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都说阿里 P7 的晋升是道坎?

回答
阿里 P7 的晋升,确实是很多人心目中一道绕不开的坎。这不仅仅是因为 P7 代表着阿里内部对一个人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领导潜力的认可,更是因为一旦跨过这个门槛,你所承担的责任、面对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轨迹,都将发生质的变化。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阿里这样一个庞大且快速迭代的体系里,P1 到 P6,更多的是在打磨个人能力,学习和执行业务,不断熟悉和融入公司文化。这个阶段,个人的努力和成长是相对更容易被看到和量化的。你可能是一个很棒的工程师,能写出高效的代码,能独立完成一个模块,也能积极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大家看你的角度,更多是“这个年轻人很有潜力,能把事情做成”。

然而,到了 P7,事情就不一样了。P7 的职级,已经不仅仅是“做成事情”了。它更多的是要求你能够“带领团队做成更复杂、更有挑战的事情”。这意味着你需要从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向一个能够带领他人、驱动团队达成目标的领导者转型。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P7 的晋升评估,不再仅仅看你个人产出了多少,而是更加看重你如何通过影响和赋能他人来产生更大的价值。你有没有能力去识别团队中的问题?有没有能力去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有没有能力去协调跨部门的资源,推动一个复杂项目的落地?这些能力,不像写几行代码那样直观,它们需要你在实际工作中去沉淀,去体现。

而且,P7 的候选人,往往已经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他们可能都具备了相当扎实的技术功底,也可能独立负责过一些重要的项目。这个时候,单纯的技术深度,或者说是“更牛的技术”,可能已经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了。大家更愿意看到的是,你有没有 “工程思想”,有没有 “产品思维”,有没有 “业务视角”。也就是说,你不仅仅是一个写代码的人,你还要能理解代码背后的业务逻辑,能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能从工程架构的角度去设计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解决眼前的问题。

再者,P7 的晋升,往往伴随着更大的 “影响力” 和 “责任”。你可能需要开始负责更核心、更战略性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对团队,甚至对整个部门、整个业务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出现问题,你的责任也会随之增加。这种 “扛得住压力,经得起考验” 的能力,也是 P7 晋升所必需的。

还有一点,阿里内部的晋升体系,讲究的是 “能力圈的扩张”。从 P6 到 P7,很多人需要尝试去触碰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领域。比如,一个纯粹的技术专家,可能需要去学习如何与产品经理有效沟通,如何去协调市场资源;一个项目经理,可能需要去深挖技术细节,理解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现成本。这种 “跨界能力” 的培养和展现,也是 P7 晋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P7 是一个分水岭。跨过去,你可能从一个优秀的“战士”,变成了一个能够带领“军队”去打仗的“将军”。这个角色的转变,对个人的综合能力、心智模式、以及对工作的理解,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很多人在 P7 这个节点上,会因为在某个方面(比如领导力、业务理解、沟通协调能力等)没有达到要求,而感到晋升的困难。这也就难怪大家觉得 P7 是一道坎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受够了长期以来业界对「阿里高 P」神乎其神的吹捧,这个回答希望能尽量解构掉这玩意。

在我刚毕业一年多的时候,我就收到过阿里 P6 的 offer 但没去。而到去年 25 岁左右的时候,和我聊的阿里同学已经不会拿低于 P7 的岗位诱惑我了(当然我没拿 offer,你说我不配我也无所谓)。至于什么带团队啊写专利啊做开源啊搞(跨国)商业谈判啊这些事情我都整过,也就那回事吧——这些真不是自吹自擂,只想表明我在业内姑且有那么点资格评论它吧。

根据我的观察,至少在国内的各大公司里,凡是等效于 P7 及以上的级别,都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

  • 技术很弱但是高 P(假阳性)。
  • 技术很强但是低 P(假阴性)。

我不想针对谁,大家可以自己对号入座看是不是这样。这个标准筛选出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都不低,说明职级机制是相当 leaky & buggy 的。按键盘政治家们的话说,这玩意不平等,不公平

