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突厥崛起,是在南北朝时期,巅峰时控弦百万。581年,杨坚夺位时,突厥就曾经兵入长安,号称“为北周复仇“,而此时唐甚至还没有诞生。
初唐时期,突厥已经分裂为了东西两部分,对应匈奴分裂南北匈奴已经是在武帝朝以后了,初唐时的突厥早就度过了民族上升期。
而汉几乎是与匈奴同步生长的,刘邦初定天下的时候,冒顿也刚刚整合草原,两者同步发展,武帝朝时匈奴并未有明显衰落的迹象,汉是与一个上升期的民族硬碰硬作战。
第二:在张骞凿空西域以前,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到陇西为止。后来尽管张骞打通了西域的道路,甚至找到了匈奴的敌人大月氏,但是西域国家在武帝时期,对抗匈大业的帮助有限,从征兵,后勤,向导,作战,汉军几乎都是独立完成。
这种以农耕文明独立支撑对草原帝国的作战,大大的消耗了汉朝的国力,使得武帝末年民不聊生,武帝本人都不得不下罪己诏。
而在武帝之后的皇帝,则善于借助西域国家和匈奴内部的力量打击匈奴,比如宣帝时期,西域第一大国乌孙就与汉朝组成了对匈军事同盟。汉将常惠曾经与乌孙国王翁归靡及王妃解忧公主(汉朝人)合兵大破匈奴。
这种合作模式,对匈奴的打击比以往更沉重,而汉朝付出的军事成本却大大降低。到了后世熟知的陈汤万里奔袭郅支单于一战,其麾下主力,几乎尽是西域兵马。
而唐朝在征伐突厥时,已经将这种“联合国军”模式运用的驾轻就熟。太宗皇帝李世民,册封原属于突厥的薛延陀首领为第一任薛延陀大汗,薛延陀背突投唐,成了伐突厥的先锋,同时唐朝还鼓励东北地区的契丹,库莫奚等民族脱离突厥,同时离间东西突厥的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灭突厥的模式是以汇合了唐军为指挥,包含契丹,库莫奚,薛延陀,西域,甚至突厥人的国际力量。这种国际关系,比武帝时期的汉朝强很多。
许多出身于突厥的军事贵族,最终都成了唐灭突厥的向导,内应,甚至军官,比如突利可汗,阿史那贺鲁等。
最后,唐军还专门挑了突厥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时机才动手。当时,唐朝代州嘟督张公谨,将灭突厥的优势进行过总结
“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昵奸佞,一也。薛延陀等诸部皆叛,二也。突利、拓设、欲谷设皆得罪,无所自容,三也。塞北霜早,糇粮乏绝,四也。颉利疏其族类,亲委诸胡,胡人反覆,大军一临,必生内变,五也,华人入北,其众甚多,比闻所在啸聚,保据山险,大军出塞,自然响应,六也。”
由此可见,唐灭突厥时的条件,比武帝对抗匈奴时的条件好的多。汉朝对匈奴拥有类似条件,得到宣帝以后得时期了。
这个问题,唐灭突厥打了不止3年,汉和匈奴打了也不止百年。
唐灭的突厥,是分裂以后的东突厥花了3年,大致上627到629年吧,而且是因为东突厥发生了内乱,此后50多年,突厥依附唐朝。西突厥到了657年才被灭,而且唐灭突厥也不是完全灭了,人家还有后突厥啊,682年就算是重建了,然后一直到745年才又被灭掉。加起来有100多年吧。
汉匈之战,最早是公元前200年开始打了一下,然后公元前198年就开始不打了,汉朝落了下风。当时匈奴最强,人家也没分裂。
之后再开打从公元前133年开始打仗,直到公元前71年为止,从汉武帝打到汉宣帝,一共63年,那会匈奴已经被打崩了,然后匈奴内乱,公元前54年,南匈奴对汉称臣,此后一直到王莽那个250瞎折腾匈奴才造反。也有60年左右,南匈奴是汉朝的附庸,而北匈奴郅支单于跑到康居都被陈汤追着给弄死了。
由于王莽的骚操作,南匈奴又分化成了南北两部分,北匈奴依然与东汉为敌,新的北匈奴与东汉一直打到公元150年以后,在南匈奴,东汉,鲜卑的三重打击下,逐渐离开了中华文化圈的视野。全部算上超过350年。
上述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相似之处还有一点,就是当初南匈奴造反,是因为汉朝被王莽取代了,王莽给匈奴换印,匈奴人一看印上字都变了,这我们匈奴投降的是大汉,你现在不是了,所以我们就没有道义约束了。
后突厥虽然一直不老实,但是真正出名的是武则天称帝后让武延秀娶默啜可汗的女儿,默啜可汗一看你小子也不姓李,不是唐朝后裔,你们这不是骗子么?闺女凭啥嫁给你?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