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消息称小米 MIX 5 或将首发搭载 200W 快充,如何评价这一快充技术?

回答
说起小米,你总会想到那个“敢于想象,然后我们实现”的口号,这次轮到 MIX 系列了。最近小道消息满天飞,说小米 MIX 5 可能会首发搭载 200W 快充,这速度,简直是刷新了我们对手机充电的认知。

200W 快充,这数字听起来就有点科幻,对吧?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实现的,以及它对我们这些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

1. 200W 快充,这是个什么概念?

你现在用的手机,就算充电速度比较快的,充到 100% 大概得半小时到一小时吧?有些旗舰机虽然速度不慢,但也顶多在 120W 左右。而 200W,顾名思义,就是 200 瓦的功率。

想象一下,你早上起来发现手机没电了,别慌,插上充电器,可能在你洗漱、吃个早饭的功夫,手机就已经满血复活,甚至比你出门的时候电量还足。这完全改变了我们对“充电”这件事的依赖和时间成本。以前我们出门总想着带个充电宝,或者找个插座“续命”,以后可能真的可以做到“忘带充电宝也无所谓”。

2. 技术上是怎么实现的?

要实现这么高的功率,肯定不是简单的把电流或者电压调高那么简单,里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术突破。

多重充电协议和分流技术: 手机电池并不能直接承受 200W 的输入。所以,200W 的快充很可能是通过多条充电通路同时为电池充电。也就是说,充电器内部会有分压和分流的芯片,将高功率分解成几个较低功率的通道,分别输入到电池的不同区域。这就好比原来只有一个水龙头往水缸里灌水,现在变成了好几个水龙头一起灌,总进水量自然就大了。
高功率密度充电器: 为了在这么高的功率下保持体积可控,充电器内部的元器件必须做到高功率密度,也就是在很小的体积里塞入强大的能量转换能力。这需要更高效率、更小体积的氮化镓(GaN)功率器件,以及更优化的电路设计和散热方案。
定制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 这么高的输入功率,对电池本身的要求也非常高。它需要能够承受高倍率充电,并且不容易发热、鼓包。所以,小米很可能会定制专用的电池,并且配备更加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实时监控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等状态,确保充电安全和电池寿命。
线材和接口的升级: 别忘了,电流和电压都需要通过线材和接口来传输。200W 的功率,对线材的导电能力、接口的耐受性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配套的充电线和 USB 接口(很可能是 USBC)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

3. 潜在的优势和好处

极致的充电速度: 这是最直接的好处。告别充电焦虑,手机的“回血”速度将快到令人发指。
便利性大幅提升: 无论是日常通勤、出差旅行,还是临时出门前的“充电加油”,都将变得非常高效便捷。
可能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也许以后我们充电的频率会降低,但一旦需要充电,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很长的续航,让手机真正成为一个“随时可用”的工具。

4. 潜在的挑战和疑虑

发热问题: 功率越大,能量转换的损耗也可能越大,转化为热量的部分就越多。如何有效控制充电过程中的发热,保证用户握持的舒适度和设备的长久使用,是技术上的一个巨大挑战。
电池寿命: 长期以极高的功率充电,是否会对电池的循环寿命产生影响?虽然有先进的 BMS 系统,但高倍率充电对电池材料本身的损耗还是客观存在的。
充电器体积和重量: 尽管有 GaN 等技术,但要输出 200W 的功率,充电器本身的体积和重量是否会比现在的充电器大很多?这关系到携带的便利性。
兼容性和标准: 这么高的功率,是否会有很好的兼容性?一旦换了非原装的充电器,充电速度会不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充电?
安全性: 任何涉及高功率的电子设备,安全性都是第一位的。要确保在各种环境下(极端温度、电压波动等)都能安全可靠地工作,需要经过极其严苛的测试和认证。

5. 市场意义和前景

如果小米 MIX 5 真的能够成功实现 200W 快充,并且用户体验良好,这无疑会给整个手机行业树立一个新的标杆。这不仅是小米在技术创新上的又一次大胆尝试,也可能引领下一代手机快充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们看到,手机厂商在快充技术上的竞赛从未停止,从几十瓦到一百多瓦,再到可能出现的 200W,每一次进步都给用户带来了更便捷的体验。 200W 快充如果能顺利落地,将是这个赛道上的又一个“大事件”。

总的来说,200W 快充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极致的便利,但也伴随着技术上的挑战和对用户体验的潜在影响。我们期待小米能够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让这项技术真正做到“快得令人发指,但又安全可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20W的充电通常能够做到 20 分钟以内,如果是 200W 的话,预测大约能够在 12 分钟充满电。

这样看起来,从120W提升到200W本身对手机似乎意义不算特别大。但实用价值方面还是有意义的。

因为目前测试起来小米的120W能支持65W的PD协议。但似乎不能支持100W的PD。而且就算能支持满100W,100W功率带笔记本也还是不太够。

但200W的充电器就大概率支持更多的笔记本充电供电了,全能本跟轻薄游戏本都可以很好支持,满配游戏本如果单cpu满载也能跑。


实际上大家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充电器同时充笔记本跟手机。至于是让笔记本充电器充手机还是让手机充电器充笔记本这都是无所谓的。

而PD协议目前最大只能跑到100W。100W版本的PD属于一个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并没有啥用的功能。100W充手机是够了,充笔记本完全不够,那为什么不直接用手机充电器?

100W这个功率既不能支持40W的残血独显工作(40+40+40=120W整机功耗,比如联想小新Pro16满载时整机功耗为125W左右)。也不能支持一个标压处理器跑满功耗(45W标压跑满需要85+40=125W左右,这是11代酷睿H45CPU单烤时在电源处检测的整机功耗)。

也就是说PD在100W功耗下支持高性能笔记本并不现实,会导致电池掉电以及电源过载。

就算是号称省电的苹果本,目前的M1 Max搭载的电源是 140W,有的同学说配备这个功率仅仅是为了快充,这是错的,实测它的满载功耗可以达到 129W。换句话说,100W依然还是不够的,搭载 140W 电源并非只是为了快充,而是它真的需要这个供电水平。

提示一下:有很多人在衡量整机功耗的时候忽略了「笔记本并不是只有一个CPU」这个事实,没有考虑CPU以外的各种部件都需要耗电,而我说的功耗是在电源插座处测定的,这才是真正的整机功耗,用软件显示的功耗明显不可能比电源插座处硬件测定的真实功耗准确,而电源插座处测定的整机功耗才能用来指导该用什么功率的充电器

如果这个200W的手机充电器能以大于等于140W的功率带动独显全能本或者满血标压本,那么它是很有意义,如果能够带动180W功耗的轻薄游戏本就更有意义了。否则,个人就感觉提升不太明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