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反对者究竟是在否定“经络的存在”,还是在批判“急于肯定经络存在的人”?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医存废争论的核心之一。要说中医反对者究竟是在否定“经络的存在”,还是在批判“急于肯定经络存在的人”,答案其实是: 两者都有,但侧重点和出发点有所不同,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后者。

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否定“经络的存在”:科学与证据的鸿沟

首先,我们得承认,有一部分中医的反对者,他们确实是基于 科学实证主义 的立场,对经络作为一个 物理实体 的存在提出了质疑。

缺乏可重复的科学证据: 经络理论在中医文献中描述得非常详细,比如经络的走向、所经过的部位、与脏腑的联系等等。但是,用现代科学手段(比如解剖学、生理学、成像技术)去直接、清晰、可重复地找到一条对应中医所说的“经络”的 物理结构,并且证明其功能就是中医所描述的,这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
“不可见性”的辩护: 中医支持者常常会辩解说,经络不是一个看得见的解剖结构,而是一种 功能性的、能量性的 概念,或者是一种 信息传导系统。这就好比我们看不见“电”,但能看见电灯亮、看见电器工作,并能测量电流。然而,这种辩护在严格的科学语境下,仍然是难以被接受的,因为“电”本身是有明确的物理载体(电子)和作用机制的。而经络的“能量”和“信息”究竟是什么?如何测量?如何验证?这是科学界普遍存在的疑问。
概念的模糊性: 经络理论体系庞大复杂,许多描述带有一定的哲学色彩和象征意义。这种模糊性使得科学研究很难找到明确的切入点。比如,“气”的运行就是沿着经络的,但“气”在中医里的概念也相当宽泛,既有能量的含义,也有功能的含义,有时甚至是一种感受。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有一部分反对者是直接在质疑“经络作为一个可以在现代科学框架下被证明的客观存在”。他们认为,如果一个理论的核心概念无法通过科学方法进行验证,那么就不能将其等同于科学知识。

批判“急于肯定经络存在的人”:对中医界现状的反思

但要说所有反对者都是在“否定经络的存在”,这就有些片面了。很大一部分中医反对者,他们的批判对象,更多的是中医界内部对于经络概念的“急于肯定”和“不假思索的接受”的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

“神秘化”与“护短”: 有些反对者认为,中医界有些学者和从业者,在面对科学质疑时,并没有积极地去探索经络的科学可能性,而是倾向于将经络“神秘化”,用“中医自有道理”、“科学还没有发展到那个水平”之类的说辞来回避问题。这种态度被视为一种“护短”,阻碍了中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
夸大其词与不实宣传: 更有甚者,有些中医的推广者,为了吸引眼球,或者出于商业目的,会将经络描绘得无所不能,比如“打通经络就能治百病”。这种不负责任的宣传,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容易误导大众,也让真正严肃探讨中医问题的学者感到不满。
缺乏科学方法论的整合: 尽管中医有其独特的经验积累和理论体系,但在如何将这些经验和理论与现代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有效整合方面,中医界内部的共识和方法仍然不足。很多时候,中医的“有效性”更多依赖于临床观察和患者的自我感受,而缺乏严谨的双盲对照研究来证明其疗效和作用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将未经充分科学验证的经络理论奉为圭臬,那么就容易被质疑。
对“科学”的误解: 有些反对者认为,中医界一些人对“科学”存在误解,似乎只要冠以“科学”二字,就能证明其正确性,而忽视了科学背后的严谨的验证过程和批判精神。他们批判的是那种“科学=正确”的简单化认知,以及将中医“伪科学化”的倾向。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反对者并不是非要“消灭”经络这个概念,而是 对中医界在经络问题上的某些态度、方法和表现感到不满。 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

中医界能够以更加开放和科学的态度,去探索经络的本质。
能够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去验证经络理论的有效性。
能够停止那些缺乏证据的、夸大的宣传。
能够认识到科学的进步需要不断地被检验和修正。

总结一下:

