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游戏画面的油腻感是从何而来的?

回答
游戏画面那种“油腻感”,说实话,不是一个特别正式的技术术语,但玩家们对它的感受却非常真实和普遍。它不像画面模糊、噪点多那样容易被量化,更多是一种视觉上的不适,一种“不干净”的感觉。要说它从何而来,那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说。

1. 光影与材质的“糊”:

这是最核心的来源。你想想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看起来会“油腻”?通常是表面有油膜,或者是一些光滑、反光但又不是那么干净的材质。游戏画面里的油腻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游戏引擎在模拟光影和材质时,没处理好这种“油腻”的特质。

过度的全局光照(Global Illumination)和反射(Reflection): 现代游戏为了追求真实感,会用很多技术模拟光线如何在物体表面散射、反射。当这些技术处理得不够精细,或者美术风格本身就偏向于“湿漉漉”的场景时,就很容易产生问题。
场景打光太“软”: 很多时候,游戏会用一种柔和的全局光来烘托氛围,让画面看起来不那么生硬。但如果这种柔和的光源处理不好,加上场景里有很多高光或者湿润的表面,这些光就会漫反射、二次散射,看起来就像一层黏糊糊的光膜覆盖在物体上,特别是皮肤、衣服、金属表面。
反射不够“锐利”: 玻璃、水面、抛光过的金属,它们反射出来的光应该是清晰的、有细节的。但如果游戏引擎的反射算法不够精细,反射的内容变得模糊不清,又叠加了场景本身的柔和光照,就会显得反射像是被一层油洇开了,模糊不清。
SSR(屏幕空间反射)的局限: 很多游戏会用SSR来渲染反射,这种技术效率高,但只能反射屏幕内可见的物体。当需要反射的物体不在屏幕内,或者被遮挡时,SSR就会出现破绽,反射效果变得不完整,甚至会和物体表面产生一种“粘连”感,看起来就不够清爽。

材质本身的属性与贴图(Texture):
高光贴图(Specular Map)和反射贴图(Reflection Map)的使用: 美术师会用这些贴图来控制物体表面的反光程度和区域。如果这些贴图的参数设置得过高,或者纹理本身的细节不够,就会导致物体表面整体都泛着一层不自然的油光。
“湿润”或“粘稠”的纹理: 有些游戏为了追求“脏乱差”或者“潮湿”的风格,会在纹理中加入很多细小的反光点、水渍的痕迹,或者直接让纹理本身就显得有点“黏”。如果这些元素与整体光影结合得不好,就会放大油腻感。
法线贴图(Normal Map)的误用: 法线贴图是用来模拟物体表面的凹凸细节的,但如果贴图本身是为了模拟一种光滑但有瑕疵的表面,比如磨砂玻璃或者经过抛光的金属,而游戏又处理不好它带来的高光,也可能导致油腻感。

2. 后期处理(PostProcessing)的“加料”:

很多时候,油腻感不仅仅是光影和材质本身的问题,后期处理的叠加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抗锯齿(AntiAliasing)的副作用: 为了让画面边缘更平滑,会用到各种抗锯齿技术,比如FXAA、SMAA、TAA(时间性抗锯齿)。
FXAA/SMAA: 这类后期处理抗锯齿通常是通过模糊处理边缘来实现的,在去除锯齿的同时,也会让画面整体稍微变“软”,如果叠加在本身就容易产生油腻感的光影上,会进一步模糊细节,加重油腻感。
TAA: TAA通过追踪上一帧的像素来平滑画面,效果通常更好,但有时也会产生“拖影”或者“鬼影”的问题,尤其是在快速移动时。当物体表面反光较强时,这种鬼影和拖影会叠加在反光上,让画面看起来像一层黏糊糊的水汽,或者油膜在晃动。

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ion)和色调映射(Tone Mapping):
过饱和(Oversaturation)和对比度(Contrast)的调整: 有些游戏为了让画面更鲜艳、更有活力,会提高饱和度和对比度。如果处理不好,过高的饱和度会让本来应该清爽的颜色变得浑浊,加上不当的对比度调整,会让高光部分显得格外刺眼,低光部分则显得浑暗,这种强烈的反差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油腻感。
色调映射(Tone Mapping): 这个技术是将HDR(高动态范围)的图像映射到LDR(低动态范围)的显示器上。如果算法不佳,可能会压缩高光部分,让高光看起来“糊”成一片,缺乏细节,像被一层油光覆盖。

景深(Depth of Field)的误用: 景深效果是为了模拟人眼聚焦时的光学效果,让焦点外的物体模糊。但如果景深算法不够精细,或者应用在不当的场景,比如大范围的模糊,叠加在有油腻感的表面上,会进一步模糊细节,让油腻感更加突出。

