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亚”只有中蒙朝韩日五国,且中国与其他四国智商和国力差距极大,为何有很多国人以东亚人自称?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东亚”概念的复杂性和认同感的形成过程。简单地说,“东亚”这个地理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并非仅仅由五国构成,更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在历史、文化交流以及现代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逐渐演变和被使用的。而“国人”称自己为“东亚人”,背后也涉及了身份认同的多个层面,并非仅仅是基于国力或智商的简单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东亚”的地理和文化范畴。
地理范畴:从地理上看,“东亚”通常指的是亚洲东部地区。传统上,它包括了中国、朝鲜半岛(朝鲜和韩国)、日本以及蒙古。有时,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也会被纳入更广义的讨论中。所以,你提到的“只有中蒙朝韩日五国”是一个比较狭窄的定义,而且在这个狭窄的定义下,中国之外的四国之间也存在差异,而非铁板一块。
文化范畴:更重要的是,“东亚”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其内涵远比地理上的简单加总要丰富。历史上,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汉字、儒家思想、佛教、科举制度、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朝鲜半岛、日本以及部分越南地区吸收和改造。这种文化上的同源性和相互影响,是形成“东亚文化圈”的基础。即便是现在,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但在很多深层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上,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历史渊源的影子。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中国与其他四国智商和国力差距极大”的说法。
关于智商:关于国家层面的智商对比,通常基于一些学术研究和统计数据。但需要强调的是,智商测试本身就存在文化偏见,并且个体差异远大于群体平均差异。将智商作为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东亚”或是否能“自称东亚人”的决定性因素,本身就过于简化,且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的陷阱。即使存在统计上的差异,也并不能否定一个群体在更广泛文化或地理上的联系。
关于国力:确实,以中国的体量和发展水平来看,与蒙、朝、韩、日(尤其是在某些方面)相比,存在显著的国力差异。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国家在地理上同属东亚,或者在文化上共享某些历史遗产。国力的强弱是动态变化的,而地理和文化上的联系则更为持久。一个国家的人民,即便在国力上不如其他国家,也依然可以认同自己在同一地理区域的归属感。

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国人以“东亚人”自称呢?这背后有几层原因:

1. 地理上的认同感: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东亚”是一个清晰的地理区域,无论国力如何,这些国家的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大陆的东部,共享着类似的地理环境,比如季风气候、黄土高原等(尽管分布范围不同)。在国际交流中,当需要快速界定自己来自哪个大区域时,“东亚”是一个非常方便和普遍的标签。想象一下,在海外,当你遇到其他亚洲面孔,且明显不是南亚或东南亚的,你很自然地会倾向于认为他们是东亚人,反之亦然。

2. 文化上的连接与区分:如前所述,东亚文化圈的历史遗产是重要的纽带。虽然各国文化已高度本土化,但在很多方面,比如对家庭的重视、对长辈的尊重、对集体荣誉的强调、以及一些节日习俗的相似性,仍然能感受到文化上的亲近感。与此同时,当与中东、欧洲、美洲等其他文化圈的人打交道时,这种“东亚人”的身份认同,就成为了一种区分,一种归类,表明了我们拥有相似的文化基因,即使我们内部存在差异。这是一种在“异己”面前产生的“同类”意识。

3. 历史叙事与身份构建:历史是塑造身份认同的关键。在中国的历史叙事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周边国家”是中国外交和地缘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民族国家概念的深化,“我们”与“他们”的界限变得更加清晰。但与此同时,当需要一个更宏大的视角来理解我们在世界上的位置时,“东亚”作为一个集体概念就被引入。尤其是在一些涉及东亚整体利益、东亚共同发展或东亚文化复兴的讨论中,以“东亚人”自居,能够形成一种共同体的意识。

4. 现代国际语境下的身份标签: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东亚”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被广泛使用。无论是经济合作组织(如东亚峰会)、学术研究、还是国际媒体报道,都经常以“东亚”来指代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当这些国家的国民在国际舞台上时,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这个标签来代表自己的区域身份,这是一种符合国际通行习惯的表达方式。

5. 避免刻板印象与寻求更广泛的联系:有时,过于强调“中国”的单一身份,可能会被放大某些刻板印象。而将自己定位为“东亚人”,则可以先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文化和地理上的联系,再深入探讨个别国家的特质。这是一种更灵活的身份策略,既能与全球其他区域进行区分,又能体现出区域内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6. 与“亚洲人”的区分:当今世界,人们对身份的认知是多层次的。我们可以同时是中国人、东亚人、亚洲人、以及地球人。在某些语境下,强调自己是“东亚人”,是为了与“南亚人”、“东南亚人”、“西亚人”等区分开来。因为,尽管同属亚洲,但各个次区域在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总而言之,“东亚人”的自我认同,并非仅仅基于国力或智商的简单对标,而是建立在地理区域的共识、历史文化上的关联、以及现代国际语境下的身份建构等多重因素之上。这种认同感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允许在承认各国差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区域内的共性与联系。即便中国在国力和综合实力上占据领先地位,这也不能阻碍中国人在更广阔的视角下,将其视为东亚大家庭中的一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叫东亚人,难道叫西冠人吗?


