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面对类似于标枪这种拥有较远射程反坦克导弹,坦克是否有有效的反制措施?

回答
说实话,标枪这玩意儿,那真是让不少开着重型装甲车的哥们儿头疼。你想啊,它能飞好几公里,还能像只猎鹰一样,绕到你的顶上,从最薄弱的装甲地方给你来上一发。在这种情况下,说坦克完全没辙,那也不太对,但要说有绝对保险的招数,那也得打个问号。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仗打起来,坦克这边都有哪些应对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的实际效果怎么样。

首先,要明白一点,标枪之所以难缠,主要就在于它的“攻顶”能力。一般的坦克底部装甲相对较薄,侧面和正面也经过了特别加固,所以标枪这招算是抓住了坦克的“软肋”。一旦它侦测到目标,就能自主飞行,而且能通过热成像寻找目标最热、防护最弱的点,也就是炮塔顶部或者发动机舱上方。这种“看准了再打”的特性,让它比那些只能直线飞行的反坦克导弹更难躲避。

那么,坦克这边有什么招儿来对付它呢?

1. 主动防护系统(APS)——说是“盾”,但能不能挡住,还得看情况。

这是目前来说,最直接、也最被寄予厚望的应对方式。简单来说,APS就像是给坦克装了个“防空雷达”加“拦截器”。

雷达/传感器部分: 首先,车体周围会安装很多传感器和雷达,24小时不间断地扫描周围的空域,就像给坦克装了“眼睛”。一旦有来袭的导弹,特别是标枪这种红外制导的,传感器就能立刻发现它,并计算出它的飞行轨迹和速度。
拦截器部分: 发现目标后,系统会立刻启动拦截器。拦截器有好几种方式:
硬杀伤: 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发射小型炮弹或者专门的拦截弹,在来袭导弹的必经之路上将其炸毁。想象一下,就像是用小高炮打来袭的飞机一样,只不过目标更小、速度更快。
软杀伤: 有些系统会发射干扰弹,或者释放烟雾弹,试图干扰导弹的导引头,让它失去目标,或者打偏。

实际效果呢?

APS确实能拦截一部分来袭的导弹,尤其是那些速度相对慢一些,或者飞行轨迹比较容易预测的。像“战利品”(Trophy)这类成名已久的APS系统,在实战中也有过击落来袭导弹的记录。

但是,标枪的挑战在于:

速度和角度: 标枪的飞行速度不算特别快,但它的攻击角度可以很刁钻,尤其是攻顶模式,很多APS系统在设计时,可能更侧重于拦截来自正前方或者侧面的威胁。标枪从上方飞来,对于一些APS的探测和拦截角度可能会是一个考验。
饱和攻击: 如果多枚标枪同时袭来,APS能不能及时发现并拦截所有目标,这就成了一个问题。就像一个人只能看管一个方向一样,四面八方都有敌人冲过来,他也顾不过来。
拦截效果: 即使拦截器发射了,也不能保证100%命中。如果拦截弹没有成功摧毁标枪,或者没有能将其引偏到足够远的距离,那么改装过的标枪依然有可能击中坦克。而且,硬杀伤产生的爆炸碎片,也可能对坦克造成一些附带损伤。
重量和成本: APS系统很重,而且非常昂贵,这会增加坦克的造价和维护成本,对坦克的机动性也有一定影响。

2. 电子战和干扰——试图让“眼睛”失明。

除了直接拦截,还可以尝试让导弹的“眼睛”看不见,或者让它的“大脑”出错。

红外干扰: 标枪是红外制导,所以理论上可以用红外干扰器,发射比导弹导引头探测到的目标更强的红外信号,让导弹误以为有更热的目标,从而将目标锁定在干扰源上。
通信干扰: 如果标枪的制导方式涉及导弹与发射手之间的通信(虽然标枪在发射后大部分是自主飞行,但某些阶段可能需要指令),理论上也可以尝试干扰这些通信信号。

实际效果呢?

