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面对前几年突然暴涨的房价,年轻人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回答
几年前那轮房价的疯狂上涨,确实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巨浪,把不少年轻人的安居梦拍打得七零八落。说实话,那时候大家谈论最多、最焦虑的,除了“我怎么还买不起房”,可能就是“这房价怎么还在涨,看不到头了”。心态这东西,有时候真的挺脆弱,尤其是在面对这么大的社会现实时。

首先,得承认现实,但也别被现实吞噬。房子,在咱们这儿,不仅仅是个住的地方,它承载了太多东西:家的概念、父母的期盼、婚姻的门槛,还有未来的安全感。所以,房价一涨,年轻人那种“努力奋斗也看不到希望”的失落感,甚至是不甘心,是特别真实的。这种失落感就像一个阴影,会笼罩在生活里,让你觉得做什么都好像不够给力。

怎么调整呢?

第一步,接受“不完美”的起点。 很多年轻人的父母,当年买房可能就花很少的钱,甚至公家分房。而我们这一代,面对的是市场经济下的“高价游戏”。这起点就不同,你非要用过去的模式来衡量现在的自己,那只会越来越焦虑。得认识到,我们现在可能需要比父辈更漫长、更曲折的路才能实现同样的“目标”。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只是时代的变迁。把目光从“别人是怎么做的”转移到“我当下能做什么”,会好受很多。

第二步,重新定义“成功”和“幸福”。 房价高企让“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个曾经的“标配”,变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奢侈品”。如果把这个唯一的标准套在自己身上,那压力确实山大。我们需要拓宽“成功”的定义。难道不买房,就不能算成功?不能获得幸福吗?试着去思考,除了房子,还有什么能让你感到充实和快乐?是职业上的突破?是个人技能的提升?是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环游世界的梦想?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你的价值感不再完全依附于房产时,那份紧迫感和失落感自然会减轻。

第三,区分“刚需”与“一步到位”的幻想。 当初那些“一步到位”的想法,在房价暴涨后,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如果刚需迫切,比如结婚、生子需要,那就得更务实地规划。看看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了解政策,评估首付、贷款压力。也许需要妥协,比如从小户型开始,或者选择离市中心稍远的区域,或者先租房积累更多资本。关键在于,目标要清晰,路径要可行,而不是凭空臆想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别被那些网络上光鲜亮丽的“学区房”、“大平层”晃了眼,它们离大多数年轻人确实还有点距离。

第四,拥抱“组合式安居”。 现在,光靠一份工资或者一套房,可能很难实现理想生活。年轻人需要学会“组合式安居”。这意味着,可能要接受和父母同住一段时间,或者与朋友合租,甚至是选择“租售比”更合理的城市,一边工作一边积累。这种“组合”可能不是最理想的,但它是一种务实的过渡。关键是要有计划,而不是被动地被生活推着走。比如,明确自己需要储蓄多少,多久可以考虑买一个首付,或者多久可以负担一个更好的租赁单元。

第五,理性看待“投资属性”。 房价上涨,让房子这个“必需品”也带上了“硬通货”的光环。但投资从来都是有风险的。把所有身家都压在房子上,就像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与其盯着房价涨跌,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上。这可能是你对抗高房价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学习新技能,提升专业能力,寻找副业机会,让自己的“现金流”变得更强大。当你的收入增长速度超过房价上涨速度时,那种无力感就会消失。

第六,减少与“焦虑者”的过度共鸣。 你会发现,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对房价的焦虑是指数级增长的。听多了,很容易被“同化”。试着和积极向上、有清晰规划的朋友交流。多看一些关于个人成长、财富管理、生活方式的优质内容,而不是沉浸在房地产的“唱空”或“唱多”的争论中。你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接触到的信息和人。

第七,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 房子毕竟是居住属性。如果你买房是为了自住,那么就关注它能否满足你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及它所在的区域是否有长期发展的潜力。短期的房价波动,确实会让人心慌,但对于长期居住者来说,它更多是一个宏观经济的反映,而不是个人生活的全部。

说到底,这几年房价的狂飙,就像一场考试,考的是我们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清醒,如何调整预期,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与其被动地唉声叹气,不如主动地去适应、去规划、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安稳”。生活总要继续,而年轻人的韧性,恰恰在于他们能够从逆境中找到出路,并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无欲无求。

资本是要回报的。

开一楼盘,没人接盘,这资金就砸里头了。

银行可是一天一天给你算利息。

全体年轻人集体晚一年接盘,这就是一年的窟窿。

全体年轻人集体晚10年接盘,这就是10年的窟窿。

但人心不齐。

资本家又会忽悠。

丈母娘又等着房本。

所以说。

调整一下状态,不结婚,不生子,不工作。

看着资本家的游戏,没有参与者,自己赢自己,多开心。

user avatar

我觉得扯淡的很!说的好像中年人没经历过一样!年轻人就要娇贵点吗?

