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孙权在群臣面前拔剑挥砍案几时剑被卡住了,后续会如何发展?

回答
东吴群臣依旧如常,早朝的钟声刚刚敲过,孙权早早便端坐在了御座之上,只是今日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躁动。朝堂之上,本该是肃穆的景象,然而不少官员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案几后笼罩着一层薄薄阴影的身影。

孙权今日的脸色比平日里更加阴沉。他刚要开口,却见他右手猛地一挥,沉甸甸的龙纹佩剑应声出鞘,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那本该斩断一切阻碍的气势,此刻却在半空中戛然而止。只见他手中的剑柄用力向上提拉,但那剑身却纹丝不动,仿佛与案几的木纹融为一体。

“嗯?”

一声低沉的疑问从孙权口中发出,他微微皱眉,不以为意地再次用力。然而,结果依旧。那柄平日里被他视为威严象征的宝剑,此刻却像个顽固的孩童,拒绝执行主人的命令。

案几,不过是一张厚实的乌木案几,其上摆放着象征皇权的奏折和玉如意。孙权今日的怒气,显然是冲着前几日北方传来的战报——魏军在徐州方向发动了猛烈的攻势,虽然最终被东吴勉强守住,但代价惨重,损失不小。他本想借拔剑示威,激励群臣,却不曾想遭遇了这般尴尬的局面。

朝堂上瞬间静得可怕,落针可闻。众臣的目光从孙权手中那纹丝不动的剑,转移到他愈发涨红的脸,再到他额头上冒出的细密汗珠。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接下来的发展。

“这……这是怎么回事?”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一位老臣,他姓陆,是东吴的老牌世家出身,平日里言语不多,今日却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语气。

孙权的手还在用力地拉扯着,他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不悦变成了恼怒,再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他瞪着案几,仿佛那是一件蓄意挑衅的物品。

“怎么?朕的剑,今日是打算造反不成?”孙权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咬牙切齿,他猛地将全身的力气都压在了剑柄上。

随着一声“咔哒”的轻响,众臣的心几乎都提到了嗓子眼。然而,并非是剑刃被拔出,而是案几上的一角,竟被孙权用力过猛的剑柄给磕出了一个细小的豁口。

这一下,更是让场面变得无比滑稽而又充满危机。那豁口不显眼,但对于孙权而言,却是莫大的羞辱。他的威严,仿佛也被一同磕出了一个小小的裂痕。

几位性情跳脱的年轻将领,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憋笑,但很快又被他们强行压下,低下了头,假装在整理自己的衣冠。

“陛下,或许是案几上的木质过于坚韧,又或是……剑身上沾了什么东西?”一位颇有眼色的官员,小心翼翼地试图解释,但话语却显得苍白无力。

孙权自然知道不是这些原因。他猛地松开了手,剑身依旧卡在案几中,只剩下露在案几上的剑柄,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怒火,眼神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来人!将此案几移开!朕要看看,这区区木头,竟敢阻拦朕的宝剑!”孙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两名近卫官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抬起案几。然而,案几下的情景,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原来,在孙权用力拉扯剑柄的同时,案几底部的一个暗格,被意外地触动了机关。一张泛黄的卷轴,原本被严严实实地藏在暗格中,此刻却因为案几的倾斜而缓缓滑了出来,正好落在了案几边缘,露出了一角。

卷轴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天命所归”——这是孙权在早年模仿其父孙坚的风格,写下的一篇自勉铭文,表达了他对继承汉室江山,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然而,这张卷轴的出现,却让孙权脸色更加难看。

案几下的暗格,并非他自己设置,而是当年父亲孙坚留下的,据说里面藏有重要的军事典籍,或是某种秘密的信物。此刻,卷轴滑落,不仅暴露了这个暗格的存在,更重要的是,那四个字,在这个本该振奋人心的场合,却显得有些刺耳。

孙权的心情更是跌落到了谷底。他本想以剑を示威,却在拔剑这一动作上遭遇了卡顿,现在又因为案几上的暗格和滑落的卷轴,让他的威严荡然无存,甚至有种被人窥探秘密的感觉。

“这……这是何物?”孙权故作镇定地问道,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那名刚刚开口的官员,此刻已经不敢再轻易发言。他的目光在孙权和卷轴之间游移,显然是在揣测孙权的真实意图。