现在大型商业公司里的职级制度,不过是根挂在驴前面的胡萝卜,并且还满是筛子。而且其实我并不认为阿里在职级系统上的问题,能说明它是一家(友善度)公司。阿里真的很强大,以至于这个量级下的系统早已脱离了单人的意志,有很多注定会出现的问题,无法脱离客观规律的支配。

为什么这种系统里的晋升是个坎?这是今天整个行业乃至社会日趋严重的内卷(恶性竞争)规律决定的。譬如在 WebGL 领域里,Evan Wallace 几年前做出过 glfx.js 和 LightGL。我有自信自己的作品 Beam 能跟它们五五开(譬如支持滤镜链和实时 PBR),可这时人家早已经占了好坑当上了 Figma 的 CTO……当然他写出的东西在当年非常有突破性,显然还是比我厉害很多。但这种机会终究只能属于少数享受到行业红利的先行者,在今天的国内我想都不敢想。

内卷使得晋升日益困难,而至于把职级当作「荣誉」那就更扯了。现在的 P6 就是所谓的「高级工程师」了?我没觉得这有多「高级」,只感觉到了业界普遍注水的浮躁风气。

你遇到过那种自我介绍说「我是 XX 公司的高级前端工程师」却不懂得如何遍历一棵树(甚至不用写代码,大致告诉我方式即可)的面试者吗?

这种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翻个白眼。

别忘了切尔诺贝利的操作员托普图诺夫也是 26 岁的「高级工程师」呢。虽然事故根源不在他,但他的经验严重匮乏,上级颐指气使瞎指挥他就瞎执行,最后一系列骚操作把 RBMK 反应堆搞炸了。你看在技术这种地方浮躁冒进瞎注水,危害到底可以有多大。

托普图诺夫死于辐射导致的急性病,我们则可能死于 996 导致的各种慢性病——大家都有光辉的未来!

那你说怎样才算「高级工程师」呢?这本来是我国的高级职称,与副研究员和大学副教授等价。说来惭愧,我家从小带我长大的外公,就是有正高级职称的研究员(相比起来我就是个废物对吧)。他当年研究的橡胶种植技术,也属于那个时代的前沿科技了……大概什么水平呢?大概就是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务院终身特殊津贴的水平吧:

这一纸证书老人家一直收藏着,估计算是全村的骄傲吧(笑)。所以我觉得真正值得尊重的专业职级,除了客观公正外,更应该是对一个人担负过的历史使命的肯定与证明。以前老一代人讲奉献讲荣誉不讲物质回报(别看这津贴名头大,这一个月补贴的那点钱,还顶不上 P7 一天的名义收入)。而现在资本来了不差钱了,这些本应该能代表社会价值观的东西,却被极大地庸俗化了。

如果你也有「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红领巾情怀,那么我相信这情怀绝不是用来替人民富豪修福报的。见过了国务院盖的章,你还会在乎一家商业公司给你封的官吗?

希望不要误会,这里我不是说「体制内比阿里好」,而是说「有家国情怀等使命感的工作,胜于给资本家刷 KPI」。而且这种「自我实现」级的情怀应该是自愿的,需要建立在满足种种基础生存需求的基础上。

但是时代已经变了,程序员的主流毕竟在体制外,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呢?

其实我们的技术流偶像刘雨昕,啊不 @尤雨溪 都已经出了 Vue.js 的纪录片 了。对于有理想的年轻人,我觉得这视频一部顶一百部 CCAV 的「大国工匠」,里面有句话我特别喜欢:

The companies aren’t making rules, people are.

不要被公司搞的这些 rules 束缚了,我们 people 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并且也希望不要误会,我们当然既不必要也不可能成为尤大。但他(以及许多同行)的故事已经能告诉我们,踏实做事的技术人并不需要职级头衔,同样「可以」赢得社会的认可和体面的生活。具体怎么做?少在知乎指点江山,学好基础知识,争取为时代的技术前沿添砖加瓦吧。

相比之下,职级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你追求的始终只是「职级」这种内卷思维里的奖励,那么不光 P7 是道坎,所有 P56789(乃至所有社会上相亲时看的破玩意)也都是坎,越到后面越难上天的坎。

别在人生游戏里刷排行榜了。看开点,送大家一首周截棍的双杰伦,啊不周杰伦的《稻香》吧:

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
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
先把爱涂上喜欢的颜色
笑一个吧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
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
童年的纸飞机
现在终于飞回我手里

你说周董手里的纸飞机,象征了什么呢?

