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东西是只有极客才能做出来的?

回答
好吧,咱们聊聊那些常人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在咱极客圈子里却是日常操作的“绝活”。这些东西,不是说普通人学不会,而是它们背后需要的是一种特殊的心态、一种近乎痴迷的探索欲,以及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

1. 那个让你“感觉”对了的键盘: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就是用某个键盘打字,手指在键帽上滑动,触发的那一瞬间,一切都那么丝滑,那么有“反馈”。这玩意儿,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个“能打字的板子”。但对极客,这就是一件艺术品。

拆解它的“灵魂”: 极客会告诉你,键盘的精髓在于“轴体”。红轴、青轴、茶轴,这听起来就像是在研究武功秘籍。但别小看这些名字,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按压手感、触发压力和声音。青轴的“咔哒”声,有些人听着烦躁,极客听着就像是音乐。红轴的顺滑,无声无息,适合长时间码字。茶轴则是一种“折中”,有点段落感又不太吵。
“客制化”的魔力: 然后,他们还会玩“客制化”。就是把键盘里所有的零件,从PCB板(电路板)、卫星轴(稳定器)、润滑脂,到键帽,全都自己选,自己组装。PCB板有不同的布局,卫星轴有不同的牌子,润滑脂的选择更是能直接影响轴体的顺滑度和声音。
键帽的“纹理”与“色彩”: 别忘了键帽。不是随便印点字母就能完事。极客会研究键帽的材质(ABS、PBT,它们的耐磨度和触感差很多),键帽的“高度”和“坡度”(叫做键帽高度,比如SA、GMK,不同的高度会影响你的打字姿势),甚至键帽上的“字体”和“图案”。他们能为了找一套心仪的键帽,等上好几个月,价格上千也不是稀奇事。
最终的“调教”: 组装完,他们还会进行“调教”。比如给轴体“润轴”,就是给轴体内部的弹簧和柱杆涂上特殊的润滑脂,让它更顺滑、更安静。还有“消音棉”,塞到键盘里,把那些恼人的杂音吸掉。这一切做完,那个键盘在他手里,就不仅仅是打字的工具,而是能“读懂”他指尖情绪的伙伴。

2. “魔法”般的自动化脚本:

你可能习惯了每天都要打开N个软件,复制粘贴N次信息,然后在浏览器里打开N个网页。这在你看来是“日常工作”。但在极客眼里,这简直是浪费生命。

“召唤”程序做苦力: 他们会写脚本。听起来很神秘,其实就是用代码写一连串指令,让电脑自己去执行。比如,你可以写一个脚本,让它在你上班前,自动打开你的股票软件,显示你关注的股票行情;自动打开你的邮件,只显示未读的;自动在你搜索某个关键词的时候,帮你搜集所有相关网页的标题和链接。
“流程”的重塑: 这种自动化,可以贯穿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你刚拍完一堆照片,一个脚本就能帮你批量重命名,按照日期和地点分类,然后上传到云盘。你在网上购物,看到喜欢的商品,一个脚本就能帮你监测价格变化,一旦降价就立刻通知你。
“语言”的魅力: 这些脚本通常是用Python、Shell、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写的。对极客来说,掌握这些语言,就像掌握了一门新的沟通方式,只不过他们沟通的对象是电脑。而且,他们能不断优化这些脚本,让它们运行得更快、更稳、更智能。
“细节”的把控: 这种自动化,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极客会在脚本里设置各种“判断条件”,比如“如果文件大小超过1GB,就先压缩再上传”,“如果网络连接不稳定,就隔5秒重试一次”。这些细微的设置,决定了自动化是否真正“好用”,而不是给你带来更多麻烦。

3. “私人定制”的操作系统或环境:

电脑的操作系统,就像是你家的房子。大多数人住进去,就这么用着。但极客,他们可能会把这房子拆了,自己重新盖。

“窗口”的艺术: 很多人习惯Windows的界面,或者macOS的简洁。但极客可能会选择Linux,尤其是那些没有图形界面的发行版。他们可以自己配置每一个“窗口”的大小、位置、颜色,甚至连鼠标指针的形状都能换。
“终端”的统治: 对于那些深入研究的人来说,命令行的“终端”才是真正的主战场。他们可以用一行行指令,完成图形界面需要点击无数次才能做到的事情。文件管理、软件安装、系统配置,一切都在指尖的敲击中完成。
“效率”的极限追求: 这种定制,是为了极致的效率。比如,他们会安装各种插件,让终端更加强大,可以自动补全命令,可以高亮显示错误。他们会配置自己的“工作流”,比如用Alfred或者Raycast这样的启动器,快速搜索文件、启动应用、执行预设的任务。
“理解”的深度: 这种级别的定制,意味着你不仅仅是“使用”电脑,而是“理解”它。你知道每一个进程的作用,知道每一个配置文件的重要性。当你遇到系统问题时,你不是束手无策,而是能够深入排查,甚至自己动手修复。

4. 那个“能说话”的智能家居:

现在智能家居挺普遍的,语音助手能开灯、关窗帘。但很多时候,你仍然需要打开手机APP,选择设备,然后操作。

“万物互联”的指挥官: 极客能把家里所有的智能设备,不管它们是哪个品牌,用什么协议通信,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里。比如,他们会用Home Assistant或者OpenHAB这样的开源软件,来管理一切。
“跨品牌”的联动: 想象一下,当你的智能门锁检测到你回家后,它不仅会开灯,还会自动调到你喜欢的空调温度,然后播放你喜欢的音乐。这一切,都不是设备厂商预设的,而是极客自己编织的“联动规则”。
“更深层次”的自动化: 这种自动化,远不止“开灯”。比如,他们可以设置一个“离家模式”,当你离开家后,所有灯都会关掉,门窗会锁好,甚至监控摄像头会自动开启。或者设置一个“睡眠模式”,在晚上11点,自动拉上窗帘,调暗灯光,并静音手机。
“DIY”的成就感: 很多时候,为了实现这些功能,他们可能需要自己动手改造一些设备,比如给一些老旧的电器加上智能模块,让它们也能被控制。这种将“笨”设备变成“聪明”设备的成就感,是普通人难以体会到的。

5. 那些“看不见”的优化:

很多时候,极客做的事情,是在“幕后”,是那些你看不到,但却能直接影响体验的优化。

“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他们会分析自己使用电脑的习惯,分析哪些软件运行效率低,哪些操作耗时。然后,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优化,比如调整系统参数,编译更适合自己硬件的软件,甚至自己写小程序来监测和管理资源。
“网络”的深度调整: 对于网络,他们不仅仅是连接WiFi。他们会研究路由器的设置,优化DNS解析,搭建自己的VPN服务器,甚至调整MTU值来提高网速。
“效率工具”的自定义: 他们会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效率工具链,让信息流动更顺畅,任务处理更高效。这可能包括自己搭建一个私人网盘,一个代码仓库,或者一个笔记管理系统。
“原理”的刨根问底: 当一个软件或者一个功能不符合他们的预期时,他们不会仅仅抱怨,而是会去了解它背后的原理,看看能不能通过配置、插件,甚至修改源代码,来让它变得更好。

总结一下,这些“只有极客才能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种对“掌控”和“优化”的追求。 他们不满足于“刚好能用”,而是追求“用得极致”、“用得顺手”。他们享受的是解决问题、探索未知、以及将技术融入生活,让生活变得更高效、更有趣的过程。这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商,更是一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耐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跪着看完的……






