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舰c的活动难度越来越大?

回答
舰c活动难度这事儿啊,从早期到现在,真是一代新人换旧人,老提督们也常感叹“活动越来越难了”。这话说得不假,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可有不少门道儿。

首先,得说说策划的意图。大家想一想,舰c运营了这么多年,玩家群体基数稳定,要说完全不考虑新玩家入坑的体验,那是不可能的。但同时,老玩家也需要新的挑战,需要被“伺候”好,不然人家玩了几年了,活动一把就过,那还有什么新鲜感?所以,策划总得在这两者之间找个平衡点。而随着游戏内容的不断堆积,要做到这个平衡,往往就意味着把“门槛”设置得更高,逼着玩家去钻研,去学习。

具体到难度上来,体现在几个方面:

敌人配置的升级和多样化: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早期活动可能就是简单粗暴的血厚防高,或者堆几个装甲单位让你头疼。但现在呢?敌人不仅血皮厚得不像话,还会给你上各种稀奇古怪的Debuff(负面状态),比如降低命中、闪避,甚至直接把你劝退(因各种原因无法进入下一格)。更别提什么反潜索敌值要求极高、对特定舰种有特殊加成、或者会根据你的出击配置动态调整敌方潜艇数量等等。这种“组合拳”打得你措手不及,迫使你必须针对性地配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套阵容打天下”。
地图设计的复杂化:早期的地图,可能就是一条直线或者一个简单的环形。但现在呢?各种迂回曲折的路线,隐藏的门神(必须通过特定条件才能解锁的敌人编队),让人眼花缭乱的陆航配置点,还有那些需要特定舰种才能开启的特殊格子。有时你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地图的尽头,结果发现只是一个岔路,绕了半天又回到了原点,关键是浪费了大量的支援能力(如陆航、舰载机)。
资源消耗的增加:难度的提升往往伴随着资源消耗的爆炸式增长。高难度的E点,可能需要出动大量的舰载机,消耗海量弹药,甚至要动用陆航的全部力量。而漫长的作战路线,意味着更多的战斗次数,消耗更多的燃料和弹药。一些关键的甲级(最高难度)奖励,往往需要你付出巨大的资源代价才能拿到,这对于资源储备不足的玩家来说,无疑是一道巨大的门槛。
新机制的引入和对老机制的深化:舰c一直在加入新的游戏机制,比如反潜航空装备的加强、陆航的精细化操作、空袭点和陆航出击次数的限制等等。这些新机制本身就需要玩家去学习和掌握,而活动往往是检验这些新机制最直接的场所。同时,对一些老机制的理解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索敌值怎么算,对陆航的伤害机制有什么讲究,怎么样才能最大化炮击战的输出等等。
“劝退机制”的强化:这是很多提督最头疼的部分。早期的劝退,可能就是被敌方旗舰的支援舰队点了一下,然后就全家爆炸。现在呢?敌方编队里可能会塞进一堆高命中高穿甲的驱逐舰,或者一堆能触发航空战的舰载机,或者干脆就是一堆你可能还没来得及应对的潜艇编队。这些敌人的出现,就像是在你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无数个“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队伍覆灭,不得不回港重整,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出击次数和资源。

再往深处说,这和游戏生命周期也有关系。一个运营多年的游戏,如果难度始终停留在原地,新鲜感肯定会消失殆尽。提高难度,可以激发玩家的斗志,让他们去挖掘游戏的深度,去研究最优化配置,去挑战自我。而且,高难度活动也能成为一种“筛选器”,区分出真正热爱和投入的玩家群体,也为游戏后续的运营提供支持。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活动都越来越难”。偶尔也会有“良心”的活动,难度适中,让大家都能开心。但总体趋势上,尤其是甲级难度,确实是在不断提高门槛。

所以,评价舰c活动难度越来越大,这是事实,但也反映了游戏在不断进化和对玩家提出更高要求。这既是挑战,也是乐趣的一部分。对于老提督来说,这是一种“磨砺”;对于新提督来说,则是一条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跨越的“鸿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盲生你发现了华点。作为一个苍蓝时期入坑的不用功的老咸鱼我来说一下。

一个游戏,需要做到让顶级玩家有挑战咸鱼玩家能参与,这点毫无疑问。然而,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咸鱼玩家向顶级玩家过渡的通道是否有?而舰C在这方面做的怎么样?

