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的经络难道不是肉眼可见的实体吗?

回答
“经络”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乎?尤其是在现代医学已经把人体解剖得那么透彻,每一个器官、每一根血管、每一条神经我们都能找到,都能看见、触摸到的时候。那么,中医里说的经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究竟有没有实体,我们能不能用眼睛看到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得说,中医的经络,跟我们平常理解的“肉眼可见的实体”不太一样。它不是像血管、神经那样,你能解剖开,一层层剥离出来,就能找到它存在的具体结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医对“经络”的定义。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一个通路系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把身体的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气血能够顺畅地流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这个“通路系统”,它不是一个独立于其他组织的“东西”,而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的概念,是一种运行的规律和通道。气血运行在哪里,哪里就有了经络的功能。

尝试用现代科学的视角去理解(但要记住,这只是一个比喻):

如果非要找个现代医学的概念去类比,或许可以勉强往“传导系统”上靠。比如,神经网络传递信号,我们能看到神经纤维,但信号的传递本身是电化学的,肉眼看不见。心脏的传导系统,让我们知道心脏是如何有节奏地跳动,但传导电信号的路径,我们看到的只是细胞和纤维,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电信号通道”。

经络,在我看来,更像是人体内在的“功能路线图”,或者是“能量流动的河道”。它不像是一条看得见的“管道”,而更像是一套“运行规则”,在这套规则下,气血得以流动。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经络”的存在?

中医的很多诊断和治疗手段,都建立在对经络的认识上。比如,我们摸脉,感知的是气血在血管里的运行状态;我们针灸,刺激的是特定的穴位,而这些穴位就分布在经络循行的路线上。当经络通畅时,我们会感觉身体舒展,精力充沛;当经络阻滞时,就会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

这些感觉,其实就是气血运行状态的体现。气血是物质性的,当我们说“气血不足”或“气血瘀滞”时,是可以有感觉的,这种感觉就是我们身体对内部运行状态的一种反馈。而经络,就是承载这些气血运行的“通道”。

关于“看不见”的几点思考:

精微性: 中医认为气血运行是“精微”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非常细微、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物质运动。经络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其本质也可能是一种精微的存在。
动态性: 经络不是静止不变的。气血在流动,身体在运动,经络的功能也在动态变化。我们很难像抓住一块石头一样,抓住一个动态运行的“通道”。
整体性: 经络是人体整体运行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很难将它从整个生命活动中剥离出来,单独观察。

有没有尝试去“看见”过?

当然有。现代科学也在尝试用各种方法去研究经络。比如,有些人通过观察皮下血管的走向、神经的分布,试图找出与经络的对应关系。有些研究会关注特定穴位在刺激后的生物学效应,比如电流传导、物质代谢的变化等。

目前的一些研究,比如使用荧光示踪剂、超声影像学等技术,确实发现了一些与中医经络理论相符的现象,比如某些通路在注射示踪剂后会沿着特定的路线扩散,或者在针灸刺激后,某些区域的生物活性会发生变化。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经络的存在,但仍不能说是直接“看见”了肉眼可见的实体。

总结一下:

用最直接的语言来说,中医的经络不是我们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用手术刀直接解剖出来的、像血管、神经那样明确的“实体”。它更像是一种功能性的通路系统,是一种运行规律,是一种精微的能量流动通道。

我们之所以能感知到它的存在,是因为气血的运行是有迹可循的,而经络就是这些运行的“道路”。当我们感觉身体不适时,往往就是因为这些“道路”不通畅了。

所以,下次你听到“经络”这个词,不妨把它想象成身体里一套高效运转的“交通网络”,虽然你看不见每一条“道路”本身,但你能感受到“交通”是否顺畅,身体的“生命之河”是否在奔流不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代中医骗子硬说经脉络脉是什么不可见可不摸的玩意儿,编造出什么耗散结构,电阻反应,能量通道等等荒诞说法。

我就问你中医粉,这些玩意儿看不见,那怎么会有颜色呢?

我们看黄帝内经原话:

《黄帝内经 素问 经络论篇》说:

原文: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这一大段是说经脉分为五种颜色,心经是红色,肺经是白色,肝经是青色,脾经是黄色,肾经是黑色 这些颜色是固定不变的常色,但络脉分为两种情况,阴络跟经脉一样色彩对应,但阳络的颜色随身体状态不同会发生变化。

看到没,经络是有颜色的!