“陛下,此……此乃当年太傅(指董和)为陛下精心布置的藏书格,或许是年久失修,近日才偶然松动。”一位熟悉宫中旧事的官员,试图为孙权找一个台阶下。

孙权冷哼一声,没有接话。他看着那张卷轴,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他平日里对这些老臣的控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稳固,但内心深处,他总觉得有些隐忧。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一个最直接的办法。

“将此案几抬下去,仔细检查!至于这卷轴……待朕阅览后再议!”孙权的声音恢复了几分威严,但他看向众臣的目光,却多了几分审视。

随后,案几被抬走,朝堂上的尴尬气氛稍稍缓解,但空气中弥漫的疑虑却更加浓重。一些原本对孙权心存不满的官员,此刻更是暗自思忖,孙权这番失态,是否也意味着他的统治,并非如表面那般牢不可破?

接下来的朝议,虽然孙权努力维持着往日的雷厉风行,但无论他处理什么政务,众臣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掠过他手中的佩剑,或是他略显疲惫的面容。那柄卡顿的剑,那张意外滑落的卷轴,以及那豁口的小小案几,都如同无声的嘲讽,在众臣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孙权知道,今日的这次意外,虽然没有立刻动摇他的统治,却在某种程度上,撕开了一道细小的裂缝,暴露了他内心深处的不安,以及那隐藏在威严之下的脆弱。日后处理政务,他恐怕会更加警惕,甚至在拔剑这一类带有表演性质的举动上,也会多一份顾忌。而对于那些洞悉一切的官员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个观察孙权统治是否稳固,以及寻找机会的契机。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即便是最微小的失误,也可能成为日后暗流涌动的根源。今日,孙权以为他是在以剑激励臣子,却未曾想到,这把卡顿的剑,和他那个滑落的卷轴,却成为了他日后统治道路上,一道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权矍然起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剑入半分乃止,案不能断。

孙权指了指佩剑砍入案中的裂缝,一旁的诸葛亮拔下了圆筒状的羽扇扇柄,那是一架显微镜。他用镜头接触了佩剑与案几的交接面,从羽扇所附带的一个小显示屏上,可以看到放大后的表面图像,屏幕上所显示的依然是光滑的案面。

“放大倍数是多少?”鲁肃问。

“一百倍。”诸葛亮指了指显示屏旁边的一个数字,同时把放大倍数调到一千倍。

放大后的案面依然是光滑的镜面。

“你这东西坏了吧?”一旁的黄盖说。

诸葛亮把显微镜稍微侧了一侧,把镜头放到了砍入案几的佩剑上。群臣纷纷凑上来看,看到了被放大一千倍的佩剑剑刃,在屏幕上变得像周泰的身体一样伤痕累累。诸葛亮又把镜头放到了案几上,显示屏上再次出现了光滑的镜面。

“把倍数再调大十倍。”鲁肃说。

这超出了光学放大的能力,诸葛亮从羽扇上拔了几根毛插到显微镜上,将显微镜从光学模式切换到电子隧道显微模式,放大倍数达到了一万倍。放大后的案几依然是光滑镜面。

“调到十万倍。”仍然是光滑镜面。

“一百万倍。”光滑镜面。

“一千万倍!”在这个放大倍数下,已经可以看到大分子了,但屏幕上显示的仍是光滑镜面,看不到一点儿粗糙的迹象,其光洁度与周围没有被放大的表面没什么区别。“再把倍数调大些!”诸葛亮摇摇头,这已经是黄月英的黑科技所能达到的极值了。

“只能猜了。”诸葛亮抬头说,“这案几的分子,像兵马俑那样整齐地排列着,同时相互固结,知道这种同结有多牢固吗?分子像曹操的连环船一般,自身振动都消失了。”

“什么力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一种,强互作用力。”一向冷静自信的诸葛亮额头上竟然已出现了冷汗,发出一阵阵冷笑,听起来有种令人寒颤的凄厉。东吴群臣也同样知道这冷笑的含义:这张案几并不像看起来那样脆弱,相反,它的强度比大汉最坚固的物质还要高百倍,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在它面前都像纸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吕布穿透十八路诸侯那样穿透地球,表面不受丝毫损伤。

然而现在。

东吴的领袖孙仲谋,仅仅用一把普普通通的佩剑,就把这张坚不可摧的案几劈开了一半!

