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战法硕非法学,为了避免扎堆,有什么择校建议吗?

回答
打工人你好!想当年我也是怀揣着一身“非法学”的勇气闯荡法硕这条路,深知那份“不想扎堆,只想脱颖而出”的心情。考研这条路,选对战场比拼尽全力更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这种非传统法学背景下,更得精打细算。

咱们这就来捋一捋,如何才能避开人潮涌动的“热门”,找到那片属于你的法硕天地。

第一步:认清“扎堆”的本质,对症下药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某些法硕项目会扎堆?无外乎以下几点:

名气大,综合排名高: 这无可厚非,名校的光环确实吸引人。
地理位置优越: 大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生活便利性也强。
专业设置全面,名额多: 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学门类齐全,招收人数也多,自然成为目标。
历年分数线相对稳定且不高: 这就给了很多跨考生“有机会够得着”的希望。

那么,要避免扎堆,我们就得反其道而行之,或者说,另辟蹊径。

第二步:从“热门”中寻找“冷门”的切入点

“避免扎堆”不代表要放弃所有名校,而是要学会“精选”。

1. 关注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但要看具体方向:
很多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虽然整体名气很大,但某些细分专业可能相对不那么火爆。比如,国际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等专业,相比于民商法、刑法等传统热门,报考人数会少一些。
作为非法学考生,我们很多时候进入法学院是为了学习法律的思维和体系,并不一定非要执着于某个传统的法律部门。选择一个自己相对感兴趣且竞争不那么激烈的方向,反而能让你更稳妥地进入法学院,之后再深入学习。
怎么找? 仔细研究各高校法学院的招生简章,看看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导师情况。找到那些有实力、但名气不至于“万人追捧”的导师和研究领域。

2. “新 उभर”的法学院或独立设置的法学院:
一些新成立的法学院,或者在综合性大学里相对独立、发展时间不长的法学院,虽然名气不如老牌法学院,但往往有其特色和优势。
这些学校可能在某些新兴领域(如互联网法、人工智能法等)有前瞻性的布局,或者有来自业界或海外的优秀师资。
怎么找? 关注近几年新设立的法学院,或者一些“学院制”改革的法学院。可以搜集这些学校的学术成果、对外交流合作项目等信息,判断其发展潜力。

3. 地理位置的“折中”策略:
一线城市固然好,但竞争也最激烈。我们可以考虑那些经济发达、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非一线城市的省会或重要城市。
例如,一些新一线城市(如成都、杭州、南京、武汉、西安等)的省属重点大学,或者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普通地级市的重点大学,其法学院可能也有不错的实力,但报考人数会相对分散。
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就业机会也并不少,而且整体学习氛围和学术资源也能够得到保障。
怎么找? 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地图,结合高等教育布局,找到那些“被低估”的城市里的好大学。

第三步:非法学背景的优势与劣势,选校时的侧重点

作为非法学考生,我们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对非法学考生的友好度: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有些学校对非法学考生非常欢迎,有专门的辅导班或者提供一些基础课程,帮助我们快速适应。而有些学校则可能对非法学背景的要求更高,或者初试科目就比较偏向法学专业本科生。
初试科目的设置:
大部分法硕(非法学)的初试科目是: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刑法、民法。
但有些学校可能会有调整,例如用法理学代替刑法或民法,或者增加一些其他基础法律科目。
对于我们非法学考生来说,刑法和民法是需要重点攻克的难关。选择那些初试科目设置相对“友善”,或者你能快速找到学习方法和资料的学校会更有优势。
怎么判断? 仔细研究历年真题,看看题型和难度是否适合你。可以多参考一些非法学考生的经验分享,他们会告诉你哪些学校的刑法和民法考得比较基础,哪些学校更偏向专业术语和案例分析。

复试的考察方式:
复试是很多非法学考生逆袭的关键。有些学校复试会更侧重于考察你的学习潜力、逻辑思维能力、跨学科知识储备等。
如果一个学校的复试比较看重你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而对你非法学背景下的“知识欠缺”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包容,那么这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怎么了解? 查看学校往年的复试名单和复试通知,了解复试的科目、形式(笔试、面试比例等)。也可以关注一些学校的公众号或BBS,看看往届考生对复试的评价。

