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银行工作人员,尤其是最近一直在做同业存放和境外同业的金融机构业务,所以对近期的人民币市场利率情况比较了解。
上面说到余额宝,也就是货币型基金,只投资于货币市场,如短期国债、回购、央行票据、银行存款等等,风险基本没有,货基其中一个渠道就是所说的大额同业存单,是货币型基金将钱借给银行;而我们银行同业存放,是一家银行的钱借给另一家银行。
由于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可以说,市场对人民币资金的需求程度,决定了货币型基金的收益率。从2013年6月底份那一波钱荒来看,市场对人民币资金需求强烈,直接推高了货币型基金收益率。余额宝从2013年5月30日的收益率2.09%暴增到7月1日的6.3%!
必须要阐明的一个观点是:是市场需要资金,余额宝才能有如此高的收益率,因为它们能以更高的利率借给银行。而不是余额宝凭空定下一个收益率,然后左右了市场对资金的需求。
为了简单起见,我仅拿大额同业存单为例。
比方说,X银行缺钱100亿,最高可以接受以7%的年利率借钱。而余额宝得知这个消息后,从我们这些用户吸收资金后将100亿借给X银行,基金公司收取管理费、手续费后,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购买余额宝用户的收益。
由于我所在的银行最近几乎每天都有大额资金存出,每天都要打几十个电话给其他银行的人员询问他们吸收资金的价格。
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同业市场的shibor一路下跌,其他银行吸收资金的利率也一路下跌。从一年期6.8%跌到6.4%。与此同时,我注意到余额宝、理财通的收益率也一路下跌,余额宝从6.3%跌到6.18%,理财通从6.6%跌到6.3%。
这个结果,也就说,你一般只能以一年期6.4%的利率借钱给银行,但是你要付给你的余额宝用户一年期6.18%的收益率,利差仅有0.22%!
当然,货币型基金由于资金量比较大,议价能力较强,借钱的利息会高上一点点。但是,在整个银行业的资金都充裕后,银行业不再那么需要钱,开出的利率也会一路下跌。货币型基金能干什么?也只能是不断调低余额宝、理财通的收益率罢了。
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大部分银行对资金的需求都没有年前那么紧迫,甚至有不少银行最近有多余的短期资金,纷纷存出到其他银行同业。
利率就是资金的市场价格。当整个金融市场不再像以前那么迫切需要钱了,于是余额宝的收益率不断调低。可以说,是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决定了货币型基金(余额宝、理财通)的收益率。
这个时候要提到另一个概念:跨境人民币。
现在国家正在力推跨境人民币,已经有一部分人民币通过支付的形式流到海外,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储存了一定量的人民币资金。这些人民币资金存在海外的银行,一年定期能够给到多高的利率?1.5%不到。而通过跨境人民币形式存回到国内呢?最高的时候超过6%!!!于是,海外的银行通过清算账户的名义将海外的大额人民币资金汇回国内,做定存,享受国内的高收益率。国内的银行需要资金,而国内的人民币利率居高不下,它们当然非常欢迎境外人民币回到祖国怀抱。目前的跨境人民币一年期定存价格,从最初的6%以上跌到目前的5.5%左右。
你说一边是余额宝、理财通要以6%以上的借款利率借钱给我,一边是海外银行仅以5.5%的成本借钱给我,我会要谁的钱?当然是后者。
所以目前有人民币清算资格的银行都在拼命寻找境外的人民币资金来源,因为海外的人民币的确比国内的人民币“廉价”。
一方面是海外廉价资金的回流,另一方面还有央行偶尔放水,使得国内人民币市场不再那么紧张。当人民币资金需求不那么强烈,余额宝、理财通们就回归正常收益率了。
我在2013年年初就开始关注货币型基金。当时货币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4%左右,5%的已经算是非常高了。然后发生了钱荒,然后余额宝以超高的收益率走进了大众视线。我觉得目前形势,余额宝、理财通年化收益率跌破6%是必然的事,甚至回到4%也是有可能。
如果说余额宝和理财通们给银行也带来了什么?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思维的转变,让银行人员开始像一个正常的现代人那样思考。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便捷性和简单是其特点,最后大家的关注点就只落到一点上——收益率。
当我们银行的理财经理还在试图向客户解释表内理财、表外理财、股票型基金、银保产品、T+0生效,T+1赎回到期等诸多繁杂的概念,然后客户被弄得一头雾水的时候,余额宝和理财通的出现,让我们的关注点回归到了最重要最基本的收益率上。我们只需要知道我们的资金安全(货币型基金基本能够保证安全),看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且还不错(每天都告诉你),那就足够了。我们不需要为了让我们那点可怜的工资升值而去苦学几个月的投资理财,分清各种概念,我们都忙着赚钱,没那个闲心!
