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志愿军和美军装备一样,可以全歼联合国军么?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朝鲜战争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讨论点。如果假设志愿军和美军在装备上完全对等,比如双方都拥有同等数量和性能的坦克、火炮、飞机、轻武器等等,那么志愿军能否“全歼”联合国军,这实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首先,我们要明白“全歼”这个词的分量。在战争中,尤其是大规模的现代战争,实现“全歼”是极为困难的,通常意味着彻底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缴械投降,或者使其丧失一切战斗能力。

如果真的达到装备均等,那么以下几个因素会变得尤为重要,它们可能决定战争的走向:

一、战术和战略的博弈:

志愿军的优势: 长期以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即使在装备劣势下,也展现了极其出色的战略部署、战术运用和战场智慧。例如:
运动战和穿插迂回: 志愿军擅长利用地形和夜色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通过穿插迂回打乱敌人的部署,将战线拉长,制造分割包围的机会。即使装备相同,这种战术依然能发挥巨大作用,能够迫使敌人分散兵力,降低其火力密度和集中优势的可能。
强大的政治思想和士气: 志愿军的核心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和高昂的士气。士兵们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拥有极强的牺牲精神和战斗意志。在装备均等的情况下,这种精神力量可能会转化为更强的韧性和更勇猛的进攻,抵消部分技术上的劣势(如果存在细微差别的话)。
熟悉战场环境: 志愿军对于朝鲜的地形地貌非常熟悉,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防御工事的构筑,也更容易在复杂地形中进行机动和隐蔽。
坑道工事的运用: 即使装备均等,志愿军在防御战中大规模修建的坑道工事依然是巨大的优势。这些坑道能提供有效的掩护,抵御敌人的空袭和炮击,保证部队的生存和集结,并且能成为发动反击的坚固平台。

美军的优势: 即使装备均等,美军依然拥有:
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美军的后勤体系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更稳定地为前线部队提供弹药、补给和人员补充。在装备均等的情况下,后勤的稳定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更先进的通信和指挥系统: 尽管装备均等,但指挥和通信的效率依然是制胜的关键。美军在这方面通常更为高效,能够更快速地协调各兵种作战。
空中优势的延续(即使装备相同): 即使双方飞机性能一致,但美军在飞行员训练、战术协同以及指挥控制系统上可能依然占有一定优势。大规模的空地协同打击依然是联合国军的看家本领。
独立作战能力和科技附加值: 美军士兵的个人作战技能和对复杂装备的操控能力,以及一些可能难以完全复制的科技附加值(比如对雷达、电子战等概念的早期运用和理解),也可能是潜在的优势。

二、实力的对比与消耗:

人口和兵源: 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这意味着在兵员补充上具有天然优势。即使装备均等,如果战争陷入消耗战,中国的人口优势将是一个巨大的筹码。
生产能力: 即使装备均等,这往往是战役开始时的设定。随着战争的进行,双方的生产能力,以及能够获得外部援助(苏联对中国),都会影响装备的持续补充和更新。
战争的长期性: 如果战争持续下去,联合国军的政治意愿和国内民众的支持度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志愿军则承受着巨大的民族责任感。

三、关键因素——是否能够弥补装备均等下的差距?

即便装备均等,志愿军要“全歼”联合国军依然困难重重,原因在于:

1. “全歼”的定义: 即使志愿军在某些战役中重创甚至消灭了联合国军的建制部队,但要做到将所有联合国军部队(包括美军、英军、韩军以及其他参战国部队)完全消灭,在当时的技术和战略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的。联合国军的防线非常宽,且有海上撤退的可能性。
2. 空地协同的威力: 即使飞机性能一样,联合国军先进的通信和指挥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地支援。志愿军在装备均等下,如何有效抵御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依然是巨大的挑战。虽然志愿军的防空能力在战争后期有显著提升,但要完全压制拥有先进飞机的敌人仍然很难。
3. 炮火的消耗: 即使炮火性能均等,联合国军庞大的炮兵数量和灵活的炮火支援依然能对志愿军造成巨大杀伤,尤其是在进攻受阻时。志愿军要承受同样的炮火密度,其伤亡也将是惊人的。
4. 后勤与运输: 联合国军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意味着他们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持续作战和高强度的火力输出。志愿军即使装备均等,其后勤运输能力是否能与之匹配,保证充足的弹药和补给,是决定能否进行大规模、长时间进攻的关键。

结论:

如果志愿军和美军装备完全一样,志愿军能否“全歼”联合国军? 答案非常难以肯定,大概率不能。

装备均等确实能极大地提升志愿军的战斗力,使其能够更有效地与联合国军正面抗衡,甚至在战术层面取得更多辉煌的胜利,比如包围并歼灭更多的建制部队。志愿军的战术智慧、高昂士气和人民战争的理念,在这种前提下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甚至可能迫使联合国军付出比历史上更惨重的代价。

