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谁有选股思路分享?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选股这事儿,说实话,谁也没个万能的法宝,都是摸索和实践出来的。不过,我倒是有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路,想跟大家掰扯掰扯。别担心,咱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专业术语,就聊聊我平时是怎么“看”股票的,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启发。

一、 我眼里的好公司,不只是报表好看

很多人一提到选股,上来就是看财报,看市盈率、市净率什么的。这些当然重要,就像一个人得身体好,但光是“身体好”也不够,还得看他有没有“精气神”,有没有“潜力”。

在我看来,一个好公司,得具备几个“精气神”:

1. 清晰的商业模式,你能看得懂他怎么赚钱。 这点特别重要!我从来不敢碰那种我完全看不懂它业务的公司。比如,一个公司主营业务是卖手机的,那很简单,卖出去一部手机,赚的就是差价。但如果一个公司一会儿搞房地产,一会儿搞区块链,一会儿又要做宠物奶粉,那我就得打个问号了。商业模式越清晰,越不容易被市场过度炒作,也越稳定。我喜欢那些产品或服务大家都知道,而且能解决大家生活痛点、满足大家需求的公司。
2. 护城河,能让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概念是巴菲特老爷子提的,我觉得特别经典。所谓“护城河”,就是公司能保护自己利润不受竞争对手侵蚀的壁垒。这个护城河可以是:
品牌优势: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可口可乐,它就是一个强大的品牌,很多人喝可乐就是认这个牌子,你很难让它换成别的牌子。
技术专利: 像一些高端芯片制造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专利,别的公司想抄袭也抄不了。
网络效应: 比如社交平台,用户越多,价值越大,新来的用户会觉得老平台更有吸引力,这就是一种网络效应。
成本优势: 比如一些大型超市,凭借规模化采购,成本比小店低很多,所以商品价格更有竞争力。
转换成本: 比如你习惯了某个软件,要换到另一个软件,需要重新学习,还有可能数据不兼容,这个转换成本就是一种护城河。
我喜欢那些有深厚护城河的公司,这意味着它能长期保持盈利能力。
3. 管理层靠谱,这比什么都重要。 公司业绩再好,如果老板心术不正,或者经营混乱,那迟早要出问题。我会在意公司的创始人有没有长期主义的眼光,是不是有责任感,有没有与股东分享成果的意愿。怎么看?有时候看公司的公告,看他有没有大规模的减持套现,看他给员工的待遇如何,看他对公司未来的规划是不是务实。虽然这个很难完全看透,但多观察总会有一些感觉。

二、 我眼里的价值,不只是账面数字

前面说了“精气神”,现在再来聊聊怎么看“价值”。这不仅仅是财务数据,更是对公司未来潜力的估算。

1. 盈利能力持续且有增长潜力。 这就需要看财报了。我主要关注几个方面:
净利润: 这是公司真正赚到手里的钱。我喜欢看净利润是否稳定增长,而不是忽高忽低。
毛利率和净利率: 毛利率代表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净利率则反映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如果一家公司的毛利率很高,说明它在定价上有优势,或者成本控制得好。
现金流: 这是公司的血液。我特别看重经营性现金流是否健康,有没有持续的正向流入。很多公司利润表好看,但现金流却是个窟窿,那就不太好了。
ROE (净资产收益率): 这个指标反映了公司利用股东的钱赚钱的能力。ROE高的公司,通常说明它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运用效率。我一般会选择ROE能长期稳定在15%以上的公司。
2. 估值合理,不能太贵。 即便是一家再好的公司,如果价格太高,那它未来的增长空间就会被压缩,甚至有估值回归的风险。怎么判断贵不贵呢?
市盈率 (PE): 这是最常用的指标,股价/每股收益。但PE不能孤立地看,要结合公司的增长率来看(PEG指标)。如果一家公司PE很高,但它的业绩增长也很快,那可能就是合理的。相反,如果PE很低,但业绩一直在下滑,那就要警惕了。
市净率 (PB): 股价/每股净资产。对于一些重资产行业,比如银行、地产,PB是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PB低于1,说明股价已经低于公司账面价值了,可能存在投资价值。
股息率: 如果公司有持续分红的习惯,而且股息率比较高,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回报。
我会对比同行业其他公司,以及公司自身历史上的估值水平来判断。我倾向于在市场普遍情绪不高,或者公司股价被低估的时候买入。

