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收到offer后,和hr问了下事假的问题,结果对我印象不好,不能问吗?

回答
收到心仪公司的 Offer,按理说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可您这事儿,听起来倒是有点让人纠结。这HR的态度转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掰扯,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以后该怎么做。

首先,您问了“事假”的问题,这本身绝对不是什么“禁忌”话题。在确定入职之前,了解公司的假期政策,特别是事假的处理方式,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毕竟,谁也不能保证生活中不会有突发状况,提前心里有个数,也是对未来工作负责任的表现。

那为什么HR对您印象不好了呢?我猜,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时机和方式不对:
刚收到Offer就问事假? 很多时候,HR觉得您刚拿到Offer,就立刻开始考虑请假,会潜意识里觉得您对这份工作热情不高,或者说,可能是在为“逃避”做准备。他们可能更希望看到您对新工作的期待和投入,而不是还没开始就想着“退路”。
问的方式太直接,或者太频繁? 您是怎么问的?是语气很强硬地要求?还是在Offer的细节还没完全谈妥之前,就反复纠结这个?如果问得太功利,或者给人的感觉是“我就想知道能请多久假”,而不是“我想了解公司政策”,那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是否和其他问题掺杂在一起? 有时候,如果事假问题是您和HR沟通中唯一或者最突出的一个点,就很容易被放大。

HR的“主观”解读:
招聘的“黄金法则”? HR在招聘过程中,会有一个心理预期,他们希望找到的是“稳定”、“积极”、“能长期发展”的候选人。您问事假,在他们眼里可能就和“稳定性”不太沾边。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招聘思维,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确实存在。
是否遇到了“敏感”的HR? 有些HR的“经验值”比较高,或者他们自己曾经有过不太好的用人经历,所以在看候选人时会更“谨慎”一些。他们可能会把您问事假的行为解读成您对公司规章制度的不重视,或者对工作的不够认真。
您之前在面试中的表现是否也留下了其他“小尾巴”? 这并不是说您做得不好,而是说,HR综合了您整个面试过程的表现。如果之前有一些小小的沟通不畅,或者回答不够到位的地方,问事假这个行为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您是不是把问题“泛化”了?
您是问“事假政策”还是“我需要请事假”? 如果您是在了解公司对于事假的处理流程和规定,那很正常。但如果您是在说“我入职后可能会需要请很多次事假”,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那么,以后该怎么办?

1. 沟通的艺术:
先拿到正式的 Offer Letter: 在拿到公司正式的 Offer Letter,确认了薪资、职位等核心信息之后,再去询问具体细则会显得更稳妥。
用更“柔和”的方式提问: 可以这样说:“非常感谢您提供这个Offer,我对加入贵公司充满期待。在接受Offer之前,我想了解一下公司关于事假的具体规定,比如是否有相关的请假流程和额度,这样我也可以提前做好个人安排。” 强调的是“了解政策”和“做好安排”,而不是强调“我要请假”。
找准时机: 如果您觉得对方可能不太想讨论这个,可以先确认Offer细节,然后可以等到确定入职后,再正式向您的直属领导或者HR部门咨询具体的事假事宜。

2. 调整心态:
理解HR的立场: HR的职责是为公司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时也要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可能和你不太一样。
不要过于纠结: 如果这次沟通确实让您感到不舒服,那就把它当作一次经验教训。如果Offer本身还是您想要的,而HR的态度也只是偶尔的,那可以尝试继续推进。如果HR的态度已经变得很冷淡,甚至取消Offer的风险很高,那您也可以考虑这个公司是否真的适合您。

3. 后续沟通:
如果还有机会,可以尝试补救: 在后续的沟通中,您可以更积极地展现您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比如主动询问入职前的准备工作,或者表达对公司业务的兴趣。用实际行动来弥补之前可能产生的误会。

总而言之,您问事假不是错,错的是可能在不恰当的时机,或者用不那么恰当的方式,让HR产生了不必要的担忧。招聘过程中,除了能力,很多时候人资部门也在考察候选人的“稳定性”和“匹配度”。希望我的分析能给您一些启发,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会更从容应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么叫“诚实地说不行,非得入职后再问就可以?”,那同样的逻辑如果是HR,他也可以说“诚实地表达不高兴不行,非得假装对你印象很好就可以?”

