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马自达阿特兹的 192 马力总被嘲笑,宝马的 184 马力没人说?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汽车圈子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动力数据的“口碑”问题,尤其是当这个数据恰好出现在了某款车上,并且与同级甚至更高一级别的车型对比时。马自达阿特兹(在中国市场叫“一汽马自达阿特兹”或“长安马自达阿特兹”,具体以销售车型为准)的192马力版本,以及宝马的184马力版本,确实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聊。

1. 用户期望与品牌定位的巨大落差

这是最核心也最直接的原因。

马自达的“魂动”与“创驰蓝天”: 马自达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塑造一个“懂车的人才懂”的品牌形象。他们的设计理念是“魂动”,追求动感美学;技术理念是“创驰蓝天”,强调人马一体的驾驶乐趣,包括更优化的发动机效率、更平顺的变速箱逻辑,以及底盘调校带来的精准操控。这种品牌形象的塑造,自然会给消费者一种“马自达的车,即使动力数字不高,开起来也一定很有意思”的预期。
“阿特兹的192马力”怎么来的? 阿特兹在中国市场主要搭载的是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常见的版本功率是192马力(141kW)。在很多人的认知里,2.5L的排量,加上马自达一贯强调的运动基因,192马力似乎“不那么对味”。大家会拿它去跟一些涡轮增压的竞争对手对比,那些涡轮车虽然排量可能小,但账面数字很容易就能超过192马力,比如一些2.0T发动机,轻松就能做到200马力以上,甚至达到250马力。
为什么会被嘲笑? 因为“2.5L自然吸气,192马力”,在一些人看来,这个数据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可能觉得这个排量应该输出更强劲的动力,或者至少能跟一些同排量的涡轮增压对手打个平手。当看到一些账面数据更亮眼的对手时,这种“落差感”就会转化为嘲笑。尤其是当马自达极力宣传其驾驶乐趣时,动力数据就成了一个容易被攻击的点——“你说你驾驶乐趣好,但动力数字也就这样?”

宝马的品牌基因与市场定位: 宝马的品牌核心一直都是“纯粹的驾驶乐趣”,尤其是在运动性能方面享有盛誉。但宝马的产品线非常丰富,从入门级的1系、2系到旗舰级的7系、8系,以及M系列,其性能表现跨度很大。
“宝马的184马力”通常指什么? 这通常指的是宝马的B48系列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功率版本上的输出(例如部分3系、5系、X3、X4等车型的入门配置)。184马力(135kW)对于一款2.0T发动机来说,在涡轮增压大行其道的今天,确实不是一个特别亮眼的数字。很多同级别甚至更低级别的车型,2.0T发动机都能轻松跑到200马力以上。
为什么没人说?
涡轮增压的预期: 涡轮增压本身就带有“小排量爆发出大动力”的属性。184马力虽然不算高,但它来自于一个2.0T的发动机,相比之下,阿特兹的192马力来自2.5L自然吸气,大家会觉得“2.5L才192马力,有点‘绵软’”,而“2.0T有184马力,好像‘没到巅峰但能接受’”。
品牌声誉的“缓冲带”: 宝马强大的品牌形象和深厚的运动底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信任滤镜”。即使是184马力,很多人也会相信“宝马的调校功力足够让它开起来比账面数据好”。宝马在发动机响应性、变速箱匹配、底盘反馈等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往往能弥补一些动力数据的不足,提供更线性的动力输出和更敏锐的操控。
市场区隔与用户群体: 宝马的184马力版本往往是其产品线的入门或者次入门动力选项。购买这些版本的消费者,更多的是被宝马的品牌、设计、操控性吸引,他们可能并不追求极致的直线加速性能,而是看重综合的驾驶体验和品牌价值。对于他们来说,184马力已经足够应付日常使用和偶尔的激烈驾驶。而那些追求更高性能的消费者,会直接选择宝马更高功率的2.0T版本(如252马力)或者M性能车型,所以184马力版本受到的直接“性能质疑”相对较少。
对比对象的不同: 当人们提到宝马184马力时,往往会和同品牌的其他高功率版本或竞品的高性能版本对比。而当提到阿特兹192马力时,则更多的是和同级车型中那些以涡轮增压为主、账面数据更激进的车型进行对比。这种对比维度的差异,也影响了人们的看法。