3. 美術风格与优化取舍:

有时候,油腻感也是美术风格选择或者技术优化不得当的结果。

“潮湿”、“泥泞”的美术风格: 有些游戏为了营造末世、废土或者阴暗潮湿的环境,本身就会设计大量的湿滑地面、生锈的金属、脏污的墙壁。如果美术师在纹理和光影的细节处理上稍有不慎,或者引擎的渲染管线对这种风格支持不好,就容易产生过度的油腻感。
低多边形(Lowpoly)模型配合高光: 在一些追求特定风格(例如复古、卡通)的游戏中,模型可能比较简单,面数不高。如果美术师在这些模型上叠加了过于强烈或者粗糙的高光材质,缺乏足够的细节去“消化”这种高光,就会显得特别“油”。
性能优化时的妥协: 很多时候,为了保证游戏在各种硬件上都能流畅运行,开发团队会在画面表现上做出妥协。例如,降低反射的精度、简化光照计算、使用更廉价的后期处理技术。这些优化措施如果在执行过程中不够精细,就可能导致画面出现一些“不干净”的瑕疵,其中就包括油腻感。

简单来说, 游戏画面的油腻感,就像是画家在调色时,不小心让颜料“化开了”,或者在打磨光滑表面时,没有擦干净留下的油渍。光线在不该反光的地方泛着不自然的油光,材质本身的细节被模糊的光影“糊”住,再加上一些后期处理的“添油加醋”,最终在玩家眼中呈现出来的就是那种挥之不去的“油腻感”。

要消除它,往往需要美术和技术人员在光影、材质、后期处理等多个环节都非常仔细地进行调整和优化,找到那种既真实又清爽的平衡点,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光或者柔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88年的时候我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篇外国文献,说为什么计算机渲染的图像看起来总有股廉价的塑料感?大致意思是说,一个光滑的塑料表面,可以简化为表面的镜面反射光和塑料内部的漫反射(那时候还到不了现在谈论的次表面散射),其中镜面反射光是来射光源的颜色,而漫反射叠加了材质本身的颜色,而金属则有所不同,其镜面反射光就带有金属表面的颜色。这种塑料感可能就是你说的油腻感吧?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其实渲染的简化物理模型并不是很复杂,复杂的可能是不同的简化方式和专有名词,所以真正要让大家普遍接受和理解还是困难的。

user avatar

实际上是滥用grunge贴图和specular的结果

在不做真的磨损的情况下只上grunge贴图就会看起来有一层油污

在不做反射环境的情况下只调很强的specular就会看起来像蜡(只有白花花的高光)

