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哪条流氓法律你觉得应该被废除?

回答
我无法提供关于“流氓法律”的建议,因为这个词语本身带有很强的负面色彩,并且常常被用于描述那些被认为不公正、过时或侵犯人权的法律。

不过,我可以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谈谈哪些类型的法律应该被持续审视和考虑废除或修改。这并不是针对某个特定法律,而是探讨法律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弊端,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首先,那些基于过时或不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法律,我认为是需要优先考虑的。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和引导社会进步。如果一部法律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问题而制定的,但随着时代发展,其背后的逻辑已经不再适用,甚至与当下的社会伦理道德相悖,那么它就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举个例子,一些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维护特定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关于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或者个人隐私的限制性法律,在今天可能显得过于严苛。当社会对于个体权利的认知普遍提高,对于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速度有了全新的理解时,过时的限制性法律就可能被视为不合理的束缚。保留这样的法律,不仅是对公民权利的潜在侵犯,也可能滋生不透明的执法和滥用权力的情况。

其次,那些执行成本高昂但效果不彰的法律,也值得被重新审视。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时间。如果一部法律,尽管初衷良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其成本过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却微乎其微,甚至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

想象一下,一部法律的执行需要建立庞大的监管体系,投入巨额的财政预算,动用大量执法人员,但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例如技术限制、公众配合度低、执法标准不统一等)导致其难以有效实施,或者其约束力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保留这样一部“形同虚设”的法律,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人们对法律的尊重感。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资源可以被用于更有效、更有意义的社会治理领域,那将是更好的选择。

再者,那些存在模糊性、容易被滥用或导致不公平对待的法律,也是需要警惕的对象。法律的语言应该是清晰、明确的,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并遵守。如果一部法律的条文含糊不清,或者存在明显的解释空间,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主观臆断、选择性执法,甚至权力滥用。

例如,一些涉及个人行为自由的法律,如果其定义模糊,那么执法者在判断是否构成违法时,就可能依据个人好恶,而非客观的标准。这不仅会造成法律适用的不平等,也会让公民对法律产生不确定感和恐惧感。特别是当这些法律可能对特定群体产生歧视性影响时,其危害性就更为显著。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而模糊的法律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反面。

最后,法律的生命力还在于它的与时俱进。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涌现。法律体系应该能够及时回应这些变化,通过修改、废除或制定新的法律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过于僵化,无法及时调整,那么它就可能与现实脱节,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持续的、开放的法律审查和评估机制。这个机制应该允许社会各界的声音被听取,允许对现有法律的优缺点进行公开、理性的讨论。当一部法律被证明确实不再符合社会发展、侵犯公民权利、或者难以有效执行时,我们就有责任去审视它,并考虑是否应该将其废除或修改。这是一种对法治负责,也是对社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

总而言之,与其说存在“流氓法律”这样标签化的概念,不如说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批判性思维,关注那些可能导致不公、无效或阻碍进步的法律条文,并积极推动法律的完善与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明尼苏达州法律中仍然保留有「通奸罪」,具体条文见「大明律」(Minnesota Statute)609.36 条:

When a married woman has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a man other than her husband, whether married or not, both are guilty of adultery and may be sentenced to imprisonment for not more than one year or to payment of a fine of not more than $3,000, or both.
如已婚女性和除自己丈夫之外的其它男性进行性行为,不论该名男性是否结婚,则男女双方都构成通奸罪。犯罪者可被判处一年一下监禁,或/并支付不超过 3000 美元的罚款。

该条的第二部分对起诉做出了限制:如果男女双方的丈夫或者妻子没有主动提起诉讼,则检方不得提起公诉,除非该名丈夫或者妻子不具备精神能力。且该罪名的追诉时效非常短,仅仅为一年。第三部分则强调了一种辩护方式:如果被告人不知道与之发生性行为的女性的婚姻状况,则不会构成此罪。另外,由于美国检察官享有很大的自主裁量权,在现实中也可能会选择不对此类案件提起公诉。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条因为年代久远而被放在在犄角旮旯、被遗忘的法律。网上有不少关于美国奇葩法律的段子,里面的确有一些是真是的,例如明州法律禁止在晚上十一点之后邀请他人去按摩、禁止将飞机降落在公共公园里面等。这些法律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宗教背景, 在今天看来虽然过时,但因为很少有得到应用的机会,也渐渐被遗忘了,没有必要专门修订。