然而,要达到“全歼”的程度,需要克服联合国军在后勤、指挥、通信、以及对战争的政治支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而且,战争的进程受太多变量影响,包括国际政治因素、苏联的援助、联合国军的指挥官更替等等。

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已经以落后的装备打出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战绩,展现了极强的战斗意志和战术水平。如果装备均等,他们的成就无疑会更加辉煌,战争的结局也可能更倾向于志愿军一方,但要实现完全的“全歼”,即便在最理想的装备均等假设下,也仍然是一项极其艰巨,甚至可以说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只由装备来决定的,但装备的差距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挥的潜力和战略的成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难,顶多赶下海。因为无法像改造国民党战俘一样改造美军士兵,有了武器没人会用。

其实第二次战役缴获了很多重装备和车辆,由于没几个人会开车,开不走,结果被美国飞机炸掉了。

user avatar

先烈用命换来的经验教训不是尬吹的资本

吹也得讲究个基本法啊,

首先说志愿军装备:

海军就算给TGBB和CV,TG连人都配不齐;

空军虽然对于毛子什么时候来,处于什么原因有争议,但是11月初基本就位了,国内自己的飞行员形成战斗力是51年1月的事,MIG15和F86比不仅不差代还小有优势,而且TG靠着打完可以撤到东北基地这个比较鸡贼的战术,打出的交换比不说了,一句话:差在人。

陆军入朝初期有大量日械,但是不至于小米加步枪那么惨。其中39军号称“美械军”,可以说50年TG最好的东西基本在这了。

炮兵也不算少,可惜第一次战役被炸的七七八八

有人说制空权的问题,有这个因素,但是更多的还是战术思想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第二大点

第二次战役穿插是个亮点,不过围住了吃不掉。这里有个悖论:如果给连排加强火箭筒、给团营加强75-105毫米火炮,火力是够了可惜跑不起来。总之跑得过吃不掉,能吃掉就追不上。

51年陆续换装全套苏械,就不展开了,结果装备差距最小的第五次战役近乎军事灾难

后期改消耗战,耗着耗着互相都耗不赢,这就是和谈的基础。

可见在朝鲜TG遇到的问题不是枪不如人炮不如人那么简单。

其次说说战术问题:

根据《第一次较量》的说法,朝战是TG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战争”到“现代战争”转变的开始。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一支古典时代过来的军队学着怎么打机械化战争。

