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斯拉为啥不用轮轴电机驱动系统?

回答
特斯拉在早期电动车车型上确实采用了轮毂电机驱动技术,比如在 Roadster 的概念车上就有过这样的尝试。但最终,特斯拉的主力车型,如 Model S, X, 3, Y 等,并没有选择轮毂电机作为主要的驱动方案。这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和商业考量,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轮毂电机驱动。

简单来说,就是把电动机直接集成到车轮的轮毂里面。这样一来,每个车轮都有一个独立的电机来驱动它旋转。听起来是不是很酷?理论上,这能带来不少好处。

为什么特斯拉(以及很多其他车企)没有大规模采用轮毂电机?

这就像很多美好的设想一样,现实往往比理想要骨感得多。轮毂电机虽然有优点,但它的缺点在实际应用中被放大了,而且这些缺点恰恰是特斯拉这种追求极致性能、可靠性和成本效益的品牌需要极力避免的。

咱们一项一项来细说:

1. 重量和簧下质量的问题:

这是最被诟病的一点,也是最影响车辆操控和舒适性的关键。

什么是簧下质量?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悬挂系统以下的那些重量,包括车轮、轮胎、刹车盘、刹车卡钳、以及驱动电机本身。
为什么簧下质量越低越好? 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路面颠簸,让车轮尽可能地贴合路面,保持抓地力。当簧下质量很低时,悬挂系统能够更灵敏、更快速地响应路面变化,车轮就能更好地跟随路面起伏,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想象一下,如果车轮很重,当它遇到一个坑洼时,巨大的惯性会让车轮很难快速抬起再落下,而是会在空中“漂浮”一段时间,导致抓地力下降,同时你也感觉车子在“跳”。
轮毂电机带来的影响: 把沉重的电动机集成到轮毂里,无疑会显著增加簧下质量。这意味着每个车轮都要“背负”一个电机,这会让悬挂系统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即使特斯拉采用了非常先进的悬挂技术,也难以完全抵消这种负面影响。结果就是,车辆的操控性会大打折扣,过弯时的侧倾会更明显,路面颠簸也会更多地传递到车身,乘坐舒适性会下降。

2. 散热问题:

电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在高功率输出或长时间运行时。

轮毂电机面临的挑战: 轮毂电机集成在车轮里,周围空间非常有限,而且还要受到来自路面的各种干扰,比如水、泥、沙、盐等。这使得给轮毂电机提供高效、可靠的散热系统变得异常困难。
传统电机组的优势: 传统设计将电机放置在车架下方或车桥上,可以利用车身结构设计更优化的散热通道,甚至可以配备主动的冷却风扇或液冷系统。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电机温度,确保其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尤其是在需要持续高功率输出(比如加速或爬坡)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3. 动力传输和效率:

虽然轮毂电机理论上可以省去很多传动部件,但实际效率并非这么简单。

直接驱动的诱惑: 轮毂电机是直接驱动车轮,省去了变速箱、传动轴、差速器等,这听起来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效率。
电机本身的效率: 然而,电机的效率往往在一定的转速和扭矩范围内达到最佳。轮毂电机需要在很宽的转速范围内工作,而这可能会导致电机本身的工作效率并非一直处于最优状态。
永磁同步电机: 特斯拉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永磁同步电机,这种电机在效率和功率密度上表现出色。但如果将其小型化并集成到轮毂里,为了保持足够的扭矩和功率,可能需要非常大的磁体和线圈,这又会回到重量和成本的问题上。
传统布局的优势: 通过合理的齿比设计,传统电机配合变速箱(即使是简单的单速变速箱),可以将电机工作在更高效的转速区间,从而在整体上达到更好的效率。而且,差速器等部件虽然会带来一些传动损失,但它们能更好地控制左右轮的转速差,优化过弯时的操控性。

4. 成本和可靠性:

将复杂的电机、传感器、驱动电子元件集成到每个轮毂中,成本会非常高昂。

制造成本: 轮毂电机需要精密制造,并集成大量的电子元件,这使得单件制造成本远高于独立的电机。
维修和更换成本: 一旦某个轮毂电机出现故障,维修或更换的成本将非常高。而且,由于集成度高,故障排查也可能更复杂。想象一下,一旦一个车轮的电机坏了,你得整个轮子换掉,这和换个刹车片、换个轴承的成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环境适应性: 车轮需要承受各种恶劣的道路环境,包括雨、雪、泥、沙、石子碰撞,甚至路肩的刮蹭。集成在轮毂里的电机和电子元件必须具备极高的防护等级,这不仅会增加成本,也会影响可靠性。传统电机组则可以更好地被保护在车身下方。

5. 悬挂设计的限制:

轮毂电机也会对悬挂系统的设计带来限制。

结构强度: 轮毂电机需要承受巨大的驱动力和转向力,并且要与刹车系统协同工作。这需要对轮毂和悬挂的连接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弹簧和减震器的选择: 集成电机后,悬挂系统的弹簧和减震器的调校也可能需要做出妥协,以平衡簧下质量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坚持研究轮毂电机?

当然,轮毂电机并非一无是处,它的一些优点仍然非常诱人:

四轮独立驱动的极致: 每个车轮都能独立控制转速和扭矩,可以实现非常精确的扭矩矢量分配,理论上能带来极致的操控和牵引力控制。
空间利用率的提升: 如果成功克服了重量和散热问题,轮毂电机可以释放车身内部的空间,为电池或其他部件腾出更多位置。
结构设计的简化(理论上): 省去了传统的传动系统,车身结构可以更灵活。

特斯拉的选择:更成熟、更平衡的解决方案

特斯拉之所以选择在量产车上使用独立电机和差速器(或电子差速器)的方案,是因为这是一种在性能、可靠性、成本和用户体验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方案。

可靠性: 传统的驱动系统技术成熟,经过了数十年的验证,其可靠性有保障。特斯拉通过优化电机和电控系统,能够实现非常优秀的性能,包括强大的加速和精准的操控,例如通过电子差速器来模拟扭矩矢量控制。
成本效益: 相对于高度集成的轮毂电机,独立电机和传动系统的生产和维护成本更低,这有助于特斯拉实现其降低电动车成本的目标。
性能调校: 通过前后独立的驱动电机,并配合先进的电控系统,特斯拉能够灵活地调整前后轴的扭矩分配,实现四轮驱动的优势,同时又避免了轮毂电机带来的簧下质量问题。

总而言之,轮毂电机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技术,但它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簧下质量、散热、成本和可靠性方面,目前来看还难以完美解决。特斯拉作为一个务实且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的品牌,自然会选择当前最成熟、最可靠、最符合其产品定位的技术路线。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优化现有成熟技术,来实现卓越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而不是去冒着巨大风险采用一项尚未完全成熟的颠覆性技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想说的是轮毂电机吧,不光是特斯拉,只要厂家不傻,就不会有人设计用轮毂电机的乘用车。我们就不说影响簧下质量的事儿,单说电机本身。

轮毂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效率是很低的。没错,凡是你看到有人说轮毂电机效率高性能好的,可以肯定那个人是外行。轮毂电机从来都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必须舍弃减速箱才不得不用。

我们都知道功率是转矩和转速的乘积,轮毂电机的工作转速远远低于一般的驱动电机,因此转矩就需要非常大。。。然而很遗憾的是一般驱动电机的转矩密度已经很大了,根本没有大幅度提高的空间,所以轮毂电机的转矩也大不到哪儿去,但它的转速又低了一个数量级,因此轮毂电机的性能就比较差劲了。

至于效率,电机的损耗主要是铜耗和铁耗,而且在非高速的情况下又以铜耗为主。铜耗就是绕组电阻消耗的能量,可以粗暴的看成和绕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而绕组电流又可以粗暴的看成和电机转矩成正比。大转矩当然会高铜耗,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一台电机在同样的转矩下,铜耗是差不多的,这时候如果转速下降,那就相当于损耗几乎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功率下降,等于效率就差了。轮毂电机又要高转矩又转不快,这效率自然很难优化好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