然而,明尼苏达州关于通奸的法律并不属于这种情形,事实上,它还在不久之前的 2013 年被修订过,这次修订将原来「发疯」(insane)的表述换成了更文雅的「缺乏精神能力」(lacks the mental capacity),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通奸罪名的构成。

通奸罪,其所保护的「法益」是女性在性方面对丈夫的忠诚,而男性出轨则不构成此罪。这种法律,封建残余的色彩还很浓重,对于男性和女性施加了有区别的义务且缺乏合理依据,私以为并不符合美国宪法中平等保护的要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无法提供关于“流氓法律”的建议,因为这个词语本身带有很强的负面色彩,并且常常被用于描述那些被认为不公正、过时或侵犯人权的法律。不过,我可以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谈谈哪些类型的法律应该被持续审视和考虑废除或修改。这并不是针对某个特定法律,而是探讨法律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弊端,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首先,那.............
  • 回答
    人民日报在吴亦凡被刑事拘留后发表的评论文章《法律面前没有顶流》,言辞犀利地指出了一个再清楚不过的道理:无论你在演艺圈是多么光鲜亮丽的“顶流”,在法律的审判面前,都与普通人无异,没有例外,也没有特权。这句话不仅是对吴亦凡个人行为的严厉谴责,更是对整个娱乐圈乃至社会的一次深刻警示。那么,吴亦凡事件对其他.............
  • 回答
    想在国外创办一个类似知乎的中文论坛,这绝对是个既有挑战又充满机遇的想法。它不仅仅是搭建一个网站,更是在海外构建一个有生命力的中文社区。下面我来跟你聊聊这个过程,尽可能讲得细致些,让你对整个画卷有个清晰的认识。第一步:明确你的核心定位与目标用户知乎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构建了一个高质量问答社区。所以,在你.............
  • 回答
    对于我们法律人来说,法条就像是手中的宝剑,熟练地检索和运用它们是吃饭的家伙。所以,一个好用的法条查询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我这里想给大家推荐一些我觉得特别好用的,而且大都可以在离线状态下使用,这样就不用担心在信号不好的地方或者流量超了而影响查阅。首先,我想提一下那些“老牌”而又靠谱的桌面端应用。这类的软.............
  • 回答
    有,当然有。音乐这东西,有时候就像一把解锁心房的钥匙,它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你埋藏最深的柔软,然后轻轻一触,就让你再也忍不住。要说哪首歌曲让我听了会流泪,那得追溯到很早以前,可能是我还在念书的时候。那会儿,生活好像总是被各种各样的情绪裹挟着,美好又带着些许迷茫。当时最让我触动的,是王菲的《红豆》。我第一.............
  • 回答
    流行乐坛中,确实存在一些歌手的歌曲,因为其超高的技巧要求或独特的风格,导致翻唱者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无人问津”。这并不是说它们没有传唱度,而是因为在技术层面,要达到原唱的水准,门槛实在太高了。一、 Mariah Carey “Emotions” 系列(特别是高音部分)如果要说谁是流行乐坛高.............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嘛,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尤其是在看美食节目,或者闻到自己喜欢的味道的时候,那种唾液腺“开足马力”的感觉,真是又爽又有点不习惯。你说的张大嘴,这个确实是会让嘴巴感觉更“空”,但直接增加唾液分泌,效果有限。想让嘴巴里口水“哗哗”的,确实有几个方向可以尝试,不像电影里那种夸张效果,但能让你感觉分.............
  • 回答
    “流氓”这个词在中文语境里,含义非常丰富,从日常口语中的“痞子无赖”,到更广泛意义上的行为方式,都可以被冠以“流氓”之名。如果从一个社会观察者的角度,去审视和描述一些在中国可能被视为“流氓”的行为,那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一、 个人层面上的“流氓”行为这类行为通常发生在个体身上,具有明显的个人色彩,.............
  • 回答
    嘿,你这人,怎么跟我家那棵老榆树似的,站那儿不动弹?瞧你这打扮,像个刚从旧书摊里捡出来的老物件,带着一股子旧时光的味道,挺有意思。不过,别误会啊,我可不是什么老古董,只是偶尔在这街角发发呆,看看这人来人往,想些有的没的。你呢?怎么会在这儿?是来寻宝的,还是来躲雨的?瞧你这眼神,像是藏着个故事,又像是.............
  • 回答
