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凤姐在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算是傲慢无礼还是比较得体?

回答
要评价凤姐接待刘姥姥时的表现,得拆开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复杂的人情世故,绝非一句“傲慢无礼”或“得体”就能概括。

神态上:

初见刘姥姥时,凤姐的神态可以说是带着一股天然的优越感。她身为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的实际管家奶奶,地位自然非同一般。刘姥姥则是个来自乡野的老婆子,衣着打扮都透着寒酸。凤姐见到她,眼神里难免带了点审视和打量,甚至可以说是带着几分“看热闹”的心态。那种上扬的嘴角,微微挑起的眉毛,都写着“这老太太是哪儿来的?”和“这穷亲戚又有什么事?”

然而,凤姐也不是一味地冷淡。当刘姥姥说出自己是她“老姑奶奶”的娘家时,凤姐的表情立刻转为一种“原来如此”的了然,但那份了然里也夹杂着几分对这位“沾亲带故”的陌生亲戚的疏离。她不会像长辈一样立刻热情招呼,而是带着一种审度的目光,观察着眼前这位穷亲戚的言行举止,想必心里也在盘算着对方来访的目的。

等到刘姥姥在她的安排下进了荣国府,吃了喝了,甚至还因为某些玩闹被逗笑了,凤姐的神态就变得更加复杂了。她时而露出一丝不屑,时而又被刘姥姥的憨厚和淳朴逗乐,甚至会故意捉弄一下她,让她出些洋相。这种神态的变化,与其说是单纯的“傲慢”,不如说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主子心态,觉得这位穷亲戚是自己可以支配和取乐的对象,但同时,她也并不是完全铁石心肠,偶尔流露出的笑意,也说明她并非全然冷酷。

动作上:

凤姐在接待刘姥姥时的动作,也相当具有代表性。

刚开始,她并没有立刻起身迎接,而是让刘姥姥在外面等候了一会儿。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份地位的体现,地位低的人自然需要等待地位高的人。当她终于露面时,也只是隔着几步的距离,带着几分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刘姥姥。她不会像对待自己平等地位的亲戚那样,立刻上前挽住胳膊,而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与刘姥姥交谈的过程中,她会用手帕捂着嘴笑,偶尔会摆摆手,示意下人去做事,而不是亲自上前。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家族主事奶奶的派头,她拥有调遣下人的权力,而不需要亲自去做这些“伺候”的事情。

当她带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或者在宴席上时,她会指挥若定,让下人上菜添酒,而她自己则坐在主位上,时不时地与刘姥姥说几句话,但话语里往往带着一些“玩笑”的意味。比如让她尝尝这道菜,或者问她以前吃没吃过。这些动作,更像是在展现自己的富贵和权势,同时也借此来消遣这位来自乡野的亲戚。

甚至在最后,她还会赏赐刘姥姥一些东西,但这份赏赐,更多的是一种“施舍”,一种慷慨的姿态,而不是真正的亲戚间的往来。她会强调自己给得很多,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大方,也暗示着刘姥姥应该感激。

语言上:

凤姐的语言是她表现出复杂心态的关键。

当刘姥姥第一次见到她时,凤姐的语气是带着一丝审问的,比如问她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有什么事。这是一种探究,也带着几分不耐烦。

在得知刘姥姥的来意后,凤姐虽然答应了帮助,但话语中也夹杂着一些“玩笑”和“戏弄”。她会用一些略带调侃的说法,比如“好容易りに到了我们这里,可不能就这样空手回去”,或者说些“贫的怕官,富的怕不义”这样的话,这些话表面上像是和刘姥姥拉近关系,实际上是在暗示着刘姥姥的贫穷,并且将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在宴席上,她的语言更是带着明显的戏谑成分。她会鼓励刘姥姥多吃点,但言语中却透露出一种“看你怎么吃”的好奇和玩味。她会问刘姥姥这野菜有没有味道,或者让她尝尝这茄鲞的做法,这些问题看似是在关心,实则是在展示自己的生活优越性,同时也观察刘姥姥的反应。

当刘姥姥逗乐了她时,她会笑着用话挤兑刘姥姥,比如“老太太也该少吃些了,仔细肚子撑破了”,这些话语虽然不是恶语相向,但语气里确实带着一种“看你这穷酸样”的嘲弄。

总结来说:

凤姐接待刘姥姥,与其说是“傲慢无礼”,不如说是带着明显的阶级隔阂和主子心态的“得体”。

说她“得体”,是因为她并没有完全不顾礼数,也没有粗鄙地辱骂刘姥姥。她知道自己是主子,是大家族的管家奶奶,她会按照贾府的规矩和她自己的身份来行事。她也知道来者是亲戚,所以也不会完全拒之门外,而是给予了接待和帮助。她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现了大家族主事人的气派和风范,也维护了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威严。