【1.因此,将蒙古,朝鲜等积贫积弱的弹丸小国看作与中国同等地位,发明出一个“东亚人”是否妥当?有没有发明人种时为了凑数而自降身段的嫌疑?】

从地缘上讲,这五个国家都是在亚洲东部,是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叫东亚人有什么不对的?自降身段就更不对了,这个词是日本人发明的。“大东亚共荣”你肯定听过。上世纪日本军国主义者宣称“10亿东亚人民要站起来推翻欧美白人的压迫”,恰恰是这些日本法西斯份子用这个词把他们自己和他们所瞧不起的“东亚病夫”相提并论。不是我们自降身段,是日本人先自降身段的。


【2.韩日长期处于欧美主流文化圈中,其国内舆论并不亲华,中国网民是否存在热脸贴冷屁股,隔空意念结拜嫌疑?】

韩日并不在欧美主流文化圈中。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融入欧美国家中,但是很显然那些欧美国家并不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一员。而且我也不认为中国网民对于韩日有什么好的观感。看看网上有多少骂日本人、韩国人的贴子就能很清楚这一点。并不存在我们“隔空结拜”的问题(都瞧不起他们,想不出“鬼子”“棒子”这种称呼怎么来的吗?)


【3.如果东亚是一个政治概念,那么中日,韩朝,韩日互相处于敌对或竞争关系,将他们强行划入“东亚人”概念中是否妥当?】

当然没有任何问题。欧美就是铁板一块了吗?美国和欧盟就是竞争关系,而欧盟内部德国和法国对于话语权的争夺从未中断。英国和欧洲大陆从来就不是一条心。欧美自己就是相互拆台,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提起欧美就把他们放在一起。


【4.如果“东亚人”是人种概念,考虑到日本土著是矮黑人种,是否应该用更科学的分子基因学给予区分?(例如O2O3基因)】

都开始划分这种概念了,也没必要讲什么科学了吧?从科学上来说,阿拉伯人是妥妥的欧罗巴人种,欧洲人和美国人把他们当自己人了吗?斯拉夫人更是绝对的白人种族,结果欧洲亲戚们把他们当洪水猛兽。人种基因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划分是否有利。