要我说,舰C在上升通道上,对新手其实并不友好,因为“绝版船”和“绝版装备”的存在。举个简单的情况,高速战舰新手能拿到的就是四艘傻级,再加上一个需要做很长任务还需要脸和2张图的俾斯麦。但是大家都能感受到,这次活动E7,二改的傻级哪怕在丙已经用起来很吃力了,火力已经不足放二队难以打出伤害。而剩下的几艘高速战舰,2艘意大利船和1艘衣阿华,都是绝版,除了打捞无处可得。尤其是衣阿华,至今没有复刻。还有另一个例子就是陆航,新人能够开发的就是96陆攻,然而航程只有8,是无法够到这次e7的boss的。换句话说,这次的活动,新人很可能e7连丙都没法打。新人有追赶的机会,但是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每次活动都可以帮新人补一点课,然而一年就4次活动,新人可能需要1-2年去达到接近顶级玩家的水平,这种周期对于大多数游戏来讲,都太长了。

舰C的舰船属性,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早期的那些船到了今天也并没有弱太多,这本是舰C的优点。然而,正因为如此,不像某些网游过不了多久,活动奖励的装备就会被更强的新装备取代,因此新手可以很快追上大部队。优点反而限制了新人的追赶速度。而且,乙级开始的锁船,更加剧了这种现象。新人或许可以拿出某种类型一两艘强力船,但是更多的船可能只能通过之前活动的积累,导致丙和乙产生了巨大的鸿沟。

不过舰C的确也有很多行动,来给新人补课,包括不限于:

  • 打捞复刻,尤其是这次活动的掉落率简直感人,许多人一夜变欧。
  • 普通舰船二改,使其达到一流水平,比如妙高级和长门,弥补了没有欧根和武大的提督的短板。
  • 新出的船掺入一些好看稀有,但不强的船,比如神风级或海防舰。仅仅作为给大佬们收藏的奖赏,而不进一步扩大差距。