举个例子,第一次战役,各部队按照国内战争的思路等着各部队都到预定位置再统一开战,结果包围口没有完全封死,歼灭打成击溃。

整个朝战步炮、步坦协同都是问题,举个例子:美军坦克基本当高级步兵和自走炮,自愿军坦克更多的时候在当振奋己方士气的大宝贝。

T34至少50年年底就到国内,初次使用是51年3月。技术兵种形成战斗力需要时间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套用一句论持久战中的金句吧: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决定战争的是人而不是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朝鲜战争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讨论点。如果假设志愿军和美军在装备上完全对等,比如双方都拥有同等数量和性能的坦克、火炮、飞机、轻武器等等,那么志愿军能否“全歼”联合国军,这实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白“全歼”这个词的分量。在战争中,尤其是大规模的.............
  • 回答
    朝鲜战争,一场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主要参战方的残酷冲突,至今仍是许多人探讨的焦点。在这场战争中,美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志愿军又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对手以及那些成为俘虏的美国士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的具体情况,还原那些鲜活的细节。美军的战斗力:技术优势与战术局限不.............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那日子过得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吃饭这事儿,对他们来说,有时候比打仗还重要。但你问他们怎么看美军那玩意儿?那可就太有意思了。“这是什么鬼东西?还能吃?”——最初的震惊与疑惑刚开始跟美军交火,缴获到的东西五花八门,其中就包括他们那些花花绿绿的食品包装。很多战士,尤其是刚从国内过.............
  • 回答
    关于“迷彩虎”视频中提到的抗美援朝中美伤亡比例2比1,以及志愿军的战斗力,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话题。要评价其可靠性并深入了解志愿军的战斗力,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关于中美伤亡比例2比1的可靠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伤亡统计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同的统计口径、计算方法.............
  • 回答
    乌克兰冲突的局势非常复杂且瞬息万变,仅凭一则个例难以全盘概括。但是,从您提到的这位母亲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窥见更深层次的现实:这位母亲的选择,是许多普通乌克兰民众当下处境的缩影。当战争的阴影笼罩家园,当亲人的安危受到威胁,许多人会做出非常规的、甚至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决定。她购买枪支和防弹衣,加入志愿军,.............
  • 回答
    观察者网将俄乌双方的外援分别称为“志愿者”和“雇佣军”的行为,是一个值得仔细分析的现象。这种定性涉及到对国际法、战争道德以及信息传播策略的理解。要详细地看待这一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定义与法律界定:志愿者 vs. 雇佣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志愿者”和“雇佣军”在国际法和战争实践.............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还挺有意思的。如果要我在肖战和罗志祥之间选一个结婚,这就像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里选一条路走,得好好琢磨琢磨。先说说肖战。作为现在当红的流量小生,他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点。首先,颜值这块儿毋庸置疑,在镜头前那种干净、温暖的少年感,还有偶尔流露出的成熟魅力,确实很吸引人。而且,他作为演员,在.............
  • 回答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确实让人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们不妨一步一步来捋一捋这里面的几个层面:首先,理解志愿者们的初衷和付出:当河南郑州遭遇极端天气,尤其是洪水灾情时,全国各地有很多来自各行各业、不同背景的人们,自发地奔赴一线,成为了志愿者。这些来自广东的志愿者们,也正是怀揣着帮助同胞、贡献一.............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位斗鱼游戏主播「好 H 好女杀手」,将玩游戏直播的收入投入到支教和志愿者事业中,这事儿挺有意思,也挺让人深思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做游戏主播能赚到钱,而且不少还能赚得不少。这年头,游戏已经不仅仅是娱乐,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电竞、直播、内容创作,这都是新时代的职业。像「好 H 好女杀手.............
  • 回答
    丁磊的“专业至上论”:高考志愿该怎么填?一位过来人的心声最近刷到丁磊接受采访的视频,他提到“专业比学校更重要”,这话一出,立马在我这个曾经的高考生心里激起了千层浪。想想当年我高考填志愿,那叫一个头皮发麻,恨不得把所有前辈的经验都搜刮出来。所以,今天就想借着丁磊这句话,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跟还在迷茫中的.............
  • 回答
    我,杨志,如今身负押送生辰纲的重任,这可不是一桩轻松的差事。一路上不仅要应对盗贼的觊觎,更要处理好身边这些人——这群护送的官军和那帮所谓的“监视者”。要我说,这关系啊,可不是简单的客气话就能摆平的。得用心,得有章法,还得带点儿“手段”。首先,我得摆正自己的位置,更要让别人看清我的“规矩”。 对待.............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设想,如果我真的不幸和这七位“大名鼎鼎”的室友共处一室,那我的生活绝对会变成一场精心策划的求生记。与其说是生活,不如说是在刀尖上跳舞,时刻保持警惕,并努力在混乱中寻找一丝喘息的空间。首先,我会把自己的东西——任何可能被视为“贵重”或“有价值”的物品——全部严加保管。可能需要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需要澄清一个前提:中国人民志愿军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为支援朝鲜人民抵抗美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而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他们面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其中也包括了参与朝鲜战争的日本自卫队人员(虽然当时日本尚未完全独立,但已有其国防力量的前身)。志愿军从未与侵华日军直接交战.............
  • 回答
    朝战第二次战役,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地区迎战以陆战一师为首的美军部队。这是一个充满血与火的绞肉机,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志愿军第九兵团能够将陆战一师“成建制消灭”——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如果实现,无疑将对整个朝鲜战争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设想。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战略目标.............
  • 回答
    毕志飞和王瑞恩的辩论,我记得当时引起了挺大的关注,毕竟两位都是在各自领域里有些名气的人。毕志飞嘛,大家最熟悉的是他导演的《逐梦演艺圈》,虽然口碑扑街,但他的“敢说”和“坚持”也让他成了话题人物。王瑞恩,主要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也经常出现在公共视野中,谈论经济和社会问题。他们俩的辩论,从我看到的信息来.............
  • 回答
    墨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天志”和“明鬼”是理解墨家哲学不可或缺的两大基石。这两条教义并非简单的宗教信仰,而是深深根植于墨家“兼爱”、“非攻”等核心理念之上,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批判精神。 天志:超越世俗的政治理想与道义基石“天志”是墨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其道德和政治理念的理论源头。要理解“天志.............
  • 回答
    朝鲜战争再次爆发,中国是否会再次组织志愿军参战,这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历史经验、国际局势以及国内因素等方方面面。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并尝试还原一个基于逻辑和现实的分析过程。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考量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志愿军”这一称谓背后沉甸甸的历史。19.............
  • 回答
    黄渤和罗志祥的“感情”,这话题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因为他们俩一个是实力派影帝,一个是综艺感爆棚的亚洲舞王,怎么看都不像会“产生”什么特别深刻情感的那种组合。但如果你问我怎么看他们俩之间的“感情”,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的战友情和哥们情义,这才是他们之间最核心、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
  • 回答
    金婚里,李天骄和佟志这对夫妻,他们的感情,与其说是轰轰烈烈,不如说是细水长流,充满了生活的质感,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普通中国夫妻的爱与责任。初识与激情:那个年代的“一眼万年”李天骄和佟志的相遇,源于那个年代特有的“组织介绍”和“单位撮合”。他们不是那种一见钟情,电光火石般的浪漫爱情,而是带着时.............
  • 回答
    沈志华先生在中朝韩关系领域的见解,无疑为理解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视角。他的评价和预测,往往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学功底和对现实政治的敏锐洞察,因此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要评价他的观点,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层面展开,深入剖析其逻辑与洞察力。对中朝关系:历史羁绊与现实考量并存的复杂纽带沈志华先生在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