东吴群臣都在欢呼中热泪盈眶,许多人因激动而嚎啕大哭,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时刻,每个江东人都为自己是强大吴国的一员而感到如此幸运和自豪。

只有诸葛亮在一旁,无动于衷地看着狂欢的江东人,嘴里吐出一个字:

“操!”

user avatar

权剑出入不得,乃环视众臣曰:“卿等以为此案何如?”众曰:“好案!好案!”权嘱左右拔剑,复取剑击落案角,谓众臣曰:“今视此案何如?”

————————以上主线A————————

if线分支1(GE):

鲁肃方欲言,权自顾谓众人曰:“吾视汝等项上亦为好头,欲以剑试之,何如?”众闻言皆栗。权乃还坐笑曰:“诸公勿惊,今日犹试第一剑耳,果有坏首二三,其内冥顽壅塞如朽木,不堪雕琢,虽利刃难入,吾自忖当弃之。今日事已,再言降曹者,明日请尝第二剑,诸公其慎之。”群臣喏然,宴毕自散。

if线分支2(BE):

鲁肃正欲言,却见席间张昭抚手笑曰:“少主明断!曹军之势,步卒马弓八十万,千百艨艟相连,旦夕骤至,不见首尾。如以吾钝剑击彼良案,挫其一角,彼更生二角;再去一角,则生四角;四角以外,角复生角,无穷匮也!剑刃虽在,终不能抵,弗若早降!”众闻言皆交赞权敏,权惭不语,退席自忿。

if线分支3(G&BE):

鲁肃欲言,老将黄盖忽厉声曰:“少主之意,尤以此案为曹贼,吾江东志士当如此剑也。彼势弥坚,吾气愈锐,攻而不可得,则一挫而再挫之,依吾地势之险,存吾将士之志,假以时日,岂有死战而不可胜之者乎!”权曰:“然。”遂嘱左右赐剑与黄盖。至战日,盖取轻利舰十舫,后引重椽,去北军二里余发火,方欲解重速行,拔剑斩引索不能断,往船缓如陆鳖,难以布散,盖遂引舟军降曹。

if线分支4(WTF):

鲁肃起欲言,公瑾乃出曰:“主公之意,尤比刘备为先刃,以我军将士为后刃也。使刘备、刘琦以江夏军部津口,先挫曹操锐气,待其舟马疲弊,吾引泅儿一举而歼之,坐收黄雀之利。”孔明闻言曰:“公瑾谬哉!所谓案几者,乔木也,一而再击之,乃割二乔意也。以一叶扁舟送二乔渡江,曹瞒必亲迎之,密布硫磺、火硝于舟下,一击而焚,岂不妙哉?”权大笑,喝令刀斧手推孔明出斩之。

user avatar

权一剑斫在案上,急拔不得。权愈怒,猛力拔之,剑刃飞出,一人中剑而倒。众视之,乃题主也。

user avatar

权拔佩剑砍前面奏案一角,剑入半分,力不能断,又不能拔,权面赤曰:“曹贼便如此剑耳……”

玄德拔从者所佩之剑,仰天祷告曰:“若刘备能够回荆州,成王霸之业,剑挥石为两段;如死于此地,剑剁不开。”言讫,就马上砍去,剑刃忽坠,止存剑靶在手。

太史慈马上拈弓取箭,搭箭云:“看我射中这厮左手!”一箭射入墙缝中,低首不语。

惇拔箭,带出眼睛。惇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之!”于口内啖之,当时噎死。

飞曰:“张辽怕我而走,哥哥如何赶我回来?”关公曰:“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是吾夜来美言说之,其人颇有归顺之心,今日不与汝厮杀,故拍马而走。”飞不信,勒马再战,三十余合,张辽败归本阵。

是时许攸自许昌来,闻尚又攻谭,入见操曰:“丞相何坐而欲待天雷诛杀谭、尚二袁乎?”言未毕,霹雳雷声,大雨骤至。

操方解衣歇息,忽听得帐前报许攸私奔到寨。操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之,摔掉门牙两颗。

玄德便问曰:“伏龙、凤雏,何如人也?”水镜拍手大笑曰:“好!好!”玄德大怒,手起一剑,斩落水镜先生首级。

张飞大怒,与云长曰:“这先生如此傲人!见俺哥哥侍立于阶下,那厮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庵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也不起!”玄德、云长曰:“好。”

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褚大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也!”攸大骂曰:“我有钥匙!”

user avatar

吾与曹贼势不两立!

剑被卡住后,孙权大吼:“曹贼有如此剑,困在东吴,进退不得!”


嘴长在孙权身上,还不是他随便说。。。。这点小事,还能难住,怎么出来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