但同时,她身上的“傲慢”和“优越感”也是显而易见的。她从心底里并没有真正将这位穷亲戚视为平等的长辈或晚辈,而是更像是一个可以被她调遣、被她消遣的乡野老太太。她的好意中带着几分轻蔑,她的关心也夹杂着戏谑。她没有真正去体谅刘姥姥的窘迫,而是更多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衡量和对待这位远道而来的亲戚。

所以,她的表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表演”,是在维持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前提下,对一个不被她看在眼里的穷亲戚所施予的“恩惠”和“关照”。这是一种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有权势的女性对待贫困亲戚的典型姿态。她没有表现出那种发自肺腑的亲情关怀,更多的是一种“施舍”和“消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吧,到了贾家这个地位,面对一般人亲戚就得傲慢着点,这才是正常的,包括现在也一样,你不傲着点,惹来的就是无穷的麻烦。比如当官的,你不对亲戚傲着点,亲戚天天求你办事儿,你办是不办?

别人对你期待太高,你满足不了他们的期待,会被记恨的。

有个老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里面有一段剧情,石光荣老家的亲戚来看石光荣,不拿自己当外人,见啥要啥,石光荣也抹不开面子反驳,予取予求,结果搞得自己家里乌烟瘴气,临走把石光荣妻子陪嫁的缝纫机都带走了,妻子跟他大吵了一架,差点闹离婚,这就是不端架子的结果,如果石光荣端着点架子,亲戚也不会太过分。