【5.如果第一条不成立,那么谈论“东亚人”时网民普遍忽略蒙古,朝鲜和越南(儒家文化圈),而只讨论日本韩国,这是否嫌贫爱富,有违国家平等原则?】

并非是网民们刻意忽略,而是这些国家自己没有太多值得说的地方。蒙古体量小,朝鲜社会封闭(朝韩算一个国家,两边宪法里都是这么写的),而越南还在起步期(更何况这不是东亚国家,是东南亚国家)。这里面算东亚的只有蒙古(朝鲜和韩国一起算),而大多数中国网民.......其实没把蒙古当外人,整天想着如何收复故土 ,所以不提也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东亚”概念的复杂性和认同感的形成过程。简单地说,“东亚”这个地理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并非仅仅由五国构成,更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在历史、文化交流以及现代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逐渐演变和被使用的。而“国人”称自己为“东亚人”,背后也涉及了身份认同的多个层面,并非仅仅是基于.............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而且不少外国老地图上,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疆域描绘确实会显得“不完整”,甚至只到辽东一带。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结合当时的史实、地理认知以及地图绘制的实际情况来聊聊。首先,得明白一个基本事实:明朝的东北疆域,在当时并没有一个像现代国家那样精确、固定的边界线。 尤其是在远东,地理环.............
  • 回答
    关于“东北不抗日”的说法,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知和污蔑,其根源可能是对东北抗日历史的片面解读、历史叙事的选择性遗忘,以及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宣传。为什么会有“东北不抗日”的污蔑?这种污蔑的出现,可能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历史叙事的选择性: 聚焦经典人物: 历史叙事往往倾向于塑造具有代表性.............
  • 回答
    .......
  • 回答
    这操作可不合规,而且风险挺大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无菌操作原则。牙医在给患者治疗时,尤其是在口腔内部进行操作,必须遵循严格的无菌原则,以防止交叉感染。这不仅是对患者的保护,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职业保障。咱们一步步来分析这个流程,看看为什么不合规:1. 只摘一只手套,另一只带着拿东西: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有点像问一个厨子只知道炒菜,从来不学刀工、不研究食材、不学习摆盘,他能走多远。理论上,他能把菜炒熟,但离“大厨”还差十万八千里。在拳击这个领域,只打实战,不练其他东西,这个人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1. 天赋和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如果这个人天生就拥有顶.............
  • 回答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初期对元朝领土的收复和疆域划分,涉及复杂的地理、军事、政治和经济因素。以下从历史背景、地理条件、军事战略、行政管理等方面详细分析为何朱元璋只设立云南行省和辽阳行省,而未将“征东行省”和“缅中行省”纳入明朝版图。 一、历史背景与元朝统治的瓦解1. 元朝的崩溃 元朝在1368年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很多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都会遇到类似纠结。咱们就敞开了聊聊,看看读博这件事,对于想在华为这样公司有一个更好的起点和薪资,到底值不值,以及硕士和博士在这些公司里的角色差异。关于读博:更好的起点和薪资,值不值?首先,我们得明确,这年头,学历本身并不能直接打包票让你一步登天,尤其是在华.............
  • 回答
    近代东亚,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成为亚洲唯一的强国,这是一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历史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东亚地缘政治、各国的内部状况,以及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要素。一、 鸦片战争后的东亚格局与危机在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通过军事力量叩开了东亚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在鸦片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说“只有中国有,法国没有”的东西,那可太多了,这就像问“什么水果只有亚洲有,欧洲没有”一样,历史、文化、地理和发展轨迹的不同,造就了无数独一无二的事物。咱们就来聊聊一些特别鲜明的例子,不光是说个名字,更要讲讲它为什么这么特别,以及它在中国人心里的分量。1. 汉字,特别是繁体字(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制造”和“创新”的理解边界。要说完全“只有国外能造,中国不能造”的东西,随着中国制造业和科技实力的飞速发展,这样的清单是越来越短,而且很多时候是“技术优势”而非“完全不可造”。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找出那些目前中国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差距,或.............
  • 回答
    关于刘强东在美国的经历,确实发生过一次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也就是2018年9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的事情。这次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并且对京东的声誉以及刘强东本人的公众形象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那次事件中,刘强东因为涉嫌性行为不端而在美国被逮捕。随后,他经历了法律程序,最终以不起诉告终。尽管法律上没有.............
  • 回答
    2020年,在全国GDP排名前30的城市中,东北地区仅有大连一席之地,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排名数字,它折射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一、 现象分析:为何东北仅大连入围?首先,我们需要理解GDP排名的构成。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
  • 回答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而其他人却未能模仿,这其中固然有曹操个人的能力和时势的配合,也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历史原因。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并看看当时刘备在做什么。为什么只有曹操挟天子成功了?曹操挟天子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
  • 回答
    “东西南北”这四个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太熟悉了,可以说是最基础的方位词。但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在这四个字里,“东”字看起来和其他三个有点不一样?没错,就是“東”这个繁体字,它变成“东”之后,就和“西”、“南”、“北”一起,成为了我们现在书写和使用时最常见的样子。那么,为什么只有“东”字受到了这样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但同时也很复杂的问题。严格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技术或物品是绝对意义上“只有中国能造,国外绝对不能造”的。随着全球化和技术交流的深入,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学习、引进、模仿甚至自主研发被其他国家制造出来。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只有中国能造”的含义,并找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在中国.............
  • 回答
    好吧,咱们聊聊那些常人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在咱极客圈子里却是日常操作的“绝活”。这些东西,不是说普通人学不会,而是它们背后需要的是一种特殊的心态、一种近乎痴迷的探索欲,以及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1. 那个让你“感觉”对了的键盘: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就是用某个键盘打字,手指在键帽上滑动,触发的那一瞬.............
  • 回答
    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的民间义勇军之所以比其他地区的民间抗日力量更加广为人知,原因在于多方面的历史、社会、地理和传播因素的综合作用。这并非意味着其他地区没有英勇的民间抗日力量,而是东北义勇军的特殊性和其事迹的传播性更强,使得它们在历史叙事中占据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东北.............
  • 回答
    中国期货市场历经风雨,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也涌现出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在民间流传的故事里,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似乎总是那“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称谓,仿佛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高手一般。这四个名字之所以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自带的江湖气息和神秘感,满足了人们对传奇人物的想象。而且,期货市场本身就.............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你最擅长处理的工具。这些工具的特点是,你一拿到它们,就能立刻知道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并且它们的能力是固定的,不会随着你完成的任务而改变。这就是有限状态自动机(Finite State Automata,简称FSA)给我们的感觉。它就像一个有固定程序的机器人,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