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坐火车时大多数见到都是两列车对开,而很少见过同向超车?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火车的运作方式以及它们所遵循的一套严谨的“规矩”说起。咱们平时坐火车,看到两列车迎面而来,那是常态。但想看到同向行驶的火车相互超越,那可就稀罕了,就像在城市里看见飞碟一样。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司机的“佛系”驾驶,而是有深层原因的。

首先,得明白火车跑的可不是随便一条路,它们有自己专属的“轨道”。而大部分的铁路设计,尤其是单线铁路,是不能允许两列车在同一时间、同一路段上行驶的。这就像一条狭窄的巷子,一次只能过一个人,你说两个人要同时通过,那得撞上吧?所以,在单线铁路,火车运行的调度就变得至关重要。铁路部门会给每一列车规划好它们在哪个时间、哪个区间行驶,什么时候在哪儿等着,什么时候可以出发。这种调度是环环相扣的,确保了安全。

既然单线铁路是这样,那是不是双线铁路就能随便超车了呢?理论上是这样,因为双线铁路相当于把同一条线路分成了两个独立的“通道”,一列车往东走,另一列车可以往西走,互不影响。但是,即便在双线铁路,同向超车也并不常见,这又牵扯到另外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效率和时刻表的严苛性。火车不是你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它有严格的时刻表。这个时刻表是根据线路容量、客流需求、列车速度等等多种因素综合制定的。每一趟车都有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如果一列车速度慢,或者因为它停站多、装卸货物等原因耽误了时间,它就需要被安排在某个车站或者某个安全地点等待,让后面速度更快的车先走。这种等待,就是为了保证整个铁路网的运行秩序和效率,而不是为了让一辆车“超”另一辆车。你说,如果大家都抢着超车,那是不是乱套了?

第二个是安全和信号系统。铁路的信号系统非常精密,它控制着列车能否通过某个区段。在设计时,通常会考虑如何避免列车在同一线路段上发生冲突。这意味着,即使是双线铁路,信号系统也会确保“同向”的列车在超车前,后面那辆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和明确的“绿灯”信号才能启动。而这种“安排”,更多时候是让慢车靠边,快车通行,而不是让快车直接“冲过去”超越慢车。毕竟,铁路的信号系统是以“安全”为最高优先级的,它不会允许任何可能导致危机的操作。

第三个是列车类型的差异。咱们知道,火车有很多种,有载客的动车、高铁,有载货的货运列车,还有一些维修车。它们的速度、载重、停靠站点都不一样。比如,一趟载客的高铁,它的运行速度非常快,而且通常会有专门的线路或者优先通行权。而一趟满载货物的慢速货运列车,它的速度就要慢很多。铁路部门会根据这些特点,将它们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或者线路上的不同股道。如果一趟高铁需要超越一趟速度很慢的货运列车,最理想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将货运列车暂时引导到另一条股道上(如果线路条件允许),或者安排它在某个车站稍作停留,等高铁通过后再继续前进。这种安排,说白了就是一种“避让”,而不是“超车”。

还有一点也很关键,就是成本和经济性。铁路的运行不仅仅是开车的问题,它涉及到调度、信号、线路维护等等方方面面。如果为了让一趟车“超”另一趟车,需要频繁地调整信号、改变股道,甚至进行更复杂的调度操作,这会增加运行成本,降低整体效率。在很多情况下,让慢车稍作等待,让快车先行,是更经济、更有效率的处理方式。

总而言之,火车“对开”是单线铁路的必然,而双线铁路虽然有“超车”的可能性,但受限于严苛的时刻表、精密的信号系统、列车类型的差异以及运行成本的考量,让同向超车变成了“稀客”。铁路系统追求的是安全、高效、有序的运行,它更倾向于通过精密的调度和安排,让不同速度的列车各行其道,各尽其责,而不是制造“超车”的戏剧性场面。所以,下次你看到两列车迎面而来,别觉得奇怪,那是它们在遵守一套无形的交通规则,确保每一次旅途的安全与顺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补一个@SinanLEe @邢轲 提到的沪宁城际/京沪高速超车视频

不过G车超D车还不算动局拿手好戏

G车超G车才叫爽

沪宁城际复兴号CR400BF(G7136)超越京沪高速高寒动车组CRH380BG(G1214)