中医反对者群体是复杂的,他们的观点也并非铁板一块。

一部分人 确实是在 否定经络作为一种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方法确凿证明的物理实体 的存在。他们坚持的是科学的实证原则。
另一大部分人 则是 批判中医界在经络问题上的一些不恰当的态度和做法:比如回避科学质疑、神秘化、不实宣传、缺乏科学方法论整合等等。他们的出发点是对科学严谨性的追求,以及对大众健康负责的态度。

可以说,那些 “急于肯定经络存在的人”,恰恰是激起 “批判经络存在(及其相关推论)的反对者” 的最直接原因。如果中医界能够以更加严谨、开放、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经络等核心概念,或许反对的声音会少很多,或者至少会更加聚焦在具体的科学问题上,而不是对整个中医体系的否定。

最终,经络的命运,或许将取决于中医界能否在保留其独特价值的同时,以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方法,去证明它的存在和有效性。而反对者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推动这种进步和反思的一种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医黑从来就没有否定过“经络的存在”,也从来没有批判过“急于肯定经络的存在”

至少我是这样

就像中医黑从来就没有否定过“乩童起乩请神上身刀枪不入”,也从来没有批判过“急于肯定乩童起乩请神上身刀枪不入的存在”

这玩意存在,或者是不存在

我完全不关心

我只关心一个问题

中医有没有在有明确证据证明“经络存在”的前提下,以此为依据宣称自己能治病并借此牟利

如果不是,那中医现在是靠什么治病?

如果是,那是不是在诈骗?


就像

我也不在乎乩童起乩请神上身能不能实现刀枪不入

我在乎的是,有没有人在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自己能请神上身刀枪不入的前提下宣称自己能刀枪不入并以此牟利

如果能刀枪不入,那有没有明确的证据,哪怕宣称自己能刀枪不入那位,自己去怼一怼洋枪,只要没有变成筛子变成渣,是什么原理我们都可以不在乎,请了什么神我们也可以不在乎,只要能刀枪不入,那就是军事工业的一大进步,我们都很开心