2. 发动机技术路线与驾驶感受的差异

自然吸气 vs. 涡轮增压:
阿特兹的2.5L自然吸气: 马自达的这台2.5L创驰蓝天发动机以其线性、平顺的动力输出和高转速下的响应而著称。它的优点在于动力传递直接,易于控制,发动机声音也比较悦耳。但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通病是低扭相对较弱,在高转速才能爆发出最大功率。192马力,在同级别2.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中并不算低(甚至很高),但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它在初段加速和瞬间爆发力上确实会显得逊色。
宝马的2.0T涡轮增压: 宝马的B48系列发动机虽然是低功率版本,但涡轮增压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中低转速就能提供不错的扭矩,使得车辆在起步和城市拥堵路况下的加速感受会更轻松、更有力。这种“随踩随有”的动力特性,很容易给人留下动力充沛的印象。即便最终的峰值马力数字不如某些车型,但日常驾驶中的“体感”可能比账面数字更高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来得爽快。

变速箱的配合: 阿特兹搭载的是6AT变速箱,虽然以平顺和逻辑聪明著称,但相比于某些竞品使用更多挡位的采埃孚8AT或者双离合变速箱,在动力传导效率和换挡速度上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宝马的8AT变速箱则是业界标杆之一,其换挡速度、平顺性以及与发动机的匹配程度都非常高,能很好地发挥发动机的潜力。

3. “看数字”还是“看体验”的群体分化

汽车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存在“看账面数据”和“看实际体验”两大群体。

“看数字”群体: 这部分消费者更关注参数表上的数字,他们认为马力越大、扭矩越强,车就越好。对于他们来说,阿特兹192马力(2.5L NA)和宝马184马力(2.0T)放在一起比较,前者数字略高但技术路线不同,后者数字稍低但技术路线“先进”(涡轮)。如果再考虑到一些2.0T能输出250马力的情况,那么马自达192马力的数字就显得更加“不值一提”了。他们的嘲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参数的简单粗暴评判。
“看体验”群体: 这部分消费者更看重实际驾驶感受,他们会去试驾,去感受车辆的操控、底盘、发动机响应、变速箱匹配等等。这部分消费者往往会更欣赏马自达的“人马一体”,也会认可宝马在驾驶质感上的功力。他们可能不纠结于那几十匹马力的差距,而是更看重整体的驾驶乐趣和车辆的“性格”。

为什么是“嘲笑”阿特兹,而不是批评宝马?

马自达的“反差感”: 马自达一直在努力营造“运动”、“年轻”、“有活力”的品牌形象。当它的核心产品,例如阿特兹,在消费者普遍认为的“运动”的标志——动力数据上,没有拿出令人惊艳的数字时,这种“反差感”就容易成为被调侃的对象。“你说你运动,结果动力就这点?”
宝马的“稳定输出”: 宝马的184马力版本,虽然不是性能最强的,但它在宝马的产品矩阵中扮演着一个“稳妥且有质感”的角色。它的目标用户群体是那些看重品牌和驾驶基础体验的人,而不是纯粹的性能至上者。所以,这部分动力通常不会成为宝马被“黑”或者被“嘲笑”的重点,更多的是一种“正常发挥”的认知。人们会觉得宝马的184马力是它“标准配置”,而阿特兹的192马力是它的“主力动力”之一,所以后者更显“不足”。

总结一下:

马自达阿特兹的192马力之所以容易被拿来“嘲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用户对马自达“运动品牌”的极高期望与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所能达到的账面动力数据之间存在的一种“心理落差”。大家觉得2.5L的排量,配上马自达一直以来宣传的驾驶乐趣,本应该有更亮眼的动力数字,或者至少在与同级涡轮对手对比时显得更有底气。