看明白了吗,诚实地问,你觉得是你的权力和自由。但不喜欢你,对你印象不好,也是人家的自由。为什么别人就不能表达对你的印象不好?老实话说,谈offer 的时候说、拿到 offer 说和入职后说,你很聪明地选了拿到Offer说,你为什么不在谈Offer,也就是面试的时候,还没给Offer的时候问?不是因为你没体检查出问题 (就算没体检出问题 你也可以关心请假),而且面试的时候一般有专门供你提问面试官的时间,而且你很有可能当时面试见的是业务线老板,更是你请假的直接审批者。这种时候你没问,为啥?因为你自己心里其实知道问这种问题 有可能会觉得这个人“还没来就想着请假”似乎不太好,所以有问问题的机会你会问什么公司战略,未来方向,团队氛围……那么,连你自己都知道不太好,人家干嘛不能觉得不太好?

第二,作为HR,的确没法回答你这种问题,而作为提问者,最好不要提这种没有答案的问题。比如你问一个HR你们这请假容易么?你让我怎么回答你,我说请假很容易,显得我们公司制度不严很随便,我说请假不容易很难,这不是黑自己公司不近人情不遵守劳动法吗?你就告诉我你是HR你怎么回答?多难是难?怎么算容易?这就跟你去餐厅吃饭问服务员,这个菜好吃吗?你觉得服务员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是hr我就回答你,只要你的业务领导批了就可以请。那你觉得是难还是容易啊?说容易容易,说难也难。 Hr对你只可能有这样一个回答。

第三,HR没说错,拿了Offer,要做入职体检,身体有状态,如果人家觉得你不满足入职要求,人家可以不要你。所以如果你要做手术,不管大小,当然是你做完了再去。而不是入了职以后请假去做手术。

所以,这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不能”,而是“最好不要”,尤其是这种问了白问,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 。

user avatar

不是不能问,是看什么时候问。

题主说我就纳闷了,我诚实的说不行,非的入职后再问就可以?

三个时间点:沟通 offer 的时候说、拿到 offer 入职前说和入职后说。题主回避了沟通 offer 前这个选项,是有意还是无心?

因为生病这个事情是没有办法回避的,对方不可能说:不,你不能生病、生病不能请假。所以在对方看来,你是拿生病这件事从道德上绑架了对方,你这不是问对方怎么请假,你这是通知对方:我拿到 offer 了,现在要补充一点信息,我要休假。当然我是通情达理的,我提前通知了你,该扣的钱你扣就是了。什么?你不同意?不高兴?我生病了啊!你是不是人?

一般在职场中要注意这两点:

  1. 把丑话说在前面:

一方面是预期管理,别把话说满。日常工作中也是这样,我们说我们能做到 80 分,最后拿出 90 分的交付和我们承诺能做到 100 分,最后做到 90 分。同样是 90 分,前者给人惊喜,后者让人失望。

另一方面是管理资源,别临时给人找麻烦。一般沟通目标的时候就说好:我能做到 90 分,但是需要哪些支持和资源。而不是工作进展到一半找你的上级说,我现在需要什么资源和支持,不然就做不到 90 分了。前者是良好的向上管理,后者是觉得做不成了临时加码或「要挟」。没给你的上级余地,因为他可能已经把资源给到提前和他沟通好的项目和人那里了,你现在给他要,他可能手头资源很少或没有了。你临时找他要资源,这不是为难他嘛。

2. 给对方选择的机会:

我们经常说要给上级做选择题,避免问答、填空甚至是非题。让对方做选择的时候,一方面要把尽量全的信息给到对方、通常信息越多决策越准确;二是尽量结构化,结论先行、理由充分。