两列都是上海虹桥站发车,虽然存在发车间隔,G1214早发车但停靠昆山南站而G7136跨越昆山南。

不过可惜不是京沪高速350的复兴号超沪宁300的G

另外上海站发车的沪宁城际和京沪线普速列车也会并行一段,当沪宁城际线上动车比既有线列车晚发车一两分钟时即可看到超车。动车超动车的话,图定的有G7064超越动卧D905。

https://www.zhihu.com/video/946833489530683392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看见了就强答一下。

国内大铁极少有多线紧密并行的路段,以我浅薄的经验,能数得上来的就是京津普三线,广深四线。另外一种貌似多线并行的路段其实是不同走向线路在结合枢纽部的并行,跟不了多远就得分开。按照概率论,能乘坐火车经过这两种路段的几率其实比较小,那么相应的遇到同向追踪的概率就更小了。

但是概率极小并不表示不会发生。比如普铁龙里站前后大概三公里,加起来应该是8公里样子,从东面进龙里站方向是两条黔桂正线(这一小段复线不长)夹住沪昆正线,西面出龙里站是贵阳客车直通线(我自己起的名字,非本名)夹贵阳南货车直通线(原黔桂跟湘黔合并之后的老复线,后改名沪昆),黔桂线进龙里直出是贵阳客车直通线,沪昆进龙里直出还是沪昆,但是这两条线现在货车专用。因为沪昆客车进出贵阳站要在龙里站直进侧出的关系,经常是黔桂线客车快进龙里的时候减速停下,同时沪昆客车超越黔桂客车通过龙里站。有一次我坐车从黔桂线过龙里,沪昆来货车一直并行,在出龙里之后贵阳直通线客车加速超越沪昆货车。有机会再把当时龙里下行咽喉区超车的视频贴出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火车的运作方式以及它们所遵循的一套严谨的“规矩”说起。咱们平时坐火车,看到两列车迎面而来,那是常态。但想看到同向行驶的火车相互超越,那可就稀罕了,就像在城市里看见飞碟一样。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司机的“佛系”驾驶,而是有深层原因的。首先,得明白火车跑的可不是随便一条路,它们有自己专属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说明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和思维局限。五国攻齐,最终让秦国渔翁得利,这背后原因很多,而且都隐藏在那个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首先,得把时间线拉回到五国攻齐之前,也就是公元前353年左右。当时的秦国,虽然在地缘上相对独立,但论实力,它并不比齐、魏、赵、楚、韩、燕这些中原大国更为突.............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明明咱们在车厢里或者机舱里坐得稳稳当当,腿脚都没怎么使劲,但下车之后却感觉比跑完一场马拉松还累。这事儿细琢磨起来,还真不是简单的心理作用,背后有一堆生理和心理上的“小动作”在默默消耗我们的精力。首先,我们得说说那个最直观的,也是最普遍的原因:环境的改变和不确定性。想象一下,.............
  • 回答
    在乘坐火车卧铺时,你可能会注意到,乘务员接过你的车票后,会给你一张看起来像房卡一样的东西。这可不是为了让你的旅途更“时尚”,背后其实藏着一套挺有门道的流程,而且挺贴心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要换?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方便管理和识别。你手里的那张纸质车票,上面信息很多,比如你的姓名、座位号、车厢号等.............
  • 回答
    坐高铁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沉浸在窗外的风景里,突然另一辆飞驰而过的高铁像幽灵一样从旁边掠过,你定睛一看,窗户里映出的外面世界竟然是漆黑一片?这感觉确实挺奇妙的,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给吞噬了。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原因,而是几个挺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在“捣鬼”。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来剥开.............
  • 回答
    火车站的信号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体系,它决定了火车何时可以安全通过,而“等待”通常意味着它正在遵守信号指示。关于火车会车时等待的一方不熄火的原因,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背后牵扯到运营效率、安全性和技术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火车一旦启动,它的动力系统就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但并非一直全.............
  • 回答
    聊到车臣战争时俄军坐在车顶的现象,这背后确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细节和原因。要说现在还是不是,答案也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当年(尤其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士兵会坐在车顶?这并不是什么刻意为之的“喜欢”,更多是一种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为了生存和适应战术需求而产生的“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我们可以从.............
  • 回答
    “还没到点就有人排队检票了?” 这个问题,在火车站里,尤其是高铁站,估计你问上十个问八个都能得到肯定的答案。而且,这队伍嘛,也常常是排得稳稳当当,早早地就把检票口围得水泄不通。怎么回事?按理说,检票就是个形式,而且现在闸机都那么快,晚点到一会儿也没事儿啊,为什么大家就跟赶集似的,非得提前去排那个长龙.............
  • 回答