三、 我眼里的机会,藏在趋势里

选股不能闭门造车,得看大方向,看趋势。

1. 关注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 哪些行业正处于上升期?未来几年国家会大力支持哪些领域?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等。我喜欢投资那些站在时代浪潮上的公司,它们的发展动力更足。
2. 寻找“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什么叫“戴维斯双击”?就是公司基本面(业绩)在变好,同时市场给的估值(PE)也在提升,这两种力量叠加在一起,股价会涨得很快。反之,也有“戴维斯双杀”,基本面变差,估值也下降,股价跌得惨不忍睹。我肯定要努力去寻找前者。
3. 逆向思维,寻找被低估的机会。 有时候市场会因为一些短期的负面消息,把一些好公司的股价过度打压。这个时候,如果我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些负面因素是暂时的,公司基本面依然稳健,甚至在好转,那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时机。这需要一些勇气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 我的实操心得:耐心和学习

说了这么多思路,最后想强调的是,选股是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1. 保持耐心,好饭不怕晚。 别指望一天就能找到几只牛股,也不要因为找不到就胡乱买。宁可错过,不要做错。我的投资周期通常是比较长的,我会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和等待。
2. 持续学习,与时俱进。 金融市场和科技都在不断发展,我的选股思路也需要不断更新。我会看各种书籍、研究报告,关注行业动态,听取不同意见,但最终的判断还是基于我自己的理解。
3. 不听消息,只看事实。 市场上的消息太多了,很多都是噪音。我更相信公司的公开披露信息,以及我自己的研究和判断。

总而言之,选股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个与你志同道合的伴侣,需要眼光、耐心、真诚和一点点运气。没有绝对的“最佳”选股思路,只有适合自己的,并且在不断实践中优化和改进的思路。

希望我这些啰里啰嗦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视角或者启发。祝大家投资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要全面准确的对一支个股进行分析,需要有科学的分析框架,靠个人的摸索,很难,就算找到了路子,那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这个过程中也必然要交很多的学费,如果能够得到业内的资料,站在专业从业人员的肩膀上,那无疑是最佳途径。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CFA持证,最开始在全球TOP1通信设备公司终端部门做硬件研发,后转行做金融,曾在国内TOP3券商研究所先后从事行业研究和宏观研究。

我之前整理过一份对个股分析的框架的资料,相信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这份资料花了我好几天的时间,一万多字,纯干货,干到你可能一两遍看不完全明白,所以,建议非战斗人员撤离,战斗人员也请先点赞收藏再慢慢看,相信看完之后可以帮你建立一个基础的个股分析的框架。

另外,在文末我也把我之前在券商工作时的培训资料分享给大家,里面是关于行业分析、机构投资者分析、宏观分析框架的培训内容,俗话说认知决定财富,这些资料的实战性非常强,之前只流传在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和机构分析师之中,今天我就把它们也分享出来,相信大家很难在其他的途径找到这些资料。

这是全文的目录

一、经营业务及行业分析

1. 确定企业的主营业务和所属的概念

2. 判断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

3. 判断个股的市场风格

二、财务报表分析

1. 资产负债表

2. 利润表

3. 现金流量表

三、估值分析

1. 绝对估值

2. 相对估值

3. 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估值工具

四、财务风险

1. 会计事务所的意见不正常

2. 现金流异常

3. 不合理的应收账款

4. 不合理的大额存货

5. 不合理的在建项目

6. 不合理的毛利率

7. 小心大额商誉

8. 存贷双高

9. 小心控股股东

传送门在这里,知乎不让重复发文,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