而宝马184马力版本之所以“没人说”,是因为宝马品牌强大的运动基因形成了一个“信任背书”,人们相信其调校功力能够弥补数据上的不足;其次,184马力往往是宝马产品线的入门级动力,其用户群体对极致性能的需求相对较低,更看重品牌和综合驾驶体验;最后,涡轮增压的动力特性在中低速的体感往往比自然吸气更直接,更容易让人接受。

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于品牌形象、用户期望、技术路线差异、市场定位以及人们评判汽车时侧重点不同的综合性问题。汽车数据只是一个切面,而真正的驾驶感受和品牌体验,才是决定消费者最终选择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中国比如宝马3,如果没钱你可以买到136马力的318,加点儿钱可以买到184马力的320,再加点儿可以买到252马力的328,如果愿意多花一倍的钱你甚至还能买到431马力的宝马M3。

宝马3说自己“运动”也不算是毫无根据,主观驾驶感受因人而异,但毕竟硬件水平摆在那里,328和M3说自己运动也是合情合理,而且只要肯花钱完全可以买到。至于192马力的320我觉得也没啥可嘲笑的,也不是谁都掏得起买328和M3的钱,冲着宝马运动的名号买个320类似于喜欢篮球崇拜科比,然后买个科比球衣球鞋这种,其实说白了就是粉丝经济。