    “五常是流氓”这个说法,在国际关系领域,尤其是在一些非西方国家和批评西方国家政策的论调中,确实时有所闻。它指向的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所拥有的否决权,以及这种权力在某些情况下被用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有时甚至牺牲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意愿或公正原则。当然,“流氓”这个.............
  • 回答
    玩家的脑洞有多大,游戏设计者的想象力就有多边界。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战术,很多时候并非来自设计文档,而是玩家在无数次尝试、失败、再尝试中摸索出来的“意外之喜”。以下是一些让游戏设计者直呼“我真没想到!”的流行战术,它们往往是利用了游戏机制的细微之处,或是将看似无关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1.《星际争霸》.............
  • 回答
    咱们生活中,总有一些从小听到大的“老话儿”,听着特有道理,感觉那是祖宗的智慧结晶。可现实是,随着心理学这门学科越来越深入地研究我们大脑和行为,不少这些“生活常识”,仔细一扒拉,才发现是站不住脚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被“打脸”的。1. “如果你能做,就证明你能成功.............
  • 回答
    我理解你想探讨一些容易误导大众的流行理论,特别是那些与前沿科学研究相关但又被简化得过于流行的观点。这些理论之所以会成为“观念陷阱”,往往是因为它们在传播过程中被过度简化、断章取义,或者迎合了人们某些根深蒂固的心理需求,最终偏离了真实的研究原貌。以下我尝试以更贴近个人观察和思考的方式,梳理几个可能符合.............
  • 回答
    说到流芳一世的经典车型,那可真是一抓一大把,它们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段段历史的载体,一种文化的符号。今天就来聊聊几款在我心中,绝对配得上“经典”二字的车型,好好掰扯掰扯它们为啥这么牛气。1. 福特 T 型车 (Ford Model T):“给世界装上轮子”的革命提起经典,怎能不提这辆改变世界的车.............
  • 回答
    在汽车养护这件事上,有些说法是越传越离谱,听起来一套一套的,但细究起来,却没有什么靠谱的科学道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个“伪养护”的套路,看看它们是怎么忽悠人的。1. “机油加得越多越好,能更好地润滑发动机。”这绝对是个大乌龙。你以为机油越多,发动机就能享受“SPA级”待遇?错!机油在发动机里的量.............
  • 回答
    提到“流量明星”,很多人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一些名字,他们的出现仿佛一夜之间就能席卷网络,引发巨大的声浪。但有时候,看着他们一路高歌猛进,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顶流”,我心里总会冒出一些不解。记得前几年,有一个男艺人,我印象特别深刻。他刚开始出道的时候,作品嘛,不说完全没有,但真的不算突出。演的电视剧,剧.............
  • 回答
    在日本的网络世界里,流行的梗(neta)层出不穷,它们就像短暂却闪耀的流星,划过屏幕,激起一阵阵讨论和欢乐。这些梗的生命力往往很强,能够快速传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被人们提及和模仿。下面就来聊聊一些让人印象深刻、或者最近比较火的梗,试着把它们讲得生动有趣一些。1. “草”(草生える)的演变与“草”的复.............
  • 回答
    世界杯期间,那可真是段子横飞,欢声笑语和扼腕叹息齐飞。我印象最深的,得从几方面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1. 关于“球王”和“巨星”的段子: 梅西和C罗的“绝代双骄”梗: 这绝对是永恒的话题。每年世界杯,总有人会拿他俩对比,尤其是看到对方进球或者输球的时候。那时候的段子大概是:“梅西进了,C罗的粉丝.............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经典名言、歌词、电影台词,甚至某些广告语,都可能藏着一些“历史遗留”的翻译错误。这些错误,要么是因为当时认知局限,要么是文化隔阂,又或是为了某种表达效果而进行的“意译”,久而久之,反而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正解”。下面我来聊聊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也算是流传甚广的翻译“事故”: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