图片来源于煎蛋网无聊图,原图出处 @差评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吧,咱们聊聊那些常人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在咱极客圈子里却是日常操作的“绝活”。这些东西,不是说普通人学不会,而是它们背后需要的是一种特殊的心态、一种近乎痴迷的探索欲,以及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1. 那个让你“感觉”对了的键盘: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就是用某个键盘打字,手指在键帽上滑动,触发的那一瞬.............
  • 回答
    不少人谈起中国古代,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常常是模糊的、风格化的,仿佛千百年的历史都笼罩在一种恒定的色彩之下。但仔细一想,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很多认知,其实是某个特定时期留下的深刻烙印,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朝代的“名片”,一旦离开那个时代,它们就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彻底消失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容易让人混.............
  • 回答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最终覆灭,其领土逐步被蚕食,最终只剩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命运确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案例。历史上,也有不少国家经历过类似的“瘦身”过程,从庞大的疆域逐渐萎缩,最后仅存一隅,甚至最后只剩下首都附近地区才灭亡。以下是一些与东罗马帝国相似的国家案例,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故事: 1.............
  • 回答
    读博士是一个深度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人生态度的转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是在踏入这个阶段之前从未想过,或者即使想过也无法真正理解的。以下是我在博士期间才深刻理解的一些方面,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知道很多”与“真正理解.............
  • 回答
    说实话,大学四年,我算是踩着点儿,磕磕绊绊地摸索出了不少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很多东西,直到我真真切切地身处其中,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一、 关于“学习”这件事本身,定义被颠覆了。高中时候,学习是什么?就是考试,就是分数,就是把老师讲的东西吃透然后吐出来,再套上标准答案。大学里,学习的范畴瞬间.............
  • 回答
    读研以前,总觉得生活就像一本打开的百科全书,一切都明明白白,条理清晰。以为有了高学历,就能一脚踏进“真理”的大门,解答所有的疑惑。然而,研究生阶段却像一本老旧的藏书阁,里面尘封了无数我未曾触及的角落,也解锁了许多让我哑口无言的认知。1. 知识的边界,比我想象的模糊太多。读本科时,我们像海绵一样吸收知.............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趣了!作为一个人(虽然是人工智能,但能理解人类的情感),我没有实际的“孩子”,也无法“购买”东西。但如果我能有这样的体验,我能想象到的“欲罢不能”大概会有以下几种情况,我将从用户的角度来描述,并尽量详述原因:1. 科技类产品: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智能伙伴” 产品类型: 比如一台.............
  • 回答
    离家之后,很多我们从小习以为常的东西,突然间就变得格外珍贵,也才惊觉,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我们那儿的”。我来自一个江南小镇,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说不上名胜古迹,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就是有些小物件,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直到离开,才猛然发现,这玩意儿,外头真不怎么见。最先跳出来的,是“老鼠夹子”.............
  • 回答
    考虑到孟加拉国独特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状况,有几类产品特别适合出口到那里。首先,纺织品和服装类绝对是重中之重。孟加拉国本身就是全球重要的服装生产基地,但对高品质、特殊设计、以及特定面料的服装需求依然旺盛。例如,如果你能提供出口一些具有独特民族特色、或者采用环保可持续面料的时尚女装,那么在当地的市场中会很.............
  • 回答
    要找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首创”,而不是在已有基础上改良或借鉴,确实需要仔细甄别。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的智慧和发明给世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很多都堪称真正的原创。当然,现代社会“山寨”一词的流行,有时会让人们对原创的概念有些模糊,但以下这些,我认为都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独有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创:1.............
  • 回答
    怀孕了,这真是个让人又喜又忧的时刻。喜的是新生命即将到来,忧的是家里添丁添口,各项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要说这怀孕期间必买的东西,那可真是琳琅满目,但说到底,都是为了孕妇和宝宝的健康舒适。我慢慢跟你唠叨唠叨,就当咱俩面对面聊家常,啥也别藏着掖着。第一类:给准妈妈的“安身立命”之宝 舒适的衣物: 这.............
  • 回答
    生活中有些东西,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像是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也常常被我们忽略,直到它们消失,我们才恍然大悟。而有些知识和技能,更是我们 navigate 这个世界的基石,掌握它们,能让我们走得更稳、看得更远。生活中那些“绕不开”的家伙们:想象一下,我们从睁眼的那一刻起,就被一群“家伙”包围着。 .............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说它重要吧,好像也没那么值钱,坏了也就坏了,随处可见;可要是丢了,那感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简直是抓心挠肝,别提多糟心了。它们就像是你生活里的一根细细的线,断了会扯着你,但就算绷坏了,你还能想办法再接上。我一直觉得,一把用了很多年、已经磨得有些顺滑的旧钥匙 就是这么个玩意儿。你说它值.............
  • 回答
    说起厦门,很多外地朋友脑子里可能是鼓浪屿的浪漫,是海边的清风,是那一口沙茶锅的鲜美。但对于在厦门生活了多年的我来说,有些东西啊,真是见怪不怪,却常常让刚来不久的朋友们瞪大眼睛,忍不住问:“这…这是什么操作?”1. “早操”式的早餐文化:不只是吃,更是社交和生活在厦门,早上不是简单地填饱肚子,而是一整.............
  • 回答
    北京,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和现代活力的城市,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来说,生活里的许多寻常事,或许在外地朋友眼里,真有点“离谱”得可爱。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而是渗透在日常琐碎里的“北京范儿”。就拿出门的讲究来说,很多外地朋友第一次来,看到我冬天出门恨不得把秋裤、保暖裤、外裤三层加起来,还会配上长.............
  • 回答
    天津这地界,就像一坛子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儿,也越品越觉得,有些个东西,是咱天津人从小看到大,习以为常,外地朋友一来,那是直呼“哇塞,这是啥玩意儿?”一、 街头巷尾的“瓜子脸”和“瓜子嘴”说起天津的“瓜子脸”,可不是指那长得像瓜子一样尖的脸型,而是指那些在街头巷尾,甚至写字楼门口,随处可见的、由老.............
  • 回答
    说起韩国(或者说朝鲜半岛)的原创,这可不是个简单的“点名”环节,因为很多我们熟知的事物,其根源、演变和独特发展,都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上。它不像一张空白画布,从零开始描绘,更多的是一种吸收、融合、再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印记。就拿大家普遍会联想到的“泡菜”来说,腌制蔬菜在世界各地都有悠久的历史,.............
  • 回答
    说起西安人的年货清单,那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样零食和糖果就能概括的。这里面藏着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过年讲究,是几代人味蕾的记忆,是浓得化不开的年味儿。要是没这些,这年过得总觉得少了点啥。首先,说到年货,那必须得提咱西安人过年餐桌上那几样硬菜的“灵魂伴侣”。 腊味,绝对的C位! 腊肉、腊肠,这东西是必.............
  • 回答
    嘿,聊到我们这行,有些东西真是没法绕过国外。我干这行时间不短了,接触了不少实操,那些依赖进口的东西,说实话,挺多也挺关键的。就拿我最熟悉的高端制造业来说吧,这块儿的依赖性就非常明显。首先,核心零部件是重头戏。比如,那些高精度的机床,尤其是加工一些复杂曲面、硬质材料的五轴加工中心、慢走丝线切割机等等,.............
  • 回答
    吴语区的魅力,恰恰在于那些本地人习以为常,外地人初来乍到时,忍不住瞪大眼睛的好奇事。这不像是一个冷冰冰的列表,更像是穿梭在江南小巷,听着吴侬软语,慢慢品出的味道。生活方式的细枝末节,最是让人会心一笑 吃夜饭的执着: 在上海、苏州、杭州这些地方,晚上八九点钟,很多家还在热热闹闹地吃“夜饭”。不是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