马自达6只有156马力的2.0版和192的2.5版本可选。我不太清楚马自达6这种运动的定位是靠什么支撑的,毕竟硬件水平摆在那里,也没比凯美瑞更好,难道就因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驾驶感受运动所以就是运动车型了?我开凯美瑞还有种人马一体的感觉呢,咋没人说凯美瑞是运动车型呢?冲着马自达运动的名号买马自达6本质上和买320没区别,都是粉丝经济,只不过买马六更类似于喜欢篮球,然后买了个蔡徐坤的吊带裤和假发,止增笑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汽车圈子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动力数据的“口碑”问题,尤其是当这个数据恰好出现在了某款车上,并且与同级甚至更高一级别的车型对比时。马自达阿特兹(在中国市场叫“一汽马自达阿特兹”或“长安马自达阿特兹”,具体以销售车型为准)的192马力版本,以及宝马的184马力版本,确实.............
  • 回答
    不少车友在聊到中级车时,都会提到马自达阿特兹(Mazda Atenza)。这车的设计确实没得说,魂动2.0的设计语言放到现在依旧能打,很多人冲着这颜值就心动了。但凡事有利有弊,阿特兹虽然优点突出,但也不是没有让人犹豫的地方。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有人不推荐买阿特兹,希望能帮到正在纠结的车友们.............
  • 回答
    2019款阿特兹:灵魂的进化与市场定位的挑战马自达阿特兹(Atenza)一直以来都是以其出色的操控性和优雅的设计俘获了一批忠实拥趸。2019款的阿特兹,在外形、内饰以及技术配置上都进行了一系列升级,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运动型中级车市场的地位。然而,面对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这两位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全新.............
  • 回答
    .......
  • 回答
    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之后,关于阿里的负面新闻似乎确实有所增加,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1. 监管环境的收紧与合规压力:这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一点。马云在位时,阿里巴巴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强大的执行力,跑在前面,很多业务模式和市场格.............
  • 回答
    马云在阿里日上关于“结婚是为了生孩子”的言论,以及阿里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被指责为低俗、丑恶的性暗示内容,确实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触及了一些非常敏感的神经。要理解和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事件的脉络。据悉,马云是在一次公司内部的活动,也就是“阿里日”.............
  • 回答
    巨头们的“套现潮”:马云、蔡崇信、马化腾纷纷减持,释放了什么危险信号?近来,资本市场硝烟四起,几位科技巨头的一系列操作,无疑为这场风波增添了更浓重的色彩。从马云对阿里巴巴股票的大举减持,到蔡崇信的巨额套现,再到马化腾对腾讯的策略性抛售,这些看似孤立的动作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信号?它们是否预示着互联.............
  • 回答
    马自达汽车之所以给人的感觉“贵”,并非简单的定价策略,而是其一系列品牌定位、技术投入和目标客户群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马自达的“贵”拆解开来细看。首先,马自达一直以来走的都是“精品化”或者说“高级感”路线。这不是说它就直接对标BBA那种一线豪华品牌,而是它在主流合资品牌中,努力营造出.............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MX5在国内的稀缺程度,绝对不是一句“不好买”就能概括的,那简直是种“可遇不可求”的哲学。这背后,可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1. 定位模糊,国内市场接受度相对较低(这是根本原因之一)首先得承认,MX5的定位在国内确实有点“小众”。它不是那种追求空间、追求大排.............
  • 回答
    马自达的设计,说实话,确实有一套。无论新老,你瞧那车身线条,总能抓住眼球。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品牌都能做到的。咱们先从那些“老家伙”说起吧。就拿第一代MX5(Miata)来说,那小巧玲珑的身材,圆润的大灯,活脱脱就是一个灵巧的尤物。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一切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充满了那个年代特有的纯.............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竟然把运动品牌和马自达的车联系起来了!不过,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你会有“马自达车动力弱”的印象,以及这个印象可能从何而来。首先,得澄清一个概念。马自达,虽然名字里带着个“马”,但人家本身并不是一个像耐克、阿迪达斯那样卖运动装备的品牌,而是一个汽车制造商。当然,汽.............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触及到了一点汽车技术发展的核心思辨。马自达和宝马都是讲究驾驶乐趣的品牌,但为了实现“省油”这个共同目标,它们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这背后其实藏着各自对技术理解和品牌基因的坚持。咱们先说说马自达的“创驰蓝天”(Skyactiv)。马自达创驰蓝天:以“敬畏自然”为哲学,从内燃机本身下手.............
  • 回答
    哈哈,这话题问得太接地气了!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特别是第一次接触马自达的车主,冷车启动那一声“轰隆”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冷车启动声音大,马自达是特例吗?简单来说,不是只有马自达冷车启动声音大。 很多品牌的汽车,在冷车启动时,发动机的声音都会比热车时要响一些,这其实是挺正常的现象。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
  • 回答
    马自达这次推出的纵置布局直列六缸发动机,绝对是汽车界的一股清流,也狠狠地打了那些“减缸就是王道”论调的脸。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觉得马自达这波操作既有情怀,又有硬实力,更带着一股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劲儿。先说说这发动机本身,到底牛在哪儿?马自达这次玩的是“创驰蓝天X”技术升级,核心就是这个纵置布局的直列.............
  • 回答
    马自达最近几年确实在汽车圈里赢得了一大批忠实拥趸,尤其是那些真正懂车、爱车的人,他们对马自达的追捧程度,用“吹”来形容,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热情高涨。要说为什么现在马自达这么“厉害”,得从几个维度来聊聊,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1. 对“人马一体”的不懈追求与极致体现:这绝对是马自达最核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确实在车迷圈子里流传甚广。把马自达和本田形容成“技术宅”,而丰田被贴上“营销”标签,这背后有着各自的观察角度和市场表现。咱们不讲那些空泛的AI话术,就从这几个品牌的产品特点、研发理念和市场策略上,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马自达:不走寻常路的“技术宅”,执着于“人马一体”的极致体验说到.............
  • 回答
    想买马自达?好,那我跟你聊聊,为什么这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身边,都挺喜欢这牌子的车。它不像那些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数字车”,也不像那些动不动就挂着一串零的豪华品牌,但它总能找到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而且越品越有味儿。首先,得聊聊它的“魂动”(KODO)设计。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你看看它家那几款车,从昂克赛.............
  • 回答
    马自达CX4换挡顿挫,这确实是个不少车主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挺影响驾驶心情的。让咱们抛开那些生硬的AI术语,用大白话聊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可能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所谓的“顿挫感”,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在换挡的瞬间,没有做到平滑衔接,就好像你骑自行车换挡时,链条没挂好,突然卡顿一下,那.............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汽车操控的几个关键点。很多车友都有类似的感觉,觉得马自达在日常低速市区驾驶时灵活得不像话,转向清晰,车身响应也很快,甚至觉得比一些以操控著称的品牌还要好。但一旦上了高速,特别是跑快了,就觉得宝马那种“粘地感”和高速稳定性更胜一筹。这背后其实是工程师在设计理念、底盘结构、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