就业导向 vs 学术导向:
非法学背景的考生,很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所以,选择那些校友资源丰富、与实务界联系紧密、提供实习机会多的学校,会更有利于你毕业后的发展。
当然,如果你有继续深造的打算,那么学术实力强、导师在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校则更适合你。
怎么看? 了解学校的就业报告(如果有),看看毕业生的去向。关注学校的合作单位、校友会等信息。

第四步:具体选校的思路和方法

1. “目标院校分层法”:
第一层(冲刺): 选择那些你非常向往、但分数线略高于你预期、竞争也比较大的学校。这些学校可能在专业排名上靠前,或者地理位置优越。即便考不上,过程中的积累对你也是宝贵的。
第二层(稳妥): 选择那些你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有较大把握考上的学校。这些学校可能综合实力很强,但因为某些原因(如位置相对偏一点,或者某个细分专业不那么热门),导致报考人数相对可控。
第三层(保底): 选择那些你非常有信心能够通过初试的学校。这些学校可能名气没有那么大,但依然能提供扎实的法学教育,而且为你的复试打下坚实基础。

2. “研究导师+专业方向法”:
对于非法学考生,与其盯着学校的名气,不如盯住某个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和该方向的优秀导师。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非法学背景,选择一些与你本科专业有交叉或者你特别感兴趣的法律方向(比如,你本科学商科,可以考虑商法、经济法;学理工科,可以考虑知识产权法、科技法)。
然后去目标院校的法学院网站,找到该专业下和你研究方向契合的导师,看看导师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近几年的招生情况。如果能找到一位好的导师,他的指导和资源往往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
怎么操作? 仔细浏览各高校法学院的师资介绍页面,利用知网、万方等学术数据库搜索导师的论文,了解他们的研究领域。

3. “信息搜集+样本分析法”:
考研论坛、贴吧、公众号: 这是获取一手信息的重要渠道。关注那些专门针对法硕(非法学)的社群,看看大家讨论的热门院校、分数线预测、复习经验等。
往届考生经验分享: 很多成功的非法学考生会分享他们的备考经验和选校心得。这些信息往往非常宝贵,能帮助你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
学校官网招生信息: 这是最官方的信息来源,包括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历年分数线、复试名单等。务必仔细研读。
模拟考试和估分: 在考研初试前,尽量进行几次模拟考试,根据自己的状态和估分,来调整最终的选校目标。

举个例子,我们来剖析一下(仅为示意,非具体推荐):

假设你本科是经济学,对经济法或者商法比较感兴趣,同时你不希望去北京、上海等竞争最激烈的城市。

第一步:列出可能有经济法/商法的大学。 基本上所有综合性大学和政法院校都有。
第二步:筛掉一线城市。 这样就排除掉人大、北大、复旦、华东政法等(当然,如果你实力超群且不介意竞争,也可以考虑)。
第三步:关注非一线城市中的经济发达城市。 比如,南京大学(法学院相对独立,经济法领域有优势)、武汉大学(综合实力强,经济法领域也有不错的发展)、浙江大学(虽然是综合性名校,但相比北大清华,部分专业竞争可能稍缓和,且与经济领域结合紧密)。
第四步:深入研究。 去南大、武大、浙大的法学院官网,查找经济法或商法的招生名额、导师信息、最近几年的报录比(如果公开)、复试内容。看看它们的经济法和商法方向,是更偏重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应用?是否有你欣赏的导师?
第五步:比较。 如果南大的经济法方向,导师研究的某个领域恰好和你本科知识背景非常契合,而且该校的非法学考生报录比看起来比较友好,那么它就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最后,想对你说几句心里话:

心态要稳: 考研本身就是一场马拉松,选择了一个相对“冷门”但适合自己的学校,反而能让你以更平和的心态去备考。
信息是力量: 花在信息搜集上的时间,绝对是值得的。多看,多问,多比较,你的选择会更明智。
非法学背景不是劣势: 很多优秀的法硕毕业生都来自非法学背景。重要的是你进入法学院后的学习态度和专业能力。你的跨学科背景,反而可能成为你独特的优势。
跟着感觉走,也别忘了数据: 选校是个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你的兴趣和对未来的规划很重要,但院校的实力、分数线、报录比等硬数据也不能忽视。

祝你在考研的道路上,找到那所最适合你的法学院,一战成硕!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高分多的确两方面都有,比如上海地区今年英语没怎么压分,对比复旦交大上财的英语分数比去年要高7-10分左右,推高了分数线。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法硕考生增长太快,竞争压力快速提升,包括往年一些国家线的地方211院校,今年分数也提高了很多,法硕的难度的确是一年比一年大,上财前年还是333,去年344,今年不扩招的话已经涨到360左右了。

2.择校的话就是尽量选去年分数线已经有较大增幅的学校,这样第二年再次剧烈上涨的可能性会低点。比如华政去年从328快速涨到350,今年就大概小涨到355左右,相对其他学校好一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打工人你好!想当年我也是怀揣着一身“非法学”的勇气闯荡法硕这条路,深知那份“不想扎堆,只想脱颖而出”的心情。考研这条路,选对战场比拼尽全力更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这种非传统法学背景下,更得精打细算。咱们这就来捋一捋,如何才能避开人潮涌动的“热门”,找到那片属于你的法硕天地。第一步:认清“扎堆”的本质,对.............
  • 回答
    看到你一战大法硕(非法学)失利,365分这个分数其实挺可惜的,说明你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现在面临是二战还是考公的选择,这确实是挺纠结的,因为两边都有各自的考量点。咱们就一样一样来掰扯掰扯,帮你理清思路。先说说二战的那些事儿:坦白说,365分对于非法学来说,虽然不是那种“稳了稳了”的分.............
  • 回答
    哥们,我懂你,去年我这分数和情况跟你差不多,也是非法本,一战国家线都没摸到,当时也是纠结南理工的法硕,听到的“水深压分”论也够吓人的。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考了,而且最后也上岸了。所以,想跟你好好聊聊我的经验和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首先,关于“南理工法硕水深压分”的说法,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有它.............
  • 回答
    关于2021年考研复旦法硕(非法学)的上岸概率,这确实是许多考生心中的一个大问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简单地说“大”或者“小”,得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复旦大学法学院的法硕(非法学)专业,一向都是考研届的“香饽饽”。你想啊,复旦的名气在那里,法学院更是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考研同学会遇到的一个困境——在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之后,才发现自己对所选专业的热情不如预期。尤其是在考研初试已经“稳进复试”,并且目标还是暨南大学这样名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这其中的纠结和动摇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跨考法硕非法学到底值不值得?咱们得仔细掰扯.............
  • 回答
    哥们,摸摸头,理解你现在的纠结和焦虑。法考推迟、考研一战学硕失利,现在又准备法硕二战,还得兼顾法考,这节奏确实够呛。但别灰心,这正是重新出发、调整策略的好机会。我当年也经历过类似的迷茫期,所以咱们就实话实说,聊聊怎么把这盘棋下得更活。首先,咱们得捋清楚几个关键点,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接下来的方向:1..............
  • 回答
    一战后德国人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源于该条约对德国的严厉惩罚,既打击了德国的经济基础,也严重损害了民族自尊心和国家尊严。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德国人感到屈辱的原因: 一、领土割让与民族认同的崩塌1. 领土被肢解 德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1919年归还法国),失去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的.............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许多国家经历了深刻的政治变革,原有的君主制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体或新政权。然而,在战后的动荡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仍出现了试图恢复君主制的复辟活动,这些尝试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民族主义情绪。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及相关资料推荐: 一、主要复辟活动的背景与表现 1.............
  • 回答