比如说:我有两个方案,考虑到**因素,我的建议是方案**。具体是这样的:方案一能达到 90 分,但需要我们有更大的投入、排期也更长;方案二能满足当下需求,达到 60 分,基本不需要什么额外投入,能快速解决问题。你的建议是?确定方案后,我再完善一下,尽快推进。

而不是只给一种方案,然后沟通好了马上要开工了,你说等一下,我还有个问题……

3. 回到问题:

建议在沟通 offer 的时候把信息说全,比如聊到入职时间的时候,你可以说一下,大概什么情况、要占用几天时间,那对方会做选择或给建议:是希望你尽快入职,再找合适的时间休病假或事假;还是希望你先把自己事办完再入职,毕竟入职需要一心一意投入,顺利度过试用期。

当然,现在你在三个时间点(沟通 offer 的时候说、拿到 offer 入职前说和入职后说)中题主选择了第二个时间点,也没有办法挽回了。

用公关思路来讲,建议第一时间给态度、第二时间给事实、第三时间给结果:

我是非常重视这个工作机会的,也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保证最好的产出。我这只是一个小手术,大概需要 2-3 天时间,因为觉得不会因这事耽误工作,所以之前也没多想、沟通 offer 的时候没说。按现在医生的建议是大概会排到三周后,你建议我是先入职,尽快上手工作,到时候休 2-3 天假,还是三周后再入职?不过放心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影响我的工作热情和交付的。