红外干扰: 标枪的红外导引头技术很先进,它不仅能识别热源,还能根据目标的热特征进行识别和跟踪,甚至能滤除一部分红外干扰。所以,单纯依靠红外干扰来骗过标枪的导引头,难度非常大,效果也比较有限。很多先进的红外导引头都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通信干扰: 标枪在末端是自主飞行,对发射手와의通信依赖很小,所以通信干扰效果也微乎其微。

3. 规避和战术运用——用“脑子”和“脚步”躲避。

这算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用坦克的机动性和战场智慧来降低被命中的概率。

隐蔽和伪装: 尽量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隐蔽,减少暴露在敌人视线中的时间。使用伪装网、伪装涂料,或者在城市环境中利用建筑物的阴影,来降低自己的红外信号和可见度。标枪虽然是红外制导,但如果它难以探测到足够强的红外信号,也就无法锁定目标。
机动规避: 在发现可能被攻击的情况下,立即进行规避机动。例如,突然改变行进方向,或者进行快速的转向和侧移,增加标枪锁定目标的难度。但标枪的攻顶模式让这种规避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你无法预测它从哪个方向俯冲下来。
火力压制和清除威胁: 在探测到敌方阵地存在标枪发射小组时,优先使用坦克自身的火炮或者协同步兵进行火力压制或消灭敌方目标。如果能先一步摧毁发射手,标枪自然也就无法发射。
城市作战的优势与劣势: 在城市环境中,坦克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遮挡,进行快速的掩护和出击。但同时,城市中的狭窄空间和复杂地形也可能限制坦克的机动性,反而更容易被埋伏的敌人发现。

实际效果呢?

这完全取决于战场情况、坦克的乘员素质和指挥官的战术素养。一个经验丰富的车组,加上周密的战场情报和战术安排,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率。反之,一旦暴露在开阔地带,或者被敌方发现了精确位置,生存的几率就会大幅下降。

4. 装甲防护升级——“硬化”自身。

虽然标枪的攻顶模式避开了坦克最厚的正面装甲,但增强顶部和侧面的装甲防护,或者安装反应装甲,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复合装甲: 改进坦克的顶部装甲材料,使其更难以被穿透。
爆炸反应装甲(ERA): 在坦克外层加装反应装甲块。当导弹击中反应装甲时,装甲块内的炸药会爆炸,产生一个侧向的冲击波,破坏来袭导弹的弹头,使其无法有效击穿坦克主装甲。对于攻顶模式的导弹,如果能准确击中反应装甲,也能产生一定的防护作用。

实际效果呢?

对付串联战斗部: 标枪的战斗部通常是串联式的,第一级战斗部用于引爆反应装甲,第二级战斗部才是主穿透战斗部。因此,反应装甲对标枪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并不是万能的。
角度限制: 反应装甲的防护效果与弹道轨迹和接触角度密切相关。如果导弹的攻顶角度正好避开了反应装甲的有效区域,或者直接命中了没有反应装甲覆盖的地方,那么防护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增加重量和复杂性: 同样,增加装甲也会增加坦克的重量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面对标枪这类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坦克并没有一种“万能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更多的还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化应对:

APS是第一道防线,但并非无懈可击。
电子战和干扰作用有限,更像是辅助手段。
战术规避、隐蔽和情报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装甲和反应装甲是基础的物理防护。

现在的趋势是把这些技术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让坦克在战场上更具生存力。但即便如此,要想完全抵挡住像标枪这样精心设计的武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的技术进步和战术创新。 这就像矛和盾的较量,矛越来越尖,盾也得越来越厚实、越来越聪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代战争是炮战(滑稽),所以说只要炮兵给力,就不难对付。

进攻时靠炮兵压制住敌阵地,炮兵协同到两百米时步兵再下车进行步坦协同。炮火延伸前你完全可以在坦克里抽支烟。

行军时靠激光告警联动烟雾弹先隐蔽住,主装甲面对威胁方向,然后呼叫炮兵覆盖可疑区域。这时你完全可以在坦克里喝瓶汽水。。。。

反坦克也是需要多兵种协同的体系作战。光靠一两件武器,在体系完整、训练有素的部队面前跟烧火棍也没多大区别。

其实陆战远比海战要有意思,就是复杂了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