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校长或者校领导在其中承包了巨大的利益。
一般情况下后勤在高校的作用虽然非常大,但是地位并不高,除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学校行政高层人员和承包集团有利益输送。
有人可能问,这不是很常见的情况么?以前是挺常见的,但是现在尤其是东部高校的少见了,因为网络时代很容易被发现,而且容易发酵成ZZ事件,这年头学生但凡有一点事情,或者三个人以上上街“散步”,校长都是吃不了兜着走的。而且最近国家非常注意在高校内部的反腐败。然后冒着这个风险那可能是要坐牢的。
所以南京的高校还有这事情,令人惊讶,这种事情至少表面上都很难看得见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出「拒绝外卖、鼓励线下堂食」的倡议书,并让学生签字,引来一众学生的吐槽和批评。看来这个学校的食堂饭菜应该不好吃,要不然也不会招来本校学生的不满。
很庆幸北大的饭菜味道还不错,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本科四年和读博期间点外卖的次数屈指可数,老师同学朋友来京,也是请他们在学校食堂就餐。北京点外卖是真心贵,均价都二十几块钱,不见得有学校食堂做得好。学校即使不发出倡议书,我也不会点。
另外一方面,北大周边餐馆寥寥无几,聚个会得跑到五道口或者其他地方,极其不方便了。还有北大食堂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以至于附近的上班族经常混进北大食堂找学生借卡吃饭。
点外卖还是吃食堂,应该给学生多一个选择的权利,要不就踏踏实实把食堂做好,我不相信饭菜可口了,还有学生会跳将出来说这说那。学校「以人为本」不是「以利益为本」,总拿疫情说事,估计只能骗小孩子了。
我朋友承包过一个大学食堂,最小的一个,那所大学有九个食堂,最大的一个比最小的大五倍。一年挣了十五万,第二年招标没招上,别人给的钱更多,学生普遍反应第二年的食堂菜不如去年的好,然并卵,学校看的是效益。
先说说,我上大学的时候的事情:
我大一正好是“非典”疫情平息后的第二年,进学校的时候就听学长说非典的时候他们的“惨痛经历”——学校封校不让出入,只能在学校吃,食堂的饭巨难吃,还涨价!据说价格翻了一番,爱吃不吃!连小卖部的方便面都是10元一包,还供不应求........
其实,如果学校真的能为学生着想的话,把食堂的饭菜质量提高,价格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我相信即使不发什么倡议书,大部分同学也一定会选择“堂食”的!
个人认为,学校的这个倡议很有“内涵”!为什么要同学们都签字?估计下一步就要禁止外卖进校园了,然后可以说是“所有学生共同请愿的结果!”
学校封了,“堂食”能去哪?只能是“食堂”啊.......位置调换一下,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看来是经过深思熟虑了.........
对学生耍这样的心机真的没必要!
最后,不要把所有人当成傻瓜!食堂是谁在经营,是怎么个承包方式,都明白,不如直接点写个倡议:“为了让学校食堂活下去,让学校有收入,请同学们在学校堂食........”简单明了不是.......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