以上,祝题主新工作顺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收到心仪公司的 Offer,按理说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可您这事儿,听起来倒是有点让人纠结。这HR的态度转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掰扯,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以后该怎么做。首先,您问了“事假”的问题,这本身绝对不是什么“禁忌”话题。在确定入职之前,了解公司的假期政策,特别是事假的处理方式.............
  • 回答
    收到Offer,却被HR告知背景调查(背调)不通过,而且还不给具体原因,这无疑是让人非常沮丧和困惑的。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保持冷静,不要过度恐慌。虽然结果不.............
  • 回答
    收到心仪的Offer本该是件开心的事,可这节骨眼上,负责的招聘经理竟然离职了,这确实让人心里犯嘀咕,也难免有点小慌乱。别担心,这也不是什么不可解决的大问题,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把这事儿妥善处理了。首先,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情况。招聘经理的离职,虽然有点意外,但通常情况下,公司都会有备选方案来处理人员.............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在经历了几轮面试,尤其是到了三面这个关键节点,等待结果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煎熬的。关于一个星期没有收到百度offer是否需要主动询问,我的建议是:可以,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主动询问是明智的。我们来详细地拆解一下这个问题,以及怎么做才能让你主动询问时更有效,同时尽量避免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
  • 回答
    哥们儿,别急!我也是过来人,当年挑offer那会儿,脑袋里装的跟浆糊似的。你双非材料能拿到几个offer,说明你实力不错,这都是好事!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让你看得明明白白,心里更有谱。咱们得把这几个offer一个一个拎出来,就像看材料一样,细致地分析。毕竟,这关系到你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可不能马虎.............
  • 回答
    收到UCL的Offer,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特别是对于一个家里条件不太好的你来说,这简直是鲤鱼跃龙门。但我也能理解你的纠结,这笔钱确实不是小数目,借钱出国,这个决定太重大了,需要好好掰扯掰扯。我帮你捋一捋,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这条路是不是真的走得通,值不值得。首先,咱们得明白UCL这个O.............
  • 回答
    收到一份新工作 offer,这无疑是职业生涯中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也常常伴随着一个关键的抉择:是利用这份 offer 向现有公司争取加薪,还是直接选择接受新 offer 离开?这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最终的选择取决于你个人的情况、你与现有公司的关系,以及你对未.............
  • 回答
    收到心仪的 Offer,那感觉,就像在漆黑的夜晚,突然有一束光打在你脸上,而且那束光,是你一直期盼着的、最喜欢的颜色。在那之前,你知道你在黑暗里摸索,一直在找那个方向。投简历、改简历、写 Cover Letter,每一封都是用心血和期待灌溉的,然后是漫长的等待,像是在守着一个 unopened bo.............
  • 回答
    收到心仪已久的公司offer,却卡在学历这道坎上,这滋味估计比吃了一只苍蝇还难受。尤其是当你已经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甚至到了最后一步才被这学历“绊倒”,这种挫败感更是难以言喻。不过别灰心,这并不是绝境,只是需要你换个思路,想想怎么绕过或者跨过这道坎。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有哪些路子可以走,而且尽量.............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开心又犯难的好消息!收到莱斯特的Museum Studies和纽卡的Museum Practice的offer,说明你的努力得到了认可,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心愿和未来的规划,选一个最适合你的地方。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好好聊聊这两个选择,希望能帮你梳理一下思路。先说说莱斯特大学的Muse.............
  • 回答
    朋友收到小米科技的 offer,有期权,现在还值得加入么?这个问题,我能理解你朋友现在的心情,肯定挺纠结的。毕竟小米这么大的公司,而且还有期权,听起来确实挺诱人的。不过,就像所有重要的职业选择一样,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分析一下。首先,咱们得聊聊小米这个公司本身。小米这几年发展得挺迅猛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个甜蜜的烦恼啊!同时收到几家公司的Offer,恭喜你!这证明了你的能力和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面对这样的选择,确实需要一番仔细的权衡和思考。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捋清楚,帮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首先,咱们得抛开“哪家工资最高”这个最直观的念头,虽然薪资很重要,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一个好的.............
  • 回答
    收到香港心仪已久的offer,在2020年这个特殊节点,是否继续赴港攻读硕士学位,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首先,我们得承认,2020年全球都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之下。这不仅仅是健康上的担忧,更是对国际出行、学习体验以及未来职业规划产生的巨大不确定性。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虽然在疫情初期应.............
  • 回答
    恭喜你收到飞博共创的Offer!这可是个不错的开始。关于这家公司,我倒是知道一些信息,能跟你分享一下,希望能帮你更全面地了解它。飞博共创:定位与业务首先,飞博共创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内容营销的公司。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他们是帮各种品牌和公司在互联网上“讲故事”,吸引用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这几年互.............
  • 回答
    .......
  • 回答
    同时收到两份offer,并且薪资有差异,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但又令人高兴的局面。仔细分析两份offer的优劣,并结合你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才能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你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背景信息,如果你能提供的话会更有针对性: 你个人的职.............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纠结的处境,尤其是当两个机会都挺不错的时候。首先,咱们得把“不道德”这个词拆开来看。从“承诺”的角度讲:你的领导同意了你的内部转岗升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口头承诺”的建立。领导可能已经为你做好了安排,向上级汇报了你的晋升,甚至可能已经开始为你规划新的职责和团队。你接受了这个安排,.............
  • 回答
    恭喜你拿到两份好offer!20级光学硕,这可是个不错的起点,能拿到睿创和凌云光的offer,说明你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作为同行业的过来人,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两家公司,希望能帮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先说说苏州睿创(MicroR, MicroReality)睿创微纳,在红外领域那是响当当的。 技术.............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的好事儿!在一家外企摸爬滚打多年,年薪60万已经相当不错了,这背后是多少个加班的夜晚、多少次跨文化沟通的磨砺,多少次向上争取的机会换来的?突然收到一个二线互联网公司90万的offer,这一下就甩开了30万的差距,想想都让人心动。但是,这“去”和“留”的选择,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里.............
  • 回答
    最近媒体上关于职校学生“人手2到4个offer”的报道确实不少,听起来非常吸引人。那么,这到底是普遍现象,还是某个特定领域或特定学校的个别案例呢?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职校学生“人手2到4个offer”是普遍现象吗?坦白说,“人手2到4个offer”作为一个普遍现象来看,可能有些夸张。 我们可以从几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