    咱们聊聊为啥坐火车得掏钱这事儿。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不只是咱们买的那张车票那么简单。你想想,火车可不是一辆说拉就拉、说停就停的小巴车。它是一整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首先,最显眼的,就是那条长长的铁轨。铺设这些铁轨,可不是件容易事。需要勘探地形,测量精度,然后是大量的钢材、水泥、枕木,还有.............
  • 回答
    坐火车,尤其是在长途旅行中,靠窗的位置就像一张邀请函,邀请你走进一个流动的画卷。为什么这么多人钟情于它呢?我想,这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细细品味的原因。首先,最直观的,是那份 “风景”。火车在钢轨上疾驰,窗外的世界就像一帧帧切换的电影。从初升的太阳把大地染成金黄,到傍晚的云霞燃烧着天空,再到夜晚繁星点点、.............
  • 回答
    夏日炎炎,坐火车本应是享受凉爽的惬意旅程,但有时却会遭遇“不开空调”的尴尬,这让不少旅客感到困惑和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该凉风习习的车厢变得闷热难耐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不少技术、运营和安全层面的考量,并非简单的“偷懒”或者“省电”。首先,我们得明白火车的空调系统并非像家里的空调那样简单,它是一个庞.............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火车、飞机实行实名制,理论上我们应该能够追踪到绝大多数的出行轨迹,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紧急寻人的情况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信息传递和匹配的复杂过程,绝不仅仅是“电话打不通”这么简单。实名制,但不是“实时监控”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火车和飞机实名制的核心目的是.............
  • 回答
    现在一些大学生对坐火车硬座有抵触心理,觉得累又掉面子,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个方面。首先,从“累”这个角度来说,硬座的舒适度确实是硬伤。 空间狭小,活动受限: 硬座车厢的座位间距普遍比高铁或软卧要小,腿部空间尤其有限。对于身高较高的同学来说,长时间乘坐,腿部很容易.............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趣,也触及到了我们生活中一些微妙的社会习惯和考量。其实,并非“不提倡”坐火车给老人让座,只是公交车上的让座现象更为普遍和被强调,背后有几个主要的原因,咱们一样样来捋一捋:1. 公交车与火车在“日常性”和“体验”上的差异: 公交车:日常通勤的“战场”。 想象一下早晚高峰期的公交车.............
  • 回答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一场。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军在华北地区的精锐部队——华北“剿总”所属的部队,被我军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区,最终走向了失败。很多人会好奇,当时的国民党军手里有火车,为何不利用这条铁路通道,组织部队南下逃跑,而是最终被歼灭或和平解放了呢?这背后.............
  • 回答
    (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然后半蹲下来,与孩子的视线齐平)“宝贝,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真是个小小的探险家,连飞机上的座位都有研究呢。你看,飞机就像一个大大的班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对不对?”(用手指比划着,就像在讲故事一样)“你看,我们坐的这个‘经济舱’,就像是教室里普通的座位。.............
  • 回答
    火车临时停靠,这可不是件小事。尤其是在正线上,那种突然的、非计划内的停顿,对司乘人员来说,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试。每个人都得立马进入“战备状态”,忙得脚不沾地。首先,司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车头里的那个人),那绝对是总指挥。 立刻评估状况: 一旦列车减速或停下,司机得第一时间判断是什么原因。是.............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帝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确实在中国战场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占领了东北、华北以及江南等富庶之地。然而,即便如此,日本最终未能“打下”中国,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军事对抗就能概括。一、 日本战略的根本性失误:速战速决的幻想破灭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初衷,是基于其“速战速.............
  • 回答
    说实话,最让我不舒服的,就是那种把我的车当自家后花园,肆无忌惮的乘客。首先是吃东西,特别是那些味道重、容易掉渣的食物。我不是说完全不能吃,但至少得有个度吧?上次有个朋友,一上车就打开一袋炸鸡,那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车厢,我当时都有点犯恶心了。更别提那些掉得到处都是的鸡皮碎末,还有油乎乎的手,时不时就伸.............
  • 回答
    哎呀,听你这么说,我真是捏一把汗!今天坐电梯遇到这种事,肯定吓坏了吧?别急,我来跟你好好说说,电梯事故是怎么回事,还有万一真遇到 solche 情况,咱们得怎么做,让你心里有个谱。咱们先说说,电梯为啥会“出事儿”?电梯这东西,说实话,平时我们坐得太多了,都觉得它是个铁盒子,牢牢实实的。但它其实是个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