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1 新知青年大会」?

回答
2021年的“新知青年大会”在我看来,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与文化交流的盛会。与其说它是一个简单的会议,不如说它是一个为当下年轻人打造的,关于“知道什么”以及“如何知道”的深度探索平台。

大会的核心,是“新知”二字。 这不仅仅是指知识的更新迭代,更指向一种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新方法、新视角。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再是信息匮乏的搜寻者,而是信息洪流的冲浪者。如何在这浩瀚的海洋中辨别真伪、抓住重点、形成独立思考,这是每一个“新知青年”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大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试图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梳理、反思、甚至重塑认知框架的机会。

大会的“青年”定位,也极具深意。 “青年”代表着活力、求知欲、以及对未来的探索精神。大会并非是传统意义上专家学者间的学术讨论,而是更侧重于从青年的视角出发,关注那些当下最前沿、最能影响他们未来的议题。这些议题可能涉及科技的伦理边界、社会议题的复杂性、文化现象的深度解读,以及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的互动等等。大会的参与者和分享者,都是在各自领域内有着独到见解,并能以年轻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的“新知”实践者。

从大会的议程和嘉宾设置来看,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几个方面:

议题的“即时性”与“前瞻性”并存。 大会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热点和前沿思潮,比如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讨论、大数据对个人隐私的影响、新兴的社会运动模式等等。但它又不拘泥于眼前的热点,而是尝试从更宏观、更长远的维度去探讨这些议题的根源和未来走向。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结合,既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又能拓宽他们的视野。
分享形式的“多元化”与“互动性”。 我觉得大会并不满足于单一的演讲模式。很多环节都设计得非常有趣,可能包括圆桌对话、案例分析、甚至是基于某种社会现象的深度访谈。这种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信息。而且,大会往往会设置互动环节,鼓励观众提问、参与讨论,这使得整个过程更加生动,也更能激发思考。
嘉宾的“跨界”与“接地气”。 我留意到大会的嘉宾阵容通常非常多元,不仅限于某个特定的学科领域。可能会有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甚至是一些在特定领域深耕的普通人。这种跨界组合,恰恰是“新知”的体现。它告诉我们,深刻的洞察和创新的想法,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不应被学科壁垒所限制。同时,这些嘉宾往往能够用非常生动、接地气的方式来分享他们的观点,而不是用艰涩难懂的学术语言,这对于年轻人的理解和接受至关重要。
大会的“精神内核”——好奇心与开放性。 我认为,2021年的新知青年大会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鼓励年轻人保持好奇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未知。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和开放的空间,让不同观点的碰撞成为可能,并且不鼓励单一的“正确答案”。这种对“知道”本身过程的尊重,比灌输具体知识更重要。它是在培养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持续“生长”的能力。

当然,任何大会都有其局限性。 比如,在信息的海洋中,即使是精选的议题和嘉宾,也可能无法覆盖所有年轻人关心的方面。而且,线上与线下的参与体验可能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我认为2021年的新知青年大会,在点燃年轻人的求知热情、促进思想交流、以及引导他们以更深刻的视角看待世界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激发了更多关于“何以为新知”的探索和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你是否也会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感觉:当一本长篇小说追完、一部优质的电视剧看完、一段长久的友情终结时,就会产生一种剥离感,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似乎缺了一块什么,这种感觉让人很难受。

细细数来,我在知乎已经快有1800天了,比一部小说要长,比一部电视剧要久,比一段友情更纯粹更深厚更长久,我显然无法接受由它产生的剥离感。

人呐,有时候就得有点乐趣,但这么一点乐趣常常可遇不可求,如果它无害无损于你,甚至还能提升你帮助你,那为什么不抓紧它呢?所以我会一直在,下个十年、下下个十年...

实际上,知乎已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闲下来的时候手指不由自主地点开它,看到优质的回答会赞叹,看到有趣的问题会持续性的手痒痒,这里还有可爱的人,从知友到知乎的小伙伴。

最后还是想说,

妈妈,我出息了,我上电视了ヾ(✿゚▽゚)ノ

下个十年,不管能不能再上电视,我还在。

user avatar

emmm,我最大的感触是,遗憾,真的是因为这个疫情,太遗憾了。

如果没有疫情,这个活动在线下举办,我就可以去现场摩拜大佬了啊。

虽然早几天就收到了知乎的私信,小助手说恭喜我获得这份荣誉,但是,看直播和现场的效果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啊。

虽然名字和头像跟100多位大佬们一起出现在了公屏上,但是没有见到真人的那种遗憾是没办法弥补的。

@周源 船长请无论如何务必在今年组织所有的新知答主们,线下见一面吧。我在知乎上写东西很晚,19年才正式的开始写作,错过了知乎的所有的线下聚会,到现在唯一面基过的2位知乎好友 @冷哲@浩浩耗 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见到的。

作为一个单机版的答主,特别需要一个这样交流的机会。

再补一句,建个微信群也行啊…

user avatar

没成想,作为一百零一分之一,小透明也有机会在神仙圈里走了一遭。

从头到尾看完了新知青年大会,歌声响起的时候,也把泪目打在了公屏上,世界是多么广阔而有趣啊,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我有点内向,我寻找一个免费倾诉和治愈的平台,竟然还给我颁了奖?