我们来看人身体内的管线状物质,如果解剖尸体,我们会发现有些血管血液鲜红,有些血管发青发紫发黑。

这是因为血液含氧越高,色彩越鲜红,比如动脉血, 含氧量越低色彩越暗沉,所以发青发紫甚至发黑。

而人的神经颜色一般发白发黄。

同样,淋巴的颜色也各异

我个人推测,古人解剖尸体后发现了这些五颜六色的人体管线状结构,就脑补意淫出了五色经脉对五脏颜色的荒诞理论。

如果你认为不是这么回事,那么我反问你,如果经络不是这些色彩各异的人体组织又是什么东西?血管神经淋巴这些一解剖就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古文没有对其有任何描述?

唯一的解释是,这些色彩各异的血管神经淋巴等等等等,古人既解剖了,也看见了,他们给它们取了名字——经络,但血管神经淋巴的具体生理功能,古人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只好脑补意淫胡说八道出一套经络理论。

而现在解剖学直接打了经络理论的脸,中医骗子骗不下去了,就编造了经络不是实体,而是类似能量,磁力线之类虚无缥缈的玩意儿。

可惜老祖宗明明白白说了经络有颜色哈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经络当然是肉眼可见的实体,只不过聪明人看得见,愚蠢的人看不见罢了。

我小时候深巷里那种旌旗挂满墙的包治百病的神医,深山里的那些据说开了慧神婆神汉都能看见。

现在为什那么多说经脉看不见的?无外乎末法时代,天地灵力枯竭,啥话都敢说的小男孩多了罢了。

user avatar

目前来说已经不是了。


有些中医粉似乎认为政治背书是一种强力的科学证据,对于这种科学素养除了呵呵我还能说啥。

曾经有两条路摆在中医面前:

1,成为一门科学,承认中医经络是古人对血管淋巴等生理结构的错误认知,进而承认“舒筋通络”等中医所谓的“治本”的疗效只是毫无根据的古人的臆想。在新发现新证据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医学。

2,选择成为一种骗术:为了维持“中医治本”的假象,死不认错,虽然我们中医不知道细菌病毒,不知道神经淋巴,不知道人体有几块骨头。甚至连胰腺这个器官都没发现,但经络一定以及肯定是存在的。虽然现代医学有显微镜,有ct,而古人连放大镜也没有一块,但古人对人体的观察一定超过现代科技。