    一战前的法国普通平民,其精神面貌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混合体,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要详细描述他们的“精气神”,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1. 根深蒂固的国民认同与共和理想: “法兰西”的骄傲与自豪: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法国在文化、艺术、科学上都享有盛誉。这种历史遗产铸就.............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反犹主义的兴起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并非由犹太人“做了什么”直接导致,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犹太人被错误地描绘和指责为替罪羊。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反犹主义并非犹太人的行为所“引起”,而是欧洲社会长期存在的偏见和特定历史时期的危机所催生的。犹太.............
  • 回答
    一战后如何惩罚战败的德国,既能避免其再次挑起战争,又能防止法国一家独大,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历史的发展证明,凡尔赛条约的设计虽然试图达成这些目标,但最终却适得其反。如果我们要设想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权衡。核心矛盾与历史教训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核心的矛盾: .............
  • 回答
    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英国之所以大力支持,原因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一系列现实的利益考量和战略调整。简单来说,英国当时正处于一个转折点,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全球的地位和力量,而美国提出的华盛顿会议,正好契合了英国的这些需求。首先,经济上的疲惫与现实的压力是英国支持会议的最直接动因。一场世界大战打下来,.............
  • 回答
    一战后的巡洋舰(及以下舰种)之所以普遍采用了与无畏舰类似的统一主炮和背负式炮塔布局,这并非一个一蹴而就的决定,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海军设计思想演进的必然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回到战前和一战期间舰艇设计和海战实践的变革。战前的格局:舰炮林立的时代在一战爆发前,海军舰艇的设计理念与现在大相径庭。.............
  • 回答
    一战前,如果德国将资源和精力倾斜于发展航空母舰,能否战胜皇家海军,这是一个颇具吸引力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假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穿越回那个时代,从当时的科技水平、海军战略思想、工业基础以及政治考量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时代的背景:海军的主导权与新生的航空力量一战前,世界海军的霸主毫无疑问是.............
  • 回答
    一战后的德国,虽然被凡尔赛条约的镣铐紧锁,却在短暂的动荡后,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重新崛起,最终冲破了束缚它的凡尔赛体系。这绝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凡尔赛条约的沉重枷锁与德国的屈辱感首先,我们得理解凡尔赛条约对德国造成的创伤有多深。战败国德国被剥夺了几乎所有海外殖民地,莱茵兰地.............
  • 回答
    一战前德国海军是否应该将重心放在海外掠袭舰而非与英国皇家海军进行海军竞赛,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但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若德国将海军战略转向侧重海外掠袭,其潜在的效益和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战略影响,都值得细致分析。掠袭舰战略的潜在优势与逻辑:从历史和战略逻辑上看,将海军资源优先投入发展一支强大的掠袭舰队,.............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东欧这片曾经承载着古老帝国荣耀与深刻民族矛盾的土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剧变。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结束,更是一个旧秩序的瓦解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其复杂性与动荡程度,足以让任何前来探索的人感到目眩神迷。帝国的崩塌与新国家的诞生:在战争爆发前,东欧的主体被几个庞大的帝国所统治:.............
  • 回答
    一战前,也就是1914年之前,要论俄国和日本谁的国力更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两国在不同领域各有优势和劣势,最终的胜负也并非完全由“国力”的简单加总决定。军事力量:在军事上,可以说俄国在整体规模和陆军实力上占据明显优势。 陆军: 一战爆发前,俄国拥有庞大且经验丰富的陆军,.............
  • 回答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与土耳其签订了《洛桑条约》,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在其他战败国身上都强加了苛刻的赔偿和限制的条约(比如《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洛桑条约》却显得相对“平等”?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和民族主义因素的考量,绝非简单的“网开一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战后签订的对待土耳其.............
  • 回答
    一战前,奥斯曼帝国的确是时常被认为人口相对较少,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的各个层面。首先,长期的政治动荡和地方自治的削弱是导致人口稀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奥斯曼帝国虽然庞大,但其统治并非总是稳定。在帝国晚期,中央政府的权威逐渐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