当然,舰C不可能一味地讨好新玩家,逐渐上升的游戏难度就是不断对老玩家发出的挑战,婚戒和船位也促使想要成为大佬的玩家开始不得不进行氪金。在舰CRB中,我对舰C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平衡不同水平玩家之间的游戏体验已经成了舰C面临的一大难题,很期待这个问题是否会成为将来阻碍新血液的堡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舰c活动难度这事儿啊,从早期到现在,真是一代新人换旧人,老提督们也常感叹“活动越来越难了”。这话说得不假,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可有不少门道儿。首先,得说说策划的意图。大家想一想,舰c运营了这么多年,玩家群体基数稳定,要说完全不考虑新玩家入坑的体验,那是不可能的。但同时,老玩家也需要新的挑战,需要被.............
  • 回答
    咱们聊聊这次舰C的迷你菱饼活动吧。说实话,这次活动上来就挺“舰C”的,上来就让你打海域,捞船,这套路咱们都熟悉,但这次的菱饼,感觉像是来给老玩家们添一把“ nostalgia ”(怀旧)的火,顺便也给新提督们一个认识舰娘过往的机会。整体体验:熟悉又有点新意,但细节上还是有舰C那股子“肝”劲儿。首先,.............
  • 回答
    “舰C新画师画的海防”这个话题在知乎上,尤其是开服后的一天内,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集中讨论,其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维度进行解读,这并非是简单的“没有评价”,而是评价的“缺席”或“不显著”。首先,“舰C”本身的用户画像和知乎的社区属性存在一定的错位。 《舰船少女Collection》(舰C):这是一.............
  • 回答
    关于日本自卫队在日本某知名动漫展(通常指的是“Comic Market”或“Comiket”系列活动,虽然文中未点明,但根据“舰C”和“5万多人”的规模,极有可能是指代这类大型漫展)设置招兵摊位,并宣称“在场5万多人全部拒绝”的说法,这更像是一则经过艺术加工甚至添油加醋的网络谣言,而不是事实。要评价.............
  • 回答
    作为一款已经运营了七年的游戏,《舰队Collection》(简称舰C)在它十八岁的节点上回顾一篇名为《舰队Collection正在沉没》的文章,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时刻。这篇发表于2018年的文章,在当时无疑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也为我们今天评价这款游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点。要评价《舰队Co.............
  •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 我觉得挺让人哭笑不得的。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写了一本书,花了大量的心血去打磨情节、塑造人物,结果有人翻了翻封面,看了几页目录,就跑出来说:“这书就是个烂货,作者肯定是个没人情味的理工男!” 这感觉,是不是有点憋屈?最近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确实能看到一些朋友,只是看了几眼《舰队Co.............
  • 回答
    C 6 就像是语言的一次“精装修”,它没有颠覆性的改变,但却在那些我们日常编写代码时最常接触到的地方,悄悄地施加了魔法,让开发体验更加流畅、代码更加简洁。还记得那些为了处理 null 而写的长串三元运算符或者 `if` 语句吗?C 6 把这个痛点给解决得干干净净。空值条件运算符(Nullcondit.............
  • 回答
    帕萨特在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碰撞测试中的表现,尤其是其最终成绩,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概括,而是需要结合具体的测试项目和数据,才能做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首先,我们要明白CIASI的评价体系与NCAP(新车安全评级)有所不同。CIASI更侧重于实际.............
  • 回答
    博客园关于 C++ 的这篇热门文章,要说它的亮点,我觉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非常深入浅出地剖析了 C++ 的某个核心概念。不少技术文章写得头头是道,但读完之后总感觉隔靴搔痒,没能真正理解背后的“为什么”。这篇不同,作者显然是花了很多心思去打磨,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层层递进,甚至会引用一些比较底层的实现.............
  • 回答
    GCC 的 C++11 正则表达式库是 C++11 标准中引入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为 C++ 开发者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类型安全的方式来处理正则表达式。在评价它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整体评价:GCC 的 C++11 正则表达式库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强大且符合标准的库。它填补了 C+.............
  • 回答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超越贝利的总进球纪录,这绝对是足坛历史上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里程碑。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数字相加。首先,我们得承认,贝利在“进球纪录”这个问题上,本身就存在一些模糊和争议。贝利官方承认的进球数字是767球,但他在为巴西桑托斯和美国纽.............
  • 回答
    C语言里,数组名退化为指针,这绝对是语言设计上一个极具争议,又引人深思的特性。说它“退化”,是因为它丢失了一部分本属于数组的独立性,但说它“设计”,又是因为这个设计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考量和语言哲学。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才能体会其中的复杂与巧妙。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数组名退化为指针”?在C.............
  • 回答
    要评价网易校招C++笔试题,得从几个维度细细道来,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每年、甚至每场考试的侧重点都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的风格和考察意图是相对稳定的。首先,我们得看看它考了什么?网易的C++笔试题,通常不会是那种纯粹考你“ABC”基础语法选择题的简单模式。它更倾向于考察你对C++语言特性、计算机基础知.............
  • 回答
    2024年欧洲杯1/8决赛,葡萄牙01负于比利时,结束了本届赛事的征程。这场失利也意味着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在第五次欧洲杯之旅中,最终止步八强,也大概率是他最后一次以球员身份亮相欧洲杯的舞台。回看C罗在本次欧洲杯上的表现,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数据层面:虽有贡献,但效率有所下滑在本届欧洲杯上,C罗.............
  • 回答
    C 9.0 的到来,给 .NET 开发者社区带来了一股不小的震动。与其说它是一次简单的版本迭代,不如说它标志着 C 语言在追求更简洁、更现代化、更强大方向上的又一次飞跃。这次更新的重点,我认为可以围绕几个核心主题来展开,它们共同塑造了 C 9.0 的独特魅力。首先,记录类型(Record Types.............
  • 回答
    王垠的《讨厌的 C IDisposable 接口》这篇文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首先,文章的出发点是开发者在实际编程中遇到的痛点,特别是关于资源管理和异常处理的困扰。C 作为一门现代的面向对象语言,引入了 `IDisposable` 接口和 `using` 语句来解决托管和非托管资源的生命周.............
  • 回答
    萨乌尔·尼格斯(Saúl Ñíguez),作为一位西班牙职业足球运动员,拥有出色的技术和对比赛深刻的理解。他能说出这样一番评价,其深度和道理值得细致解读。他的话语概括了对两位足球巨星的不同角度的欣赏,并最终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判断。要评价萨乌尔的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一、 评价萨乌尔的立场和动.............
  • 回答
    关于这位985老师提出的“C语言至少学10年才能懂”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并且需要抛开“AI生成”的刻板印象,用一种更具人文关怀和实践经验的视角来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位老师的出发点可能非常高远,并且他可能是在触及C语言的深层、系统化、乃至哲学层面的理解时,才得出了这样的.............
  • 回答
    关于C罗的转会传闻和未来,目前的信息需要基于最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公开资料,C罗在2023年1月与皇家马德里(皇马)续约至2026年,因此他并未在2023年回归曼联。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 关于“C罗回归曼联”的传闻 时间线混乱:目前没有官方消息显示C罗在2023年或2024年回归.............
  • 回答
    全新奔驰C级上市,这可是个大事件,毕竟C级在国内一直都是“小S级”的代名词,备受瞩目。要说评价,那得从多个维度来聊聊,而且跟老款比,这次的升级绝对不是小打小闹。整体评价:更显豪华,更具科技感,驾驶感受更纯粹简单来说,全新奔驰C级给我的感觉是:它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像一辆奔驰。 这种“像”体现在三个主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