 在一些人看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是首要目标。他们认为资本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率的载体,即使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但为了整体的繁荣也可以接受。

3. 对比其他制度或现实的视角:

对比其他经济制度的弊端: 在一些经历过计划经济或其他制度的人看来,资本主义的效率和活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会对比资本主义下相对充裕的商品、更快的技术进步等,从而为资本家说话。
对政府或集体主义的担忧: 有些人对政府的过度干预或集体所有制的效率低下感到担忧,因此更倾向于支持私营经济和资本家的运作。

4. 掌握话语权与媒体宣传:

资本家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包括控制媒体、公关公司、智库等,他们可以更有效地塑造公众舆论,将资本家的形象正面化,强调他们的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影响一部分人的认知。

为什么人人却都骂资本家?

尽管有人为资本家说话,但“骂资本家”的声音也同样普遍且强烈。这背后原因也非常复杂:

1. 经济剥削与不平等:

剩余价值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资本家通过支付低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工资来获取剩余价值,这是剥削的表现。即使在非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许多人也感受到自己辛勤劳动所得的报酬,远低于资本家通过所有权和资本运作获得的巨额利润。
贫富差距的加剧: 资本主义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财富分配的不均。当贫富差距过大时,处于劣势的群体更容易产生不满和怨恨,将问题归咎于资本家。
劳动者议价能力的下降: 在一些行业或时期,资本家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地位,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可以压低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这加剧了劳动者的不满。

2. 压榨劳动者与恶劣的工作环境:

长时间工作、低工资: 为了最大化利润,一些资本家可能会要求员工长时间工作,并尽量压低工资和福利待遇,导致劳动者身心俱疲。
不安全的劳动条件: 在一些高风险行业,为了降低成本,资本家可能不重视劳动安全,导致工伤事故频发。
剥夺劳动者权益: 例如,克扣工资、拖欠加班费、强制加班、不正当解雇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劳动者对资本家产生极大的反感。
“内卷”与过度竞争: 资本主义的竞争逻辑可能导致“内卷”现象,即个体为了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不得不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的最终受益者往往是资本家。

3. 资源垄断与不正当竞争:

垄断的形成: 资本家可以通过积累财富和资本,形成行业垄断,从而控制市场价格,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
不正当竞争手段: 例如,通过贿赂、操纵市场、散布虚假信息等方式,打压竞争对手,巩固自身优势。

4. 社会责任缺失与唯利是图:

环境污染: 为了追求利润,一些企业可能会忽视环保责任,导致环境污染,损害公共利益。
产品质量问题: 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可能生产劣质产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资本家可能利用其影响力进行不正当的政治游说,影响政策制定,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利益,损害社会公平。
过度消费主义的诱导: 资本家通过广告和营销手段,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制造虚假的“需求”,导致资源浪费和个人债务增加。

5. 媒体的负面报道与社会舆论:

当出现资本家损害公众利益的事件时,媒体的曝光和报道往往会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形成对资本家的负面评价。

为什么人人却都想当资本家?

这是问题的核心矛盾所在。尽管有那么多抱怨和批评,为什么“资本家”这个身份仍然如此令人向往?

1. 追求财富自由与经济独立:

最直接的驱动力: 成为资本家意味着掌握了生产资料,能够通过资本运作获得远超劳动所得的财富。这是许多人摆脱贫困、实现经济独立的终极目标。
安全感的来源: 在不确定的社会中,财富被视为一种安全感和保障。资本家往往拥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2. 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与工作:

摆脱打工的束缚: 大多数人都是“打工人”,需要听从老板的指令,承受工作压力,没有绝对的自主权。而资本家则可以自己制定规则,掌控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
实现自我价值: 成为资本家意味着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这种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是很多人追求的。

3. 社会地位与话语权:

象征成功的标志: 在许多社会文化中,拥有财富和企业往往被视为成功的标志。资本家往往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能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关注。
影响力的体现: 资本家可以通过其财富来影响社会舆论、政治决策,甚至改变社会发展方向。这种影响力对很多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4. 对现有规则的适应与利用:

“规则内的赢家”: 很多人并没有能力或意愿去颠覆现有的资本主义体系,而是希望在这个体系内成为“赢家”。他们看到了资本家在这个体系中的优势,并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也可以做到”的心态: 一方面骂资本家压榨劳动者,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有能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资本家”,能够更公平地对待员工,同时也能获得巨额财富。

5. 对“机会”的渴望:

虽然有人抱怨资本家,但他们也相信,如果自己有机会获得启动资金、市场资源、技术专利等,他们也能成为成功的资本家。这种对机会的渴望驱使他们去尝试。

矛盾的根源:

这种“骂资本家”与“想当资本家”的矛盾,恰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张力:

制度的成功与个体的困境: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在整体上被证明能够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这种制度的运行逻辑又可能导致个体层面的不公平和剥削。
价值的符号化: 社会将“资本家”身份与成功、财富、权力等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人们在追求这些价值时,不自觉地将“成为资本家”视为一种捷径或终点。
对理想与现实的纠结: 人们一边批判资本家带来的负面效应,希望社会更公平;一边又因为现实的经济压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渴望获得资本家所拥有的资源和地位。

总结来说:

很多人为资本家说话,是因为他们认同资本主义的逻辑,或是作为资本主义体系的受益者,或是希望通过资本主义实现自身价值。而人们又骂资本家,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差距、剥削、垄断等问题,触及了公众对公平正义的底线。然而,在追求财富自由、人生自主和社会影响力的普遍愿望下,许多人又将“成为资本家”视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即使这个身份伴随着尖锐的批评和争议。这是一种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欲望的复杂反映,也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价值认同与现实困境之间的拉锯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高明之处啊,它是古往今来一切不平等的制度里最有欺骗性的一个。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经济性的不平等都以政治性的不平等为基础。我如果出生的时候瞪大双眼发现爹妈都穿着华丽的袍子,家里还挂着武器和盔甲,我大可以松一口气,如果我再心机一点瞪着眼看看家里还有没有哥哥,如果没有我就可以开心的呼呼大睡了。因为只要没有意外、没有个弟弟把我从山崖上推下去,这一切都归我了。同样的如果我脑袋磕在马路牙子上眼前一黑,再醒过来的时候我发现周围是一圈虔诚的农民,摸摸头发现自己剃掉了头发,穿着祭披手里抓着牧杖,那我大可以哈哈大笑,只要没有意外,哈布斯堡的伯爵不带兵闯进来把我一刀砍死,我这辈子过得都是人上人的生活。

在资本主义之外的制度里,财产和权力捆在一起,只要掌握了权利就掌握了财产,(请注意我说的是资本主义之外的制度而不是资本主义之前的制度,原因你懂得)。但这也是这些制度的软肋所在,因为这一切制度里人都要千方百计传承权力以便借此传承财产或者保障财产。所以权利就是这种不平等的制度的基础。只要摧毁了它们手中的权力,就自然剥夺了它们的财富。

而且这种财产和权力捆绑的制度对拥有财富的人来说也不理想。掌握权力是一种幸福,但承担责任就不幸福了。二条天皇说“我受三灾七苦始成十善帝王。”结果你们让我按部就班每天履行公务,开什么玩笑?我好不容易托生到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当上了科隆选侯大主教,结果你们让我每天祈祷、做弥撒、守夜?开什么玩笑?更可怕的是如果再早上几百年,我都当上帕绍的主教了,你们塞给我一顶头盔让我骑马上阵跟人拼命?我头都剃了你们让我去当兵?你们还是不是人?