我是一名医生,最近在一个县级医院完成下乡工作,很多治疗理念及患者家属的治疗意愿让我震惊,我每周讲课两到三次,只有一两个人听,有一天,当年轻的小医生用我讲过的知识笨拙的给患者讲述病情大概时,我突然在这个寒冬感觉到温暖。

就像今晚。

一盏路灯,即使只能照亮100米,但只要有人站在路灯下,都是值得的。感谢知乎,这么多路灯照亮了黑暗,而我也有可能是别人夜行路程里的一丝希望。

所以无论如何,今天能在大咖云集的聚会中正式的说一声:谢邀。

十周年快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的“新知青年大会”在我看来,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与文化交流的盛会。与其说它是一个简单的会议,不如说它是一个为当下年轻人打造的,关于“知道什么”以及“如何知道”的深度探索平台。大会的核心,是“新知”二字。 这不仅仅是指知识的更新迭代,更指向一种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新方法、新视角。在信息爆.............
  • 回答
    2021年新高考8省分数线:迷雾下的志愿填报2021年,对于参加新高考的8个省份(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重庆)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未知的一年。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理分科,而是拥有了更多的科目选择权,这极大地丰富了考生的选择面,但也给志愿填报带来了前所.............
  • 回答
    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人工智能领域候选人悉数落选,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并非单一因素可以简单解释。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工程院院士评价体系、人工智能领域本身的特点以及当前我国科研发展环境等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工程院院士评价体系的侧重点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2021 年四月新番的延期播放,这可真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情。爱的是,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去打磨作品,或许能看到更精良的画面,更流畅的剧情。恨的是,那些期待已久的作品,就像是你本来约好了心仪的人见面,结果对方说“临时有点事,改天吧”,那种焦急和失落,可真是让人有点抓狂。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见证了这场“迟到.............
  • 回答
    2021年9月,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累计突破4000万大关,这无疑是疫情发展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节点,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40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庞大的群体。 一个人感染新冠,可能意味着他(她)的健康受到威胁,可能经历痛苦的病程,甚.............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全国新房销售再创新高:喜忧参半的繁荣背后2021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现象并非简单的市场周期波动,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的结果,既有值得肯定的积极面,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与挑战。一、 繁荣背后的推力:多维因素的共.............
  • 回答
    2021 年的十月新番,说实话,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与其说是某一部作品有多么惊艳,不如说是一种更加 多元化、类型丰富 的感觉。经历了前几年可能集中在某些热门题材的爆发后,2021 年的秋季档仿佛是一场百花齐放,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那一朵。题材的广度是真的惊人。如果你是那种喜欢深度剧情、探讨人生意.............
  • 回答
    2021年清明档电影票房创下新高,这绝对是今年电影市场交出的第一份亮眼成绩单,也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要深入看待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维度去分析。首先,数据说话,信心满满的开局。2021年清明档(通常指清明节前后的一两天到四五天)的总票房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峰值,具体数字可能要翻查一下权威的票房统.............
  • 回答
    2021年9月起实施的中国大陆“防沉迷新规”是针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进行严格限制的一系列措施,旨在解决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这项规定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落地执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看待这项规定:一、 主要内容和核心措施: .............
  • 回答
    要说2021年9月以来东欧那波疫情的爆发,真是一件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那个时候,全球疫情虽然还在反复,但很多地方好像已经看到了曙光,疫苗接种率也逐渐上来,大家都在憧憬着“后疫情时代”。结果东欧这一下,硬生生地给全球的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把很多国家推到了风口浪尖。首先,我们得看看当时东欧那边的情况。.............
  • 回答
    2021年4月23日,中国海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列仪式,三艘新型主力舰船——海军055型驱逐舰大连舰、海军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海军052D型驱逐舰昆明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又一重大成就,也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
  • 回答
    2021年,当各大机构发布新的“新一线城市”名单时,福建省并没有城市榜上有名,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意外,毕竟福建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经济发展一直都挺不错的,城市也颇具特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福建没有城市跻身新一线行列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咱们不妨来.............
  • 回答
    2021年1月21日,日本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达到4873人,这一数字确实超过了当时中国官方公布的新冠死亡总人数。看待这个数字,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数字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进入2021年初,日本的疫情形势,尤其是死亡人数,出现了明.............
  • 回答
    2021年5月1日,浙江义乌通报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这在当时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仅仅是一例,但其出现仍然牵动着公众和防疫部门的神经,尤其是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加,这例病例的出现无疑为本就紧张的防疫形势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对义乌这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关注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无症状感染.............
  • 回答
    bilibili 在2021年四月新番中开始出现“登记号”,这确实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人将其解读为日本动画引进政策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登记号”是什么?首先要明确,“登记号”并不是一个官方统一的说法,大家通常指的是在番剧信息页面上出现的一串.............
  • 回答
    息壤2021年4月新合同的出现,在网络文学圈引起了一番不小的讨论。作为平台方,息壤一直以来都希望在保障作者权益和平台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次合同的调整,自然也包含了这方面的考量。合同核心调整与解读:如果让我来仔细拆解这次合同的改动,我认为有几个核心点是绕不开的。首先,版权归属与授权范围的细化和扩.............
  • 回答
    2021年8月5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也就是俗称的“楼市限购新政”。这次新政的出台,可以说是对当时杭州楼市过热现象的一次有力回应,也折射出政府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保障民生方面的决心。政策核心内容梳理:这次新政最核心、最引人注目的几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 回答
    2021年,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度的“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这份名单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无疑是获奖科学家们的“年轻化”。平均年龄只有35岁,其中不乏80后甚至90后。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预示着科学家群体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更进一步,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这些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们,是.............
  • 回答
    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喜与忧,机遇与挑战并存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ARWU)如期而至,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再次勾勒出全球高等教育的最新版图。对于中国高校而言,今年的排名既是荣耀的延续,也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两个新增的全球冠军头衔,以及多所高校在超过40个学科上榜的亮眼成绩,无疑是振.............
  • 回答
    2021年2月,贵州茅台的市值突破3万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这无疑是当年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市场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茅台的“酒王”地位不可撼动。贵州茅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市值,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作为中国高端白酒的绝对领导者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