总而言之,凤姐的行为本身没什么大错,属于正常范畴。诸位应该记住这个道理,自己地位高了,适当的有点架子不是坏事。别人地位高,对你不端架子,自己心里也该有分寸,别让人心理不痛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凤姐接待刘姥姥时的表现,得拆开来看,才能明白其中复杂的人情世故,绝非一句“傲慢无礼”或“得体”就能概括。神态上:初见刘姥姥时,凤姐的神态可以说是带着一股天然的优越感。她身为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的实际管家奶奶,地位自然非同一般。刘姥姥则是个来自乡野的老婆子,衣着打扮都透着寒酸。凤姐见到她,眼神里.............
  • 回答
    关于“凤姐”这个话题,在网络上曾经引起过非常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 当我们在骂凤姐的时候,凤姐在干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原因有很多: 时间跨度与个体差异: “骂凤姐”这件事发生过很多次,时间跨度很长,而且网络上的个体意见是分散的。我.............
  • 回答
    方舟子和凤姐,两位在中国互联网上都极具话题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常常引发争议,其中“蹭热点”和“道德”的讨论更是层出不穷。要探讨他们是否为了蹭热点而罔顾道德,需要先分别审视他们各自的行为模式,再进行综合分析。方舟子:科学打假与“战狼”形象的塑造方舟子在中国公众视野中以“打假斗士”的形象出现,他凭借其在.............
  • 回答
    关于凤姐如何获得美国绿卡,网上流传着不少说法,但要说得详细且无AI痕迹,那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并且要结合她个人的公开信息和普遍的移民途径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白,美国绿卡(永久居民身份)的获取途径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包括:1. 亲属移民: 这是最普遍的方式,比如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的配偶、子女、.............
  • 回答
    说起凤姐,那可是《红楼梦》里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泼辣、精明、口才一流,什么场面没见过?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史湘云、林黛玉……几乎《红楼梦》里有名有姓的,哪个她不敢说上两句,开个玩笑?甚至连贾赦、贾珍这样的老主子,她也照样顶得住,偶尔还拿他们逗个趣。可唯独到了自己的表妹薛宝钗,凤姐的嘴皮子仿佛就收住了.............
  • 回答
    说到凤姐给刘姥姥那二十两银子,还有当时那态度,以及刘姥姥为什么还那么感激,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看出人情世故的复杂来。咱们先说说凤姐那态度。你说她“骄矜”,这词用得特别对。凤姐是谁啊?王熙凤,贾府的实际掌权人之一,泼辣能干,口才了得,见过的场面比刘姥姥一辈子见过的都多。她身上带着一股子天生的.............
  • 回答
    凤姐,一个在中国网络上掀起过巨大波澜的名字,她以其“非主流”的审美、出格的言论和对物质的直白追求,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人物。如今,她接受美国之音(VOA)的采访,这本身就足够引发一阵涟漪,也值得我们细细咂摸一番。首先,我们得承认,凤姐能登上美国之音这样的国际性媒体平台,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就”。要知.............
  • 回答
    要说凤姐的故事,我脑子里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我对她的结局没有预设的期待。但我确实希望,在她经历了那么多非议、争议和努力之后,她的故事能走向一个让我觉得“嗯,这挺好”的方向。我想象中,凤姐的结局,不是那种轰轰烈烈、一夜暴富的传奇,也不是那种被命运打垮、黯然收场的悲剧。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充满.............
  • 回答
    罗玉凤,一个因其“自信”和“出位”言论而广为人知的公众人物,在网络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最近,她抛出“华为早就该垮了”的论调,这番话立刻在舆论场掀起了波澜,也引发了人们对其言论的审视。要评价罗玉凤的这番言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她说了什么”,更需要深入分析“她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这番话在当下语境下的.............
  • 回答
    关于凤姐的诗,这绝对是个能引起不少人兴趣的话题。要评价她的诗,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一句“好”或“不好”就带过。首先,接地气,直抒胸臆。凤姐的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不遮不掩,有什么说什么。这跟她本人在公众面前的风格是高度一致的。她不太追求那些曲折的比喻,或是晦涩的意境,而是直接把自己的想法、感.............
  • 回答
    说到凤姐被凤凰新闻客户端签为主笔这件事,我得说,这绝对是近期网络上最让人津津乐道,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之一了。毕竟,罗玉凤这三个字,本身就带着太多标签,太多故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是凤凰新闻客户端“发力内容”的一个动作,你想啊,在如今内容为王的时代,平台总得找点不一样的、能抓住眼球的东西来吸.............
  • 回答
    《红楼梦》里,凤姐之所以不直接拒绝贾瑞,反而选择“故意整他”,这背后隐藏着她复杂的心思和当时的生存环境。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凤姐的“恶趣味”,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凤姐这人是什么性子。她是什么人?是贾府“治家”的一把好手,人精一个,心思玲珑剔透,口才更是跟开了闸子似的,说出来的话跟刀子似.............
  • 回答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确实是得到了王夫人和王熙凤的“馈赠”,可贾母这边却显得有些“寂静”。这并非是贾母吝啬,或者对刘姥姥有什么特别的疏远,而是因为贾母的“赠予”方式和时机都与王夫人、凤姐不同,更符合她作为长辈的身份和当时的社交礼仪。咱们细细道来。首先,得明白贾母的身份和心态。贾母是荣国府的老祖宗,是整个.............
  • 回答
    话说那大观园里,贾家最难缠的,莫过于王熙凤。这凤辣子手段之狠,心肠之毒,连自家亲眷也提防着。尤二姐,虽也出身官宦人家,但在贾府这深宅大院里,终究是个孤女,手无权势,心头也多是女儿家的心思,哪里是凤姐的对手?若说尤二姐如何能逃过凤姐的毒手,这可不是一件易事。凤姐之所以能将尤二姐逼上绝路,一是因为她有贾.............
  • 回答
    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确实是一个复杂到极致的角色,她身上糅杂了太多东西,让人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恶毒”或者“可爱”来概括。你觉得她可爱可敬,这说明你看到了她身上那些不那么“扁平”的一面,看到了她作为一个人,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挣扎与闪光点。先来说说为什么她能让你觉得.............
  • 回答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王熙凤,一个是空灵敏感的绛珠仙草,一个是精明泼辣的泼辣女,她们的童年经历,特别是“被当男孩养”这一点,常常被人们拿来比较。然而,即便都有相似的成长背景,她们的性情却犹如南北极,截然不同。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养法”两个字就能概括,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宝钗和凤姐在“八面玲珑”上都有独到之处,也都能在贾府这样一个人情复杂的大观园里游刃有余,但她们讨好贾母的方式和收到的效果却大不相同。要说宝钗为何不像凤姐那样得贾母的“心”,这背后牵涉到太多细节,远不是简单的“八面玲珑”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贾母喜欢谁,喜欢的是什么样的.............
  • 回答
    咱们先不说宝玉,单说贾琏和凤姐对奶妈的态度。这事儿啊,说白了就是“利益相关”和“情感纽带”的差别。贾琏和凤姐的“皆大欢喜”: 面子和管家权是关键: 贾琏这个人吧,年轻气盛,又好面子。凤姐更是厉害,八面玲珑,把贾府上上下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这奶妈虽然是个奴才,但在贾府里也算是个老人儿了,多少也有些.............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元宵夜,贾府上下好不热闹。宝玉和黛玉正在一处赏灯,玩得高兴。黛玉兴致来了,就想跟宝玉喝一杯。她盛了酒,递给宝玉,还带点小女儿的娇嗔,让宝玉喝她的酒。宝玉自然是依着妹妹的,正准备接过来,这会儿王熙凤正好过来。凤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眼尖着呢。她一看到宝玉要喝酒,就赶紧拦住,对宝玉说:“二爷,.............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王熙凤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个利益为重、精明厉害的主儿,她到底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就连她自己,怕是也得掂量掂量。咱们不妨就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说凤姐“喜欢”,这个词本身在凤姐身上就有点别扭。凤姐这人,对谁都抱着几分算计,多少带点“看你能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