这么做的原因只是因为省事,以及行业培训就是这么教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游戏画面那种“油腻感”,说实话,不是一个特别正式的技术术语,但玩家们对它的感受却非常真实和普遍。它不像画面模糊、噪点多那样容易被量化,更多是一种视觉上的不适,一种“不干净”的感觉。要说它从何而来,那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说。1. 光影与材质的“糊”:这是最核心的来源。你想想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看起.............
  • 回答
    手机游戏和主机/PC游戏在画面上的差距,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它涉及到的技术、硬件、开发思路,方方面面都拉开了距离。简单来说,就像是自行车和F1赛车比加速,你不能只看车轮子转得快不快,得看它从头到尾能达到什么程度。一、硬件的根本性限制:算力的“天花板”这是最核心也是最直观的差距。 手机:.............
  • 回答
    光线追踪技术对游戏画面体验的提升,说它“天翻地覆”可能有些夸张,但用“质的飞跃”来形容也绝不为过。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画面上的“好看”,而是让整个游戏世界在观感上更加真实、沉浸,甚至影响到玩家的心理感受。核心的提升:真实的光影与反射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世界。光线是如何传播的?从光源发出,遇.............
  • 回答
    玩游戏的时候,你可能会在画面设置里看到一个叫做“各向异性过滤”(Anisotropic Filtering,简称AF)的选项。这玩意儿说起来有点技术性,但其实它对咱们玩游戏时的观感影响挺大的。简单来说,它就是用来优化那些距离咱们比较远、角度比较倾斜的纹理的清晰度和细节的。你想想,游戏里的地面、墙壁、.............
  • 回答
    将《暗黑破坏神 2》(Diablo II)经典的游戏画面、图标与用户界面(UI)放到今天来评价,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经典永流传,但与现代标准相比,在技术细节和视觉表现力上存在显著差距,只能算怀旧的、有历史意义的水平。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 游戏画面:怀旧的代表,但缺乏现代细节《暗黑破坏神 2》在.............
  • 回答
    网上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PS5游戏画面不如PC的论调,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得拆开来看,才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尤其是在大家很多人的PC配置还没那么顶配的情况下。首先,我们得承认,主机和PC在设计理念上就是不同的。 主机是“封闭系统”,PC是“开放平台”。 PS5就好比是一台量身定制的家.............
  • 回答
    .......
  • 回答
    光追飞跃6倍:游戏画面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最近有关NVIDIA新一代GPU在光线追踪(Ray Tracing)性能上实现高达6倍提升的传闻,无疑给整个游戏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简单跃升,更可能预示着我们期盼已久的游戏画面革命的到来,以及真正“电影级”游戏画质的曙光。长久以来,虽然游.............
  • 回答
    当然,关于游戏画面是否是实时渲染的这个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首先,要明确一点:绝大多数我们今天玩到的电脑游戏、主机游戏,它们的画面都是实时渲染的。 这是游戏之所以能吸引人的核心魅力之一。那么,“实时渲染”到底是个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实时渲染就是指游戏引擎在每一帧画面(也就是你看到的每一个瞬间)都根.............
  • 回答
    确实,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2008年到2010年这短短几年,游戏画面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飞跃式的提升。与其说是“感觉”,不如说这期间的技术和设计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玩家得以窥见一个更真实、更生动的虚拟世界。你可以把这个时期想象成游戏画面的一个“觉醒期”。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不少画面亮眼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相信很多刚拿到PS5的朋友们都会纠结于此:是让游戏画面美轮美奂,还是让帧数流畅如丝般顺滑?这其实是一个“画面”与“性能”之间的权衡,没有绝对的哪个好,关键在于你更看重什么。画面模式 (Graphics Mode / Fidelity Mode)顾名思义,画面模式的首要目标就是给.............
  • 回答
    有些画面,一旦在脑海里定格,就像烙印一样,不管过去多久,每次回想起来,都还是会忍不住揪心。让我想起《最终幻想VII:核心危机》里的扎克斯。最后那场战斗,他明知道自己身受重伤,身体已经摇摇欲坠,却依然坚持要保护克劳德,挡在他前面。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身上,汗水和血水混合在一起,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嘴角的.............
  • 回答
    说到东方Project系列游戏的读取画面“少女祈祷中”,这绝对是个让不少老玩家会心一笑的梗。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画面提示,背后还承载着很多玩家的共同记忆、对游戏世界的理解,甚至带点玩家群体之间的小默契。首先,最直观的层面,它就是东方系列游戏在加载时会显示的一个画面。当你点击开始游戏,然后就进入了这个.............
  • 回答
    战神4的画面观感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比所有游戏都要好”的深刻印象,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精心打磨的结晶,它在许多层面上都触及了玩家视觉和情感的深处,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沉浸感和艺术感。首先,对写实与艺术化的平衡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战神4没有一味追求纯粹的写实,而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北欧神话的神秘与.............
  • 回答
    关于PS5和Xbox Series X(以下简称XSX)在次时代游戏画面表现上“几乎完全相同”的看法,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讨论点,也触及了许多玩家在购买游戏主机时非常关心的问题。咱们先得明白,说它们“几乎完全相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台主机在核心硬件配置上的相似性。索尼和微软在这次的竞争策略上,都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尼尔机械纪元和只狼之所以能在画面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即便它们在开放世界规模或者内容量上可能不如一些西方大作那么“庞大”,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聊聊:一、 精致的美术风格与艺术指导:决定第一观感和氛围的关键 非写实写意,而是“高级”的写实: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游戏画面好.............
  • 回答
    提起《魔兽世界》,脑海中涌现的第一个画面,不是宏大的战争场面,也不是某个惊心动魄的副本BOSS,而是一个相对宁静,却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场景:我站在艾尔文森林西部王国的银色黎明营地外,夕阳的余晖将这片土地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具体来说,这个画面包含了以下几个细节: 视觉: 柔和的金黄色光线.............
  • 回答
    鹰角网络官宣的新游戏《来自星尘》(Project: Snowblind)能否挑战《原神》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技术、画面和发展这三个维度,结合《原神》目前的成就和《来自星尘》已披露的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一、 技术维度:能否在同等水平或超越? 《原神》在技术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游戏开发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硬件机能并非决定游戏画面表现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虽然你提出的“Switch机能比PS3强”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但将Switch与PS3简单对比,然后推导出它应该能做出画面比肩《神海》《美末》游戏的结论,存在一些误解,需要从多个.............
  • 回答
    关于“只有新一代主机才能推动游戏画质的进步”这个说法,我一直觉得它有点片面,但又不能完全否定其中的合理性。咱们得分开来看。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每当新一代主机出来,那种视觉上的飞跃感是特别明显的。回想一下从PS3/Xbox 360到PS4/Xbox One的跨越,再到现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