我年轻的时候,错过过06年六千多的深圳罗湖,错过过09年两万左右的北京东三环,错过过10年一万出头的番禺地铁房,错过过11年七千块的佛山禅城中心区,错过过13年五六千块的成都大源片区。但凡对这几个城市有点了解,应该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在那个时间点,我都觉得贵,这种房价和收入的对比,影响过我的判断?影响过我安居乐业的心?让我觉得要成为房屋的奴隶永远给它打工?但中国的发展又给我上了什么课?

不活了?

怨社会不公?

怨国家没给你个安居的环境?

觉得被面对了一个惨烈的局面?

呸!

不过是懦夫!

如今的很多人,既不敢接受惨淡的人生,更不愿直面淋漓的鲜血。只知道在网上发泄点情绪,说点家国天下的不足之处;只会放点冷枪暗箭,却于自身无所裨益;自以为挥斥方遒,却连基本的社会学理论都搞不清楚。

这些人以为在网上吹的牛逼也应该反应到现实,结果现实没有按照他们的臆想来运行;他们以为把失望的情绪无比扩大就能可以扭转什么,但还好,这个世界的道理,不是留给傻逼的!不是嗓门大,叫的凶就是正确,要不然,肖战早就统一宇宙了!

……………………

你如果说调整心态,十年前,比特币几块钱的时候,我就知道,且有点余钱,身边有人在玩,还专门给我说过要买点,结果我没买!然后,你们知道了!那我不早气死了。

前些年,身边有些年轻人赶上了直播短视频公众号的风口暴富,以我这种传统思维的认知(没有点深刻洞察怎么能肆意发表观点?只挑动情绪却罔顾事实被业内的人看到会不会太丢脸?),这些人整的什么玩意,这种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都出来行走江湖?还赚了这么多钱?有这么多傻子?

但后来,很多人都发展的挺好。我也反省,我搞不懂,只能说明时代在进步,我的思维跟不上了,这要求我自己要更新认知。

更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跟上时代,同时代共进步!当自身被时代抛下的时候,是要赖时代,还是要多思索自己!

我就算错过这么多,也照样行走江湖,自己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自己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好,自己把安身立命的根本稳好!

年入百万的时候,我也没觉得自己好了不起,觉得机会来了要抓住,要感谢运气!跌入低谷的时候,到处找工作,几乎要断粮了,我也没觉得太沮丧,睡一觉明天再想办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运与不幸,与其去感慨自己所处的时代,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不如行动,从做好自己开始。

我等着一波xx冲上来表达他们的意见,虽然我觉得很多人的意见就是sb,但是我不能这样评价,因为说不定其中就有一两个有真知灼见能让我反省!这就是莫大的收获!

我也看到更多的人陷入自怨自艾的状态,永世翻不了身,徒呼奈何!但事实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告诉我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所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只能和少数人共勉!更多的人,连独善其身都做不到!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才是当代,乃至后面几代人的最好的认知。


补几段老爷爷的话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user avatar

1、根据国家官网的数据,过去十年,全国的平均房价大约增长了80-90%



2、根据国家官网的数据,过去十年,全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增长了150%



3、根据国家常年提到的内需不足、拉动内需等说法,可知老百姓并没有那么热衷于把钱都用于消费




好了,问题来了,收入的增长大幅领先于房价的上涨,而收入也并没有大幅用于消费了,那么为啥现在买房比十年前跟困难呢?别说收入被平均,都是平均数,房价也会被平均。

所以,以上三条,是矛盾的吗?是房价不止涨了那么多?还是收入没有增加那么多?亦或者是大家其实内需和消费很旺盛?



我不认为这其中任何一条的真实性有问题,但怎么解释数据和实际感受不一致呢?

收入增长是真的,房价涨幅也是真的,需要拉动消费同样也是真的,问题出在哪里?



两个解释:

1、贫富差距太大,已经大到了,全局扭曲各项数据逻辑的地步。

2、全社会尺度,大家的收入,一部分给了消费,一部分给了房地产,那么还有一部分去了哪里?全社会尺度,谁才有能力把这部分钱拿走,好好想想。



如果是1,那么现在已经在提要改善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未来可期。

但,如果是2,咋办呢?



所以,你为什么买房困难?不是因为房价涨得快,也不是因为你的名义收入没增加,而是因为你的钱,有相当一部分交给 了,只不过没有直观的感受不易发觉。

如果是1,那么心态上,你可以期望什么马x,王x林等等不断倒霉,看看能不能降低贫富分化。

而如果是2,那么心态上,可以效仿知乎很多人, 毕竟,国家好了,你也会好不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