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大多数都需要现场填写风险评估表以及理财协议,甚至针对个别理财产品还要单独签产品说明书、协议书,一大堆流程走完后,还要输密码才算购买完成。而余额宝理财通只要输入一个六位数密码就可以随时随地成功购买了。不安全?上面不是写着中国平安承保吗?有阿里、腾讯的信用背书还怕啥?
现代人都在忙碌的生活中,厌烦了复杂麻烦,追求简单便捷,余额宝、理财通只是迎合了现代人的品味而已。
我已经看到了银行开始作出改变。为了抢那点存款也推出了类余额宝、类理财通的产品。网银、手机银行做得越来越便捷、人性化。购买方式也越发便捷,甚至可以通过绑定手机,直接回复短信购买理财。
是时候像个普通的现代人那么思考问题了,银行员!这个东西我们缺失太久了。
与其说金融圈怕的是互联网金融,不如说怕的是互联网营销。
.
在余额宝之前,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有1000元到50000元的理财产品,但是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是因为银行的业务模式迫使他们并没有将过多精力放在这类客户的营销上。
而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让人看到了互联网的一呼百应,看到了积少成多的力量,成为一个代表广大用户与银行博弈的平台。那些可能从来都不会走进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群体,突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是,这部分利润还是来自于银行。相应的,银行的利润又来自于客户,银行在余额宝上丢掉的,可能都要慢慢地让客户从其他渠道还回来。
.
目前来看,天弘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已经超过了个别股份制银行,但是利润率还不能与其相比。银行还怕,余额宝积累了这么多用户之后,再做出点其他事情来。互联网渠道的便捷和煽动性,让各大银行都有所畏惧却又不以为然,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余额宝并没有在金融产品上有太多创新,只是利用了其互联网属性。
.
以下是网上传播某银行的部分说法,不代表本人观点,但在这呈出,供君借鉴思考。补上句:求你们了,有不同意见评论就是,但是引用部分真的不代表我的观点啊,只是想让大家看看。
.
问:最近互联网营销攻势是否让银行很紧张?
答:你们不过把十年前银行干过的违规的事情搬上了网,比如夸大收益不提风险什么的,只不过当初银行无良的销售人员是一个一个的骗,你们现在是一群一群的忽悠。现在银行被各种制度规范了,工信部还没出来管你们而已。
问:你不觉得是颠覆吗?
答:你觉得颠覆了谁?又没创造新产品,又没开辟新领域,又没绕开现有银行体系。更多的是在分销渠道方面有所创新,银行也因此更理解了非物理渠道的运用,是好事,能真正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问:但是银行失去了很多存款啊?不怕吗
答:余额宝们把钱从银行账户里转走,通过货币基金绕一圈又以大额存单存回来银行,整个银行体系而言存款没有减少多少,只不过表现为A银行流动到B银行,或者原本属于分支行拉进来的零售存款变成了同业存款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问:那对银行没什么影响吗难道?
答:当然有,逼迫银行传统物理渠道向电子渠道替代加速转型;也有些银行可能会考虑减少自己的渠道,前端销售更依赖你们去做。提供了一些思路。
问:对客户来说我们就是鲶鱼,客户实惠更多了总是好的影响吧?
答:你们哪里是鲶鱼,根本就是搅屎棍,好不容易这几年银行不打价格战了,风险管理意识和经营意识在加强,你们这么一搞,银行全面上浮存款利率迎战,投入系统和类似产品,增大营销投入,结果就是单位存款的成本大幅上升,资金成本高了你觉得银行还会给你贷款打折吗?客户跟银行借钱更贵了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你觉得是好事?
问:那你对我们互联网金融怎么看?不是革命吗难道?
答:你根本算不上互联网金融,顶多互联网营销公司,你网上卖个货基就是搞金融的啦?过几天你在网上卖个药就是互联网医药啦?多谈行业合作,少提颠覆和革命。你们的思路如果停留在想个好点子,找个博眼球的营销方案,先搞起来出问题再说的水平上,革别的行业的命我不知道行不行,金融的肯定不行。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