传统的不平等的制度以出身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来分配财富。所以人们也就没有兴趣去创造更多的财富。社会财富总量微不足道,那么即使掌握了特权的人也必须完成相应的公共服务的责任。这对这种制度下的人生赢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而资本主义就是古往今来一切不平等的制度的集大成者也是最高版本。因为它真的消灭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平等。资本主义之外的一切制度都是让少数人去奴役绝大部分人,只有资本主义成功的奴役了所有人。

我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我跟着大哥打江山,我儿子、孙子就从此衣食无忧成了社会的废人。资本主义告诉你没有那种好事。你这辈子混到财务自由了?请给你的孩子买学区房,什么?学区房也有了?请给你的孩子报兴趣班。因为你的财富到你孩子长大的时候可能已经被社会稀释的不值一提了。那时候你的儿子可是要吃二茬苦受二茬罪的。

到资本主义时期再也没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权力在剥夺你了。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过去你有个可恨的老爷,你种出来的粮食他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公四民六”,你就要赶紧磕头感恩戴德。你多种出来一点,他一句话“老高你干的不错咱们公五民五吧!”你眼泪就下来了,要是看见“公六民四”你眼前一黑,只能豁出命去强诉了。但资本主义就不一样了,你想出来一个点子,这时候老爷来了,“老高我看你的主义不错你给我干吧。”你摇摇头,表示老高我自己也能干,结果你公司还没注册完,老爷的公司已经拿你的主义全网宣传了。或者你表示“那咱们可得商量商量”,于是拿到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你开心的带着弟兄们007,然后赚到了第一桶金,最后你一算似乎还是公六民四,但你的心情好了很多,尤其是你拿着剩下的那点钱给那些跟你007的弟兄们的时候,你也是公六民四,你的心情就更好了。

资本主义就是如此它一方面成功的奴役了所有人,另一方面把所有人都拉下了水。你觉得投资人坏事做尽,其实投资人也是帮别人赚钱,你看到投资人觉得他不是东西,可你面对员工的时候又觉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员工拿到钱面对食物链下一层的人一样也是这个心态,每个人都恨上层、踩下层。每个人都心有不甘但也都明白自己不干净。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制度?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游戏规则?

而且在资本主义时期权力第一次和金钱部分的摘钩了。你掌握了财富只要依法避税,就可以不承担任何公共责任。我爹妈留给我一笔天文数字的钱,我住在俯瞰全城的豪宅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指着万家灯火破口大骂,笑的连眼泪都出来了。却再也不会有一个人骑着一匹白马,后边跟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骑士,披风上绣着个红十字架,闯到我家里跟我说“戴上你的头盔跟我走”了。

资本主义创造出了一种可供观测的最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只要我想我可以个人奋斗,甚至还有一定机会改变命运在社会的金字塔上爬升。同样的只要我想我完全可以胸无大志、坐吃山空,享受我的好运气“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只要我把该付的钱付了,就没有人有资格对我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

资本主义把不平等掩盖在了一系列看起来很平等的游戏规则之下。比如考试,考上清华就有机会从政,娶个211,只要她洁身自好不亲近贱类也不攀高枝,子孙血统最少也是211.你学习不好你穷你活该。你头脑不灵光你穷你活该。你不能吃苦不能007你穷你活该。

所有这些有道理的说辞之下掩盖着的是同样的智商,同样的分数在有的省可以211,有的省就得去工地搬砖。同样的头脑活络有人可以发家致富有人就得坐牢。同样的007有人从此改变命运更多人的改变了发际线。

而所有的不平等当中还有一个是被所有人都忽略了的。那就是凭什么我一出生就应该跟个铜做的蛤蟆一样上紧了发条满地打滚?为什么我不能以我希望的方式享受我的生活?为什么即使有人给了我一笔足够坐吃山空的钱,我也真的坐吃山空了,社会舆论却要指责我?如果连钱都不能让人随心所欲摆脱人生的枷锁,那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人是自由的?恭喜你一旦你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真正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那就是他是一个强迫所有人参加的贪吃蛇游戏。如果有谁想要抗拒这场游戏,它首先会从生活上压迫你,但你如果足够有钱,它就从舆论上压迫你。如果你还不在乎白眼,或者你的宅子够大别人根本看不到。它也只能装作你不存在。

这场资本主义狂欢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而且这场游戏的主体不是具体的人,从剥削阶级到被剥削阶级都是这场游戏的参与者也是获利者。而游戏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私有制。你即使有一天把所有的资本家都傻了。私有制也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家来取代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怨恨资本家,但所有人唯一现实的选择还是成为资本家。因为相比资本主义的财富的不平等,其他制度下的不平等更糟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