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古代,咱就说现代。
最近我在朋友圈偶然看到一篇新闻,原来过去十几年里,中国最东最西相隔几千里的和田与浙江之间,默默的有着一种紧密联系。当年的新疆主席与浙江书记,在两地之间搭建直接关系,一个羡慕沿海的优质教育,一个关心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浙江的一所高中,在过去的17年里,为新疆最偏远,环境最恶劣,发展最落后的和田,培养了一批有一批的学生。最让人惊讶的,这些孩子中将近一半当了老师和医生,而且九成回到他们的家乡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
来源
在浙江金华,有一个延续了17年的教育援疆项目——浙江和田高中班。17年来,老师一任接着一任干,学生一批连着一批来,共为新疆培养学生1280名,而明年这一项目就要停办了,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新学期,浙江和田高中班的最后一届学生返回校园。热娜古丽·阿力木江一回到学校,就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晒起了视频。
浙江和田高中班学生 热娜古丽·阿力木江:回学校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非常的亲切。老师也很好,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
和热娜古丽一样,在浙江和田高中班的每一位同学心里,浙江金华汤溪高级中学,就是他们温暖的家。这个由浙江省确定的支援和田地区教育扶贫项目已延续17年,从2004年开始,每年定向招收新疆和田地区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十多年来,汤溪中学坚持民族融合的办学理念,探索出“合校学习、混合编班”的教学方法。
2008年,浙江和田高中班的首届学生毕业,他们中84%的学生高考分数超过了重点线,100%的学生超过本科线。2010年起,尽管浙江转而对口援助新疆阿克苏地区,但“浙江和田高中班”应和田人民的要求被保留下来。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都成为新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在和田市第五中学,有十多位老师毕业于浙江和田高中班。
和田市第五中学教师 浙江和田高中班首届毕业生 努尔比叶·艾合麦提:我们上初中时,我们班里面最好的器材就是一台电视机,现在我们班里面每一间教室都配备触屏电脑,我们直接用触屏电脑给学生授课。现在我们的跑道都是标准化的塑胶跑道。我非常感谢党和国家给我们的支持。
让努尔比叶老师倍感骄傲的是,在国家和各地援疆政策的帮助下,和田的教育也在飞速发展。十三五以来,各地教育对口援疆累计投入资金36.22亿元;累计培训师资3.1万人次;北京、天津、安徽开展“组团式”援疆,选派援疆教师1622名。
由于和田地区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等原因,从去年起,浙江和田高中班不再招收新生。到明年,最后一届147名学生就要毕业了,同学们彼此约定,要加倍努力,为延续17年的浙江和田高中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浙江和田高中班学生 阿卜杜萨拉木·吉里力:特别为我的学弟学妹们感到高兴,因为现在和田的教育质量变高了,他们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好的资源。作为最后一届浙江和田高中班学子,我会加倍珍惜党和国家给我创造的机会,好好努力学习,回去建设新疆,报答祖国。
和田市教育局局长 麦麦提江·麦提尼亚孜:浙江和田高中班是各地教育援疆,助推我们新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援疆省市的无私援助下,和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入学率达到99%以上,实现了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今年高考上线率达95%,比去年提高了近1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我们会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培养更多少数民族人才,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发挥重要作用。
罗马尼亚人其实是正儿八经的罗马人后裔。
2100多年前,罗马人来之前,罗马尼亚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被希腊人称为“葛特人”,被罗马人称为“达契亚人”。在公元2世纪图拉真时代,达契亚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罗马人开始向此地移民,长期混居形成的达契亚-罗马人,就是现今罗马尼亚民族的祖先。因为其邻居都是匈牙利人或斯拉夫人,所以一般提到这个民族总是先提到“哦,你们是东欧那片的罗马人的后代”。罗马起源,是现代罗马尼亚民族认同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其独特语言(罗马尼亚语,属于罗曼语族,和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同族)也紧密相关。
拓展阅读:
康斯坦察在多瑙河注入黑海的三角洲上,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港口、和世界连接的心脏;而伊斯坦布尔坐落在黑海连通地中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战略要冲处,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这两个城市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康斯坦察是伊斯坦布尔的“女儿”
伊斯坦布尔旧称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ol,意为“君士坦丁的城市”,指君士坦丁一世。他是罗马内战的终结者,罗马帝国的再度征服者。战争结束后,帝国西侧满目疮痍,他决定定都东部,于拜占庭殖民地建立一座“新罗马”城。自5世纪开始,人们把这座城市称为“君士坦丁堡”
康斯坦察旧称君士坦迪亚娜Constantiana,得名自君士坦丁一世的女儿,是当时东欧和黑海周围经济的重要港口,也是罗马帝国重要的国防关卡。
拓展阅读
后续关于罗马尼亚和东欧的地名研究,可能还有更新,欢迎追更
湖北省襄阳市和韩国襄阳郡
公元1273年,在蒙古大军围困下,襄阳城彻底弹尽粮绝,守将吕文焕被迫开城投降。坚守城池长达五年之久的襄阳军民,被蒙古大军编入“新附军”,押往北方各个战场。
但由于此时忽必烈已经在着手征讨日本事宜,所以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极富战斗经验的将士,得以免去死罪,经重新编整后被派驻进了高丽北部的沿海地带。
后来元朝进攻日本的战事,遭到了极大的挫败,这些来自襄阳的新附军不愿回到元朝当炮灰,就在高丽北部遗留下来,并在异国他乡的重新建起了“襄阳城”,也算是且认他乡作故乡了。
湖北省松滋市和安徽省宿松县
松滋本作“松兹”。公元前184年,吕后立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封常山国相徐厉为“松兹侯”,在庐江郡西部建立了“松兹侯国”,大致就是在今天的安徽省宿松县境内。
公元前135年,徐厉之孙徐偃因罪被废,松兹侯国也被改为了“松兹县”。到了公元214年,吴国将原来的“松兹”改为了“松滋”。
后来到了公元337年,受五胡乱华波及,大量的流民由庐江郡涌入荆州南郡。为了安抚人心,东晋便在荆州设置了一批“侨县”,其中就包括松滋县。从此“松滋”便在湖北境内延续到今,而原来的庐江郡松滋县却再没有恢复。
,
山西临汾、河北晋州与湖南永州,三处地悬南北。以陶寺遗址著称的临汾,现在正全力打造自己“尧都”的形象,并以全国罕见的星级厕所在驴友中享有盛誉。至于永州嘛,大伙的印象估计还停留在柳宗元笔下的“永州之野产异蛇”上。
想在古代将这几座城市紧密串联起来,看上去似乎难如登天。但历史偏偏给了它们一条将彼此连结在一起的锁链:俄罗斯西部的阿斯特拉罕州。
31年前,1989年,山西临汾出土了一块蒙哥汗在位时,当地“平阳路诸色人匠达鲁花赤”的墓志铭。墓主名叫苏公式,于丙辰年十二月十九日(1257年1月6日)中年早逝,只活了46岁。《三晋石刻大全》里收录了墓志全文,其中一段话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初,国家裂土建宗亲,唯平阳道分隶先抚军,以逰官徙□是邦,遂占籍焉。抚军之牙□西极域,距中原地踰数万里,所由阴山大碛,暑亢阴冰,寔天地间之大阸。君述职,凡三往返,至则其将辝称币,允合上意。锡户三十并水田五十顷,俾树艺以充君之禄,若古食邑焉。”
阿斯特拉罕州在700年前,曾经是蒙古“金帐汗国”(钦察汗国)的核心区域,即都城萨来的所在。虽然我国的历史教科书并不会教授金帐汗国史,但在“大元”疆域图里,四大汗国总会现身。
而今天的山西临汾,就是蒙古皇帝赐给金帐汗的分地。元朝建立后,包括河北晋州,湖南永州在内,彼时都属于金帐汗食邑:
“ 太祖长子术赤大王位:岁赐,段三百匹,常课段一千匹。五户丝,丙申年(1236年),分拨平阳四万一千三百二户。戊戌年(1238年),真定晋州一万户。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1281年),分拨永州六万户,计钞二千四百锭。”《元史·食货志三·岁赐》
苏公式,正是负责将平阳路贡物,不远万里送交金帐汗驻地的官员。由于交纳的东西应该都是金银器、丝织品,由他这个“诸色人匠达鲁花赤”亲往可以说最合适不过。从他墓志中的“凡三往返”可知,自临汾到伏尔加河三角洲,这充满着大漠、高山和草原的万里之途,苏公式绝不只走了一次。这么一来一回,耗时恐怕要一年半以上。
不过,他每次都能圆满的完成任务,深受拔都的欣赏,所以得到了“户三十并水田五十顷”的奖励。
当然了,岁赐这东西随金帐汗和大元之间关系的变动而在1288年后中断过。在元顺帝时候(1336年),因为金帐第九代君主月即别的请求,元朝恢复了术赤一系在平阳(已改称晋宁)的分地,并设总管府专门管理相关事务。但此时距离刘福通起义,仅剩下15年而已了。
墓志中并未记载苏公式从山西前往金帐汗国的具体路线,按当时情况看,或从和林转至察合台汗国境内,或从陕西、甘肃入察合台。
关于这块墓志背后的故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勰先生的论文《苏公式墓志铭考与平阳路输送岁赐的驿站交通》叙之甚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观(不过沈先生将苏公式死年的“丙辰年”写作1254年,不知何故,如果是笔误的话,那之后关于苏公式生年的推断也是错误的)。
像苏公式这样需要由中国往外跋涉万里的送贡使者,只怕除了大元,也不会有啊。
不禁想起《皇都元日》中的“大元至大古今无”一句,名实不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