如果不能,那这

算不算诈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医存废争论的核心之一。要说中医反对者究竟是在否定“经络的存在”,还是在批判“急于肯定经络存在的人”,答案其实是: 两者都有,但侧重点和出发点有所不同,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后者。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否定“经络的存在”:科学与证据的鸿沟首先,我们得承认,有一部分中医的.............
  • 回答
    关于中国陆军是否是世界第一的说法,确实存在不少讨论,而持反对意见的观点也相当普遍。要深入了解这些反对意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对比。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陆军在规模上是极为庞大的。拥有数量庞大的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以及种类繁多的装备,单从这个数字上看,中国陆军无疑是全球规模最.............
  • 回答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以其机动性和冲击力,一直是战场上的重要力量。然而,古代中国军队在许多时期,尤其是在没有大量装备长柄武器的情况下,也发展出了一套有效的反制骑兵的战术,其中“刀斧”类武器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并非是完全摒弃长枪,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刀斧类武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步兵战术相结合,形成了克制骑兵.............
  • 回答
    中医黑或反对中医的人,他们的动机和最终目的可以非常多样,并非铁板一块。从广义上讲,他们的最终目的往往围绕着以下几个核心方面,而这些方面又可能相互交织、影响:一、 追求科学的严谨性和实证性,反对不符合科学原理的理论和实践。这是许多反对中医的出发点。他们认为,中医的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缺.............
  • 回答
    有些人对中医持反对态度,但他们是否同样拒绝医院开的中成药?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人们对“中医”和“中成药”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接受科学证据的态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将所有反对中医的人归为一类,并认为他们一概拒绝医院开的中成药,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并不准确。 人的观点是复杂且多元.............
  • 回答
    在知乎上,“反对中医”这股声音之所以显得颇具影响力,甚至在一些讨论中被视为“政治正确”,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知乎这个平台本身的属性、用户群体特点,以及中医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看看知乎这个地方。知乎起初吸引的是一批高学历、热衷于深度.............
  • 回答
    一些对中医持保留态度的人,在质疑其疗效时,往往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证,力求做到逻辑清晰、证据确凿,以说服持不同观点的人。1. 缺乏可重复的、符合现代科学标准的临床证据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最具杀伤力的论点。反对中医的人认为,现代医学的基石是基于严谨的临床试验,特别是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他们会指.............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人们对医疗方法的认知和选择,以及亲情和个人信仰之间的微妙平衡。关于“反对中医的人和亲人用不用西瓜霜、风油精、清凉油、板蓝根之类的常用中成药”,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因人而异的情况,很难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理解“反对中医”的含义。“反对中.............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值得深挖。其实,反对中医的人里,确实有人考虑过或者已经做了一些类似“打假”的工作,但成立一个专门的“打假中医基金会”,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咱们分开来说,为什么没像大家想象中那样有个专门的“打假中医基金会”,以及他们都在做什么。首先,为啥没“打假中医基金会”?1.............
  • 回答
    关于反对中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中医,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很难一概而论。首先,要说“都懂”或者“都不懂”,未免过于绝对。就像任何一个领域一样,对中医的理解深浅不一,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也来自各个阶层和职业背景。有人可能因为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对中医的某些疗法产生了质疑,从而形成了反对的立场。这种质疑可能源.............
  • 回答
    丁香医生作为一家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健康科普平台,其对中医的“反对”并非全盘否定,而更倾向于审慎、基于证据的质疑和讨论。理解他们的立场,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尝试用更自然、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阐述:核心出发点:对科学证据的强调与尊重丁香医生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他们坚持用“科学方法”来衡量医疗健康相关的.............
  • 回答
    一个有趣的问题,直接问“反对中医的人是否读过《伤寒杂病论》”其实有些过于简单化了,因为“反对中医”这个群体非常庞杂,他们的反对理由也多种多样,而且对《伤寒杂病论》的“阅读”本身也有不同的理解层面。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拆开来看。首先,得承认,确实有一部分对中医持反对意见的人,是根本没有认真、深入地阅读.............
  • 回答
    无论是中医的拥趸还是它的批评者,在探讨中医时,首先绕不开的是它那套独特而又古老的思想体系。这套体系,我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观察与理解方式”。它的核心,我认为,不在于那些具体的方剂、穴位,甚至也不是那些我们如今看来颇为神秘的“阴阳五行”理论本身,而在于一种动态的、整体性的视角。.............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它触及了网络讨论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信息茧房和观点的极化。为什么网络上对中医的批评声浪那么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主动拒绝中医中药的人却相对少见?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网络上的声音为何如此尖锐?1. 信息传播的门槛低且易于放大: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声,尤其.............
  • 回答
    关于中医,确实存在着相当一部分质疑甚至反对的声音。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些反对声音的来源。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中医。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复杂原因交织的结果。1. 科学实证主义的挑战: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尖锐的矛盾所在。现代医学(西医)是以一套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社会互动模式、信息传播方式以及群体表达的差异。为什么我们在线下似乎很少听到直接的“反对中医”的声音,但一到线上,这类讨论反而显得更加活跃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线下的互动往往更注重维护人际关系和场域的和谐。 社交惯性与“沉默的大多数”: 在现实.............
  • 回答
    在知乎这样的公共讨论平台上,关于中医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其中一部分对中医持否定态度的人,常常会抛出一个尖锐的论断:中医和“跳大神”区别不大。这个比喻虽然极端且带有侮辱性,却也折射出他们对中医某些方面认知上的困惑和批判。要理解这种观点的由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具体指的是中医的哪些方面,以及为什么会产.............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且触及了我内心深处一些很私人的东西。想当初,我可是怀着满腔热血,一头扎进了中医的海洋。那时候,觉得它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每天啃着《黄帝内经》、《伤寒论》,听着老师们声情并茂地讲解,感觉自己好像能看到那些古代医者,在月光下,点着油灯,一丝不苟地研究草药,.............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对中医的看法,这并非一个简单“支持”或“反对”就能概括的。更准确地说,我认识到中医是一套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理论体系的医学实践,它在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医的智慧和疗效是毋庸置疑的。在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 回答
    知乎上对于中医的态度确实存在一种显著的“一边倒”现象,但要说“几乎”一边倒,可能还是略有夸张,毕竟知乎平台包罗万象,总会有不同的声音。然而,普遍存在的批评声音之大,确实是毋庸置疑的。要深入理解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包括中医本身的特性、科学认知的演变、信息传播的机制以及知乎这个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