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tore对app上架有很多非常严的规矩。
比如,内容类的app禁止强制注册,也就是必须提供不注册就能看的模式。
需要使用长期后台服务的app如GPS,音乐类,都要经过特别审核,非必要是不会让你过的。什么手电筒、记事类app需要后台追踪位置,长期保活?直接枪毙,上架都上不了。
需要使用特殊权限的app必须在权限被拒绝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像安卓那样强迫接受授权否则直接退出?敢这么弄直接滚你妈的,上架都不要上。就算你是个电话软件,老子也可以不给你通讯录权限,你还得乖乖地在app通讯录界面上哀求“请在系统设置里允许通讯录访问”。GPS app可以不给后台定位,即时通讯可以不给推送权限,照片管理可以不给相册权限,这些app还得继续运行,继续哀求。NB不。
IOS对app有绝对的权力,掐后台说掐就掐,通知你时辰到了,你最好10秒钟内穿好寿衣躺平。最绝的是,iOS设计准则指示,下次app重新启动要恢复到上次后台退出的位置,并保证UI响应,做到不要load半天(超过10秒无响应直接杀灭),最好让用户感觉不到这个app重启过。也就是叫你死你就的死,叫你活你就得活,活过来了最好还要和没事人一样。
app如要求注册,需适配“由苹果隐私注册”,也就是苹果会用特别的email转发服务注册,杜绝垃圾邮件和隐私泄露,对用户而言是一键注册,而服务端得到的只能是苹果随机生成的email地址和密码,不爽?你可以不要玩,别上架就行了。
Iphone爽在哪?爽在苹果让我当大爷。老子就是喜欢看那些垃圾厂做垃圾app却对苹果毫无办法,只好蔫蔫歪歪给iOS做适配的窝囊样。
相比之下,安卓?哇哈哈哈~ 国外的安卓起码还像点样,至少Google Play Store以及谷歌服务套件在向苹果靠拢,也在加强隐私管理和权限控制;换了国内的安卓商,啧啧那真是无人监管垃圾中的垃圾,什么下作事都干得出来,谁买谁是活韭菜
iOS下面的支付宝乖得和孙子一样
性价比高
那我就从一个独特角度,说说关于手机摄影,iPhone 好在哪,又给手机摄影树立了怎样的审美。
每一次的苹果发布会,我的关注点可能和别人不一样,我更关注拍照这件事。可一说到iPhone的拍照能力,绝对又是一番缠斗,“苹果早不是拍照第一” 和“iPhone像素太低,别人都是2000万,你才1200万”
每每如此,我都想长篇大论的开始,想让这些人明白,拍照这件事,硬件只是一方面,而像素又是拍照素质中非常小的影响因素。可是,经过多次证明,你的解释毫无意义,后来我想通了,不是认知的差异,而是审美的差异。
而也是我今天最想说的
“从样张审美这件事看,iPhone的样张水平是最高的“
那些说硬件不是第一的,我不做评论(最新的DXO评分,8P夺得了第一名),但样张的拍摄水平,我可以确定的告诉你iPhone领先的不只是一个层次。
所以,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从iPhone样张学手机摄影审美”
以下分析案例,来自iPhone展示机内样张:
典型的iPhone风格夜景人像,我们很难在iPhone人像夜景中看到对面部进行大范围的补光,他们更喜欢塑造光影关系,尤其是有色光源的寻找。远处的夕阳隐隐约约,一缕光照亮姑娘金色的发丝,加上沉稳的剧中构图,人物的脸庞若影若现。巧妙的避开了所有手机由于传感器限制导致的画质弊端,但即使我有一个相机,我也更愿意拍摄这样的作品,氛围感好。
苹果很喜欢眼镜里的反光,几乎每一代产品都能找到类似样张的影子。依然是典型的iPhone人像风格,但很多人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们平时用iPhone拍出来的作品很少有这样的感觉。
原因也很简单,以上两张作品,在技术上都有着一个倾向:典型的低调照片(这里的照片是指作品的调性),而低调作品的技术特点就是欠曝,也就是压低曝光。
这里插一句,如果你看完整篇文章,你会发现Apple非常独爱这种风格。
我们继续,相机在自己测光时,都是获得机器认为的“正确照片”,绝不会欠曝。因此,我们只要在遇到类似场景时人为干预压低曝光就可以了。
压低的方法,也很简单,点击屏幕,对焦框旁边有曝光滑杆,上下滑动即可。也有使用手动相机曝光的途径,可以更好的精准控制。
逆光人像是Apple很喜欢的一种拍摄方式,在苹果官方出的摄影教程里,有两集都是教授大家如何在此时拍摄人像。夕阳的傍晚,一直都被认作是人像拍摄的黄金时间,但是依然由于手机传感器面积的限制,此时手机已经不能拍摄高质量的人像特写(相机想要拍好都需要补光)。所以这个时候,独特的剪影就变为了最好的拍摄手段。
拍摄这样的作品,主要的核心手段就是保护画面的高光细节,如果你听不懂,只要操作的时候点按画面中最亮的部分就可以了。这种照片精彩的点在于人物轮廓的勾勒,以及动人的金色发边。所以,一般来说,拍摄人物的侧脸,或者说肢体动作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这一张,是在上一张类似时刻拍摄的,但是手法完全不一样。人物侧向夕阳,光线打过来让人物的脸十分立体。这个时候,我们又会发现另一个规律,几乎iPhone所有的人物样张的脸都是有光线的,而且都是突出脸部的立体感,不是磨的连自己都不认识。例如下面这些:
如何让模特的脸部更立体,无论是在前期拍摄还是后期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张照片最曼妙的点还是在于远处城市的灯光。这里提一句,拍摄类似的夜景千万不要天黑了再去,最好的夜景在太阳快要落山前后,尤其手机,尽量在落山之前。
说到这里,一直还没有说关于构图,如果你仔细审视每一张样张都是有构图考量的。而且构图方式从来都是灵活,有趣,让照片更有故事感。而上面这张照片,是典型的框式构图,框式构图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整个画面更具层次,框里和框外是两个空间。近几年的IPPA(IPPA是目前最顶级的手机摄影比赛)我们都可以看到框式构图的影子,尤其是今年的人物第一名就是就是框式构图。如果说,框式构图是传统构图方式,那下面这一张的构图可以说是教科书一样演绎摄影高阶构图:
构图很多时候,就是元素的布局,在《摄影构图学》中,就是使用不同的形状在长方形纸条(模拟取景框)上摆放体验构图。把画面中的元素抽象为点线面,而这一张,不仅有精彩的点,即每一个人物,还有使用的跳绳的明线以及三个点(人物)排列的暗线,以及最精彩的,排列在地面上的影子。(甚是我认为,地面上的影子才是摄影师想要拍摄的主体)。操场,孩童,跳绳,生活中的常见之物罢了,组合成如此精彩的画面,可见摄影师的审美情趣之高。
除此以外还有这些:
各种构图要素都是淋漓尽致。
这一张照片的调性,光影关系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此处仍然是典型的苹果风格。而单说这张是照片是想表达在拍摄照片,尤其是人像照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质感。什么是质感呢,我们先说质感的反面,也就是夸张的磨皮。为什么专业的人像摄影师会天然反感磨皮,就是因为磨皮带来的不真实感。生活中,存在吹弹可破的皮肤,但绝不存在白纸一样的脸颊。你如果在这里跟我说美颜是刚需,不好意思,这里谈的是摄影,不是发朋友圈。而这一张,质感精彩的点就是模特面部的小细节。我相信,看到这样的小细节没有人会有不适感,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舒服,这就是因为它遵守了真实自然。就像,木头都是有纹理的,如果你看到一块没有木头的纹理,你不会认为它是木头。甚至,有一些摄影师非常钟爱模特的脸上的雀斑。所以,并不是苹果美颜不行,只是苹果觉得美颜这种事,low。她希望你拍出来的木头是,木头。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色彩,很多人眼里,iPhone 的色彩都是清汤寡水的,没有“徕卡调教”,没有金牌“艳丽动人”。可我们会发现,Apple 的样张色彩却都是十分浓郁的,但这种浓郁却异常讨喜不做作。这是因为,Apple本身的发色就比较低调,甚至是很多人眼里的低饱和度。这里虽然见仁见智,有的人喜欢高饱和,有的人喜欢低饱和。但,低饱和的耐看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也正是,低饱和的调色风格在拍摄艳丽场景时,发色不会过于浓艳。这个道理,跟我们反感浓妆是如出一辙的。在苹果的样张里,喜欢用大面积的色块,例如下面这张。
可以看到,这种颜色块让整个画面都生动活泼不少,而且配色关系高级时尚。
总结起来,Apple 的样张在做到真实自然的同时做到了高级的审美情趣。但一说到审美情趣,必定会存在和大众审美有着偏差的地方。这种审美情趣,可能不能在你的朋友圈帮你骗赞,但是却都是异常精彩的摄影作品。不需要吹捧自己的手机堪比单反,不需要各种各样的花式美颜,更不需要出场附赠你一个打光团队,足以拍出独特的“手机”摄影作品。
相信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国内厂商的样张,你会惊讶的发现,也许手机硬件上我们还能争一争一二,可审美这件事,要学的还有很多。
只有懂美的人,才能做创造美的工具。这就是iPhone的好,用自己的审美语言,让摄影走进每一个人。
而每一次一提到手机摄影,一定有人站出来说,为啥我不用相机?说这话的人,给你一个相机,好像你就能拍出这些样张一样?
所以,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觉得我是苹果婊的,不好意思你不是我的读者。
如果你看完发现,哎呀,对于学习摄影这件事,审美远高于器材的重要,恭喜你,答对了。
最后抓到一个海军,给大家乐呵乐呵:
省心省事,适合老人、小孩、懒人使用
形式主义做的精到。
安全靠注册,
隐私裹密码,
信息全上传,
云中不知镜。
若为自由故,
服务皆可抛,
尔等皆下品,
唯我市独尊,
收你三四十,
不让过天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