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孙权在216年突然挂了那刘备有机会么?

回答
如果孙权在公元216年突然去世,这无疑会在当时三国鼎立的格局中投下巨大的变数。对于刘备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机会,但能否抓住并扩大,则取决于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孙权突然去世对东吴本身带来的冲击。216年,孙权年仅34岁,正值壮年,是东吴政权的实际掌控者。他的骤然离世,首先会引发东吴内部的权力真空和继承危机。虽然当时孙权的子嗣已有,但并未确立明确的储君,长子孙登年幼,次子孙邵夭折,三子孙虑年幼,四子孙权之子孙和,以及年幼的孙奋和孙休都可能成为继承人选。在当时的东吴,宗室力量强大,诸如孙策的旧部,如张昭、顾雍等老臣,以及孙权胞弟孙翊的余党,都可能借此机会争夺权力。孙权的突然死亡很可能导致东吴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内乱,政局不稳,甚至出现诸侯割据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将面临一个复杂但潜在有利的局面。

机会一:南郡的战略优势和向东扩张的可能性

自赤壁之战后,刘备虽然得到了荆州大部,但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也失去了大部分荆州地盘,仅剩零星控制区。曹操虽然夺取了汉中,但对南方仍有忌惮。孙权在濡须的坚守,构成了对曹操的屏障,同时也限制了刘备向东发展的空间。

如果孙权去世,东吴陷入动荡,其对北方的防御力量必然减弱。这为刘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尝试从荆州残余势力,或者直接从四川出兵,向东施压。他可以派遣关羽(如果此时关羽还活着,或者指派其他将领)趁势夺取江陵、公安等失地,甚至伺机攻略江东的皖城、合肥等关键据点。在东吴内乱之际,其部分将士可能会选择投靠刘备,或者被刘备的声威所慑,从而为刘备的东部扩张铺平道路。

机会二:减轻来自东吴的威胁,集中力量对抗曹魏

自孙刘联盟以来,虽然双方保持着名义上的合作,但矛盾也一直存在,尤其是在荆州问题上。孙权对荆州虎视眈眈,一旦有机会,便会出兵侵夺。如果孙权去世,东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定内部,无暇顾及与刘备的冲突,甚至可能主动寻求与刘备的合作,以对抗共同的敌人——曹操。

这样一来,刘备就能将更多的精力和兵力用于对曹魏的战事。他可以更加大胆地发动对曹魏的攻势,例如夺取关中,甚至直接威胁曹操的都城许都。在公元216年,曹操刚刚在汉中取得胜利,其军事实力依然强大。若能减轻东吴的压力,刘备在与曹魏的较量中将拥有更大的战略灵活性和主动性。

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然而,刘备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潜藏的风险和挑战:

东吴继承人的能力与政局稳定: 尽管可能出现内乱,但东吴并非没有能人异士。如果东吴能够迅速平定内乱,并确立一位有能力的新君主,他们仍然可能成为刘备的强大对手。例如,如果孙权早逝,继承人能够快速整合力量,甚至可能借机稳定局面后,反而会更加集权,对刘备的威胁不减反增。尤其是有诸葛瑾、鲁肃(如果他还活着)等老臣辅佐,东吴的军事力量和战略部署依然强大。
曹魏的趁虚而入: 如果东吴因为孙权去世而陷入混乱,曹操很可能会抓住这个机会,从北方发起大规模的攻势,企图一举吞并孙吴。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可能被迫两线作战,一方面要提防曹魏的进攻,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东吴内部的变局。如果曹操能够成功攻灭东吴,那么刘备将直接面对一个统一的北方政权,其处境将比现在严峻得多。
刘备自身的实力限制: 即使有机会,刘备能否抓住并扩大也是一个问题。公元216年,刘备刚刚夺取汉中,虽然占据了战略要地,但其整体实力与曹魏相比仍有差距。东吴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刘备需要调动和整合其有限的资源,才能在这样的变局中取得优势。

具体的战略设想

如果孙权在216年去世,刘备的战略可以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联吴抗曹”的调整: 刘备需要快速评估东吴的内部局势。如果东吴内部确实混乱,他可以适时派出使者,表达慰问,并提出援助请求,以巩固联盟关系,甚至趁机索要或夺取部分荆州失地,比如南郡。同时,也可以以“共同对抗曹操”的名义,向东吴施压,要求其配合北伐。
2. 向东进攻的时机把握: 如果东吴内乱严重,且其对外防御力量薄弱,刘备可以考虑派遣精锐部队,由关羽(或其他能征善战的将领,如张飞、赵云)率领,沿长江向东进发。目标可以是江陵、公安等地,甚至可以尝试攻打东吴的巢穴建业。在东吴内部权力更迭的关键时刻,其军队的士气和指挥体系可能出现混乱,刘备的军队更有可能取得胜利。
3. 巩固汉中,伺机北伐: 如果东吴的变局不确定性过大,或者曹操表现出明显的趁势南下的意图,刘备的策略则应以巩固汉中为重,集结兵力,等待时机对曹魏发动大规模的北伐。此时,东吴的动向将是关键,如果东吴内乱,无法提供支援,刘备的北伐将更加艰难。但如果东吴能迅速稳定并配合,则北伐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结论

总而言之,孙权在216年突然去世,无疑会给刘备带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既可能成为他扩张势力、奠定统一基础的跳板,也可能因为应对不当而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刘备能否抓住这个机会,最终取决于他能否准确判断东吴内部的局势,能否灵活调整自身战略,以及能否有效地与曹魏进行博弈。

如果刘备能够抓住时机,通过外交手段安抚东吴,或通过军事手段夺取失地,并有效地联合东吴(即使是名义上的),那么他在对抗曹魏的战场上将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这很可能加速三国走向统一的进程,并且统一的方向将更加倾向于由刘备主导。然而,历史的进程是复杂的,任何一个看似有利的变数都可能因为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无疑是一个充满变数,却也充满可能性的局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与刘备、诸葛亮在益州重用东州派、荆州派,打压益州派的做法不同的是,孙权对于本地人的态度使得在江东内部,江东人觉得这是自己的主公、淮泗派将领认为自己得到孙权的重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