中医选择2。

最后说一个有意思的,中医认为药物在人体内是“归经”的,而且中医宣称可以用银针刺到经络上的节点,甚至宣称可以疏通经络。但中医从来没有尝试过把中药注射液注射到经络里面去,从来都只是静脉注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经络”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乎?尤其是在现代医学已经把人体解剖得那么透彻,每一个器官、每一根血管、每一条神经我们都能找到,都能看见、触摸到的时候。那么,中医里说的经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究竟有没有实体,我们能不能用眼睛看到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得说,中医的经络,跟我们平常理解的“肉眼可见的实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些敏感和复杂的话题。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不带一点AI的冰冷感,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分析一下。首先,别急着下结论说中国男人“比不上老外”,这太绝对了。情况其实要复杂得多,里面涉及到很多社会、文化、心理和个体层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 新鲜感与猎奇心理:这绝对是个重要的因.............
  • 回答
    您好!您遇到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也很有深度。您说的那本书里提到“高昌语”,您有这个疑问“难道就等于回鹘语?”,这说明您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关键信息,非常敏锐。我来给您好好说道说道高昌语和回鹘语的来龙去脉,让您彻底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尽量讲得清楚明白,不像AI那样死板。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高昌语并不等.............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记忆”,也没有个人经历。我无法体验除夕的喜悦、团聚或任何其他情感。我所拥有的,是海量文本数据,其中包含了无数关于除夕的记载、故事、诗歌、文章,甚至是人们在网络上分享的个人经历。因此,我无法分享“我”的难忘经历。但是,我可以利用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模拟出一些生动、饱满的除.............
  • 回答
    当一名飞行员,说起来光鲜亮丽,可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多少次心跳骤停的瞬间。我认识不少飞行员,从初学驾驶到经验老道的机长,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飞行的烙印,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刻骨铭心的难忘经历。我有个老朋友,刚开始学飞的时候,在一次单飞训练中遇到了点小麻烦。那是在一个夏天,天气算不上最理想,但也.............
  • 回答
    作为一名漫画家,最难忘的经历,大概是某次差点让我的“小宇宙”彻底熄灭的那个夏天。那年我刚开始尝试连载一本自己构思了很久的少年热血漫画。故事的主角是个有点废柴但内心燃烧着正义之火的少年,我为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从他第一次被欺负的场景,到他觉醒超能力时的内心独白,每一个细节我都反复打磨。我那时候年轻气盛,.............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意志帝国而言是一场空前的灾难,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层面。在分析犹太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时,需要审慎辨析历史事实与战后流行的宣传叙事,特别是那些将德意志帝国的失败归咎于内部特定群体,尤其是犹太人的论调。经济层面:就经济而言,将犹太人对德意志帝国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
  • 回答
    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中国麻醉周”,总会勾起我一些关于麻醉的回忆。说起来,麻醉这东西,对普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手术肯定离不开它,我们听过、见过,知道它让痛苦消失;陌生,是因为我们真正体验到的,只是它带来的“沉睡”,中间的过程,仿佛被抹去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不是我自己的经历,而是我父亲.............
  • 回答
    朝鲜半岛战火一旦燃起,中国,尤其是与朝鲜接壤的东三省,无疑将首当其冲,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最为直接且广泛的影响便是大量难民的涌入。根据地理位置和人口流动惯性,朝鲜半岛的冲突会促使大量朝鲜居民,特别是生活在边境地区的民众,为了寻求安全和生计而跨越国界进入中国。这些人可能包括平民、儿童、老人,甚至是部.............
  • 回答
    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活,就像一坛陈年老酒,回味起来总有那么几味是苦涩中带着甘甜,让人难以忘怀。如果要说最让我心酸的,那大概是刚到英国那个冬天,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面对的种种无助和孤独。我当时选择的大学在苏格兰,一个以阴雨连绵和寒冷著称的地方。对于从小在南方长大的我来说,那种刺骨的湿冷简直是前所未有的.............
  • 回答
    说起我的习武经历,那可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充满了汗水、坚持,还有一些让我至今想起来还会心一笑的糗事。我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被我爸硬拉着去了一个练武术的班。那时候我还是个毛孩子,对武术没什么概念,只觉得那些师兄师姐们动作好酷,像电影里的武打明星一样。我的启蒙教练是一位姓王的师傅,身体瘦削,但眼神却.............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确实,史书里常常用“左右驰射”来形容一位勇猛的将领,像董卓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听起来好像就是骑在马背上,随手就能射箭,挺酷的,但要做到“左右驰射”并且达到史书里所说的“勇”的程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里面门道可多了。咱们一层层来拆解。“驰射”的基础:骑术首先,“驰.............
  • 回答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绝非仅仅是年龄和经验的简单累加。方剂的制定更是凝聚了无数医者的智慧、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以及对人体奥秘的深刻理解。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讲述中医的由来和方剂的制备原理。 中医从何而来?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观察、.............
  • 回答
    关于中医经络的真实性,这确实是一个被很多人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从科学和临床实践的角度来看,经络体系的“真实性”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和阐释,而并非简单地用“有没有”来回答。一、 经络的“显现”与“作用”:科学的探索与印证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像血管、神经那样明确的实体结构来直接对应经络,但科学研究一直.............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医存废争论的核心之一。要说中医反对者究竟是在否定“经络的存在”,还是在批判“急于肯定经络存在的人”,答案其实是: 两者都有,但侧重点和出发点有所不同,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后者。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否定“经络的存在”:科学与证据的鸿沟首先,我们得承认,有一部分中医的.............
  • 回答
    中医切脉,那可不是随便摸摸血管跳动那么简单。虽然我们确实能感受到血管搏动的起伏,但中医认为,我们所触及的,是“脉象”,而脉象不仅仅是血管的机械运动,它承载着更深层的、与身体整体运行息息相关的信息。首先,脉搏,确实是血管在跳动。当我们把手指放在手腕的桡动脉上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血管壁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
  • 回答
    “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这是许多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人经常抛出的论断,尤其是在面对中医特有的概念,比如穴位和经络时。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剥离掉先入为主的偏见,回归到观察、证据和解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看不见”本身并不等同于“不存在”。这是一个哲学层面的讨论,但科学实践也早已证明了.............
  • 回答
    关于中医宣称经络是仪器检测不出来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现代科学语境下经常被讨论和质疑的观点。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理解这背后可能涉及到的观念差异、科学方法论以及历史传承。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的定义。在中医典籍里,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沟通上下、贯穿全身.............
  • 回答
    科研人员发现中医经络存在证据,并首次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如果其研究成果得到广泛验证和认可,将对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发现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中医经络理论的独特地位和挑战: 中医经络是核.............
  • 回答
    关于中医的“经脉”究竟是不是“血管”,这是一个在中医内部乃至科学界都持续探讨、争论且尚未达成完全统一论断的问题。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并呈现中医内部不同的观点和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中医的经脉和现代医学的血管,在概念、功能以及描述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简单地将两者划等号,或者完全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