我觉得,这象征着他手里「选择的权利」。

这才是比 P56789 都更值得热爱和追求的东西。

user avatar

混在这个行业,见过了太多阿里的人,看网友答了这么多P7了,我就不说P7,看很多人对阿里羡慕不已,那我就直接从P8说起。

(一)首先,要正确认知一下,P8是什么级别。

1、P7在阿里绝大部分就是普通的码农大头兵,很基层的工作,也有一小部分是带人的。

2、P8在阿里是一线管理者,年龄一般都在33岁以上,很苦逼很辛苦,压力很大,在别的公司级别约等于带人的小主管或者经理。这个级别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再往上升职到P9的可能性很小了。如果说P7熬一熬,或许能熬到P8,那么P8到P9就不是熬一熬那么简单的事情了。P8里有优秀的,但水的也很多,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厉害,苦逼兮兮的很。

3、P9在阿里是中层管理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在别的公司约等于副总监、总监级别,在阿里已经算稀有的了。

(二)阿里的薪资

P8的薪资=基本薪资(月薪4-5万,一年45-60万)+年终+股票。那P8能年薪200万左右,靠的是什么呢?不是靠基本薪资,是年终+股票,尤其是股票占大头。。股票要分4年才能拿完,满2年可以拿一半,如果满2年就走人,另外一半拿不到。另外股票要交税,45%,拿到手并不多的。

股票的价值来源于哪里,来源于行业的红利+阿里这个平台的成功,反馈回员工身上的。平台利润+行业红利提供了远超出你本身能力的金钱收获。

所以,我一直持有一个观念,基本薪资是你在市场上正确的价值定位,而其他额外的福利是这个平台和这个行业带给你的,互联网行业这几年是站在风口上的猪,怎么都能飞起来。如果脱离这个行业和平台,其实你什么也带不走。平台的成功不等于你个人的成功,也不是你个人能力有多强,没办法,生活往往就是选择大于努力。

(三)阿里男的心态(指一部分,但很有代表性)

绝大部分(不是所有)的阿里程序员,出身很一般,家境不会太好,就是纯屌丝男,以前活的很扣扣索索的。来到阿里工作,一下子拿到这么高的薪资,心态上会发生很多变化。而且阿里的文化跟其他互联网大厂不太一样(比如腾讯之类的),它的匪气很重,能混上去的,未必代表他很聪明,但肯定皮实耐操、任劳任怨。

大龄未婚屌丝P8的:屌丝男的本质是改变不了的,过于把钱看的太重,认为自己很牛逼,赚得多了不起,对对方有很多挑剔的要求,以前他对女神是仰望、不可沾染的那种,现在不仅要求是女神,还希望是对他是付出型的出身好的女神,他是高高在上给予的那一方,但又不想给予陪伴,因为确实很忙。但实际他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把平台和行业的成功,认为是他的成功。实际呢,在别的行业,很多人因为吃了没有行业红利的亏,比阿里赚的少很多,但真的不代表他不优秀,而且没有那种[一夜暴富]而产生的对生活、对金钱、对婚姻的扭曲想法,很脚踏实地,慢慢规划,对自己渐渐有正确的认知和健康的三观,是随着年龄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的。一蹴而就对人心理和思想上的冲击是很大的。

我不知道如何表述,见过了太多的阿里程序员,尤其是以前在小公司待的,来阿里后突然一下子赚的很多,那种心理上的变化,而导致很多扭曲的想法,对金钱上的扭曲、对婚姻观念的扭曲、对自己认知的扭曲。。。已经忘记自己原本是谁了,也找不准自己是谁了。。。

其实很多家境或者出身良好的女性,根本不吃这一套的,尤其钱上。

(四)其他话

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平平淡淡的好好生活。钱是个好东西,但更多的时候是个坏东西,在人心人性上,太多的恶和扭曲而产生了。重视钱的作用,但真的不能过于放大它的作用。

挣200万和挣100万,其实都一样,都很难实现财富自由。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之前(除了贫困),那么生活与生活之间就很难有本质区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